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雖然並不是龍飛的選擇,可最終事情還是發生了。楊誌主動讓賢,一同來找龍飛的還有林衝和武鬆。
他們仨都希望進入那支專屬於龍飛的護衛軍,可以不用為那麽多人操心。龍家軍下有五支軍團,當初分給了他們五人。現在龍飛迴來了,而且還帶迴了劉關張。他們三個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著都讓人不得勁。
楊誌先提出的讓位,不想當那個軍團長了,希望可以安安靜靜的研習武術。而林衝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看書,武鬆則是最喜歡喝酒,自打擔任了那支軍團的最高指揮官以後,他就再也沒有痛痛快快的喝一場了。
他們仨想要讓賢,這事兒龍飛必須找司徒陽和諸葛琦過來,當然也包括魯達。畢竟在龍飛心裏他們才算是一夥的,他本來是隻帶關張二人的。可受了劉媽媽的委托,他這個人又從來不會拒絕。
既然劉大耳朵來了,他總不能就怎麽趕他走吧。其實在來的路上他已經發現了,關羽跟張飛早就認識劉大耳朵了。他們在龍飛麵前裝作剛認識的樣子,隻不過是想讓龍飛少一點兒戒心而已。
龍飛又不傻,這點兒貓膩還是能看出來的。可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明知不可為還開不了口。楊誌他們三個是體諒龍飛,可這支龍家軍又不是龍飛一個人的。詢問所有人的意見顯然不現實,隻能把哥幾個召集起來一起商量一下。
當然,不僅僅是商量龍家軍的現狀,還有龍家軍以後的走向。眼瞅著外麵的局勢越來越亂,說不定哪天就會波及到青州。甚至會波及到這個三不管地帶,到時候恐怕就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了。
司徒陽率先來到了議事堂,緊接著是諸葛琦和胡蘭,魯達是最後一個到的。人都到齊了,會議便正式開始。
…………
後院廂房,劉關張三人圍坐在一起,此時他們三人正在竊竊私語。討論的內容隻有一個,是繼續留在這裏還是離開。
跟龍飛想的一樣,關羽和張飛早就認識劉大耳朵了,而且他們也在張飛家的桃園裏拜了把子。劉大耳朵是老大,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他們一起招兵買馬,想要共同討伐黃巾軍。隻可惜出師不利,最後把人全打光了。
打了敗仗隻能迴家,所以他們又幹起了各自的營生。人活著總要掙錢吃飯,不過他們三個一直沒有氣餒,而是在尋找時機東山再起。
找來找去,他們終於碰上了來頭不小的龍飛。還有那三位孫姓後生,雖然劉關張沒有打贏黃巾軍,可是他們也有不少人脈。招兵買馬是不現實,可打聽消息還是手到擒來的事兒。他們都聽說過江東猛虎,當然也知道江東猛虎姓孫。
當時孫尚香幫劉媽媽編草席時,曾說過一句她家住江東,另兩位是她的大哥孫策和二哥孫權。劉媽媽自然不知道他們的來曆,可最喜歡結交朋友的劉大耳朵聞言後心中狂喜。而後通知了二弟和三弟。
再然後的事兒就順理成章了,關羽和張飛結實了龍飛,然後跟隨龍飛一起去了洛陽。再然劉關張都跟了龍飛,因為江東猛虎看不起劉關張。他們隻能退而求其,卻沒想到龍飛竟然有一支兩萬人的軍團。
三人各持己見,一時間並未討論出是該走還是該留。
…………
議事堂內,眾人閉口不言,聽著龍飛的講述。從他到冀州再到幽州,然後在涿郡認識劉關張三人。最後去洛陽看義父孫堅,然後又迴到青州。龍飛把這幾個月所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好讓大家幫忙做一個決策。
楊誌林衝和武鬆希望辭去軍團指揮官的職務,調入護衛軍,作為龍飛的護衛常伴左右。而且他們三個還同時提議,讓劉關張來擔任他們先前的職務。
楊誌可以撤,留在龍飛身邊可行。武鬆也可以撤,因為他的確很喜歡喝酒,不讓他喝酒的確有點兒難為他了。但是林衝不能撤,因為林衝本身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不折不扣的兵法大家,不僅能武而且懂兵法識兵書無數。
以上是司徒陽的意見,僅代表他個人的看法。而魯達和武鬆都認同司徒陽的提議,楊誌也投了讚成票。最後諸葛琦和胡蘭也認可了司徒陽的提議。唯有林衝沉默不語,並未再找理由推脫。
諸葛琦擔心,如果讓劉關張三人擔任三支軍團的指揮官。將來他們三個不服從調遣,勢必會成為隱患。因為剛才龍飛也說了,此三人早就相識。卻故意瞞著龍飛,本來想投奔江東猛虎,被人拒之門外才跟龍飛來了青州。
換句話說,他們對龍飛本就沒當自己人。來青州隻是想占點兒便宜,占不著他們自然就走了。按照這個推理,龍飛決不能讓他們三人三支軍團的指揮官。
可現在龍家軍中並無將才,而東漢王朝動蕩不安,隨時都有可能崩盤。一旦崩盤則會天下大亂,倒是誰又能利王狂瀾呢。沒人可以,最後救百姓的隻能是他們自己。龍家軍此時才兩萬人,將來注定會發展到二十萬,甚至二百萬都有可能。
問題就擺在大家麵前,必須未雨綢繆。不然到時候大家都會被連累,吃虧的還是那些跟著龍家軍的百姓。
諸葛琦不說話了,議事堂裏靜的可怕。如果龍飛說的沒有道理,諸葛琦絕對會反駁他。但是,根據龍飛先前所講述的洛陽城的情況來看。事情已經不僅僅是黃巾之亂那麽簡單的,各個勢力已經開始形成規模。
一旦規模變大,到最後一定會形成群雄割據。那時就不會有人再聽東漢皇室的話了,那時的皇上就不再是金口玉言了。
說實話,龍飛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雄心壯誌。因為這次接觸了劉關張三人,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曆史學的再差,也知道未來劉關張的命運。他本想帶走關羽和張飛,日後也可以保他們一命。
可惜了,雖然龍飛發現的有點兒晚,可他還是知道了劉關張早就認識這一真相。得知這件事的龍飛到沒有多少驚訝,隻是心有不甘而已。幾千年後的華夏那麽多人崇拜關二哥,可他現在卻親眼見到了關二哥,又無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人生最大的無奈是無能為力,如果不知情心裏倒會好受一些。知道卻什麽都做不了才最讓人難過,龍飛隻是不想坐以待斃罷了。
經過兩個時辰的討論,大家終於得出了最終結論。派人去請劉關張到議事堂,然後當眾宣布任命。
第一軍團,由林衝統領。
第二軍團,由魯達統領。
第三軍團,由張飛統領。
第四軍團,由關羽統領。
第五軍團,由劉大耳朵統領。
任命書及時生效,明天一早會向龍家軍宣布此項任命。
接過代表了軍團最高權利的兵符,劉關張三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過他們並沒有高興過頭,關羽主動向龍飛坦白,而張飛也隨後承認了錯誤。至於劉大耳朵,他自始至終都不覺得自己做錯過。
龍飛是龍家軍的最高統帥,可現在他卻將五分之三的將士交由三個外人統領。這件事勢必會在龍家軍中引起軒然大波。不過龍飛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接受,也相信他們終究會明白。
龍飛這麽做純粹是為了他們,因為劉關張以後還會有很長的路。雖然會有幾年的顛沛流離,可到最後不也擁有了自己的地盤嘛。
劉關張笑嗬嗬的離開議事堂,而後林衝等人也都相繼離開。最後議事堂隻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龍飛,一個是諸葛琦。
不用算,諸葛琦已經猜出的龍飛的心思。他無條件支持龍飛,因為龍飛是他認可的主公。雖然這家夥隻有十五歲,卻並不影響諸葛琦對他的欣賞。看來這幾個月龍飛又成熟不少,不過讓諸葛琦驚訝的還是龍飛的淡定和冷靜。
既然劉關張將來會不可限量,這事兒諸葛琦自然是聽龍飛的。那怕是龍飛要讓出統帥之位,諸葛琦照樣可以理解龍飛。
他雖然被兩次事件激發出了鬥誌,可惜龍飛本性使然。你把一頭羊放進狼群,那怕它從小跟狼群一起長大,最後變成了食肉動物。但天性使然,它們終究會變迴溫順的綿羊。反之也是如此,從小跟一群羊一起長大的狼,即便它吃再多的草,終究有一天會發現自己不是吃素的。
諸葛琦問龍飛:“這麽做不後悔吧?”
龍飛說:“後悔又能怎樣?不後悔又能怎樣?既然肩負著那麽多人的期望,那我就不能自私。權利誰都想要,可我信奉取之有道。”
衝龍飛豎起了大拇指,諸葛琦說道:“我就喜歡你這一點,臉皮厚的弓弩都射不穿。不過別怪我沒提醒你,接下來恐怕會有不少人鬧意見。”
這事兒龍飛早就想過了,也想過了應對之策。但是他不能告訴其他人,隻能讓諸葛琦一個人知道。
雖然隻離開了幾個月,可龍飛卻發現自己已經不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或許是突如其來的想法,卻已經促使他有了新的規劃。
他想離開這個地方,換一個可以完全放鬆的環境。就算是給自己放個假,也好讓他看清今後該怎麽發展。是走是留,或者是重新上路。這些別人都無法幫龍飛選擇,隻有他自己可以決定。
他當然不放心這些龍家軍的兄弟,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他不適合繼續擔任這個統帥,當然也不會馬上把這些人交給別人。他們信任龍飛,龍飛也要給他們一個合理的交代。
不是不做,隻是時候未到。
他們仨都希望進入那支專屬於龍飛的護衛軍,可以不用為那麽多人操心。龍家軍下有五支軍團,當初分給了他們五人。現在龍飛迴來了,而且還帶迴了劉關張。他們三個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看著都讓人不得勁。
楊誌先提出的讓位,不想當那個軍團長了,希望可以安安靜靜的研習武術。而林衝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看書,武鬆則是最喜歡喝酒,自打擔任了那支軍團的最高指揮官以後,他就再也沒有痛痛快快的喝一場了。
他們仨想要讓賢,這事兒龍飛必須找司徒陽和諸葛琦過來,當然也包括魯達。畢竟在龍飛心裏他們才算是一夥的,他本來是隻帶關張二人的。可受了劉媽媽的委托,他這個人又從來不會拒絕。
既然劉大耳朵來了,他總不能就怎麽趕他走吧。其實在來的路上他已經發現了,關羽跟張飛早就認識劉大耳朵了。他們在龍飛麵前裝作剛認識的樣子,隻不過是想讓龍飛少一點兒戒心而已。
龍飛又不傻,這點兒貓膩還是能看出來的。可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明知不可為還開不了口。楊誌他們三個是體諒龍飛,可這支龍家軍又不是龍飛一個人的。詢問所有人的意見顯然不現實,隻能把哥幾個召集起來一起商量一下。
當然,不僅僅是商量龍家軍的現狀,還有龍家軍以後的走向。眼瞅著外麵的局勢越來越亂,說不定哪天就會波及到青州。甚至會波及到這個三不管地帶,到時候恐怕就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了。
司徒陽率先來到了議事堂,緊接著是諸葛琦和胡蘭,魯達是最後一個到的。人都到齊了,會議便正式開始。
…………
後院廂房,劉關張三人圍坐在一起,此時他們三人正在竊竊私語。討論的內容隻有一個,是繼續留在這裏還是離開。
跟龍飛想的一樣,關羽和張飛早就認識劉大耳朵了,而且他們也在張飛家的桃園裏拜了把子。劉大耳朵是老大,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他們一起招兵買馬,想要共同討伐黃巾軍。隻可惜出師不利,最後把人全打光了。
打了敗仗隻能迴家,所以他們又幹起了各自的營生。人活著總要掙錢吃飯,不過他們三個一直沒有氣餒,而是在尋找時機東山再起。
找來找去,他們終於碰上了來頭不小的龍飛。還有那三位孫姓後生,雖然劉關張沒有打贏黃巾軍,可是他們也有不少人脈。招兵買馬是不現實,可打聽消息還是手到擒來的事兒。他們都聽說過江東猛虎,當然也知道江東猛虎姓孫。
當時孫尚香幫劉媽媽編草席時,曾說過一句她家住江東,另兩位是她的大哥孫策和二哥孫權。劉媽媽自然不知道他們的來曆,可最喜歡結交朋友的劉大耳朵聞言後心中狂喜。而後通知了二弟和三弟。
再然後的事兒就順理成章了,關羽和張飛結實了龍飛,然後跟隨龍飛一起去了洛陽。再然劉關張都跟了龍飛,因為江東猛虎看不起劉關張。他們隻能退而求其,卻沒想到龍飛竟然有一支兩萬人的軍團。
三人各持己見,一時間並未討論出是該走還是該留。
…………
議事堂內,眾人閉口不言,聽著龍飛的講述。從他到冀州再到幽州,然後在涿郡認識劉關張三人。最後去洛陽看義父孫堅,然後又迴到青州。龍飛把這幾個月所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好讓大家幫忙做一個決策。
楊誌林衝和武鬆希望辭去軍團指揮官的職務,調入護衛軍,作為龍飛的護衛常伴左右。而且他們三個還同時提議,讓劉關張來擔任他們先前的職務。
楊誌可以撤,留在龍飛身邊可行。武鬆也可以撤,因為他的確很喜歡喝酒,不讓他喝酒的確有點兒難為他了。但是林衝不能撤,因為林衝本身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不折不扣的兵法大家,不僅能武而且懂兵法識兵書無數。
以上是司徒陽的意見,僅代表他個人的看法。而魯達和武鬆都認同司徒陽的提議,楊誌也投了讚成票。最後諸葛琦和胡蘭也認可了司徒陽的提議。唯有林衝沉默不語,並未再找理由推脫。
諸葛琦擔心,如果讓劉關張三人擔任三支軍團的指揮官。將來他們三個不服從調遣,勢必會成為隱患。因為剛才龍飛也說了,此三人早就相識。卻故意瞞著龍飛,本來想投奔江東猛虎,被人拒之門外才跟龍飛來了青州。
換句話說,他們對龍飛本就沒當自己人。來青州隻是想占點兒便宜,占不著他們自然就走了。按照這個推理,龍飛決不能讓他們三人三支軍團的指揮官。
可現在龍家軍中並無將才,而東漢王朝動蕩不安,隨時都有可能崩盤。一旦崩盤則會天下大亂,倒是誰又能利王狂瀾呢。沒人可以,最後救百姓的隻能是他們自己。龍家軍此時才兩萬人,將來注定會發展到二十萬,甚至二百萬都有可能。
問題就擺在大家麵前,必須未雨綢繆。不然到時候大家都會被連累,吃虧的還是那些跟著龍家軍的百姓。
諸葛琦不說話了,議事堂裏靜的可怕。如果龍飛說的沒有道理,諸葛琦絕對會反駁他。但是,根據龍飛先前所講述的洛陽城的情況來看。事情已經不僅僅是黃巾之亂那麽簡單的,各個勢力已經開始形成規模。
一旦規模變大,到最後一定會形成群雄割據。那時就不會有人再聽東漢皇室的話了,那時的皇上就不再是金口玉言了。
說實話,龍飛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雄心壯誌。因為這次接觸了劉關張三人,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曆史學的再差,也知道未來劉關張的命運。他本想帶走關羽和張飛,日後也可以保他們一命。
可惜了,雖然龍飛發現的有點兒晚,可他還是知道了劉關張早就認識這一真相。得知這件事的龍飛到沒有多少驚訝,隻是心有不甘而已。幾千年後的華夏那麽多人崇拜關二哥,可他現在卻親眼見到了關二哥,又無法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人生最大的無奈是無能為力,如果不知情心裏倒會好受一些。知道卻什麽都做不了才最讓人難過,龍飛隻是不想坐以待斃罷了。
經過兩個時辰的討論,大家終於得出了最終結論。派人去請劉關張到議事堂,然後當眾宣布任命。
第一軍團,由林衝統領。
第二軍團,由魯達統領。
第三軍團,由張飛統領。
第四軍團,由關羽統領。
第五軍團,由劉大耳朵統領。
任命書及時生效,明天一早會向龍家軍宣布此項任命。
接過代表了軍團最高權利的兵符,劉關張三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過他們並沒有高興過頭,關羽主動向龍飛坦白,而張飛也隨後承認了錯誤。至於劉大耳朵,他自始至終都不覺得自己做錯過。
龍飛是龍家軍的最高統帥,可現在他卻將五分之三的將士交由三個外人統領。這件事勢必會在龍家軍中引起軒然大波。不過龍飛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接受,也相信他們終究會明白。
龍飛這麽做純粹是為了他們,因為劉關張以後還會有很長的路。雖然會有幾年的顛沛流離,可到最後不也擁有了自己的地盤嘛。
劉關張笑嗬嗬的離開議事堂,而後林衝等人也都相繼離開。最後議事堂隻剩下兩個人,一個是龍飛,一個是諸葛琦。
不用算,諸葛琦已經猜出的龍飛的心思。他無條件支持龍飛,因為龍飛是他認可的主公。雖然這家夥隻有十五歲,卻並不影響諸葛琦對他的欣賞。看來這幾個月龍飛又成熟不少,不過讓諸葛琦驚訝的還是龍飛的淡定和冷靜。
既然劉關張將來會不可限量,這事兒諸葛琦自然是聽龍飛的。那怕是龍飛要讓出統帥之位,諸葛琦照樣可以理解龍飛。
他雖然被兩次事件激發出了鬥誌,可惜龍飛本性使然。你把一頭羊放進狼群,那怕它從小跟狼群一起長大,最後變成了食肉動物。但天性使然,它們終究會變迴溫順的綿羊。反之也是如此,從小跟一群羊一起長大的狼,即便它吃再多的草,終究有一天會發現自己不是吃素的。
諸葛琦問龍飛:“這麽做不後悔吧?”
龍飛說:“後悔又能怎樣?不後悔又能怎樣?既然肩負著那麽多人的期望,那我就不能自私。權利誰都想要,可我信奉取之有道。”
衝龍飛豎起了大拇指,諸葛琦說道:“我就喜歡你這一點,臉皮厚的弓弩都射不穿。不過別怪我沒提醒你,接下來恐怕會有不少人鬧意見。”
這事兒龍飛早就想過了,也想過了應對之策。但是他不能告訴其他人,隻能讓諸葛琦一個人知道。
雖然隻離開了幾個月,可龍飛卻發現自己已經不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或許是突如其來的想法,卻已經促使他有了新的規劃。
他想離開這個地方,換一個可以完全放鬆的環境。就算是給自己放個假,也好讓他看清今後該怎麽發展。是走是留,或者是重新上路。這些別人都無法幫龍飛選擇,隻有他自己可以決定。
他當然不放心這些龍家軍的兄弟,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他不適合繼續擔任這個統帥,當然也不會馬上把這些人交給別人。他們信任龍飛,龍飛也要給他們一個合理的交代。
不是不做,隻是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