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在宅子裏修養了三天,這三天楊誌找過他三次,一心想要帶人去幹掉金長老。龍飛不同意,他就跟龍飛生悶氣。林衝和武鬆都勸他,楊誌脾氣上來誰的話也不聽,看誰都不順眼,也隻有諸葛琦有辦法讓他冷靜。
諸葛琦承諾楊誌,等龍飛養好傷就解決金長老。這一等就是三天,第四天中午,楊誌再一次來找龍飛。龍飛把其他人都叫到了議事堂,再商量一下如何對付金長老。
諸葛琦的意思是殺,林衝和楊誌讚成,武鬆不太懂這些事兒,但是他們說殺就殺他沒意見。這也是最好的選擇了,不然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金長老既然不聽勸,那就隻能把他幹掉了。
幹掉這個決議通過了,那就該商量要怎麽殺了。金長老的實力強悍,林衝和楊誌兩個人都打不過他,不過現在他們有了武鬆。實際上也可以多派一些兄弟,先用車輪戰消耗金長老的體力。
但是龍飛不肯,他不希望兄弟們為此送命。那就隻能讓楊誌他們三人去幹掉金長老,然後把金係聖火令給帶迴來。
最終決定當晚行動,楊誌等人先迴去休息,後半夜一起進山。等到楊誌等人離開議事堂,諸葛琦並沒有動,而是坐在椅子上看著龍飛。此時的龍飛臉色有些難看,雖然他剛才解釋因為氣血不足,但這個理由騙不了諸葛琦。
屋子裏隻剩下龍飛和諸葛琦,一直沉默的諸葛琦笑看著龍飛。直到過去很長時間,諸葛琦這才開口道:“心裏很不痛快?”
他知道龍飛在想什麽,也知道龍飛在猶豫什麽。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開弓就沒有迴頭箭。不殺金長老就沒辦法繼續,而且金長老現在的生活並不好。或許對他而言,死也是一種解脫。
這不是龍飛第一次殺人,而且上一次龍飛也在現場,還動了手。不過上一次殺的是宋江,是龍飛一直很痛恨的人。如果不是那家夥一心想要跟朝廷混,也不會弄得手下兄弟全部慘死,龍飛殺他是為了給那些慘死的人報仇。
但是金長老呢,他隻是明教的護教長老,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顯示。金長老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如果硬要說他有什麽缺點的話,那就是他對明教太忠心了。
楊堅教主對五位長老都不錯,但是唯有金長老對楊教主最忠心。那怕楊教主已經失蹤了一年多,那怕他現在是明教中實力和威望最高的長老。他卻從來沒有過想要接管明教的心思,隻是想找到楊教主的下落。
這樣的人值得敬佩,所以龍飛心裏很糾結,也一直在猶豫。正如剛才議事時那樣,龍飛想讓大家給金長老留一條活路。但是金長老願不願意這樣苟活呢,如果真把他的聖火令給搶走了,對明教忠心不二的金長老會苟活麽。
而且大家還麵臨一個問題,金長老的實力很強,林衝和楊誌打不過他,即便是加上武鬆勝負也是個未知數。如果按照龍飛的建議,真的要留金長老一條活路的話,他們三個的危險係數就會成倍增加。
困難係數也會成倍增加,到最後很可能前功盡棄,甚至會有人因此喪命。所以剛才諸葛琦投了反對票,不支持留活口。不管金長老是不是好人,現在他們要走的就是幹掉金長老,搶奪金係聖火令。
龍飛說:“隻要這一條路可走了麽?”
諸葛琦說:“路有很多條,但這一條是最好走的。別忘了你還有很多兄弟,不僅僅是我們幾個,現在我們也有幾百號人了。這些人之所以肯跟著你,就是他們對你莫大的信任。你可以錯,但為你承擔後果的一定是身邊的人。”
龍飛歎了口氣,拿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說道:“金長老的確是個好人。”
諸葛琦說:“要麽不做,要做做絕,不要給自己留禍患,不然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如果這事兒你下不了手,那就讓我帶著兄弟們過去行了。給金長老挑一塊風水寶地,也算咱兄弟對得起他了。”
久久的沉默之後,龍飛嗯了一聲,說:“還是我們一起去吧,路是我自己選的,怎麽可能讓兄弟們為我承擔風險呢。”
日落之前,龍飛等人離開了德陽城,除了楊誌林衝和武鬆之外,還有諸葛琦和胡蘭。剩下的是諸葛琦挑選的五十名弟子,為了預防萬一,可千萬不能小看了金長老的實力。誰也不敢肯定,上次楊誌和林衝對戰金長老時人家出的是不是全力。
走進金長老隱居的山林,先派探子過去,然後是林衝楊誌和武鬆三人,悄悄靠近那間竹屋。三人一起衝進了竹屋,馬上吹響了口哨。諸葛琦一聽馬上下令,讓人趕緊向後山追去。龍飛和諸葛琦一起跑向後山,楊三人緊隨氣候。
金長老沒有在竹屋,應該是察覺到了他們,屋裏的飯菜還是熱的,想必金長老還沒有跑遠。幸好諸葛琦比龍飛更加慎重,他沒有按照龍飛說的隻挑選五十人,而是挑選了一百人進山。五十人跟著他們,另外的五十人迂迴包抄。
金長老跟那五十人碰上了,等到龍飛他們趕到時,金長老已經殺掉了五個攔他去路的黃巾幫弟子。楊誌三人隨後趕到,展開三角陣型圍攻金長老。好漢架不住人多,即便金長老實力再強,也頂不住他們三個人的聯合攻擊。
如果金長老在年輕十歲,即便是楊誌他們三個也拿不下他。老了就不得不服老,楊誌第一個重擊了金長老,然後是武鬆一拳砸在了金長老的後背,林衝一槍洞穿了金長老的胸膛。
三人相視哈哈大笑,眾位兄弟也都真臂高唿。諸葛琦微微一笑,卻沒看到龍飛臉上露出笑臉。他二人先返迴竹屋,楊誌當人安葬金長老,諸葛琦陪在龍飛身邊。沒有在金長老身上發現聖火令,那就應該被金長老留在了竹屋。
迴竹屋的路上,龍飛沉默不語,諸葛琦問道:“老板,在為死去的五個兄弟難過?”
龍飛點了點頭,說道:“他們其實本不該死,都怪我考慮不周。如果早一點兒下定決定,他們五個就不會死了。”
諸葛琦並未說胡,而是默默的跟在龍飛身後,他在聽龍飛訴說。自打他認識龍飛之後,一步一步見證了龍飛的成長。雖然龍飛看上去年齡不大,但是他的處事和適應能力都很強。已經超出了諸葛琦的想象,他一直為有這樣一個老板而感到驕傲。
但是,龍飛畢竟還沒有成年。心智上有些事兒難以接受,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而且龍飛本性善良淳樸,這也正是諸葛琦最看重龍飛的一點。如果龍飛是個嗜血的惡人,他諸葛琦那怕考不中也不會留在青州。
在竹屋沒費多大功夫,聖火令就像是金長老故意放哪兒的。拿到聖火令就要往迴趕,隻有迴到德陽城他們才算安全。因為他們知道,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說不定那會兒明教其他人就知道此事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場大戰。
為的就是避免發生這場大戰,不然也不用這麽費盡心思去找聖火令了。當然,還有一點兒是龍飛他們現在實力不足以對抗明教。跟他們硬碰硬隻有挨收拾的份兒。
迴到德陽城,楊誌等人去了校場切磋,諸葛琦跟龍飛坐在院子裏喝茶。總算是可以緩一口氣了,這些天為了金長老沒少折騰。先給大家緩兩天,歇一歇再繼續下麵的計劃。
安排人去給死去的兄弟家人送錢,龍飛還專門去了一趟這五個兄弟的家裏。都是住在德陽城裏的本地人,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家裏早就沒糧食了。官府一直在征稅,不交就抓人,男人抓去當壯丁,女人抓走生死不明。
他們五個也都是家裏的半個頂梁柱,但是他們的家人都很理解龍飛這個老板。龍飛不僅給他們送去了補償款,而且還承諾他們,以後每年都會按時給他們送錢。雖然他們的兒子不在了,但是龍飛這個老板還在,隻要有龍飛這個老板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他的兄弟和兄弟們的家人。
諸葛琦也沒有想到,龍飛竟然會這樣承諾那些死去兄弟的家人。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因為這件事給龍飛帶來的正麵影響。在德陽城,隻要一提起龍飛的名字,幹什麽都特別順利。
打個比方,兩個人因為馬車相撞,一上來很有可能會吵起來,甚至吵得厲害了還會動手。然後抄家夥喊人,把一個簡單的剮蹭事件變成一場群毆。但是如果這時候有人先說一句,你認不認識龍飛。
這就成了,對方一準會說,怎麽著,難道你也認識龍飛。這會兒那人就該說了,我跟龍飛在一起喝過酒呢。另一個人就說了,我跟龍飛在一起聽過戲呢。
這樣一來二去,倆人不但不吵了,還爭著搶著要給對方修馬車。都說是自己的責任,然後還會相約一起找龍飛聚聚。
這樣的事兒在德陽城數不勝數,真要講起來一本書的寫不完。短短幾天的功夫,龍飛的知名度在德陽縣已經超過的縣令。
與此同時,諸葛琦在某天下午,陪著龍飛一起在護城河邊散步。引經據典隻為了開導龍飛,最後他還給龍飛講了一個很符合時代的例子。
打仗就會死人,不打仗也會死人。如果殺一人而救一人,那麽這個人一定是賢人,殺十人救百人,那麽這個人一定是德人。殺千人而就萬人,這個人一定是當官的。殺萬人而救百萬人,這個人一定是英雄。殺百萬人而救萬萬人,這個人一定是梟雄。
諸葛琦告訴龍飛,現在他在乎的不是殺幾個人,而是他這麽做會救多少人。如果龍飛收服明教滅掉魔教,那麽對於這個三不管地帶而言,就會影響到三州十幾個縣上百萬百姓的生活。甚至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這麽做是絕對正確的。
也就是在這一日,龍飛得出了一個人生哲理。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
諸葛琦承諾楊誌,等龍飛養好傷就解決金長老。這一等就是三天,第四天中午,楊誌再一次來找龍飛。龍飛把其他人都叫到了議事堂,再商量一下如何對付金長老。
諸葛琦的意思是殺,林衝和楊誌讚成,武鬆不太懂這些事兒,但是他們說殺就殺他沒意見。這也是最好的選擇了,不然這樣耗下去也不是辦法。金長老既然不聽勸,那就隻能把他幹掉了。
幹掉這個決議通過了,那就該商量要怎麽殺了。金長老的實力強悍,林衝和楊誌兩個人都打不過他,不過現在他們有了武鬆。實際上也可以多派一些兄弟,先用車輪戰消耗金長老的體力。
但是龍飛不肯,他不希望兄弟們為此送命。那就隻能讓楊誌他們三人去幹掉金長老,然後把金係聖火令給帶迴來。
最終決定當晚行動,楊誌等人先迴去休息,後半夜一起進山。等到楊誌等人離開議事堂,諸葛琦並沒有動,而是坐在椅子上看著龍飛。此時的龍飛臉色有些難看,雖然他剛才解釋因為氣血不足,但這個理由騙不了諸葛琦。
屋子裏隻剩下龍飛和諸葛琦,一直沉默的諸葛琦笑看著龍飛。直到過去很長時間,諸葛琦這才開口道:“心裏很不痛快?”
他知道龍飛在想什麽,也知道龍飛在猶豫什麽。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開弓就沒有迴頭箭。不殺金長老就沒辦法繼續,而且金長老現在的生活並不好。或許對他而言,死也是一種解脫。
這不是龍飛第一次殺人,而且上一次龍飛也在現場,還動了手。不過上一次殺的是宋江,是龍飛一直很痛恨的人。如果不是那家夥一心想要跟朝廷混,也不會弄得手下兄弟全部慘死,龍飛殺他是為了給那些慘死的人報仇。
但是金長老呢,他隻是明教的護教長老,根據調查得來的資料顯示。金長老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如果硬要說他有什麽缺點的話,那就是他對明教太忠心了。
楊堅教主對五位長老都不錯,但是唯有金長老對楊教主最忠心。那怕楊教主已經失蹤了一年多,那怕他現在是明教中實力和威望最高的長老。他卻從來沒有過想要接管明教的心思,隻是想找到楊教主的下落。
這樣的人值得敬佩,所以龍飛心裏很糾結,也一直在猶豫。正如剛才議事時那樣,龍飛想讓大家給金長老留一條活路。但是金長老願不願意這樣苟活呢,如果真把他的聖火令給搶走了,對明教忠心不二的金長老會苟活麽。
而且大家還麵臨一個問題,金長老的實力很強,林衝和楊誌打不過他,即便是加上武鬆勝負也是個未知數。如果按照龍飛的建議,真的要留金長老一條活路的話,他們三個的危險係數就會成倍增加。
困難係數也會成倍增加,到最後很可能前功盡棄,甚至會有人因此喪命。所以剛才諸葛琦投了反對票,不支持留活口。不管金長老是不是好人,現在他們要走的就是幹掉金長老,搶奪金係聖火令。
龍飛說:“隻要這一條路可走了麽?”
諸葛琦說:“路有很多條,但這一條是最好走的。別忘了你還有很多兄弟,不僅僅是我們幾個,現在我們也有幾百號人了。這些人之所以肯跟著你,就是他們對你莫大的信任。你可以錯,但為你承擔後果的一定是身邊的人。”
龍飛歎了口氣,拿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說道:“金長老的確是個好人。”
諸葛琦說:“要麽不做,要做做絕,不要給自己留禍患,不然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如果這事兒你下不了手,那就讓我帶著兄弟們過去行了。給金長老挑一塊風水寶地,也算咱兄弟對得起他了。”
久久的沉默之後,龍飛嗯了一聲,說:“還是我們一起去吧,路是我自己選的,怎麽可能讓兄弟們為我承擔風險呢。”
日落之前,龍飛等人離開了德陽城,除了楊誌林衝和武鬆之外,還有諸葛琦和胡蘭。剩下的是諸葛琦挑選的五十名弟子,為了預防萬一,可千萬不能小看了金長老的實力。誰也不敢肯定,上次楊誌和林衝對戰金長老時人家出的是不是全力。
走進金長老隱居的山林,先派探子過去,然後是林衝楊誌和武鬆三人,悄悄靠近那間竹屋。三人一起衝進了竹屋,馬上吹響了口哨。諸葛琦一聽馬上下令,讓人趕緊向後山追去。龍飛和諸葛琦一起跑向後山,楊三人緊隨氣候。
金長老沒有在竹屋,應該是察覺到了他們,屋裏的飯菜還是熱的,想必金長老還沒有跑遠。幸好諸葛琦比龍飛更加慎重,他沒有按照龍飛說的隻挑選五十人,而是挑選了一百人進山。五十人跟著他們,另外的五十人迂迴包抄。
金長老跟那五十人碰上了,等到龍飛他們趕到時,金長老已經殺掉了五個攔他去路的黃巾幫弟子。楊誌三人隨後趕到,展開三角陣型圍攻金長老。好漢架不住人多,即便金長老實力再強,也頂不住他們三個人的聯合攻擊。
如果金長老在年輕十歲,即便是楊誌他們三個也拿不下他。老了就不得不服老,楊誌第一個重擊了金長老,然後是武鬆一拳砸在了金長老的後背,林衝一槍洞穿了金長老的胸膛。
三人相視哈哈大笑,眾位兄弟也都真臂高唿。諸葛琦微微一笑,卻沒看到龍飛臉上露出笑臉。他二人先返迴竹屋,楊誌當人安葬金長老,諸葛琦陪在龍飛身邊。沒有在金長老身上發現聖火令,那就應該被金長老留在了竹屋。
迴竹屋的路上,龍飛沉默不語,諸葛琦問道:“老板,在為死去的五個兄弟難過?”
龍飛點了點頭,說道:“他們其實本不該死,都怪我考慮不周。如果早一點兒下定決定,他們五個就不會死了。”
諸葛琦並未說胡,而是默默的跟在龍飛身後,他在聽龍飛訴說。自打他認識龍飛之後,一步一步見證了龍飛的成長。雖然龍飛看上去年齡不大,但是他的處事和適應能力都很強。已經超出了諸葛琦的想象,他一直為有這樣一個老板而感到驕傲。
但是,龍飛畢竟還沒有成年。心智上有些事兒難以接受,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而且龍飛本性善良淳樸,這也正是諸葛琦最看重龍飛的一點。如果龍飛是個嗜血的惡人,他諸葛琦那怕考不中也不會留在青州。
在竹屋沒費多大功夫,聖火令就像是金長老故意放哪兒的。拿到聖火令就要往迴趕,隻有迴到德陽城他們才算安全。因為他們知道,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說不定那會兒明教其他人就知道此事了,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場大戰。
為的就是避免發生這場大戰,不然也不用這麽費盡心思去找聖火令了。當然,還有一點兒是龍飛他們現在實力不足以對抗明教。跟他們硬碰硬隻有挨收拾的份兒。
迴到德陽城,楊誌等人去了校場切磋,諸葛琦跟龍飛坐在院子裏喝茶。總算是可以緩一口氣了,這些天為了金長老沒少折騰。先給大家緩兩天,歇一歇再繼續下麵的計劃。
安排人去給死去的兄弟家人送錢,龍飛還專門去了一趟這五個兄弟的家裏。都是住在德陽城裏的本地人,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家裏早就沒糧食了。官府一直在征稅,不交就抓人,男人抓去當壯丁,女人抓走生死不明。
他們五個也都是家裏的半個頂梁柱,但是他們的家人都很理解龍飛這個老板。龍飛不僅給他們送去了補償款,而且還承諾他們,以後每年都會按時給他們送錢。雖然他們的兒子不在了,但是龍飛這個老板還在,隻要有龍飛這個老板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他的兄弟和兄弟們的家人。
諸葛琦也沒有想到,龍飛竟然會這樣承諾那些死去兄弟的家人。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因為這件事給龍飛帶來的正麵影響。在德陽城,隻要一提起龍飛的名字,幹什麽都特別順利。
打個比方,兩個人因為馬車相撞,一上來很有可能會吵起來,甚至吵得厲害了還會動手。然後抄家夥喊人,把一個簡單的剮蹭事件變成一場群毆。但是如果這時候有人先說一句,你認不認識龍飛。
這就成了,對方一準會說,怎麽著,難道你也認識龍飛。這會兒那人就該說了,我跟龍飛在一起喝過酒呢。另一個人就說了,我跟龍飛在一起聽過戲呢。
這樣一來二去,倆人不但不吵了,還爭著搶著要給對方修馬車。都說是自己的責任,然後還會相約一起找龍飛聚聚。
這樣的事兒在德陽城數不勝數,真要講起來一本書的寫不完。短短幾天的功夫,龍飛的知名度在德陽縣已經超過的縣令。
與此同時,諸葛琦在某天下午,陪著龍飛一起在護城河邊散步。引經據典隻為了開導龍飛,最後他還給龍飛講了一個很符合時代的例子。
打仗就會死人,不打仗也會死人。如果殺一人而救一人,那麽這個人一定是賢人,殺十人救百人,那麽這個人一定是德人。殺千人而就萬人,這個人一定是當官的。殺萬人而救百萬人,這個人一定是英雄。殺百萬人而救萬萬人,這個人一定是梟雄。
諸葛琦告訴龍飛,現在他在乎的不是殺幾個人,而是他這麽做會救多少人。如果龍飛收服明教滅掉魔教,那麽對於這個三不管地帶而言,就會影響到三州十幾個縣上百萬百姓的生活。甚至會改變很多人的一生,這麽做是絕對正確的。
也就是在這一日,龍飛得出了一個人生哲理。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