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麽被張環拖著去議事堂?李青脾氣再好也不能忍,畢竟他跟張環屬於同一級別。誰也沒有讓對方聽話的權利,當然也就不會讓對方服氣的資本。


    在發生這件事的前兩天,龍飛得到了兩位副幫主的一次提攜。成為了綠林幫的長老,地位僅次於副幫主。在綠林幫有個這樣的規矩,幫主一旦出現意外就由副幫主主持幫內事務。依然副幫主出了意外,就由級別最高的長老代行幫主之權。


    吵得不可開交就很容易動手,李青和張環誰也不服誰。他們倆根本就沒能離開議事堂,就直接在屋子裏動了手。


    公元183年,從冀州發家的綠林幫發生一件大事。幫主宋江在一個半月前暴斃,而一個半月後兩位副幫主死於自相殘殺。兩人都死在了綠林幫的議事堂內,經專業人士鑒定為同歸於盡。


    綠林幫不可群龍無首,有人則提議重新推選幫主。當然還有不同的聲音,綠林幫迅速變成了兩個對立陣營。一個是支持中心推選幫主的陣營,一個是支持龍飛以長老身份接管綠林幫的陣營。


    前者人數不多,卻都是在綠林幫握有實權之人。後者人數眾多,但大多都是綠林幫的一線弟子。


    這種事兒諸葛琦早就想到了,在第一次開會的時候,諸葛琦給龍飛出了一個好主意。這個好主意特別的好,辦完這件事的龍飛足足三天沒吃東西。


    當場誅殺幾個不同意龍飛的家夥,然後再以施恩的方式籠絡一批人心。誅殺他們自然不能以反對龍飛接管綠林幫為借口,而是找了幾個人出來作證,證明他們勾結其他幫派,想要聯合其他幫派整垮綠林幫。


    對於這種事綠林幫的兄弟是不能容忍的,不僅是那些保持觀望的綠林幫弟子選擇站在龍飛的陣營,就連那些反對龍飛以長老身份代理幫主之位的那幫人也主動加入了龍飛的陣營。


    事情有了不可預料的逆轉,劇情似乎發展的比龍飛想象中好得多。收拾了不支持龍飛的那幫家夥,隨即宣布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


    龍飛以綠林幫長老的身份宣布,從即日起帶領所有綠林幫的兄弟加入青州的黃巾幫德陽分部。他是這個分部的最高指揮官,其他人按照原先等級進行分配職務。不想進入的可以離開,龍飛讓人專門在門外擺上桌子和金銀。


    想留下的可得金銀,想離開的一樣可以得到金銀。這些金銀都是宋江私藏的,龍飛把這些金銀拿出一半來分給大家,另外一半交給了諸葛琦。人越多開銷就越大,這件事雖然不用龍飛具體安排,但是錢的事兒還需要龍飛解決。


    有人想走就給盤纏,有人留下就賞金銀。不管是走是留,綠林幫的兄弟們對龍飛都沒意見。這招對他們而言太管用了,不管走或則留都要先領了金銀再說。


    當然不會把所有人全都留下,畢竟以前的綠林幫的管理太鬆懈了。人員培訓的很不到位,幫裏的弟子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問題既然龍飛看出來了,就不會讓他們把問題帶到黃巾幫。


    名義上是黃巾幫德陽分部,實際上龍飛就是他們的最高指揮官。因為龍飛知道張角的心思,所以他才會這麽努力的發展自己的人馬。既然沒有人肯支持他的夢想,那他就自己給自己創造出一個機遇。


    把綠林幫改成黃巾幫,這件事的難度可想而知。綠林幫不是剛組建不久的黃巾幫德陽分部,他們已經在梁山盤踞小二十年了。幫裏有不少老人兒,早就對綠林幫寄托了深厚的感情。


    走他們是不會走,但是對於撤掉綠林幫的名號改成黃巾幫,他們這些老人兒就有點兒不能接受。他們聯名向龍飛建議,可不可以不要把綠林幫這個名號給撤掉。


    此事關係到整個計劃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這些老人兒帶頭鬧事,恐怕就沒有之前那個好辦了。但是改名是必須的,說不定以後還要改名呢。但是他們不接受,龍飛就必須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把一幫老人兒叫到議事堂,龍飛給他們透漏了一點兒黃巾幫的內部消息。別人都以為黃巾幫在青州混的風生水起,卻不知黃巾幫的勢力大的嚇人。張角曾不止一次的說過,東漢王朝遲早要跟他姓張。


    人人都知道東漢王朝姓劉,王朝下轄十三州。王朝向來兵多將廣,周圍列國無不主動與東漢王朝交好。


    可是誰也想不到,張角把黃巾幫的勢力發展到了八個州。東漢王朝三分之二的地盤上,都有張角名下的黃巾幫。他們都在悄無聲息的發展,然後源源不斷的招收新弟子。


    黃巾幫的意義在於救苦救難,而張角則被很多弟子當成了神仙。莫說你得了頭仍腦熱,即便是再難治的病,一旦到了張角手裏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用張角費多大勁兒,這種事兒他分分鍾就能搞定。


    這麽神奇的張角,讓教眾們對他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他們都瘋狂的迷戀張角,而張角也很喜歡這種感覺。


    若不是他喜歡喝酒,也不會在酒後說這麽多話。如果他不說這麽多話,龍飛就不可能知道黃巾幫已經發展到了八個州。


    一共十三個州,黃巾幫就拓展到了八個。針對這點兒龍飛不得不給張角點個讚,也不得不對張角的兩個弟弟豎起大拇指。


    功勞自然不會是張角一個人的,兩兄弟也沒少幫張角的忙,雖然兄弟三人一直明爭暗鬥。但是他們都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在什麽樣的事情上斤斤計較,在什麽樣的事情上適當妥協。


    龍飛告訴大家,他將來要做什麽,然後大家就會一心跟著他混。這隻是龍飛的最終目的,但是隻說幾句話不可能收買人心。即便是龍飛畫的餅再大,也不能讓他們當場吃飽。


    把錢分給大家,然後讓大家接受龍飛。再慢慢跟他們解釋,龍飛想做什麽需要怎麽做才能實現。大家夥一聽眼睛都亮了,龍飛的理想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願望。如果大家都可以吃飽穿暖,又何必跟人混什麽幫派呢。


    理想太大實現起來太困難,而且龍飛一向也沒有那麽大的理想。他隻是跟一些人打過交道之後,才產生和堅定了心中的這份理想。


    如果還有什麽事值得龍飛去全力以赴的話,那就是在老乞丐死前做出的那份承諾,在一家三口被火化前做出的承諾。在麵臨一次又一次的強敵時,奮力反抗而又獲得勝利時最想要做的那件事,讓更多人可以吃飽穿暖。


    避免戰爭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發展自身,讓自身變得強大。第二是以戰養戰,用一場大亂換來一場長治久安。


    龍飛看得出張角的貪婪,也看得出他兩個弟弟的野心。所以當他知道黃巾幫的勢力遍布八個州後,聽從了張角的安排離開青州城。來到這個位於青州西北的德陽城,在這裏一點一點積攢實力,終有一天會有他的用武之地。


    所有人都看著龍飛,他們已經被龍飛的話打動,也都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雖然他們可以選擇離開或者反對,但是諸如剛才龍飛所說。難道他們想要子孫後代也跟著過這種漂泊生活麽,難道他們忍心把這樣一個爛攤子留給子孫後代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既然東漢王朝已經變成今天這樣,他們就必須站起來自救。不可能一鼓作氣跟東漢王朝對抗,至少可以保證身後的家人不受戰火的波及。


    他們都很清楚,龍飛的話就是他們心中所想。龍飛想做的事兒,就是他們想了很久卻從未踏出一步的夢想。


    收服了這些老人兒,龍飛的心終於放下了。前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今天終於圓滿結束了。綠林幫已經不複存在了,絕大多數選擇留在了黃巾幫,還有一少部分人選擇了離開。實際上主動離開的人很少,而且他們也都是綠林幫的老人。


    上了年紀的他們行動很不方便,即便是加入了黃巾幫也是負擔。但是龍飛不會過河拆橋,讓他們離開也是為他們好。每人領取一筆養老金,然後找個地方頤養天年。這種待遇絕對不能算低了吧,那筆錢夠他們過二十年普通生活的。


    生老病死本是常態,誰也不能逃脫這個自然規矩。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人為什麽會在死的時候才醒悟。後悔年輕時那些事兒沒有去做,卻從不會後悔做過什麽。


    那幫在綠林幫待了十幾年的老人兒離開了議事堂,諸葛琦等人走了進來。第一個戰略已經實施完畢,現在正是需要總結經驗的時候。總結經驗是為了完善已有的戰略,也為了下一個即將實施的戰略打下良好基礎。


    諸葛琦說:“我們收編了綠林幫,肯定已經因為了明教和魔教的重視。所以我們這段時間啥都別做,最好是誰都不要離開德陽城。分派人手在德陽城四周,最好能多派出一些明哨暗哨。”


    這提議甚好,眾人沒有異議。


    接著是林衝和楊誌,這些天他們倆四處奔波,基本上掌握了綠林幫的所有信息。也為收編綠林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結一下個人經驗,他們已經掌握了仿佛的潛伏技巧。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倆這會兒就已經預定好了,到時候水也不許跟他倆搶。


    這段時間胡蘭乖巧的像個孩子,對諸葛琦的話言聽計從。著實讓大家鬆了口氣,當然值得著重表揚一下胡蘭。當然還有友情客串的胡蘭的閨蜜謝茹,這小妮子竟然偷偷溜了出去。沒人知道她去了哪兒,更沒人知道她什麽時候迴來。


    這場總結會開的很成功,大家的興致也都很高。最後發言的還是諸葛琦,他隻是不習慣龍飛一個勁的誇他的腦子好使。所以必須要澄清一下,這次所用的戰略出自名家之手。


    諸葛琦所用的這招叫暗度陳倉,是一位很牛叉的人曾寫過的一本牛書裏記載的一計。書名叫三十六策,這招暗度陳倉隸屬於三十六策之中的敵戰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