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佛門出少林,天下道門自武當。
既然有機會到武當一遊,龍飛自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黃菲跟龍飛一起上了武當,才知道那個小道士竟然在武當輩分極高。
有人修一世不得入門,有人修一時便可得道。很多事看似簡單,實則越簡單的事越難辦到。就像帶龍飛進上武當的小道士,從小在武當山長大,武當輩分最高的幾位真人就叫他小師弟。因為是他武當上任掌教最小的徒弟,也就是現任掌教的小師弟。
道門尤其重視輩分,在武當輩分更是極其嚴格。不管你出身何處,來到武當就要按照武當的規矩。
李福幾個月大就被上任掌教報上了武當山,然後從小在小蓮花峰長大。武當有八十一峰朝大頂,其中以小蓮花大蓮花和天柱峰最為出名。小蓮花為弟子修習場所,大蓮花為真人休息場所,天柱峰為香客最多之處。
李福跟常人不同,因為他不需要跟隨師兄修習道經。跟其他輩分比他低年齡卻比他大的同門也不一樣,不如要習武更不需要打坐。說通俗點,李福從小就屬於散養。沒有人真去管他,隻有上任掌教對他隔三差五的敦促。
不需要他去做什麽事兒,隻需要他順其自然。師傅對他是這樣,現任掌教大師兄對他也是這樣。他是同輩中年齡最小的師弟,也是武當山同齡中輩分最高的師叔祖。
這次去黃山,李福是為了去欣賞黃山的奇鬆和怪石。不是他想去的,而是掌教大師兄命令他去的。世人隻知道有了修習了大神通的武當現任掌教,卻不知他還有個一直修習天道的小師弟。
現任掌教姓黃,黃埔是師傅給他取的名字。與其他幾位師弟相比,黃埔的性格最好。對誰都客客氣氣的,跟誰也從未紅過臉。
跟著李福上山,然後又跟著他去了小蓮花峰。不愧是傳承千年的道教祖庭,風景迷人空氣也很好。隻是李福這孩子有點兒呆頭呆腦的,走路的時候總會很容易絆倒。上山途中龍飛扶了他十幾次,每次過不了多久又會摔倒。
不是李福笨,而是他一邊走路一邊走神。明明看著他在低頭爬山,其實腦子裏在想別的東西。但凡他隻要去琢磨別的東西,不出兩分鍾一準摔倒。不過他摔倒不會受傷,隻會很狼狽的趴在地上而已。
走上小蓮花峰,所到之處眾人無不向李福施禮。因為他輩分極高,故而這些同門弟子都要衝李福恭恭敬敬的喊一聲:“師叔祖。”
年輕的師叔祖,在小蓮花峰的人緣好的不像話。他們隸屬於不同的師傅,受到的教育當然各有不同。但是在年輕的師叔祖麵前,他們可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遇到難題也可以找師叔祖,師叔祖解決不了會讓掌教給他們解決。
武當山有八十一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十石,十池,九台,九井,九泉和三潭。天柱峰還有上下十八盤,無數自然景觀讓人流連忘返。
李福領著龍飛和黃菲,在小蓮花峰轉了一圈。然後又去了大蓮花峰,最後在大蓮花峰的背麵,幫龍飛找到了幾味罕見的藥材。煉製六味地黃丹缺了它們可不行,先前龍飛還在為尋找它們而發愁呢。
大蓮花峰之後,龍飛跟著李福去了天柱峰,黃菲因為太累就留在了大蓮花峰。因為晚上大蓮花峰有講經,倒是龍飛跟李福會迴來聽講。如果不是她實在走不動了,黃菲是不會向龍飛示弱的。
腳都走腫了,哪兒還有心思去欣賞風景。天柱峰龍飛也沒去景點,跟著李福去了可能有藥材的地方,轉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味有用的藥材。著急趕迴大蓮花峰,畢竟把黃菲一個人丟在那裏不太好。
李福是主講人之一,所以他不能跟龍飛坐在一起。現場有不少香客駐足聆聽,也有不少人是慕名而來的。他們都很喜歡李福,也很喜歡武當山現任掌教。因為他們從未擺過架子,對誰都一視同仁。
道家經文裏的東西龍飛聽不太懂,但是他卻很好奇李福會講什麽。看他那呆頭呆腦的樣子,難不成還能給大家講出什麽天道大道來麽。
莫以外表定人才識,莫以性格定人前程。這邊是李福的開場白,聽起來就像在提醒龍飛,實際上李福並無此意。
因為他都不知道這句話什麽意思,很多話都是他在書上看來的。照搬照抄照念,因為他不懂書裏說的什麽意思。他曾經為此跑去問大師兄,把那些不懂的經文拿出來給大師兄看,請大師兄幫他解惑。
大師兄告訴李福,不懂的就不要學,不明白的就自己悟。就像吃飯,想吃什麽就自己買,沒錢就自己掙。掙了錢買自己想吃的,不會做就自己學。一旦別人給你現成的,吃起來跟你自己買的肯定不一個味兒。
台上李福認真演講,台下眾人若有所思。修行是一件很苦的事兒,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兒。沒誰能一步登天,更沒睡能一口吃個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話要一句一句說,飯要一口一口吃,修行要一天接著一天的堅持。
李福的演講持續了半個小時,四周鴉雀無聲,像是都在思索李福最後所提出的問題。
“人世間有兩件事最公平,那兩件?”
有人說是生和死,也有人說是生老病死。還有人說是娶妻生子,有人說是升官發財。人們的迴答五花八門,卻離正確答案越來越遠。
等到走下講台時,李福對大家說:“死亡和時間。”
不愧是武當山最年輕的師叔祖,這句話絕對是一語雙關。既在提醒大家也要珍惜時間,也在提醒大家不要去計較生活所遇到的不公平。
因為這個世界本就隻有兩件事最公平,一個是死亡,每個人不管活多久都會麵對死亡。而另一個是時間,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人們每天都隻有二十四個小時,或者說是十二個時辰。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都一樣,誰也不會比誰多一分鍾或者少一秒種。
演講結束後,龍飛和黃菲跟著李福去了大蓮花峰後院。那裏是掌教大師兄的居所,也是武當上其餘幾位真人的居所。雖然他們掌管不同的部門,但是每天都會在這個點準時集合。做一下當天的工作總結,然後在安排一下第二天的工作內容。
帶他們去見掌教不是李福的意思,而是掌教大師兄讓他這麽做的。因為李福精通占卜,不用任何占卜方式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前世今生。但是他一眼沒有看穿龍飛,第二眼和第三眼照樣沒有看穿。
這世間還真不存在李福看不穿的人,所以在演講前他把這事告訴了掌教大師兄。掌教大師兄就更好奇了,竟然有人可以逃得過小師弟的前世今生眼。這個人他一定要見見,或許對他也會有所收獲。
如果你跟龍飛一樣見到現任掌教,絕對不會相信他是一個九十歲高齡的老頭。因為他一點兒都不顯老,第一眼看他時龍飛隻覺得他有四十多歲。李福讓他再猜,龍飛也隻敢猜六十多歲而已。
沒有任何主演術,更不存在什麽長生不老藥。因為這是二十一世紀,武當山早已跟世俗打成了一片。雖然有不少道士,但是一心求道的人很少。大部分都在混日子,或者說是在世俗混不下去了才會上山。
黃埔不是,他當初上山是因為無父無母,被當時的掌教給撿到了山上。或許是因為師傅的性格所致,黃埔從小就與人為善,從來不會發脾氣,也沒人見過他發脾氣。對誰都特別好,而且從來不會跟人紅臉。
你打他一耳光,打他左臉他會把右臉伸過去,然後笑著問你手疼不疼。很多人說黃埔像仙人,其實他隻不過是做了常人所做不到的事兒。他的氣度是天生的,他的胸襟也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可以讓他生氣,或者說沒有事兒可以讓他生氣。
整天一個樂嗬嗬的老道士,每天都在武當山忙裏忙外。真正的超脫世俗看淡一切,心無雜念修煉什麽都特別快。其實他有一身功夫,卻從未出過手。隻是每天早晚固定時間練功,卻從不見他對誰動武。
師傅曾教過他,能動嘴千萬別動手,想動手的時候再忍一忍。這話看起來很簡單,卻已經包含了師傅的所有大智慧。
一個活了九十多歲的老頭,從小沒少吃苦沒享過世俗所謂的福。但是他一直身體健康,不僅武當山的弟子們都喜歡他,就連來旅遊的遊客和進香的香客也喜歡他。不少人來武當就是為了看他,好多迴頭客也都是衝他來的。
他可以做到什麽境界?
武當山有什麽地方需要修繕了,不用他開口就有人出錢出力。事後他去感謝人家,對方會說他這是在折他們的壽。久而久之黃埔也習慣了,但凡山上突然多出什麽東西,那一定是有人隨了心願。
走進黃埔的房間,龍飛學著李福的樣子向黃埔彎腰施禮。雖然他沒有見過黃埔,可此時房間裏隻坐著一人。不是黃埔又能是誰呢,而且他看上去那麽有氣場。那股子不怒自威的霸氣,恐怕是常人幾輩子也學不來的。
有人相信命中注定,是因為他已經認命了。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戲劇性的轉變,隻因為某些人的一些大意。多少曆史上有名的經典大戰,最後不是毀在了那些意想不到之人的手裏。
倘若你想要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就應該好好記住這些話。這話是黃埔跟龍飛說的,第一次見麵卻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黃埔不僅告訴龍飛很多事,而且還送給他一些好東西。
有了那些東西,龍飛的夢想已近在咫尺。
既然有機會到武當一遊,龍飛自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黃菲跟龍飛一起上了武當,才知道那個小道士竟然在武當輩分極高。
有人修一世不得入門,有人修一時便可得道。很多事看似簡單,實則越簡單的事越難辦到。就像帶龍飛進上武當的小道士,從小在武當山長大,武當輩分最高的幾位真人就叫他小師弟。因為是他武當上任掌教最小的徒弟,也就是現任掌教的小師弟。
道門尤其重視輩分,在武當輩分更是極其嚴格。不管你出身何處,來到武當就要按照武當的規矩。
李福幾個月大就被上任掌教報上了武當山,然後從小在小蓮花峰長大。武當有八十一峰朝大頂,其中以小蓮花大蓮花和天柱峰最為出名。小蓮花為弟子修習場所,大蓮花為真人休息場所,天柱峰為香客最多之處。
李福跟常人不同,因為他不需要跟隨師兄修習道經。跟其他輩分比他低年齡卻比他大的同門也不一樣,不如要習武更不需要打坐。說通俗點,李福從小就屬於散養。沒有人真去管他,隻有上任掌教對他隔三差五的敦促。
不需要他去做什麽事兒,隻需要他順其自然。師傅對他是這樣,現任掌教大師兄對他也是這樣。他是同輩中年齡最小的師弟,也是武當山同齡中輩分最高的師叔祖。
這次去黃山,李福是為了去欣賞黃山的奇鬆和怪石。不是他想去的,而是掌教大師兄命令他去的。世人隻知道有了修習了大神通的武當現任掌教,卻不知他還有個一直修習天道的小師弟。
現任掌教姓黃,黃埔是師傅給他取的名字。與其他幾位師弟相比,黃埔的性格最好。對誰都客客氣氣的,跟誰也從未紅過臉。
跟著李福上山,然後又跟著他去了小蓮花峰。不愧是傳承千年的道教祖庭,風景迷人空氣也很好。隻是李福這孩子有點兒呆頭呆腦的,走路的時候總會很容易絆倒。上山途中龍飛扶了他十幾次,每次過不了多久又會摔倒。
不是李福笨,而是他一邊走路一邊走神。明明看著他在低頭爬山,其實腦子裏在想別的東西。但凡他隻要去琢磨別的東西,不出兩分鍾一準摔倒。不過他摔倒不會受傷,隻會很狼狽的趴在地上而已。
走上小蓮花峰,所到之處眾人無不向李福施禮。因為他輩分極高,故而這些同門弟子都要衝李福恭恭敬敬的喊一聲:“師叔祖。”
年輕的師叔祖,在小蓮花峰的人緣好的不像話。他們隸屬於不同的師傅,受到的教育當然各有不同。但是在年輕的師叔祖麵前,他們可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遇到難題也可以找師叔祖,師叔祖解決不了會讓掌教給他們解決。
武當山有八十一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十石,十池,九台,九井,九泉和三潭。天柱峰還有上下十八盤,無數自然景觀讓人流連忘返。
李福領著龍飛和黃菲,在小蓮花峰轉了一圈。然後又去了大蓮花峰,最後在大蓮花峰的背麵,幫龍飛找到了幾味罕見的藥材。煉製六味地黃丹缺了它們可不行,先前龍飛還在為尋找它們而發愁呢。
大蓮花峰之後,龍飛跟著李福去了天柱峰,黃菲因為太累就留在了大蓮花峰。因為晚上大蓮花峰有講經,倒是龍飛跟李福會迴來聽講。如果不是她實在走不動了,黃菲是不會向龍飛示弱的。
腳都走腫了,哪兒還有心思去欣賞風景。天柱峰龍飛也沒去景點,跟著李福去了可能有藥材的地方,轉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味有用的藥材。著急趕迴大蓮花峰,畢竟把黃菲一個人丟在那裏不太好。
李福是主講人之一,所以他不能跟龍飛坐在一起。現場有不少香客駐足聆聽,也有不少人是慕名而來的。他們都很喜歡李福,也很喜歡武當山現任掌教。因為他們從未擺過架子,對誰都一視同仁。
道家經文裏的東西龍飛聽不太懂,但是他卻很好奇李福會講什麽。看他那呆頭呆腦的樣子,難不成還能給大家講出什麽天道大道來麽。
莫以外表定人才識,莫以性格定人前程。這邊是李福的開場白,聽起來就像在提醒龍飛,實際上李福並無此意。
因為他都不知道這句話什麽意思,很多話都是他在書上看來的。照搬照抄照念,因為他不懂書裏說的什麽意思。他曾經為此跑去問大師兄,把那些不懂的經文拿出來給大師兄看,請大師兄幫他解惑。
大師兄告訴李福,不懂的就不要學,不明白的就自己悟。就像吃飯,想吃什麽就自己買,沒錢就自己掙。掙了錢買自己想吃的,不會做就自己學。一旦別人給你現成的,吃起來跟你自己買的肯定不一個味兒。
台上李福認真演講,台下眾人若有所思。修行是一件很苦的事兒,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兒。沒誰能一步登天,更沒睡能一口吃個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話要一句一句說,飯要一口一口吃,修行要一天接著一天的堅持。
李福的演講持續了半個小時,四周鴉雀無聲,像是都在思索李福最後所提出的問題。
“人世間有兩件事最公平,那兩件?”
有人說是生和死,也有人說是生老病死。還有人說是娶妻生子,有人說是升官發財。人們的迴答五花八門,卻離正確答案越來越遠。
等到走下講台時,李福對大家說:“死亡和時間。”
不愧是武當山最年輕的師叔祖,這句話絕對是一語雙關。既在提醒大家也要珍惜時間,也在提醒大家不要去計較生活所遇到的不公平。
因為這個世界本就隻有兩件事最公平,一個是死亡,每個人不管活多久都會麵對死亡。而另一個是時間,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人們每天都隻有二十四個小時,或者說是十二個時辰。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都一樣,誰也不會比誰多一分鍾或者少一秒種。
演講結束後,龍飛和黃菲跟著李福去了大蓮花峰後院。那裏是掌教大師兄的居所,也是武當上其餘幾位真人的居所。雖然他們掌管不同的部門,但是每天都會在這個點準時集合。做一下當天的工作總結,然後在安排一下第二天的工作內容。
帶他們去見掌教不是李福的意思,而是掌教大師兄讓他這麽做的。因為李福精通占卜,不用任何占卜方式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前世今生。但是他一眼沒有看穿龍飛,第二眼和第三眼照樣沒有看穿。
這世間還真不存在李福看不穿的人,所以在演講前他把這事告訴了掌教大師兄。掌教大師兄就更好奇了,竟然有人可以逃得過小師弟的前世今生眼。這個人他一定要見見,或許對他也會有所收獲。
如果你跟龍飛一樣見到現任掌教,絕對不會相信他是一個九十歲高齡的老頭。因為他一點兒都不顯老,第一眼看他時龍飛隻覺得他有四十多歲。李福讓他再猜,龍飛也隻敢猜六十多歲而已。
沒有任何主演術,更不存在什麽長生不老藥。因為這是二十一世紀,武當山早已跟世俗打成了一片。雖然有不少道士,但是一心求道的人很少。大部分都在混日子,或者說是在世俗混不下去了才會上山。
黃埔不是,他當初上山是因為無父無母,被當時的掌教給撿到了山上。或許是因為師傅的性格所致,黃埔從小就與人為善,從來不會發脾氣,也沒人見過他發脾氣。對誰都特別好,而且從來不會跟人紅臉。
你打他一耳光,打他左臉他會把右臉伸過去,然後笑著問你手疼不疼。很多人說黃埔像仙人,其實他隻不過是做了常人所做不到的事兒。他的氣度是天生的,他的胸襟也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人可以讓他生氣,或者說沒有事兒可以讓他生氣。
整天一個樂嗬嗬的老道士,每天都在武當山忙裏忙外。真正的超脫世俗看淡一切,心無雜念修煉什麽都特別快。其實他有一身功夫,卻從未出過手。隻是每天早晚固定時間練功,卻從不見他對誰動武。
師傅曾教過他,能動嘴千萬別動手,想動手的時候再忍一忍。這話看起來很簡單,卻已經包含了師傅的所有大智慧。
一個活了九十多歲的老頭,從小沒少吃苦沒享過世俗所謂的福。但是他一直身體健康,不僅武當山的弟子們都喜歡他,就連來旅遊的遊客和進香的香客也喜歡他。不少人來武當就是為了看他,好多迴頭客也都是衝他來的。
他可以做到什麽境界?
武當山有什麽地方需要修繕了,不用他開口就有人出錢出力。事後他去感謝人家,對方會說他這是在折他們的壽。久而久之黃埔也習慣了,但凡山上突然多出什麽東西,那一定是有人隨了心願。
走進黃埔的房間,龍飛學著李福的樣子向黃埔彎腰施禮。雖然他沒有見過黃埔,可此時房間裏隻坐著一人。不是黃埔又能是誰呢,而且他看上去那麽有氣場。那股子不怒自威的霸氣,恐怕是常人幾輩子也學不來的。
有人相信命中注定,是因為他已經認命了。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戲劇性的轉變,隻因為某些人的一些大意。多少曆史上有名的經典大戰,最後不是毀在了那些意想不到之人的手裏。
倘若你想要闖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就應該好好記住這些話。這話是黃埔跟龍飛說的,第一次見麵卻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黃埔不僅告訴龍飛很多事,而且還送給他一些好東西。
有了那些東西,龍飛的夢想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