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這事兒既然猴哥知道了,我再勸他就是自討沒趣了。本來就是嫉惡如仇的性格,遇到這種事不管才怪呢。


    安慰眾人幾句,讓他們迴去等消息。迴去的路上猴哥一言不發,在腦子裏一遍又一遍的分析著剛才他們所講的那件事。既然萬壽山隻有一個五莊觀,那麽兩位坑人的大仙一定藏在五莊觀裏了。


    這一夜唐僧睡得很香,吃飽了喝足了就知道睡覺。八戒睡得更香,沙僧坐在唐僧旁邊打盹。大師兄不在時他要保持警惕,門外的小白龍徹夜不眠。猴哥跟我在商量對策,一直到天亮才有些眉目。


    五莊觀內,兩名道童走進後院。趁著天還未亮,兩個道童拿出法器前去完成師傅臨行前的囑托。


    五莊觀內有一棵寶樹,那棵樹連接著三界。樹上結出的果子名曰草還丹,其珍貴之處普通人無從知曉。別看他們在五莊觀待了這麽多年,師傅也從未告訴過他們草還丹的主要用處。他們隻知道是寶貝,隻知道每十年才能吃到一個。


    “你倆怎麽又來啦?”


    樹上的果子看到兩位道童,竟然出聲質問。別看它們隻有巴掌大小,卻生有耳鼻眼嘴,能說會笑能哭會鬧,簡直跟真人一模一樣。


    金童對草還丹說道:“師傅臨行前叮囑我倆,東土大唐來的和尚是他舊友,命我二人一定好好招待。取下兩個草還丹送與他吃,以表師傅不在觀中之歉意。”


    草還丹說道:“既然真人不在觀中,你們何必聽他吩咐呢。反正我們每年都會開花結果,省下來留給你們自己吃不好麽?”


    嘴饞的銀童雜吧雜吧嘴,一副饞死了的模樣。他們每年都有享用草還丹的機會,卻都是背著師傅吃的。這也不能怪他們貪吃,隻能怪每年都會有剩餘的草還丹留下。


    這東西就必須在摘下後三個時辰之內食用,過了這個時間段草還丹就失去功效了。每年他們師傅都會用草還丹招待三界眾位大神。其中總會有人不吃或者未能前來赴約,被摘下的草還丹自然就會剩下。


    兩位道童入觀的第一年,師傅把剩下的兩個草還丹送給了他們。嚐到甜頭的他倆,從那年開始就很自覺的吃掉剩下的草還丹了。再未跟師傅請示過,而是不管剩下多少都會分而食之。他倆多少年來都不曾努力修煉,功力卻比剛入觀時高出幾十倍。


    打下兩個草還丹,兩位道童端著盤子進了客房。在唐朝僧人離開之前,他倆必須完成師傅臨行前的叮囑。他倆很不喜歡唐朝和尚的幾個徒弟,所以趁著三個徒弟出去做飯,溜進了客房把們反鎖。


    他倆突然冒出來把唐僧嚇了一跳,等到看清是兩位道童這才鬆了口氣。這一路上驚險無數,唐僧的神經早就到了崩潰的邊緣。別說悟空整天喊著有妖怪,就連唐僧也是如此,一有動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又遇上妖怪了。


    將手裏的托盤放在桌上,金童對唐僧說道:“唐長老,我家師傅臨行前特意叮囑。一旦見到唐長老來觀中借宿,一定要奉上兩個觀中至寶。請唐長老笑納,希望唐長老不要責怪家師未能留在觀中相見之罪。”


    唐僧聞言問道:“我與你家師傅認識?”


    銀童插嘴道:“認識認識,我們家師傅說了,五百多年前曾與你一起講經論禪。與你成了忘年交,故而讓我倆一定好生招待諸位。”


    唐僧說道:“這麽說來,你們早就知道我要來了?既然你們知道我跟你們師傅認識,昨日為何那般刁難我等?”


    金童銀童急忙解釋“萬壽山地域寬廣,在此山中修煉的道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他們整日不思進取卻想走旁門,經常有人冒充他人前來五莊觀索取草還丹。這些人的想法千奇百怪,他們曾遇到過變成我們父母摸樣前來討要草還丹的道友。”


    金童銀童隻說了一半實話,前半句的確是真的,隻可惜後半句是他們加上去的。萬壽山隻有一個道觀,那便是五莊觀。萬壽山的確地域寬廣,在此隱居修煉的道友數以萬計。但是他們從未像他倆所描述的前來討要草還丹,而是前來向真人求幾句點化。


    修煉之路何其艱難,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未能如願。他不像是種地,隻要你正確施肥正確灌溉及時除草,就一定會有個不錯的收成。修煉不僅要靠努力,更要靠運氣和天賦。有的人幾百年不得法門,有的人幾十年一鳴驚人。


    唐僧是多麽單純的一個孩子,從小在寺院裏長大,大和尚教他的都是做好事和講真話。他相信了兩位道童的話,然後掀開了放在桌上的盤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唐僧麵無血色的看了一眼盤子。猛地站起身雙手合十,對著盤子行了幾個大禮,嘴裏不停念著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聽到兩個道童的笑聲,唐僧後退幾步靠在牆上。心中大為懊悔,難不成真有遇到想要吃他的妖怪了,不然這倆家夥怎麽笑的如此瘮人呢。


    “唐長老,唐長老您怎麽了?”


    金童上前想扶一把唐僧,卻被唐僧直接甩開。看樣子唐僧被嚇得不輕,半天沒有迴答金童的話。一直過了十幾分鍾,唐僧這才逐漸恢複了平靜。但是他又看了一眼桌上的盤子,嚇得他再一次渾身顫抖。


    正在隔壁廚房忙活的猴哥聽到了動靜,把耳朵貼在牆上仔細聽聽。八戒和沙僧正在燒火做飯,根本沒注意到客房裏的動靜。猴哥看到了放在桌上的東西,不過他不認得那是什麽。八戒正在噘著腚燒火,隻能等飯做完了再問問他了。


    金童笑著說道:“唐長老,趁著新鮮趕緊吃了吧,不然再過一會兒就不新鮮了。”


    銀童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這可是我們家師傅特意給你準備的,你不吃我倆也沒法跟師傅交代呀。”


    唐僧捂著臉說道:“你們都是些什麽妖怪,竟然要逼我吃人。難道你們不知道這樣做天理不容嗎,我勸你們還是趕緊把這兩個孩子埋掉吧。”


    金童笑道:“埋掉?這麽好的東西我們怎麽舍得埋掉。唐長老我告訴你吧,這些東西是我家院中那棵樹上結的果子,不是什麽小孩兒。你就別再浪費時間了,吃完了趕緊上路吧。”


    唐僧問道:“真不是小孩兒?”


    金童說道:“真不是小孩兒,不信你自信看看。”


    唐僧又相信了金童的話,湊近了仔細打量起放在盤子裏的兩個果子,有鼻子有眼麵帶微笑,這特麽不是小孩兒又是什麽。


    比起剛才的驚恐,此時的唐僧更加的憤怒。他沒想到五莊觀裏的道士有此嗜好,竟然要靠吃小孩來提升功力。一看就不是什麽正道,等會兒有機會了把猴子喊來,一定要讓猴子把這兩個吃人的道童抓起來。


    “別以為我倆不知道你心裏想的什麽,東西是我家師傅給你留的,想吃就吃不吃拉倒。別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像是我倆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惡事似得。再跟你說最後一遍,這兩個是果子不是小孩。”金童冷著臉說道。


    唐僧嘴角抽搐了幾下並未出聲,他不想再跟這兩個吃人的家夥廢話了。不吃就是不吃,果子和小孩他還是能夠分清的。徒弟們都不在身邊,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等到這兩個道童離開,他再想辦法去找徒弟們。


    金童冷著臉說道:“唐長老,你真不吃?”


    看到唐僧揮手示意不吃,銀童也冷著臉說道:“這是你自己不吃,以後可不要怪我們不給你吃。”


    唐僧義正言辭的說道:“說了不吃就一定不吃,我不管你們修煉的是何等法術。吃孩子就是不對的,我勸你們還是把他們埋了吧。”


    “你個傻缺!”


    兩個道童異口同聲的罵了一句,短期盤子離開客房。他們迴到了自己的房間,把盤子放在說上仔細端詳著。猴哥透過窗戶看到了整個過程,此時又在道童的房間外觀察他倆想幹什麽。


    銀童看著放在盤子裏的果子,吧唧吧唧嘴說道:“師哥,你說咱是不是應該把果子存起來等師傅迴來定奪?”


    金童兩眼放光的看著果子,不假思索的說道:“存個屁,果子隻有三個時辰的保質期,過了三個時辰功效全無。那麽長時間才結出幾十個果子,難道你想眼睜睜看著果子被浪費掉麽?”


    銀童一聲不吭的看著金童,他從小就跟金童在一起,平日裏都是金童讓幹啥他就幹啥。從來不會違背金童的話,有時候金童的話比師傅管用。


    “那你說該怎麽辦?”銀童低聲問道。


    金童笑著拿起一個果子,放在鼻子前聞了聞,一副特別陶醉的模樣。幹淨利落的咬了一口,對銀童說道:“就這麽辦。”


    於是乎,金童和銀童在房間裏吃起了果子。為了不發出聲響,他們倆吃的很慢很輕,盡可能不發出任何聲響,因為他們的隔壁就是廚房。師傅走之前叮囑過他們,不要招惹唐僧的幾個徒弟,尤其是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家夥。


    猴哥隔著窗戶看著,眼巴巴看著他倆將兩個果子吃的一幹二淨。他著急,他上火,他差點兒沒衝過去搶過來吃上幾口。這或許是猴哥的唯一愛好,從出生那天起就特別喜歡吃桃兒,尤其是那種又大又脆又甜的仙桃。


    剛才兩個道童吃的果子,就跟猴哥當年吃的九品仙桃差不多。顏色和口感基本一致,因為他清晰的聽到了兩個道童咀嚼時發出的脆響。那種久違的口感,讓猴哥忍不住流了口水。已經好久沒吃到那麽好吃的桃兒了。


    我想分散猴哥的注意力,盡可能的讓他移開視線。既然那兩個果子已經被道童吃掉了,我很希望這件事到此結束。等到吃完飯後大家離開五莊觀,管他這裏吃不吃小孩呢。反正咱們的主要任務是去西天,不去西天說啥都是廢話。


    可惜猴哥很不甘心,非要找八戒問個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