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對我最好,所以有什麽事我都跟猴哥商量。西行之路困難重重,隻有我一人熟知會遇到什麽樣的危險。我曾勸過猴哥聽我的話,但是猴哥根本不按套路出牌。越是有人真心提意見,他就越要跟你唱反調。
離開郡城之時,八戒找機會跟我聊了幾句。當然是為了躲開猴哥和師傅,如果有師傅或者猴哥在場,他那敢那麽牛叉的跟我說話。我雖然不擅長拍馬屁,但是我對師傅的敬仰絕對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師傅就愛聽我說實話,大師兄就愛聽我講他的過去。二師兄也喜歡聽完講他的過去,隻不過每次講到背猴哥迴雲棧洞就翻臉。我可不會慣他那個毛病,每次我講到那裏就會喊上猴哥。隻要是猴哥在場,打死八戒也不敢跟我強嘴。
“走一道嶺來,翻過一架山,山溝裏,山溝裏空氣好實在新鮮,實在新鮮……”
我美滋滋的哼起了小時候最喜歡的那段戲,突然鼻子一酸想起了在那個世界的家人。不知道他們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因為找我而吃苦受罪。如果真有機會可以迴去,我希望彌補以前對家人的虧欠。
我太不聽話了,讓父母操了那麽多年的心。上學不好好上,打工也不好好幹活,每次都給他們惹來一大堆麻煩事。不過有一點兒我做的還算不錯,就是我從未闖過什麽大禍。從未進過局子,也從未跟人有過拳腳切磋。
“小五,想什麽呢?該上山了,這裏有點兒不對勁,多注意點兒。”
耳邊響起了猴哥聲音,一下子把我從迴憶拉迴了現實。我特麽依然在大唐,我特麽依然要跟著猴哥西遊。我特麽想哭更想大聲呐喊,誰能放我迴去。我錯了我承認還不行麽,別讓我跟著這幫家夥去西天了,我想家,想媽媽了。
看到我沒有反應,猴哥毫不客氣的把我從耳朵裏拽了出來。也怪我昨晚進錯了耳朵,竟然跟金箍棒待在一隻耳朵裏。麵前是一座巍峨高山,數千台階之上有一座道館。雖然隔著那麽遠的距離,卻可以看清道館大門之上的三個字。
“五莊觀”
金燦燦的四個大字,散發著亮瞎狗眼的金光。道館的大門緊閉,台階上落滿的枯葉的塵土。踩上去嘎嘣脆響,猴哥一蹦一跳前麵帶路。唐僧跟在猴哥身後,八戒跟沙老三扛行李。朱老二竟然變勤快了,看樣子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別看他倆,說不定正在商量找機會收拾你呢。”猴哥不鹹不淡的來了一句,嚇得我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嘿嘿,你信不信,我知道豬頭跟沙老三說啥。”猴哥繼續說道。
我苦笑著搖了搖頭,對猴哥說道:“猴哥你就別嚇唬我了,你想讓我幹啥我都幫你,隻要你別讓那兩個家夥收拾我就行。”
猴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琢磨了一會兒說道:“現在還沒想到,等想到了再告訴你。”
這特麽又是一個坑麽,我忍不住在心裏抱怨。我忘了猴哥的智商,更忽略了猴哥也聽了我昨晚的分析。人無完人何況猴子,他不記恨我說他的那些話才不正常。
此山名為萬壽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故而這座山因道館得名。此館名為五莊觀,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故而此館因館主得名。
一天前,五莊觀內。
一個看似中年的真人立於大廳門口,他將要遠行赴宴。臨行前掐指一算,得知家中近日必有貴客到訪。故而臨行前叮囑兩個弟子,他把金童銀童喊到麵前,再三重複他的叮囑。
過幾日有一僧人前來借宿,他命弟子一定要好好招待這位僧人。因為這位僧人跟他是舊識,隻見過一麵卻相談甚歡,雖然已經過去五百多年了,但是這位真人依然記憶猶新。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位真人跟那位隻見過一麵的僧人便是如此。既然有緣再次相見,無分再次重逢的他自然要以禮相待。家中有一天材地寶,平日裏隻給重要賓客品嚐。
今日心中愧疚不已,故而命兩位弟子謹記,可以取下兩個天材地寶之物,送與那位僧人品嚐。知道兩位弟子的秉性,真人臨走前又重複了一遍。切不可小看那位僧人,更不能招惹那位僧人的徒弟。
尤其是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家夥,他的厲害三界無人不知。雖然真人法力無邊,但依然不想招惹那個家夥。兩名弟子以為他們的師傅怕了那毛臉雷公嘴的家夥,一邊聽師傅叮囑一邊在心裏盤算。
天大地大師傅最大,竟然有人敢比他們師傅還有本事?他們倆都不信這個邪,所以在師傅臨走前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讓那個家夥好看,給他們師傅長長臉不可。
師徒行至門前,道館大門不推自開。兩位道童立於門口,一出現就嚇了唐僧一跳。
“唐長老裏麵請!”
看上去彬彬有禮,實則給了唐僧一個下馬威。兩個道童捂嘴偷笑,很喜歡剛才唐僧被驚嚇後的反應。什麽得道高僧,什麽轉世金蟬子,什麽三界無人不知的大徒弟。師傅的叮囑全都拋在腦後,兩位道童打定了繼續嘲弄唐僧的主意。
敢給唐僧下馬威的妖怪不少,敢給唐僧下馬威的凡人不少,但是敢給唐僧下馬威的修行之人不多。這兩名道童幸運無比,竟然有機會如此名目張大的嘲諷唐僧。即便是他們師傅臨行前再三叮囑,也向他們解釋了唐僧的真實身份。
五百多年前,真人曾去西天大雷音寺聽講。遇到了當時講法的金蟬子,兩個人一見如故,金蟬子為真人解開不少心結,作為佛祖的第二弟子,金蟬子跟人打交道沒有半點兒架子。講出來的經文如此有趣,確實給真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兩位道童不肯聽師傅的話,非要幫師傅長臉也無可厚非。反正唐僧慈悲為懷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但是聰明如猴哥就不說了。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小算盤,猴哥一邊跟著進館一邊跟我用腹語聊天。
做不到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但是洞察一周之內發生的一切並不算困難。在猴哥進入道館大廳之時,他已經探查到了三日前在大廳門口發生的一切。雖然不能百分之百還原,但是也能知道了七八分。
大廳之上,一塊醒目的牌子立於正中。牌子上沒有寫某位仙家的名字,而是寫著天地二字。這家道館竟然隻供天地不供其他,倒是讓幾位師兄到吸了一口涼氣。唐僧不解的詢問緣由,兩位道童牛氣哄哄的解釋。
說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反正意思就是他們家師傅最牛叉。他們這個道館隻能供奉天地,供奉其他神位都不合適。
想當年猴哥見過不少說大話的,當然他自己也說過不少大話。但是,還從來沒見過比麵前這倆孩子能吹的了。隻供天地不供其他神位的道觀,恐怕除了這家別無分號了。
倆道童很看不慣唐僧,但是更看不慣一直四處打量的猴哥。我都看到兩個道童對猴哥的鄙視,更別提一直在四處打量的猴哥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猴哥最擅長的,也是猴哥天生就具備的特長。
看得出兩個道童的不滿,猴哥故意逗他倆。
“你倆過來,跟俺老孫說說你家師傅有多牛叉。讓俺老孫聽聽,是不是跟俺老孫當年一樣牛叉。”猴哥笑著衝兩個道童說道。
這話一出,我就樂了。猴哥依然是那個氣死人不償命的性格,非要把兩個道童氣的七竅生煙不可。
跟我想的一樣,兩個道童聽到了猴哥的話,氣的衝猴哥一直翻白眼。時不時從鼻孔發出聲音,以此來表示對猴哥的不滿。
唐僧對兩個道童相當客氣,似乎客氣的有點兒過分了。三個徒弟都了解師傅的脾氣。知道唐僧也被兩個道童惹惱了,如果不能及時製止兩個道童,恐怕用不了多久師傅就該爆發了。
“八戒,你去生火燒水。”
“老三,你去拿些大米,順便給他們那些柴錢。”
“師傅,你先休息一下,齋飯馬上就好。”
布置完兩個師弟的任務,猴哥對唐僧說道。
臉色稍微緩和的唐僧點了點頭,瞥了一眼鼻孔朝天的兩個道童。也就是他大人有大量,不跟他們一般見識而已。
你看他倆牛氣那樣,好像唐僧他們欠他倆一百萬兩銀子似得。唐僧坐在大廳裏休息,猴哥把白龍馬安置在了大門口。既然道童不歡迎他們,做了這頓飯離開便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句話以前是猴哥的口頭禪。
大家夥在廚房裏忙活,兩位道童迴到了自己的房間。剛才他倆的確出了一口惡氣,感覺很為自己的師傅長臉。但是後麵被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家夥氣得不輕,若不是他們想起師傅臨行前的叮囑,恐怕早就把他們趕出去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唐僧也很生氣,但是他們幾個都餓得不行了。餓肚子趕路可不是明智之舉,更何況這荒山野嶺不好生火。既然都已經受盡了人家的嘲諷,借他們的廚房做頓飯再走才夠本不是。
八戒和老三在廚房,白龍馬在門外,我跟猴哥去了道觀的後院。既然不能在此久留,當然要想辦法搞點兒好東西了。難道你認為誰都跟唐僧一樣沒見過世麵麽,猴哥一眼就看出了這家道觀的不同之處。
既然能教出說那些大話的弟子,他們的師傅肯定絕非等閑。尤其是供奉天地的牌子,足以證明這家道觀的觀主本事極大。有這麽大本事的觀主,當然有非比尋常的寶貝才對。
離開郡城之時,八戒找機會跟我聊了幾句。當然是為了躲開猴哥和師傅,如果有師傅或者猴哥在場,他那敢那麽牛叉的跟我說話。我雖然不擅長拍馬屁,但是我對師傅的敬仰絕對是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師傅就愛聽我說實話,大師兄就愛聽我講他的過去。二師兄也喜歡聽完講他的過去,隻不過每次講到背猴哥迴雲棧洞就翻臉。我可不會慣他那個毛病,每次我講到那裏就會喊上猴哥。隻要是猴哥在場,打死八戒也不敢跟我強嘴。
“走一道嶺來,翻過一架山,山溝裏,山溝裏空氣好實在新鮮,實在新鮮……”
我美滋滋的哼起了小時候最喜歡的那段戲,突然鼻子一酸想起了在那個世界的家人。不知道他們過的好不好,有沒有因為找我而吃苦受罪。如果真有機會可以迴去,我希望彌補以前對家人的虧欠。
我太不聽話了,讓父母操了那麽多年的心。上學不好好上,打工也不好好幹活,每次都給他們惹來一大堆麻煩事。不過有一點兒我做的還算不錯,就是我從未闖過什麽大禍。從未進過局子,也從未跟人有過拳腳切磋。
“小五,想什麽呢?該上山了,這裏有點兒不對勁,多注意點兒。”
耳邊響起了猴哥聲音,一下子把我從迴憶拉迴了現實。我特麽依然在大唐,我特麽依然要跟著猴哥西遊。我特麽想哭更想大聲呐喊,誰能放我迴去。我錯了我承認還不行麽,別讓我跟著這幫家夥去西天了,我想家,想媽媽了。
看到我沒有反應,猴哥毫不客氣的把我從耳朵裏拽了出來。也怪我昨晚進錯了耳朵,竟然跟金箍棒待在一隻耳朵裏。麵前是一座巍峨高山,數千台階之上有一座道館。雖然隔著那麽遠的距離,卻可以看清道館大門之上的三個字。
“五莊觀”
金燦燦的四個大字,散發著亮瞎狗眼的金光。道館的大門緊閉,台階上落滿的枯葉的塵土。踩上去嘎嘣脆響,猴哥一蹦一跳前麵帶路。唐僧跟在猴哥身後,八戒跟沙老三扛行李。朱老二竟然變勤快了,看樣子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別看他倆,說不定正在商量找機會收拾你呢。”猴哥不鹹不淡的來了一句,嚇得我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嘿嘿,你信不信,我知道豬頭跟沙老三說啥。”猴哥繼續說道。
我苦笑著搖了搖頭,對猴哥說道:“猴哥你就別嚇唬我了,你想讓我幹啥我都幫你,隻要你別讓那兩個家夥收拾我就行。”
猴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琢磨了一會兒說道:“現在還沒想到,等想到了再告訴你。”
這特麽又是一個坑麽,我忍不住在心裏抱怨。我忘了猴哥的智商,更忽略了猴哥也聽了我昨晚的分析。人無完人何況猴子,他不記恨我說他的那些話才不正常。
此山名為萬壽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故而這座山因道館得名。此館名為五莊觀,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故而此館因館主得名。
一天前,五莊觀內。
一個看似中年的真人立於大廳門口,他將要遠行赴宴。臨行前掐指一算,得知家中近日必有貴客到訪。故而臨行前叮囑兩個弟子,他把金童銀童喊到麵前,再三重複他的叮囑。
過幾日有一僧人前來借宿,他命弟子一定要好好招待這位僧人。因為這位僧人跟他是舊識,隻見過一麵卻相談甚歡,雖然已經過去五百多年了,但是這位真人依然記憶猶新。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位真人跟那位隻見過一麵的僧人便是如此。既然有緣再次相見,無分再次重逢的他自然要以禮相待。家中有一天材地寶,平日裏隻給重要賓客品嚐。
今日心中愧疚不已,故而命兩位弟子謹記,可以取下兩個天材地寶之物,送與那位僧人品嚐。知道兩位弟子的秉性,真人臨走前又重複了一遍。切不可小看那位僧人,更不能招惹那位僧人的徒弟。
尤其是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家夥,他的厲害三界無人不知。雖然真人法力無邊,但依然不想招惹那個家夥。兩名弟子以為他們的師傅怕了那毛臉雷公嘴的家夥,一邊聽師傅叮囑一邊在心裏盤算。
天大地大師傅最大,竟然有人敢比他們師傅還有本事?他們倆都不信這個邪,所以在師傅臨走前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讓那個家夥好看,給他們師傅長長臉不可。
師徒行至門前,道館大門不推自開。兩位道童立於門口,一出現就嚇了唐僧一跳。
“唐長老裏麵請!”
看上去彬彬有禮,實則給了唐僧一個下馬威。兩個道童捂嘴偷笑,很喜歡剛才唐僧被驚嚇後的反應。什麽得道高僧,什麽轉世金蟬子,什麽三界無人不知的大徒弟。師傅的叮囑全都拋在腦後,兩位道童打定了繼續嘲弄唐僧的主意。
敢給唐僧下馬威的妖怪不少,敢給唐僧下馬威的凡人不少,但是敢給唐僧下馬威的修行之人不多。這兩名道童幸運無比,竟然有機會如此名目張大的嘲諷唐僧。即便是他們師傅臨行前再三叮囑,也向他們解釋了唐僧的真實身份。
五百多年前,真人曾去西天大雷音寺聽講。遇到了當時講法的金蟬子,兩個人一見如故,金蟬子為真人解開不少心結,作為佛祖的第二弟子,金蟬子跟人打交道沒有半點兒架子。講出來的經文如此有趣,確實給真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兩位道童不肯聽師傅的話,非要幫師傅長臉也無可厚非。反正唐僧慈悲為懷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但是聰明如猴哥就不說了。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小算盤,猴哥一邊跟著進館一邊跟我用腹語聊天。
做不到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但是洞察一周之內發生的一切並不算困難。在猴哥進入道館大廳之時,他已經探查到了三日前在大廳門口發生的一切。雖然不能百分之百還原,但是也能知道了七八分。
大廳之上,一塊醒目的牌子立於正中。牌子上沒有寫某位仙家的名字,而是寫著天地二字。這家道館竟然隻供天地不供其他,倒是讓幾位師兄到吸了一口涼氣。唐僧不解的詢問緣由,兩位道童牛氣哄哄的解釋。
說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反正意思就是他們家師傅最牛叉。他們這個道館隻能供奉天地,供奉其他神位都不合適。
想當年猴哥見過不少說大話的,當然他自己也說過不少大話。但是,還從來沒見過比麵前這倆孩子能吹的了。隻供天地不供其他神位的道觀,恐怕除了這家別無分號了。
倆道童很看不慣唐僧,但是更看不慣一直四處打量的猴哥。我都看到兩個道童對猴哥的鄙視,更別提一直在四處打量的猴哥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猴哥最擅長的,也是猴哥天生就具備的特長。
看得出兩個道童的不滿,猴哥故意逗他倆。
“你倆過來,跟俺老孫說說你家師傅有多牛叉。讓俺老孫聽聽,是不是跟俺老孫當年一樣牛叉。”猴哥笑著衝兩個道童說道。
這話一出,我就樂了。猴哥依然是那個氣死人不償命的性格,非要把兩個道童氣的七竅生煙不可。
跟我想的一樣,兩個道童聽到了猴哥的話,氣的衝猴哥一直翻白眼。時不時從鼻孔發出聲音,以此來表示對猴哥的不滿。
唐僧對兩個道童相當客氣,似乎客氣的有點兒過分了。三個徒弟都了解師傅的脾氣。知道唐僧也被兩個道童惹惱了,如果不能及時製止兩個道童,恐怕用不了多久師傅就該爆發了。
“八戒,你去生火燒水。”
“老三,你去拿些大米,順便給他們那些柴錢。”
“師傅,你先休息一下,齋飯馬上就好。”
布置完兩個師弟的任務,猴哥對唐僧說道。
臉色稍微緩和的唐僧點了點頭,瞥了一眼鼻孔朝天的兩個道童。也就是他大人有大量,不跟他們一般見識而已。
你看他倆牛氣那樣,好像唐僧他們欠他倆一百萬兩銀子似得。唐僧坐在大廳裏休息,猴哥把白龍馬安置在了大門口。既然道童不歡迎他們,做了這頓飯離開便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句話以前是猴哥的口頭禪。
大家夥在廚房裏忙活,兩位道童迴到了自己的房間。剛才他倆的確出了一口惡氣,感覺很為自己的師傅長臉。但是後麵被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家夥氣得不輕,若不是他們想起師傅臨行前的叮囑,恐怕早就把他們趕出去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唐僧也很生氣,但是他們幾個都餓得不行了。餓肚子趕路可不是明智之舉,更何況這荒山野嶺不好生火。既然都已經受盡了人家的嘲諷,借他們的廚房做頓飯再走才夠本不是。
八戒和老三在廚房,白龍馬在門外,我跟猴哥去了道觀的後院。既然不能在此久留,當然要想辦法搞點兒好東西了。難道你認為誰都跟唐僧一樣沒見過世麵麽,猴哥一眼就看出了這家道觀的不同之處。
既然能教出說那些大話的弟子,他們的師傅肯定絕非等閑。尤其是供奉天地的牌子,足以證明這家道觀的觀主本事極大。有這麽大本事的觀主,當然有非比尋常的寶貝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