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猴哥迴了東勝神州,卻沒有去花果山。猴哥不知道怎麽想的,反正就是不同意迴花果山。我倆一直待在孫家莊旁的海邊,每天除了坐在海邊發呆還是發呆。我知道猴哥有心事,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麽勸他。


    唐僧把他趕走了,這事兒說到底兩個人都有責任。猴哥明知道唐僧最忌諱殺生,他卻當著唐僧的麵殺了好幾個凡人。雖然他們罪有應得,但是因果自有報應。他違背了唐僧的原則,自然就淪落到現在的下場了。


    看到天空一朵白雲飄來,我馬上躲進了猴哥的耳朵。我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除了猴哥我不想讓第二個人知道我的存在。


    觀音菩薩前來探尋猴哥,她此行一共有兩個目的。


    第一,讓猴哥迴去繼續陪唐僧去西天取經。


    第二,讓猴哥答應以後聽唐僧的話,不能再意氣用事。


    前者猴哥馬上就能答應,但是第二個要求有點兒難度。畢竟猴哥天性如此,真讓他事事聽從唐僧安排,恐怕時間長了猴哥也受不了。


    這事兒沒有迴旋的餘地,兩件事猴哥都必須答應。這是觀音菩薩的底線,也是她對猴哥提出的唯二要求。


    觀音菩薩沒有催促猴哥做決定,而是看向東海的對麵。那裏有一個靈氣十足的花果山,山上有一群無憂無慮的猴子。那裏是千年不遇的洞天福地,有山有水風景宜人,是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猴哥緊皺眉頭問道:“難道你又想拿花果山的兄弟要挾我?”


    觀音菩薩笑著搖了搖頭,歎息道:“悟空,你錯了,我從來沒想過要拿你花果山的兄弟要挾你。即便是佛祖也沒有這樣做過,是你當初大鬧天宮,才會引起玉帝的震怒。不惜一切代價鏟平花果山,要將你的那幫兄弟趕盡殺絕。”


    世人都知道那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當然也包括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倒背如流了,猴哥大鬧天宮然後玉帝派十萬天兵圍剿花果山。


    觀音菩薩坐在蓮花台上,手持玉淨瓶笑著說道:“那都是你自己種下的因,現在所遇到的一切都是那些因所結下的果。沒有人強迫你做什麽,一切都是你自己心甘情願的,不是麽?”


    猴哥輕輕的搖了搖頭,他找不到反駁觀音菩薩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他認同那些話,而是因為這一切的確屬於因果循環。從他拜師學藝到上天封官,從他大鬧天宮到被壓五行山下,這一切都像是因果循環。


    可是,如果把這些串連在一起呢。猴哥不止一次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他不敢繼續推測下去。畢竟他隻是一個人,不管知道什麽樣的真相,到最後他都沒有辦法顛覆什麽。就像當初大鬧天宮一樣,最後還不是被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


    雖然那次是他粗心大意了,但是輸了就是輸了,即便你找一萬個理由還是輸了。他看著笑臉溫純的觀音菩薩,苦澀的點了點頭。他可以陪著唐僧完成西天取經的任務,但是他不能答應什麽都聽唐僧的。


    最後觀音菩薩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雖然我一再提醒猴哥,一定不能答應觀音菩薩的提議。但是猴哥根本不聽我的,非要答應觀音菩薩的提議。


    迴到唐僧身邊,猴哥接過了唐僧遞來的帽子。我知道那是什麽,觀音菩薩知道那是什麽,就連唐僧也被告知了真相。難道隻有猴哥不知道麽?不是,其實猴哥比任何人更早知道,一定會這麽一件東西,需要製約他不會傷害取經人。


    一頂看上去很漂亮的帽子,被猴哥戴上之後變了形狀。那是一個金箍,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唐僧隨即念出了菩薩教給他的經文,然後猴哥抱著頭滿地打滾。這個他一定沒想到,唐僧會這麽快就給他下馬威。


    這個金箍來曆不凡,是當初貼在五行山上拿到佛印所化。它可以讓猴哥痛不欲生,卻也可以讓他忘掉一些煩惱。比如說一些他不想記起的事兒,戴上金箍之後就再也想不起來了。算得上福禍參半,雖然看上去有點兒弊大於利。


    送走了菩薩,猴哥牽馬而行,唐僧悠哉的高坐馬背。我靠在猴哥的耳壁上,用腹語跟猴哥聊天。我提醒過讓他別戴那頂帽子,可是他根本不聽我的。現在好了吧,戴上了摘不掉的金箍,以後就沒那麽自由了。


    夜幕降臨,唐僧早已在屋內熟睡,猴哥卻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他跳到房頂仰望星空,麵朝著花果山所在的方向。不用問也能猜到,他一定是想那幫花果山的兄弟了。其實我一直想問猴哥,如果讓他再選一次,會不會選擇留在花果山不出去拜師學藝。


    天空中繁星點點,我也曾幻想過有人陪我一起看星星。不過就算做一百次白日夢也不會想到,竟然能夠跟猴哥一起看星星。


    “唉!”


    輕聲歎息之後,猴哥雙手放在腦後躺在屋頂。嘴裏叼著草根,雙眸緊盯著不停閃爍的星空。我學著猴哥的樣子,躺在了猴哥的身旁。屋頂是稻草混合泥巴所致,躺上去很舒服。如果不是有點兒高,的確是個睡覺的好地方。


    猴哥看著星空,我看著猴哥。一直持續了大半個時辰,察覺到我有疑惑的猴哥終於開口了。我知道他有很多心事,他不說我絕對不問,但是我希望他想說的時候能夠想到我。我願意做猴哥最忠實的聽眾,希望可以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如果我不答應戴上金箍,你覺得菩薩會不告訴佛祖麽?”


    猴哥略顯無奈的說道:“如果我不答應迴去陪取經人完成西行十萬八千裏的任務,你覺得佛祖會怎麽對我?”


    “如果我失去了佛祖的庇護,你覺得天庭那幫神仙會對花果山做什麽?”


    猴哥的三個問題,直接把我問的啞口無言。我確實考慮的少,並沒有考慮到猴哥問的這三個問題。仔細想想也對,當初天庭收兵不再圍剿花果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在猴哥身上浪費精力。


    十萬天兵四方諸神,最後沒能拿下猴哥,還讓猴哥攪了王母的蟠桃盛會。偷吃了太上老君那麽多仙丹,最後還打翻了天上老君的煉丹爐。當著眾神的麵打碎了南天門的牌子,這等丟人之事讓玉帝顏麵掃地。


    即便是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卻也不能消除玉帝和天庭眾神對猴哥的仇恨。他們已經打心眼裏記恨上了猴哥,隻不過他們沒那個跟猴哥叫板的本事。唯一一個有能力叫板的,自然就是統領天庭眾神的玉帝了。


    如果他不答應觀音菩薩提出的建議,那麽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他從哪兒來迴哪兒去。到時候他便不屬於佛門中人,天庭還會對花果山施行圍剿。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他一個人又能守得住多久呢。


    再者說,他是一個極重承諾之人,既然答應了佛祖就一定會做到。願賭服輸天經地義,他不會滾刀更不會耍賴。西天之路十萬八千裏,他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陪唐僧走下去。現在怕他不受管束讓他戴上金箍,他也默認了。


    這不是因為猴哥怕了唐僧,更不是因為他對佛祖服氣。而是他不像當初大鬧天宮那樣,他現在需要設身處地的為花果山的兄弟們著想。更何況繁衍不息子子孫孫,花果山還會有更多的猴子猴孫。


    他一直把花果山當成家,把花果山上的猴子們當成家人。當初可以為了他們與整個天庭為敵,自然也可以為了他們做出退讓。佛祖讓他陪取經人西行十萬八千裏他應下,觀音菩薩讓他戴上金箍聽唐僧的話他也應下了。


    即便是現在唐僧動不動就要念緊箍咒他也認了,誰讓他是齊天大聖呢,誰讓他是花果山的美猴王呢。兄弟們稱他為大王,稱他為花果山齊天大聖,那麽他就要對得起兄弟們對他的期望。對得起兄弟們對他的信任,能夠讓兄弟們安然無慮的生活。


    猴哥突然間坐起身,吐掉嘴裏的草根,一躍而起跳下房頂。我跟他一起落地,然後站在村外的蘆葦蕩中。一招一式近乎本能,猴哥在閉眼展示當年所學招式。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當初他跟菩提老祖並非隻學了兩種本領。


    其他本領無師自通,卻是他離開時菩提老祖傳入他腦中的。有強身健體之法,有善於攻擊之術,又移山倒海之能,又吞雲吐霧之氣。一切都可以幫他提升修為,讓他更好的麵對以後所遇到的突然狀況。


    三界之內有無數測試石,分別可以測出所在地區種族的等級。天庭有測試石,可以測出仙家的修煉時間和實力等級。地界自然也有,人界與之相同。不過無論那種測試石,都無法測出此時猴哥的實力。


    經過猴哥的一番描述,使我終於明白了猴哥的良苦用心。他其實並不懼怕佛祖,如果在一對一的條件下,他有足夠的把我可以逃走。但是他有很多在乎的人,這已經成為了他最致命的弱點。


    凡人不會危害到花果山,但是天庭可以。佛門眾人不會傷害花果山的兄弟,但是天庭可以。因為在他們眼裏,他花果山的兄弟隻不過是一群妖怪。他們都是高高在上的仙人,又豈會把妖怪放在眼裏。


    如果猴哥失去了佛門弟子的身份,恐怕他護不住再次被圍剿的花果山。如果是那種結果,他寧願所有哭累都一個人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