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子被貶下界,卻不知這一去竟要輪迴九世。九世輪迴無疾而終,每一次都會經曆一場生死離別。
第一世,作為佛祖最得意的弟子,金蟬子轉世在一戶普通農家。這戶人家的男女主人一生不曾與人有過紛爭,男耕女織本本分分。一直希望生個兒子的他們,在金蟬子轉世之前,已經有了三個女兒。
金蟬子第一次享受到三個姐姐的疼愛,每天都會有姐姐給他洗衣服。睡覺前還會有姐姐給他講故事,那一世的父母比三位姐姐更加疼愛她。有什麽好吃的都留給他,即便後來三個姐姐出嫁了,隔三差五迴娘家也不忘給他帶禮物。
大姐嫁給了一個鐵匠,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打造的小玩意兒。
二姐嫁給了一個木匠,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製造的小玩意兒。
三姐嫁給了一個裁縫,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縫製的新衣服。
但是天不遂人願,在金蟬子快要長大成人之際,一場災難突如其來。先是爹爹病倒了,後事還沒辦完大姐又得了怪病。半年之內家中無一人幸免,唯獨金蟬子一人獨活。曾有師兄告訴他,那家人來世必將享受大富大貴。
他不明白為什麽要等待來世,也不明白這些規矩到底是誰定的。是誰在掌握著別人的生死,又是誰在杜撰著別人的人生。他也曾因此被佛祖責罰,但是他始終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他要繼續尋找,尋找他想要的答案。
第二世,金蟬子投胎在一戶商人家。爹爹是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娘親是個普通農家的婦人。他們倆是自由戀愛,在當時自由戀愛不亞於現在的兩個男人在一起。幸好他們過得很幸福,後來一共生下兩兒一女。
金蟬子排行老二,一個哥哥一個妹妹。雖說受寵愛最多的是妹妹,但是受苦受累最多的卻是哥哥。他作為老二免受了很多苦,當然也比不上妹妹待遇好。
爹爹經常出差,每次遠行都會帶上女兒。然後讓大兒子在家照顧小兒子,夫婦二人帶著女兒一去就是大半個月。每次迴來都會帶禮物,大兒子喜歡樂器,每次都給他帶迴一種不同的樂器。小兒子喜歡風箏,每次都給他帶迴來圖案或者造型不一樣的風箏。
這是一個和睦家庭,雖然做生意的爹爹不太喜歡做善事。但是他一輩子沒害過人,也沒有做過一件惡事。這其實已經足夠了,即便他一件真正意義上的善事都沒有做過,至少他沒有害過人。
這戶人家的平淡生活持續時間最長,兩位雙親最後也都有始有終。
從第三世開始,一直到第七世,金蟬子每次投胎去不同的人家,就會經曆一場刻骨銘心的生死。發生那些事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是最終的結果大致相同。
第八世,金蟬子轉世到了一戶將軍家中。將軍一生征戰四方,最後被派去鎮守邊關。西北雄城皆他管轄,東西北三方皆有勁敵。但是他從不懼怕,隻有對方怕他和他的軍隊,沒有誰敢踏入他的轄區。
那年金蟬子十八歲,將軍帶人巡視邊關,卻托人帶信迴府。讓娘親帶著家眷趕去都城,金蟬子的兩個哥哥要去邊關,最後被娘親攔下一起去了都城。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還沒進入都城轄區,就聽到了將軍戰死的噩耗。
後來一番周折打聽到了緣由,將軍不是被敵將所殺,而是被自己的親信加害。因為他威名在外,沒有誰敢與他對戰。所以三方共同商討了一個計劃,收買了將軍最信任的親信,趁他睡覺時將其殺害。
兩個哥哥聞言要去報仇,再一次被他們的娘親攔下。金蟬子悄無聲息的離開車隊,孤身一人去了西北。臨行前他留給娘親一張紙條,上麵隻有一句話。
“娘,若有來生,讓我再做嶽家兒郎!”
金蟬子去了西北邊關,找到了殺害將軍的親信。偷偷將其宰掉,然後子承父業鎮守邊關。這一守就是二十年,一直到都城坐龍椅的換了三次。在一次次金牌令箭的召喚下,金蟬子抽身返迴都城。
果然不出所料,都城坐龍椅那位聽信讒言,想要收迴金蟬子的兵權。在大殿之上撤掉金蟬子的虎符官職,貶迴老家安享晚年。
那時的金蟬子才四十出頭,正是上陣殺敵的最好時光。但是他不得不聽從皇帝的安排,因為他的家人全都被皇帝軟禁了。娘親和兩個哥哥,還有兩個嫂子和侄女侄子。
那一年,將軍守了幾十年的城池被攻破。那一年,皇帝親自向對方獻上了降書。那一年,整個人界都在尋找金蟬子的下落。因為他是嶽家後人,是用兵如神的大將軍之子。
他們的父親早有先見之明,從不允許三個兒子學習兵法。老大和老二很聽話,從小就安心讀書做個安穩的讀書人。他們甚至沒有練過一天功夫,因為他們的父親告訴過他們,用拳腳說話隻是蠻幹。
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隻有讀書才能解決大問題。所以他要讓三個兒子做讀書人,將來讓更多嶽家後人變成讀書人。但是他沒有想到,小兒子一看見書就頭疼。一看見兵器就兩眼放光,他不教就偷學。
趁他練功的時候偷看,然後迴到房間偷偷的練。第一次被父親發現他偷學功夫,把他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了三下。那是將軍在部隊懲罰犯錯士兵的手段,不想讓兒子跟他一樣,所以隻能用那種駭人的手段懲罰兒子。
為的就是讓兒子知道害怕,從而不再學武改為學文。但是金蟬子那會輕易屈服,挨了一頓打不僅沒長記性,倒是平添了幾分堅定。在心裏下定了決心,不管遇到什麽阻礙都要練就一身功夫。
挨打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但是金蟬子沒有哭過,也沒有求繞過。父親不再在家中練武,他就跑去軍營跟別人學。軍營裏的人不讓他進去,他就跑去到處跟人打架,用實戰來檢驗自身的功夫。
三年後,將軍把剛滿十歲的金蟬子叫到軍中。詢問他為何一定要執念與習武,難道做一個知書達理出口成章的文人不好麽。
金蟬子是這樣迴答他的,七尺男兒應當保家衛國。家是家人,父母兄弟皆是家人。國是國家,一國之家不外乎城池和百姓。保是保衛,想要保就必須有實力。做一個出口成章的文人的確不錯,但是卻不能用詩詞歌賦來擊倒敵人。
有兩個哥哥做文人已經夠了,他應該成為保家衛國的軍人。即便是以後不用上戰場,至少也可以有能力保護家人。兩個哥哥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以後真遇到什麽不平之事了,還不得靠他這個學了一身功夫的弟弟出頭麽。
這話說的將軍熱血沸騰,他一天書沒讀過,卻可以聽得懂小兒子說的那些道理。保家衛國不過如此,想來是他這個做父親的錯了。但是他一生征戰四方,又何曾不是在保護一國之家呢。
古人雲,殺一人者為匪,殺十人者為寇。殺百人者為嗜,殺千人者為將,殺萬人者為帥。殺十萬人成王,殺百萬人稱帝。
這一世,金蟬子曾一人守在城門之外。他身後便是父親守了一輩子的城池,在敵人沒有幹掉他之前,不會讓一人踏進城池半步。
第九世,金蟬子轉世途中見到了關係不錯的佛陀。佛陀勸說金蟬子,不要再跟佛祖慪氣了,跟佛祖道個歉說兩句好話迴大雷音寺去吧。此人也是真的關心金蟬子,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當和事佬。
金蟬子謝過這位佛陀,卻執意不肯迴去。他不氣佛祖突然將他放逐到人界,也不氣九世輪迴讓他看盡人生百態。他隻是想尋找一個答案,還有尋找一份屬於他的安心。他從不與人紛爭也早已看透輸贏,但是他不想那樣每天機械式的生活。
既然誰都有選擇如何活著的權利,金蟬子便再也不想迴到那個沒有煙火氣的西天。他希望活出真實的自己,想哭的時候不用憋著,想笑的時候不用忍著。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說什麽都可以說。
佛陀臨走時提醒金蟬子,如果他第九世不肯迴去,那麽他就需要經曆一場大劫大難。弄不好就會永世不得輪迴,希望他考慮清楚不要意氣用事。
這件事他早有耳聞,不過他對此毫無懼意。他經曆了那麽多生離死別,也見過了人界種種的爾虞我詐。隻要是還在人界,隻要是還生活在凡人世界,他不覺得有什麽事兒可以成為他的大劫大難。
天年蒼生無不要經受六道輪迴,既然他已經看透了這些,還有什麽能夠讓他放在心上呢。
第九世的他,投去了一個叫西牛賀洲的地方。父母都是以砍柴為生的山野村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丈夫出門砍柴,妻子在家洗衣做飯,然後陪著孩子做功課玩耍。
這是金蟬子遇到的最和諧的一戶人家,沒有紛爭更沒有勾心鬥角。父母的兄弟姐妹相處的都很和諧,一切美好的描述都可以用在他們身上。
第九世,讓金蟬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生活。在離開這一世的時候,他每天幫父母誦經千遍,隻希望來世他們還能這樣恩恩愛愛。不要讓人世間的種種煩惱,影響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結果當然跟佛陀說的一樣,金蟬子拒絕返迴西天,便要麵臨一場大劫大難。此等大劫大難萬年不遇,稍有差錯連金蟬子也將灰飛煙滅。
第一世,作為佛祖最得意的弟子,金蟬子轉世在一戶普通農家。這戶人家的男女主人一生不曾與人有過紛爭,男耕女織本本分分。一直希望生個兒子的他們,在金蟬子轉世之前,已經有了三個女兒。
金蟬子第一次享受到三個姐姐的疼愛,每天都會有姐姐給他洗衣服。睡覺前還會有姐姐給他講故事,那一世的父母比三位姐姐更加疼愛她。有什麽好吃的都留給他,即便後來三個姐姐出嫁了,隔三差五迴娘家也不忘給他帶禮物。
大姐嫁給了一個鐵匠,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打造的小玩意兒。
二姐嫁給了一個木匠,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製造的小玩意兒。
三姐嫁給了一個裁縫,每次迴來都給他帶些自己縫製的新衣服。
但是天不遂人願,在金蟬子快要長大成人之際,一場災難突如其來。先是爹爹病倒了,後事還沒辦完大姐又得了怪病。半年之內家中無一人幸免,唯獨金蟬子一人獨活。曾有師兄告訴他,那家人來世必將享受大富大貴。
他不明白為什麽要等待來世,也不明白這些規矩到底是誰定的。是誰在掌握著別人的生死,又是誰在杜撰著別人的人生。他也曾因此被佛祖責罰,但是他始終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他要繼續尋找,尋找他想要的答案。
第二世,金蟬子投胎在一戶商人家。爹爹是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娘親是個普通農家的婦人。他們倆是自由戀愛,在當時自由戀愛不亞於現在的兩個男人在一起。幸好他們過得很幸福,後來一共生下兩兒一女。
金蟬子排行老二,一個哥哥一個妹妹。雖說受寵愛最多的是妹妹,但是受苦受累最多的卻是哥哥。他作為老二免受了很多苦,當然也比不上妹妹待遇好。
爹爹經常出差,每次遠行都會帶上女兒。然後讓大兒子在家照顧小兒子,夫婦二人帶著女兒一去就是大半個月。每次迴來都會帶禮物,大兒子喜歡樂器,每次都給他帶迴一種不同的樂器。小兒子喜歡風箏,每次都給他帶迴來圖案或者造型不一樣的風箏。
這是一個和睦家庭,雖然做生意的爹爹不太喜歡做善事。但是他一輩子沒害過人,也沒有做過一件惡事。這其實已經足夠了,即便他一件真正意義上的善事都沒有做過,至少他沒有害過人。
這戶人家的平淡生活持續時間最長,兩位雙親最後也都有始有終。
從第三世開始,一直到第七世,金蟬子每次投胎去不同的人家,就會經曆一場刻骨銘心的生死。發生那些事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是最終的結果大致相同。
第八世,金蟬子轉世到了一戶將軍家中。將軍一生征戰四方,最後被派去鎮守邊關。西北雄城皆他管轄,東西北三方皆有勁敵。但是他從不懼怕,隻有對方怕他和他的軍隊,沒有誰敢踏入他的轄區。
那年金蟬子十八歲,將軍帶人巡視邊關,卻托人帶信迴府。讓娘親帶著家眷趕去都城,金蟬子的兩個哥哥要去邊關,最後被娘親攔下一起去了都城。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還沒進入都城轄區,就聽到了將軍戰死的噩耗。
後來一番周折打聽到了緣由,將軍不是被敵將所殺,而是被自己的親信加害。因為他威名在外,沒有誰敢與他對戰。所以三方共同商討了一個計劃,收買了將軍最信任的親信,趁他睡覺時將其殺害。
兩個哥哥聞言要去報仇,再一次被他們的娘親攔下。金蟬子悄無聲息的離開車隊,孤身一人去了西北。臨行前他留給娘親一張紙條,上麵隻有一句話。
“娘,若有來生,讓我再做嶽家兒郎!”
金蟬子去了西北邊關,找到了殺害將軍的親信。偷偷將其宰掉,然後子承父業鎮守邊關。這一守就是二十年,一直到都城坐龍椅的換了三次。在一次次金牌令箭的召喚下,金蟬子抽身返迴都城。
果然不出所料,都城坐龍椅那位聽信讒言,想要收迴金蟬子的兵權。在大殿之上撤掉金蟬子的虎符官職,貶迴老家安享晚年。
那時的金蟬子才四十出頭,正是上陣殺敵的最好時光。但是他不得不聽從皇帝的安排,因為他的家人全都被皇帝軟禁了。娘親和兩個哥哥,還有兩個嫂子和侄女侄子。
那一年,將軍守了幾十年的城池被攻破。那一年,皇帝親自向對方獻上了降書。那一年,整個人界都在尋找金蟬子的下落。因為他是嶽家後人,是用兵如神的大將軍之子。
他們的父親早有先見之明,從不允許三個兒子學習兵法。老大和老二很聽話,從小就安心讀書做個安穩的讀書人。他們甚至沒有練過一天功夫,因為他們的父親告訴過他們,用拳腳說話隻是蠻幹。
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隻有讀書才能解決大問題。所以他要讓三個兒子做讀書人,將來讓更多嶽家後人變成讀書人。但是他沒有想到,小兒子一看見書就頭疼。一看見兵器就兩眼放光,他不教就偷學。
趁他練功的時候偷看,然後迴到房間偷偷的練。第一次被父親發現他偷學功夫,把他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了三下。那是將軍在部隊懲罰犯錯士兵的手段,不想讓兒子跟他一樣,所以隻能用那種駭人的手段懲罰兒子。
為的就是讓兒子知道害怕,從而不再學武改為學文。但是金蟬子那會輕易屈服,挨了一頓打不僅沒長記性,倒是平添了幾分堅定。在心裏下定了決心,不管遇到什麽阻礙都要練就一身功夫。
挨打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但是金蟬子沒有哭過,也沒有求繞過。父親不再在家中練武,他就跑去軍營跟別人學。軍營裏的人不讓他進去,他就跑去到處跟人打架,用實戰來檢驗自身的功夫。
三年後,將軍把剛滿十歲的金蟬子叫到軍中。詢問他為何一定要執念與習武,難道做一個知書達理出口成章的文人不好麽。
金蟬子是這樣迴答他的,七尺男兒應當保家衛國。家是家人,父母兄弟皆是家人。國是國家,一國之家不外乎城池和百姓。保是保衛,想要保就必須有實力。做一個出口成章的文人的確不錯,但是卻不能用詩詞歌賦來擊倒敵人。
有兩個哥哥做文人已經夠了,他應該成為保家衛國的軍人。即便是以後不用上戰場,至少也可以有能力保護家人。兩個哥哥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以後真遇到什麽不平之事了,還不得靠他這個學了一身功夫的弟弟出頭麽。
這話說的將軍熱血沸騰,他一天書沒讀過,卻可以聽得懂小兒子說的那些道理。保家衛國不過如此,想來是他這個做父親的錯了。但是他一生征戰四方,又何曾不是在保護一國之家呢。
古人雲,殺一人者為匪,殺十人者為寇。殺百人者為嗜,殺千人者為將,殺萬人者為帥。殺十萬人成王,殺百萬人稱帝。
這一世,金蟬子曾一人守在城門之外。他身後便是父親守了一輩子的城池,在敵人沒有幹掉他之前,不會讓一人踏進城池半步。
第九世,金蟬子轉世途中見到了關係不錯的佛陀。佛陀勸說金蟬子,不要再跟佛祖慪氣了,跟佛祖道個歉說兩句好話迴大雷音寺去吧。此人也是真的關心金蟬子,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當和事佬。
金蟬子謝過這位佛陀,卻執意不肯迴去。他不氣佛祖突然將他放逐到人界,也不氣九世輪迴讓他看盡人生百態。他隻是想尋找一個答案,還有尋找一份屬於他的安心。他從不與人紛爭也早已看透輸贏,但是他不想那樣每天機械式的生活。
既然誰都有選擇如何活著的權利,金蟬子便再也不想迴到那個沒有煙火氣的西天。他希望活出真實的自己,想哭的時候不用憋著,想笑的時候不用忍著。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說什麽都可以說。
佛陀臨走時提醒金蟬子,如果他第九世不肯迴去,那麽他就需要經曆一場大劫大難。弄不好就會永世不得輪迴,希望他考慮清楚不要意氣用事。
這件事他早有耳聞,不過他對此毫無懼意。他經曆了那麽多生離死別,也見過了人界種種的爾虞我詐。隻要是還在人界,隻要是還生活在凡人世界,他不覺得有什麽事兒可以成為他的大劫大難。
天年蒼生無不要經受六道輪迴,既然他已經看透了這些,還有什麽能夠讓他放在心上呢。
第九世的他,投去了一個叫西牛賀洲的地方。父母都是以砍柴為生的山野村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丈夫出門砍柴,妻子在家洗衣做飯,然後陪著孩子做功課玩耍。
這是金蟬子遇到的最和諧的一戶人家,沒有紛爭更沒有勾心鬥角。父母的兄弟姐妹相處的都很和諧,一切美好的描述都可以用在他們身上。
第九世,讓金蟬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生活。在離開這一世的時候,他每天幫父母誦經千遍,隻希望來世他們還能這樣恩恩愛愛。不要讓人世間的種種煩惱,影響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結果當然跟佛陀說的一樣,金蟬子拒絕返迴西天,便要麵臨一場大劫大難。此等大劫大難萬年不遇,稍有差錯連金蟬子也將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