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三界十大學院之一的菩提學院所在地。
孫悟空興高采烈的跑來向師傅炫耀,他終於熟練掌握了筋鬥雲。不管在什麽樣的天氣條件下,他都可以精確的趕到想去的地方。但是他得到的,卻是師傅下達的最後通牒。
“既然你已學成,那便在日落之前自行下山去吧。從今以後,你不再是我的徒弟,我也不再是你的師傅!”
“師傅,您不要我了?還是我那裏做錯惹您生氣了,您告訴我,我一定改還不行嗎?。求求您了師傅,不要趕我走!”孫悟空雙膝跪地苦苦哀求。
菩提老祖輕輕收起拂塵,看向跪在石階上的悟空。搖頭歎息道:“你已經學會了兩樣通天的本事,我已經沒什麽可以傳授你了。趁早離開這裏,去你一直想去的地方吧。”
悟空急的一直撓頭,不停的對著菩提老祖磕頭,顫聲道:“師傅,一點兒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看到菩提老祖搖頭,悟空在原地翻了幾個後空翻,重重跪在地上說道:“師傅,我一定聽你的話,但是在我走之前能答應我最後一個請求嗎?”
菩提老祖說道:“說來聽聽。”
悟空說道:“我跟隨師傅修行十年,既然師傅要趕我走,我一定會聽師傅的話。但是在我走之前,能不能讓徒兒再陪師傅百日。百日之後,徒兒自當按時離開。”
菩提老祖本想拒絕,隻是看到四周眾位徒弟的眼神,話到嘴邊改成了應允。他允許悟空逗留百日,百日之後定要準時離開。
這天開始,悟空每晚都在師傅屋外打坐,直到天亮之後才迴宿舍。早上跟著做飯的師兄洗菜炒菜,中午跟著挑水的師兄挑水,晚上跟著負責糧食的師兄搬運米麵。
第二天,悟空在師兄的應允下開始掌勺。隻不過他不做所有人的飯,隻做給師傅。第一次做飯掌握不好火候,他就把不合格的菜留給自己吃。一直到得到了師兄的認可,這才屁顛屁顛的端去讓師傅嚐嚐。
一天如此,兩天如此,之後的一個月天天如此。悟空變著法的給師傅做飯,盡可能的不重樣又都是師傅喜歡吃的。大夏天在廚房裏炒菜,燒火熏得他臉上的猴毛變了色。挑水時幾次掉進溝裏,搬運米麵的時候被米袋子壓在下麵好幾次。
以前他是學院裏最調皮的弟子,平時沒少整那些師兄。大家都在等著看他到底能堅持多長時間,卻沒想到他竟然改掉了以前的諸多毛病。不偷懶不整人,即便是被師兄們說上幾句,他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還嘴動手了。
他的變化師兄們都看在眼裏,師傅當然也知道他做的這些事。但是菩提老祖一直沒有跟他說話,隻是每天按時吃他做的飯菜。那是悟空的一片心意,他又豈會不知道悟空是個怎樣的猴子。
第二個月的一天夜裏,菩提老祖跟大弟子在書房下棋。兩個人半天沒有說話,最後是大弟子率先打破沉默。他很好奇師傅心裏是怎麽想的,便是拚的被師傅罵上兩句,也想問個究竟。
大弟子說:“師傅,小師弟這些天沒少遭罪。以前那些被他整過的師兄,明著暗著給他使過不少絆子。”
菩提老祖笑道:“那你的小師弟沒有找他們報仇?”
大弟子說:“沒有,這正是弟子不解的地方。如果換成以前的小師弟,誰敢給他使絆子,不把那人打個半死絕不收手。可是自從你答應讓他留下百日,他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對誰都特別好,而且也開始知道關心別人了。”
菩提老祖笑而不語,大弟子跟隨他的時間最長,但卻是眾位弟子中根基最淺的。這麽多年耳聽目染,卻沒能讓他大徹大悟。
悟空是怎樣一隻猴子,沒有人比菩提老祖更清楚了。他雖然桀驁不馴,卻是一身浩然正氣。從來不會貪小便宜,更不會有害人之心。但是他自由自在慣了,不喜歡被管束,更不喜歡看到不平之事後不出手。
如果不是因為悟空天生具有強烈的正義感,菩提老祖又豈會將那兩樣壓箱底的本事傳授給他。地煞七十二變是無上神通,倘若是被心術不正之人學去,以後必將會危害三界。但是如果被一身浩然正氣之人學去,將來畢竟能夠守護三界安定。
再加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的筋鬥雲,這兩樣本事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簡單來說,這就是一道一加一大於二的算術題。有了筋鬥雲的配合,七十二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有了七十二變,筋鬥雲才能發掘出最大的潛力。
“是不是覺得師傅偏心?沒有把那兩樣通天的本事教給你這個大師兄?”菩提老祖笑問道。
大弟子連忙擺手道:“師傅我沒有,我知道自己笨。不適合學那些大神通,況且師傅以前就對弟子說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緣,這種事強求不來。”
菩提老祖欣慰的點了點頭,輕輕揮動手中拂塵,飄到窗口看向窗外。悟空挑著兩桶水從院子經過,轉頭看了一眼書房。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屁顛屁顛的朝廚房走去。
大弟子見師傅不說話,知趣的離開了書房。聽到房門開啟又關閉,菩提老祖這才重新迴到棋盤前。
天地之間有諸多不平之事,菩提老祖每天掐指精算。卻有很多事知道又管不了,奈何他並沒那樣的魄力。作為一個修道之人,學院內有不聽話的弟子可以嚴加管束。作為一個修仙之人,人界有不平之事不便插手。
作為一個位列仙班的仙人,天界有不平之事不能出手。與其說看到之後不能出手,不如眼不見為淨不知道為好。但是他修的便是知天地聽三界的法術,又豈能真的不聞不問做個一心修道之人呢。
菩提老祖走出書房,走過後院大門,站在正在往水缸裏倒水的悟空身後。其實他心中也有愧疚,隻可惜千百年來隻遇到悟空一人而已。他是最適合那個角色的人選,除了他至今沒有人可以勝任。
他教他筋鬥雲,教他七十二變,都是為了他將來可以完成那項使命。如果他沒有強大的實力,以後怎麽跟那些有大神通的對手抗衡呢。但是他也很清楚,悟空最不喜歡被管束,但是又不能讓他沒了約束。
坐在後院裏曬太陽,悟空低頭忙著給師傅泡茶。那是他前兩天從後山采來的新茶,根據師兄的指導自己親手炒的。他這個人聰明又好學,什麽活兒一學就會。關鍵是他真用心了,不學會就不眠不休。
菩提老祖輕聲道:“這些天師兄們都誇你變懂事了,為師是不是也該誇誇你呢?”
悟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以前都是我不好,師傅您別往心裏去。我知道師兄們一直讓著我,隻是我沒好意思跟他們說謝謝。”
菩提老祖點了點頭,沉聲道:“想必為師不說你也猜到了,那兩樣本事不是平白無故就教給你的。將來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而且到時候也由不得你了。說句心裏話,到時候你不會恨師傅吧?”
悟空收起笑容,問道:“師傅,能告訴我會是什麽樣的事情嗎?打個比方也行。”
菩提老祖說道:“人界不平之事越來越多,卻無人出手相助。天界不平之事越來越多,卻無人敢出手製止,妖魔橫行是非顛倒,卻無人過問隻求自保。這些夠不夠?”
悟空聞言蹭的一下站了起來,握緊拳頭說道:“如果真是那樣,俺老孫一定要管。人界有不平之事就走遍人界,天界有不平之事就衝上九霄,妖魔敢來橫行就斬妖除魔,誰敢顛倒是非就讓他好看!”
菩提老祖沒有接話,而是品了一口新茶。有些話他隻能放在心裏,即便此時告訴悟空,他也不會明白有時候要做出何等痛苦的抉擇。就像很多本書裏說的那樣,有些人有些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菩提老祖算出了三界有難,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世人。直到這隻猢猻前來拜師學藝,他便開始把希望寄托在這隻猢猻身上。隨著悟空學會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後,菩提老祖更加確認悟空就是那項使命的不二人選。
三界有難,必將生靈塗炭。別說是人界的凡人,就連妖魔和仙佛都不能幸免。但是卻有一人不在三界中,不在六道內。他是天父地母,他是東勝神州花果山下天生石猴。雖然他跟其他猴子沒什麽區別,卻是唯一能夠拯救三界的存在。
悟空一直在堅持留下,因為他知道菩提老祖對他特別好,所以他想留下來盡一盡孝心。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是這些天他已經變得比以前成熟多了。不再是那個隻知道闖禍的猴子,不再是那個隻會整人的猴子。
雖然他依然是學院裏的小師弟,卻已經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小師弟。雖然有萬般不舍,但是該來的總要來的。
百日後,山門前。
悟空背著行囊跪在台階上,手裏是一封師傅給他的信。信上寫著上次趕他走時說過的那兩句話,從今以後他不再是他的徒弟,他也不再是他的師傅。不管以後到了那兒遇到誰,都不能說他曾是他的徒弟。
眾位師兄向悟空道別,有的站在一旁偷偷抹眼淚,有的抱著悟空嚎啕大哭。還有人想要挽留悟空,最後卻沒能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在此修行多年,所以都知道師傅的脾氣。
還有一個原因,是除了大弟子和小師弟都知道的秘密。其實他們都曾修煉過地煞七十二變和筋鬥雲,隻可惜沒有一個人練成的。而且不管他們資質優劣,最後都會受到反噬。之後需要數年的修煉,才能將身體調理恢複正常。
悟空本想見師傅最後一麵,跪了一個時辰也沒有等到菩提老祖。最後師兄們將他扶起,送出山門揮手告別。
走出去很遠,悟空對著山上嘶吼“再見啦,我一定會迴來看你們的。”
聲音在山穀迴蕩,綿延出數十裏。隻是在悟空下山之後,原先的菩提學院瞬間消失了。跟著一起消失的,還有曾經跟悟空一起修煉的師兄們。最後一個消失在山巔的,是那位收下悟空傳他兩樣通天本領的菩提老祖。
微風拂過,這裏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孫悟空興高采烈的跑來向師傅炫耀,他終於熟練掌握了筋鬥雲。不管在什麽樣的天氣條件下,他都可以精確的趕到想去的地方。但是他得到的,卻是師傅下達的最後通牒。
“既然你已學成,那便在日落之前自行下山去吧。從今以後,你不再是我的徒弟,我也不再是你的師傅!”
“師傅,您不要我了?還是我那裏做錯惹您生氣了,您告訴我,我一定改還不行嗎?。求求您了師傅,不要趕我走!”孫悟空雙膝跪地苦苦哀求。
菩提老祖輕輕收起拂塵,看向跪在石階上的悟空。搖頭歎息道:“你已經學會了兩樣通天的本事,我已經沒什麽可以傳授你了。趁早離開這裏,去你一直想去的地方吧。”
悟空急的一直撓頭,不停的對著菩提老祖磕頭,顫聲道:“師傅,一點兒迴旋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看到菩提老祖搖頭,悟空在原地翻了幾個後空翻,重重跪在地上說道:“師傅,我一定聽你的話,但是在我走之前能答應我最後一個請求嗎?”
菩提老祖說道:“說來聽聽。”
悟空說道:“我跟隨師傅修行十年,既然師傅要趕我走,我一定會聽師傅的話。但是在我走之前,能不能讓徒兒再陪師傅百日。百日之後,徒兒自當按時離開。”
菩提老祖本想拒絕,隻是看到四周眾位徒弟的眼神,話到嘴邊改成了應允。他允許悟空逗留百日,百日之後定要準時離開。
這天開始,悟空每晚都在師傅屋外打坐,直到天亮之後才迴宿舍。早上跟著做飯的師兄洗菜炒菜,中午跟著挑水的師兄挑水,晚上跟著負責糧食的師兄搬運米麵。
第二天,悟空在師兄的應允下開始掌勺。隻不過他不做所有人的飯,隻做給師傅。第一次做飯掌握不好火候,他就把不合格的菜留給自己吃。一直到得到了師兄的認可,這才屁顛屁顛的端去讓師傅嚐嚐。
一天如此,兩天如此,之後的一個月天天如此。悟空變著法的給師傅做飯,盡可能的不重樣又都是師傅喜歡吃的。大夏天在廚房裏炒菜,燒火熏得他臉上的猴毛變了色。挑水時幾次掉進溝裏,搬運米麵的時候被米袋子壓在下麵好幾次。
以前他是學院裏最調皮的弟子,平時沒少整那些師兄。大家都在等著看他到底能堅持多長時間,卻沒想到他竟然改掉了以前的諸多毛病。不偷懶不整人,即便是被師兄們說上幾句,他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還嘴動手了。
他的變化師兄們都看在眼裏,師傅當然也知道他做的這些事。但是菩提老祖一直沒有跟他說話,隻是每天按時吃他做的飯菜。那是悟空的一片心意,他又豈會不知道悟空是個怎樣的猴子。
第二個月的一天夜裏,菩提老祖跟大弟子在書房下棋。兩個人半天沒有說話,最後是大弟子率先打破沉默。他很好奇師傅心裏是怎麽想的,便是拚的被師傅罵上兩句,也想問個究竟。
大弟子說:“師傅,小師弟這些天沒少遭罪。以前那些被他整過的師兄,明著暗著給他使過不少絆子。”
菩提老祖笑道:“那你的小師弟沒有找他們報仇?”
大弟子說:“沒有,這正是弟子不解的地方。如果換成以前的小師弟,誰敢給他使絆子,不把那人打個半死絕不收手。可是自從你答應讓他留下百日,他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對誰都特別好,而且也開始知道關心別人了。”
菩提老祖笑而不語,大弟子跟隨他的時間最長,但卻是眾位弟子中根基最淺的。這麽多年耳聽目染,卻沒能讓他大徹大悟。
悟空是怎樣一隻猴子,沒有人比菩提老祖更清楚了。他雖然桀驁不馴,卻是一身浩然正氣。從來不會貪小便宜,更不會有害人之心。但是他自由自在慣了,不喜歡被管束,更不喜歡看到不平之事後不出手。
如果不是因為悟空天生具有強烈的正義感,菩提老祖又豈會將那兩樣壓箱底的本事傳授給他。地煞七十二變是無上神通,倘若是被心術不正之人學去,以後必將會危害三界。但是如果被一身浩然正氣之人學去,將來畢竟能夠守護三界安定。
再加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的筋鬥雲,這兩樣本事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簡單來說,這就是一道一加一大於二的算術題。有了筋鬥雲的配合,七十二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有了七十二變,筋鬥雲才能發掘出最大的潛力。
“是不是覺得師傅偏心?沒有把那兩樣通天的本事教給你這個大師兄?”菩提老祖笑問道。
大弟子連忙擺手道:“師傅我沒有,我知道自己笨。不適合學那些大神通,況且師傅以前就對弟子說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機緣,這種事強求不來。”
菩提老祖欣慰的點了點頭,輕輕揮動手中拂塵,飄到窗口看向窗外。悟空挑著兩桶水從院子經過,轉頭看了一眼書房。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屁顛屁顛的朝廚房走去。
大弟子見師傅不說話,知趣的離開了書房。聽到房門開啟又關閉,菩提老祖這才重新迴到棋盤前。
天地之間有諸多不平之事,菩提老祖每天掐指精算。卻有很多事知道又管不了,奈何他並沒那樣的魄力。作為一個修道之人,學院內有不聽話的弟子可以嚴加管束。作為一個修仙之人,人界有不平之事不便插手。
作為一個位列仙班的仙人,天界有不平之事不能出手。與其說看到之後不能出手,不如眼不見為淨不知道為好。但是他修的便是知天地聽三界的法術,又豈能真的不聞不問做個一心修道之人呢。
菩提老祖走出書房,走過後院大門,站在正在往水缸裏倒水的悟空身後。其實他心中也有愧疚,隻可惜千百年來隻遇到悟空一人而已。他是最適合那個角色的人選,除了他至今沒有人可以勝任。
他教他筋鬥雲,教他七十二變,都是為了他將來可以完成那項使命。如果他沒有強大的實力,以後怎麽跟那些有大神通的對手抗衡呢。但是他也很清楚,悟空最不喜歡被管束,但是又不能讓他沒了約束。
坐在後院裏曬太陽,悟空低頭忙著給師傅泡茶。那是他前兩天從後山采來的新茶,根據師兄的指導自己親手炒的。他這個人聰明又好學,什麽活兒一學就會。關鍵是他真用心了,不學會就不眠不休。
菩提老祖輕聲道:“這些天師兄們都誇你變懂事了,為師是不是也該誇誇你呢?”
悟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以前都是我不好,師傅您別往心裏去。我知道師兄們一直讓著我,隻是我沒好意思跟他們說謝謝。”
菩提老祖點了點頭,沉聲道:“想必為師不說你也猜到了,那兩樣本事不是平白無故就教給你的。將來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而且到時候也由不得你了。說句心裏話,到時候你不會恨師傅吧?”
悟空收起笑容,問道:“師傅,能告訴我會是什麽樣的事情嗎?打個比方也行。”
菩提老祖說道:“人界不平之事越來越多,卻無人出手相助。天界不平之事越來越多,卻無人敢出手製止,妖魔橫行是非顛倒,卻無人過問隻求自保。這些夠不夠?”
悟空聞言蹭的一下站了起來,握緊拳頭說道:“如果真是那樣,俺老孫一定要管。人界有不平之事就走遍人界,天界有不平之事就衝上九霄,妖魔敢來橫行就斬妖除魔,誰敢顛倒是非就讓他好看!”
菩提老祖沒有接話,而是品了一口新茶。有些話他隻能放在心裏,即便此時告訴悟空,他也不會明白有時候要做出何等痛苦的抉擇。就像很多本書裏說的那樣,有些人有些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菩提老祖算出了三界有難,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世人。直到這隻猢猻前來拜師學藝,他便開始把希望寄托在這隻猢猻身上。隨著悟空學會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後,菩提老祖更加確認悟空就是那項使命的不二人選。
三界有難,必將生靈塗炭。別說是人界的凡人,就連妖魔和仙佛都不能幸免。但是卻有一人不在三界中,不在六道內。他是天父地母,他是東勝神州花果山下天生石猴。雖然他跟其他猴子沒什麽區別,卻是唯一能夠拯救三界的存在。
悟空一直在堅持留下,因為他知道菩提老祖對他特別好,所以他想留下來盡一盡孝心。雖然有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是這些天他已經變得比以前成熟多了。不再是那個隻知道闖禍的猴子,不再是那個隻會整人的猴子。
雖然他依然是學院裏的小師弟,卻已經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小師弟。雖然有萬般不舍,但是該來的總要來的。
百日後,山門前。
悟空背著行囊跪在台階上,手裏是一封師傅給他的信。信上寫著上次趕他走時說過的那兩句話,從今以後他不再是他的徒弟,他也不再是他的師傅。不管以後到了那兒遇到誰,都不能說他曾是他的徒弟。
眾位師兄向悟空道別,有的站在一旁偷偷抹眼淚,有的抱著悟空嚎啕大哭。還有人想要挽留悟空,最後卻沒能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在此修行多年,所以都知道師傅的脾氣。
還有一個原因,是除了大弟子和小師弟都知道的秘密。其實他們都曾修煉過地煞七十二變和筋鬥雲,隻可惜沒有一個人練成的。而且不管他們資質優劣,最後都會受到反噬。之後需要數年的修煉,才能將身體調理恢複正常。
悟空本想見師傅最後一麵,跪了一個時辰也沒有等到菩提老祖。最後師兄們將他扶起,送出山門揮手告別。
走出去很遠,悟空對著山上嘶吼“再見啦,我一定會迴來看你們的。”
聲音在山穀迴蕩,綿延出數十裏。隻是在悟空下山之後,原先的菩提學院瞬間消失了。跟著一起消失的,還有曾經跟悟空一起修煉的師兄們。最後一個消失在山巔的,是那位收下悟空傳他兩樣通天本領的菩提老祖。
微風拂過,這裏就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