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笑不知道自己該怎麽選擇,娘親說的那位她見過一次。跟她一樣是孫家莊人,小時候他們還在一起念過私塾。那人念了兩年就輟學了,後來聽說他到外地學手藝去了。他爹是村裏的村正,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村長。


    娘親想她有個安穩的家,不要再被她所拖累。她已經都給孫笑笑安排好了,隻要她點頭答應,過不了幾天就能嫁過去。


    孫笑笑坐在猴哥旁邊,她一直在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她已經出來一個多時辰了,再不迴去怕娘親醒來看不見她會擔心。


    那幾天,孫笑笑又陸續聽了娘親很多叮囑。那人是個不錯的小夥,能吃苦心眼兒好。最主要的是那孩子孝順,從來不會惹他父母生氣。嫁給一個這樣的小夥,孫笑笑以後也不會受氣,而且他家的條件在村裏屬於中上水平。


    孫笑笑一直沒有答應,當然她也不可能直接拒絕。這兩天娘親的病情又加重了,她幾次想要帶娘親去郡城治病,最後都被娘親給攔了下來。孫笑笑的娘親說了,不把她的終身大事辦妥,她哪兒都不去。


    無奈之下的孫笑笑隻能孤身一人遠赴郡城,請來郎中給娘親診斷一下病情。郎中看完後一直搖頭,最後在屋外告知孫笑笑,她娘親的病恐怕是兇多吉少了。如果想要讓病情好轉,至少要按照他開的藥方服用三個月以上。


    藥方上有很多珍貴藥材,普通人一輩子也見不到幾味,而孫笑笑的娘親卻要連續三個月不間斷的服用這些藥。


    後來,孫笑笑減少了去私塾的時間,多接了幾個當伴讀的活計。她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她一直記得郎中走前說過的話,隻要她能讓娘親服用三個月那個方子的藥,那位郎中便可以告訴她如何根除她娘親的惡疾。


    三個月裏,孫笑笑平均每天睡眠不足兩個時辰。但是不管她有多累多辛苦,晚上依然會去海邊跟猴哥聊會兒天。那已經成為了她唯一的放鬆途徑,開心的難過的都會在那個時候傾述給猴哥。


    一眨眼三個月過去了,孫笑笑果然收到了那位著名郎中的信。信裏留有一個名字和一個地址,還有一個數字。想要治好她娘親的病,她必須去找那個人來給娘親做手術。找到那人並請過來是小事,所需要花費的銀兩才是重點。


    郎中寫的是四十兩,孫笑笑要準備五十兩以上才夠用。在那三個月的時間裏,孫笑笑查閱了很多醫藥書籍,從裏麵也看到了幾例跟娘親一樣的病例。這才算第一次真正明白,其實她娘親得的病並不是無藥可醫。


    在那個年代而言,孫笑笑的娘親得的隻是一種很普通的病。隻不過她常年身體虛弱,所以才會導致病情比一般患者嚴重許多。


    那天下午,孫笑笑偷偷去了村正家裏。她知道村正的兒子沒在家,家裏隻有村正和他老婆。她想尋求一下村正的幫助,卻並不想嫁給村正的兒子。


    如果隻是單純的想要換來治病的銀兩,她完全可以選擇私塾裏追她的那位公子。雖然那人看上去吊兒郎當的,但是他家再怎麽說也比村正家有錢。


    她不想把自己的婚姻變成一種交易,更不想看著娘親一天天衰老而無能為力。她想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既可以不用嫁給村正的兒子,又可以籌措到給娘親治病的銀子。


    村正五十多歲,一直很喜歡孫笑笑這孩子。他們兩口子住在村東頭,距離孫笑笑家不過百步。出去辦事總能碰到在院外熬藥的孫笑笑,他們也經常給孫笑笑送去一些吃的用的。畢竟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而且她們娘倆也是真不容易。


    孫笑笑登門拜訪,把村正兩口子給高興壞了。他們倒也去過孫笑笑家裏幾次,但是孫笑笑還是第一次來他們家做客。


    前些天他們托媒人去孫笑笑家提親,媒婆迴來後跟他們說了孫笑笑娘親的心願。她不想連累女兒,所以她希望孫笑笑可以在嫁給村正兒子以後,跟他一起去郡城生活。


    村正兩口子這些年省吃儉用,給兒子攢下六十多兩銀子。足以在郡城買處房產,然後小兩口在郡城過他們的小日子。


    孫笑笑有些不好意思開口,畢竟她跟村正伯伯不熟,平時也隻是見麵打個招唿而已。在跟村正兩口子聊了一會兒家長裏短之後,她終於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她想跟村正借錢,或者說讓村正出麵,跟村子裏其他人募集一些銀子。她會把這些人的名字一一記下,然後再慢慢連本帶利還給他們。五十兩雖然不少,但是以孫笑笑的能力用上三五年時間也能掙到。


    但是她娘親的病等不到那個時候,她們家又沒有能夠出得起這筆錢的親戚。所以她隻能想出這個辦法了,求村正出麵幫她籌這筆錢。


    其實孫笑笑並不知道,跟她一起長大的村正兒子,從小就喜歡跟她在一塊兒玩耍。那時候孫笑笑特別活潑,好多孩子都爭著搶著跟孫笑笑一起玩兒過家家。


    村正兒子那時候比較內向,而且他是那種比別人慢半拍的家夥。臉皮又特別的薄,隻要一有人嘲笑他兩句,他便會跑去海邊一個人待上大半天。


    後來還是因為孫笑笑的出現,讓他有機會享受到一個美好的童年。孫笑笑在海邊看他遊泳,在樹下看他摘桃,在山下看他奔跑,在牆下看他翻牆。


    他的每一段記憶裏都有孫笑笑的影子,所以他才會下定決心去郡城學手藝。因為他實在記不住私塾先生教的那些大道理,也記不住書上寫的那些之乎者也。他隻知道一件事,學了手藝幹活掙錢,然後娶笑笑做媳婦。


    這事他從來沒跟別人提過,但是他每次從郡城迴家,都會帶迴來很多吃的用的。一部分是給他父母的,還有一部分他叮囑父母,把那些東西分開送給孫笑笑她們家。


    知子莫若父,在這小子第三次叮囑這麽幹的時候,他就已經確定了兒子的心思。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托人去孫笑笑家提親。


    姑娘是好姑娘,隻是命有點兒苦。很小就沒了爹,娘親又一直體弱多病,從小就要扛起養家的擔子。村正兩口子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更加喜歡笑笑這孩子。


    “不是我不幫你,你也知道咱們村子什麽情況。家家戶戶過得都不容易,你讓我怎麽跟大家開這個口呢。我們兩家本來就很少來往,說出去誰又能聽我的話呢。”村正說道。


    孫笑笑低頭不語,隻聽村正媳婦說道:“孩子,要不這樣吧,我們家給兒子準備了六十兩買房子的錢。要不借你一半給你娘親看病,等你什麽時候有錢的再還。”


    孫笑笑還是低頭不語,像她這麽聰明的女孩豈會不知。村正媳婦的潛台詞是想讓她當兒媳婦,拿了村正家的三十兩銀子,就相當於接受了他們家的聘禮。


    孫笑笑緩緩抬頭,笑著說道:“我知道那樣做難為你們二老了,那我就不麻煩你們了,我迴去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村正沒有阻攔孫笑笑離開,村正媳婦突然說道:“如果你能想別的辦法,就不會明知是這個結果還來找我們了。唉,知道這些年你這孩子過得不容易,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


    孫笑笑點了點頭,表示她理解村正兩口子的處境。女兒出嫁陪送嫁妝,這需要看娘家有沒有那個實力。真是窮的叮當響可以什麽都不陪送,真是富得流油陪送金山銀山也不多。但是給兒子娶媳婦,不管家裏條件好壞,都不能缺了最基本的房子和一份養家糊口的營生。


    這很現實,但是也的確是每個人都會經曆的事兒。村正兩口子省吃儉用大半輩子,就是想給兒子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然後看著兒子兒媳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趁著還能動彈幫著帶帶孫子孫女。


    村正歎了口氣,說道:“不是老頭子我不肯幫你,我們家什麽情況你也清楚。犬子在郡城有份不錯的活計,唯獨沒能在郡城置辦一份房產。這些年我跟老婆子省吃儉用,就是想讓兒子能夠留在郡城。”


    “咱們這地方環境好,但是發展的太慢,很多方麵都比不上郡城。而且我那兒子有大誌向,留在孫家莊太可惜了。如果你答應嫁給犬子,我現在就可以答應你,把所有積蓄都給你當聘禮。讓你治好你娘親的病,然後帶著你娘親一起嫁過來。”村正繼續說道。


    村正媳婦笑著點了點頭,別說是在他們孫家莊,就算是在郡城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允許兒媳婦帶著娘親一起出嫁,也就隻有村正這樣特別明事理的人才能辦的出來了。不過他也想好了,前期肯定是不能讓孫笑笑的娘親去郡城,而是留在孫家莊由他們兩口子照應。


    孫笑笑離開村正家的時候,村正兩口子送她到了院外。他們希望孫笑笑可以考慮他們的提議,畢竟他們也很同情孫笑笑的遭遇。更關鍵的一點,他們的兒子的確很喜歡這姑娘,而這姑娘也確實是個好孩子。


    離開村正家的孫笑笑沒有迴家,而是去了海邊找猴哥了。她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麽選擇了,心裏糾結的一塌糊塗。在終身大事和給娘親看病兩件事上左右搖擺,說實話她並不討厭村正的兒子,但是心裏總感覺別扭。


    躲進猴哥那冰冷的懷裏,孫笑笑勉強平複了不安的心情。她需要做出一個選擇,一個不管今後發生什麽都不能後悔的選擇。為了她也為了娘親,她必須讓自己變得堅強。


    她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夢鄉,所以她並未察覺到,那個往常冰冷的懷抱,多了一絲溫暖。而那塊不知曆經多少年風吹雨打的石頭,竟然在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徐輝8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徐輝89並收藏那些年西遊的兄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