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仁心堂,心兒便覺得隱隱有些不對。祖母穆老夫人神色凝重地坐在榻上,一旁的穆夫人蔣氏也微微蹙了眉,有些焦慮地望著眾人。再往一旁看,卻是大爺穆錦言正襟危坐,神色也不似平時那般輕快。
心兒上前請了安,穆老夫人微微示意,心兒便在一旁坐了下來。剛坐定,便見三小姐煙紫笑盈盈地走了進來,她似乎也瞧到了眾人的神色,便望向心兒,心兒輕輕搖了搖頭,煙紫便也忙斂了笑。
待她二人都坐定了之後,穆老夫人才緩緩說道:“今日錦言無意中聽林家世子爺說,楊家與穆家不僅定下了親事,而這親事竟成了都城中人盡皆知的事情!”
心兒與煙紫不由得都吃了一驚,麵麵相覷。煙紫不由得問道:“祖母並未答應楊家的親事,如何會人盡皆知?”
穆老夫人沉著臉,說道:“楊家上門提親的事情,隻有楊家、沈家夫人與我們穆家知曉。而沈家夫人貴為皇後娘娘的生母,又是沈大人的夫人,她自然知道其中深淺,不會四處去講。而我們穆家本就無心同楊家結親,更不會提及此事。如此看來,這些流言蜚語隻可能是從楊家人口中講出去的。”
心兒忽想到今日見到沈家兩位兄長時,沈仲彥也曾問過自己此事,還說是從沈家二夫人口中得知,可見祖母猜得沒錯,說這話的定然是楊家人。可她們為何要如此大肆宣揚此事呢?
心兒正思量著,卻聽穆錦言問道:“祖母,孫兒倒是不明白了,我們本不是什麽富貴人家,而那楊家二爺聽說是都城數一數二的美男子,為何楊家要如此急切地與我們穆家結親?”
穆老夫人聞言望了望眾人,又望了望心兒,緩緩說道:“祖母也想不通,楊家與我們穆家祖上幾代也鮮少往來,不想我們從西北迴來之後,卻忽然熱絡起來,楊老夫人不僅帶著家中女眷登門拜訪,而且還要同穆家結兒女親家,如今細細想來,總覺得蹊蹺的很。”
蔣氏抬起頭,問道:“那母親,如今我們該怎麽辦?總不能遂了楊家的意,將心兒嫁過去。”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怔,原來楊家求娶的卻是心兒。心兒也呆住了,她眼前忽然出現了楊老夫人緊攥著自己手腕的手還有她眼底的絲絲寒意,不由得心中一凜,忙望向穆老夫人。
穆老夫人不妨蔣氏將心兒的名字說了出來,暗暗歎了口氣,又瞧到心兒抬眼望著自己,忙朗聲說道:“自然不能遂了楊家的意,我們穆家定然是不會同楊家結親的。”
蔣氏忙問道:“那眼下如何是好?”
穆老夫人微微皺了眉瞧了她一眼,說:“我這幾個月稱病謝客,為的便是讓楊家死了這條心,不想楊家竟是如此不堪,竟將未作準的事講了開來。看來,我老婆子可不能再整日關在這府裏了。”
“祖母說得對,”一旁的煙紫早就氣不過,站了起來說道:“我們穆家一向心善,想給兩家都留些顏麵,不想楊家卻用了如此下三濫的手段,四處宣揚此事。”
蔣氏忙讓她坐下,口中說道:“煙紫,此事自然有祖母來定奪,哪裏由得了你來亂講,日後可不許講出這樣的話來。”
穆老夫人反倒望著她,笑了笑,說:“煙紫說的沒錯,對楊家我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她們如此居心叵測,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任由楊家擺布。”
蔣氏忙問道:“母親打算怎麽辦?”
穆老夫人略沉吟了一番,說:“我們穆家迴到都城一年有餘,我瞧下來,眼前雖有個合適的人家,可那人家恐怕得了這消息也不敢登門了。如今看下來,心兒的婚事,恐怕還需沈家老爺來定奪。”
“沈家老爺?”蔣氏有些錯愕,問,“可前來替楊家做媒的,正是沈家夫人,母親如何還要請沈家老爺來定奪?”
穆老夫人輕輕搖了搖頭,說:“沈大人若是知道老婆子怎麽生的這場病,便定然也知道了我的心思,沈家夫人是個明白人,她日後定不會再為楊家的事登門了。楊家若是不死心,定得再尋位保山來,可不管是誰,直接迴絕便是了。”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望了望心兒,又緩緩說道:“可心兒也不能這麽耽誤著,都城眾人都知道心兒已經許給了楊家,定無人再登門提親,還是要請沈大人出麵,將親事定了下來,老婆子我才放心了,也好讓楊家死了這條心。”
眾人聞言,都不住地點頭,唯有心兒仍怔怔地坐在那裏,即便是不同楊家結親,按照祖母的意思,也會盡快為自己尋了合適的人家。她麵前忽出現了嶽明屹的身影,他四處打聽自己的下落,他心中定是有自己的。
想到這裏,她張了張口,卻還是搖了搖頭,自己如何能開口同祖母講,請她將自己許配給嶽明屹,這是多麽離經叛道?自己一個閨閣女子如何開得了這樣的口?心兒不由得垂下頭去。
穆老夫人瞧到了心兒的神情,便對眾人說道:“既然知道了楊家的嘴臉,你們日後便少同楊家的人往來,免得楊家日後再生出什麽事端來。”見眾人點頭應了,她便又說道:“好了,你們也先忙去吧,我有話要對心兒講。”
心兒聞言,忙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她身邊。
待旁人都出去之後,穆老夫人伸手撫著她的手,緩緩說道:“祖母瞧到你心事重重的模樣,心中定是不好受。心兒,你放心,無論如何,祖母定不會讓你嫁去楊家的。”
心兒抬起頭對上她慈愛的眼睛,輕輕點了點頭,說:“心兒知道,祖母一心隻為了心兒好。”
穆老夫人點點頭,問道:“那祖母問你,沈家二夫人可知道你的身世?”
心兒不妨她這麽問,細細想了想,說道;“從前在沈府時,心兒倒也見到過沈家二夫人幾次,可並未講過什麽話,沈府丫鬟眾多,想必沈二夫人應當不曾留意到心兒。”
“那倒奇了,”穆老夫人不由得說道,“楊家一向極講排場,更是看重錢財,聽聞楊家大爺娶得是都城有名的商賈嚴家的千金,這嚴家經營著多家香粉胭脂鋪子,都城都稱嚴家為‘脂粉嚴’,據說這嚴家大奶奶的陪嫁可謂豐厚,一時被都城人津津樂道。那日你也瞧到了,楊老夫人對這位孫媳,可是滿意的很。”
心兒麵前出現了楊家大奶奶嚴氏那簪珠戴寶的樣子,不由得微微蹙了蹙眉。
穆老夫人撫著她的頭發,說道:“心兒,我們穆家不過是一介太醫,又才從西北迴來,根基尚淺,楊家不惜大肆宣揚急著想將你娶了過去,倒是讓祖母心裏不安起來。”
心兒也點了點頭,說:“心兒也不明白,隻是如今我們既知道了楊家的不堪,也未必不是好事。”
穆老夫人笑了笑,說:“還是心兒聰慧,過兩日祖母便遣人去請了你父親來,他定然也不會坐視不管。”
心兒輕輕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心中卻忽有些期盼起來,沈家與嶽家一向交好,若是能嫁給嶽明屹,也算是遂了自己的心意,想到這裏,她臉又燙了起來。
且說嶽明屹自從得知了心兒的下落後,終日懸著的心終落了下來,他又想到祖母也瞧中了心兒,曾還向自己提到要與穆家結親,心中便更加歡愉起來,嘴角也微微帶了絲笑意來。
迴到嶽府,嶽明屹便去給祖母嶽老夫人請安,不巧今日正是初一,嶽老夫人仍按照多年的慣例在靜心閣焚香誦經,嶽明屹不便打擾,便仍迴到自己的院子來,還未進門,便得知父親昭勇將軍嶽景令正在書房等著自己,他心中不知何事,便隨著婆子去了父親的書房。
嶽景令正望著案上的書信,見他來了,也不抬眼去瞧他,隻微微皺起了眉頭。
嶽明屹上前行了禮,輕聲叫了聲“父親”。
嶽景令輕輕哼了一聲,說道:“你眼中還有我這個父親?”
嶽明屹不妨他這麽說,有些詫異地問道:“不知父親何出此言?”
嶽景令揚起手中的書信,說:“前幾日你倒是隨我去了尚書府,可你冷著一張臉,可是給尚書大人看的?”
嶽明屹想到前幾日自己心緒不佳,加之不願與什麽尚書家的千金結親,去了尚書府便一直板著臉,見到大姐淑瑤時才略緩和了些,不想竟被父親瞧在了眼裏。他不敢再辯解,便隻垂頭站著。
嶽景令見他不說話,便狠狠瞪了他一眼,說道:“尚書大人不好直說,隻修書與為父,說三小姐性子柔弱,恐怕與你不是良配。”
嶽明屹聞言,心中暗喜,卻也不敢表露出來,隻頭垂得更低了。
嶽景令歎了口氣,說道:“你大姐淑瑤最是疼你,你倒好,日後讓你大姐如何在宋家抬頭?”
嶽明屹一心隻想著如何將尚書家千金的親事推掉,所以才冷麵對著眾人,卻並沒想到大姐嶽淑瑤的境遇,一時也隱隱有些不安起來。
嶽景令瞧到他垂著頭,也不言語,又想到他曾隨著自己去西北征戰沙場,所以才將親事耽擱下來,心中又有些不忍,微微歎了口氣,說道:“當年你執意要隨我去西北,曆經戰亂、看過生死,這些年曆練下來,倒確實是長進不少。隻是你這任性的毛病,一點都沒變,迴到都城來,有你祖母縱著你,倒是更懶散了。”
嶽明屹也不敢爭辯,忙點頭說道:“父親說的極是,兒子日後定當好好改了身上的毛病。”
嶽景令不妨他服了軟,不由得一愣,細細打量了他幾眼,似乎是少了些往日的清冷,心中寬慰了不少,不由得想到他曾在西北受過的刀傷來,問道:“後背的刀傷可還好?”
心兒上前請了安,穆老夫人微微示意,心兒便在一旁坐了下來。剛坐定,便見三小姐煙紫笑盈盈地走了進來,她似乎也瞧到了眾人的神色,便望向心兒,心兒輕輕搖了搖頭,煙紫便也忙斂了笑。
待她二人都坐定了之後,穆老夫人才緩緩說道:“今日錦言無意中聽林家世子爺說,楊家與穆家不僅定下了親事,而這親事竟成了都城中人盡皆知的事情!”
心兒與煙紫不由得都吃了一驚,麵麵相覷。煙紫不由得問道:“祖母並未答應楊家的親事,如何會人盡皆知?”
穆老夫人沉著臉,說道:“楊家上門提親的事情,隻有楊家、沈家夫人與我們穆家知曉。而沈家夫人貴為皇後娘娘的生母,又是沈大人的夫人,她自然知道其中深淺,不會四處去講。而我們穆家本就無心同楊家結親,更不會提及此事。如此看來,這些流言蜚語隻可能是從楊家人口中講出去的。”
心兒忽想到今日見到沈家兩位兄長時,沈仲彥也曾問過自己此事,還說是從沈家二夫人口中得知,可見祖母猜得沒錯,說這話的定然是楊家人。可她們為何要如此大肆宣揚此事呢?
心兒正思量著,卻聽穆錦言問道:“祖母,孫兒倒是不明白了,我們本不是什麽富貴人家,而那楊家二爺聽說是都城數一數二的美男子,為何楊家要如此急切地與我們穆家結親?”
穆老夫人聞言望了望眾人,又望了望心兒,緩緩說道:“祖母也想不通,楊家與我們穆家祖上幾代也鮮少往來,不想我們從西北迴來之後,卻忽然熱絡起來,楊老夫人不僅帶著家中女眷登門拜訪,而且還要同穆家結兒女親家,如今細細想來,總覺得蹊蹺的很。”
蔣氏抬起頭,問道:“那母親,如今我們該怎麽辦?總不能遂了楊家的意,將心兒嫁過去。”
眾人聞言,不由得一怔,原來楊家求娶的卻是心兒。心兒也呆住了,她眼前忽然出現了楊老夫人緊攥著自己手腕的手還有她眼底的絲絲寒意,不由得心中一凜,忙望向穆老夫人。
穆老夫人不妨蔣氏將心兒的名字說了出來,暗暗歎了口氣,又瞧到心兒抬眼望著自己,忙朗聲說道:“自然不能遂了楊家的意,我們穆家定然是不會同楊家結親的。”
蔣氏忙問道:“那眼下如何是好?”
穆老夫人微微皺了眉瞧了她一眼,說:“我這幾個月稱病謝客,為的便是讓楊家死了這條心,不想楊家竟是如此不堪,竟將未作準的事講了開來。看來,我老婆子可不能再整日關在這府裏了。”
“祖母說得對,”一旁的煙紫早就氣不過,站了起來說道:“我們穆家一向心善,想給兩家都留些顏麵,不想楊家卻用了如此下三濫的手段,四處宣揚此事。”
蔣氏忙讓她坐下,口中說道:“煙紫,此事自然有祖母來定奪,哪裏由得了你來亂講,日後可不許講出這樣的話來。”
穆老夫人反倒望著她,笑了笑,說:“煙紫說的沒錯,對楊家我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她們如此居心叵測,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任由楊家擺布。”
蔣氏忙問道:“母親打算怎麽辦?”
穆老夫人略沉吟了一番,說:“我們穆家迴到都城一年有餘,我瞧下來,眼前雖有個合適的人家,可那人家恐怕得了這消息也不敢登門了。如今看下來,心兒的婚事,恐怕還需沈家老爺來定奪。”
“沈家老爺?”蔣氏有些錯愕,問,“可前來替楊家做媒的,正是沈家夫人,母親如何還要請沈家老爺來定奪?”
穆老夫人輕輕搖了搖頭,說:“沈大人若是知道老婆子怎麽生的這場病,便定然也知道了我的心思,沈家夫人是個明白人,她日後定不會再為楊家的事登門了。楊家若是不死心,定得再尋位保山來,可不管是誰,直接迴絕便是了。”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望了望心兒,又緩緩說道:“可心兒也不能這麽耽誤著,都城眾人都知道心兒已經許給了楊家,定無人再登門提親,還是要請沈大人出麵,將親事定了下來,老婆子我才放心了,也好讓楊家死了這條心。”
眾人聞言,都不住地點頭,唯有心兒仍怔怔地坐在那裏,即便是不同楊家結親,按照祖母的意思,也會盡快為自己尋了合適的人家。她麵前忽出現了嶽明屹的身影,他四處打聽自己的下落,他心中定是有自己的。
想到這裏,她張了張口,卻還是搖了搖頭,自己如何能開口同祖母講,請她將自己許配給嶽明屹,這是多麽離經叛道?自己一個閨閣女子如何開得了這樣的口?心兒不由得垂下頭去。
穆老夫人瞧到了心兒的神情,便對眾人說道:“既然知道了楊家的嘴臉,你們日後便少同楊家的人往來,免得楊家日後再生出什麽事端來。”見眾人點頭應了,她便又說道:“好了,你們也先忙去吧,我有話要對心兒講。”
心兒聞言,忙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她身邊。
待旁人都出去之後,穆老夫人伸手撫著她的手,緩緩說道:“祖母瞧到你心事重重的模樣,心中定是不好受。心兒,你放心,無論如何,祖母定不會讓你嫁去楊家的。”
心兒抬起頭對上她慈愛的眼睛,輕輕點了點頭,說:“心兒知道,祖母一心隻為了心兒好。”
穆老夫人點點頭,問道:“那祖母問你,沈家二夫人可知道你的身世?”
心兒不妨她這麽問,細細想了想,說道;“從前在沈府時,心兒倒也見到過沈家二夫人幾次,可並未講過什麽話,沈府丫鬟眾多,想必沈二夫人應當不曾留意到心兒。”
“那倒奇了,”穆老夫人不由得說道,“楊家一向極講排場,更是看重錢財,聽聞楊家大爺娶得是都城有名的商賈嚴家的千金,這嚴家經營著多家香粉胭脂鋪子,都城都稱嚴家為‘脂粉嚴’,據說這嚴家大奶奶的陪嫁可謂豐厚,一時被都城人津津樂道。那日你也瞧到了,楊老夫人對這位孫媳,可是滿意的很。”
心兒麵前出現了楊家大奶奶嚴氏那簪珠戴寶的樣子,不由得微微蹙了蹙眉。
穆老夫人撫著她的頭發,說道:“心兒,我們穆家不過是一介太醫,又才從西北迴來,根基尚淺,楊家不惜大肆宣揚急著想將你娶了過去,倒是讓祖母心裏不安起來。”
心兒也點了點頭,說:“心兒也不明白,隻是如今我們既知道了楊家的不堪,也未必不是好事。”
穆老夫人笑了笑,說:“還是心兒聰慧,過兩日祖母便遣人去請了你父親來,他定然也不會坐視不管。”
心兒輕輕點了點頭,不再言語,心中卻忽有些期盼起來,沈家與嶽家一向交好,若是能嫁給嶽明屹,也算是遂了自己的心意,想到這裏,她臉又燙了起來。
且說嶽明屹自從得知了心兒的下落後,終日懸著的心終落了下來,他又想到祖母也瞧中了心兒,曾還向自己提到要與穆家結親,心中便更加歡愉起來,嘴角也微微帶了絲笑意來。
迴到嶽府,嶽明屹便去給祖母嶽老夫人請安,不巧今日正是初一,嶽老夫人仍按照多年的慣例在靜心閣焚香誦經,嶽明屹不便打擾,便仍迴到自己的院子來,還未進門,便得知父親昭勇將軍嶽景令正在書房等著自己,他心中不知何事,便隨著婆子去了父親的書房。
嶽景令正望著案上的書信,見他來了,也不抬眼去瞧他,隻微微皺起了眉頭。
嶽明屹上前行了禮,輕聲叫了聲“父親”。
嶽景令輕輕哼了一聲,說道:“你眼中還有我這個父親?”
嶽明屹不妨他這麽說,有些詫異地問道:“不知父親何出此言?”
嶽景令揚起手中的書信,說:“前幾日你倒是隨我去了尚書府,可你冷著一張臉,可是給尚書大人看的?”
嶽明屹想到前幾日自己心緒不佳,加之不願與什麽尚書家的千金結親,去了尚書府便一直板著臉,見到大姐淑瑤時才略緩和了些,不想竟被父親瞧在了眼裏。他不敢再辯解,便隻垂頭站著。
嶽景令見他不說話,便狠狠瞪了他一眼,說道:“尚書大人不好直說,隻修書與為父,說三小姐性子柔弱,恐怕與你不是良配。”
嶽明屹聞言,心中暗喜,卻也不敢表露出來,隻頭垂得更低了。
嶽景令歎了口氣,說道:“你大姐淑瑤最是疼你,你倒好,日後讓你大姐如何在宋家抬頭?”
嶽明屹一心隻想著如何將尚書家千金的親事推掉,所以才冷麵對著眾人,卻並沒想到大姐嶽淑瑤的境遇,一時也隱隱有些不安起來。
嶽景令瞧到他垂著頭,也不言語,又想到他曾隨著自己去西北征戰沙場,所以才將親事耽擱下來,心中又有些不忍,微微歎了口氣,說道:“當年你執意要隨我去西北,曆經戰亂、看過生死,這些年曆練下來,倒確實是長進不少。隻是你這任性的毛病,一點都沒變,迴到都城來,有你祖母縱著你,倒是更懶散了。”
嶽明屹也不敢爭辯,忙點頭說道:“父親說的極是,兒子日後定當好好改了身上的毛病。”
嶽景令不妨他服了軟,不由得一愣,細細打量了他幾眼,似乎是少了些往日的清冷,心中寬慰了不少,不由得想到他曾在西北受過的刀傷來,問道:“後背的刀傷可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