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心想,你這性格,能成什麽大事。就別怪時運了。時運如此眷顧你,你不也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曹操終於等來了呂布的使者,他哈哈大笑起來。這一次,徐州他誌在必得!
曹操就馬上派使者聯絡呂布,讓他安心等待,大軍不日即達。呂布收到消息後,心中一顆大石終於落了下來。這時,陳宮卻是過來向他辭行了。
陳宮道:“將軍,援軍將至,徐州無憂矣,想來以後,將軍也有了打算。陳宮在此,已毫無用處。今次前來辭別,還望將軍準許。”
呂布聞言就是一驚,他道:“公台,可是呂布哪裏有所怠慢不曾?”
陳宮對於呂布,是很特殊的一個人。沒有陳宮,呂布隻怕還在張揚那裏寄人籬下,又如何有後來一係列的波瀾壯闊。兗州,徐州,攪動四方風雲,呂布其實還是想過這樣的日子。所以,他對陳宮還是很上心的。之前無比艱難陳宮都不曾離開,這會徐州局勢好轉,有了強援,陳宮卻是要走,呂布自然是驚訝不解,隻以為自己哪裏惹得陳宮不快了。
陳宮搖搖頭,他在呂布這裏雖然經常被呂布的舉動氣得半死,但呂布對他,還是很倚重的,兵權都給了,隻是很多事情,他也很難說得明白:“非也,將軍對我推以腹心,我很是感激。隻是將軍與曹操聯合,我便不方便再留在此處了。”
呂布就訝道:“公台說曹公有容人之量,既然曹公能容我,如何便不能容公台?”
陳宮就歎道:“曹操要用將軍征戰四方,是以能容將軍。而我有何用?其麾下謀士荀文若,郭奉孝等輩,皆世之英傑。勝我良多。且我又與將軍一道奪其基業,其必恨我入骨。此時不走,等他來了徐州,為時晚矣。”
呂布還要再勸,陳宮止住,乃道:“道不同不相為謀。陳宮今生,絕不仕曹也。”
陳宮把話說得這麽決絕,呂布也沒了辦法,隻好問道:“公台欲去何處?”
陳宮就歎道:“曹操要用將軍征戰四方,是以能容將軍。而我有何用?其麾下謀士荀文若,郭奉孝等輩,皆世之英傑。勝我良多。且我又與將軍一道奪其基業,其必恨我入骨。此時不走,等他來了徐州,為時晚矣。”
呂布還要再勸,陳宮止住,乃道:“道不同不相為謀。陳宮今生,絕不仕曹也。”
陳宮把話說得這麽決絕,呂布也沒了辦法,隻好問道:“公台欲去何處?”
陳宮也不打算瞞著呂布,反正他去了新的地方,呂布一樣也會知道消息,隻是遲早而已。陳宮便道:“關東諸侯混戰,無一安樂之土,我奔波多年,已是心神疲憊,今次便欲往關中一行,托庇於朝廷麾下,以安養餘年也。”
陳宮沒說錯,他本是兗州人氏,當年劉岱戰死,他就與大家一起迎了曹操到兗州來。他當初要是看得上袁紹,也就沒曹操的什麽事了。隻是陳宮一雙眼睛很是明亮,早早就看出了袁紹和袁術兄弟不是能幹大事的人。於是便迎了曹操,結果曹操倒是個幹大事的,卻又與陳宮三觀不合,邊讓等人之死,曹操徐州之屠,這些事情都讓陳宮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後悔。於是陳宮就趁著曹操在外征討之時,又把呂布給召了過來。
誰曾想,呂布卻是個扶不起的。這麽大的優勢,居然還讓曹操給翻盤了。你讓陳宮怎麽辦?剛到徐州時,陳宮也勸過呂布,好生與劉備聯合,先在徐州立穩腳跟再說。呂布又不聽,反反複複的直折騰,說實話,陳宮是真的心累了。現在這關東地麵,他哪個諸侯也不想投靠了。去關中,到朝廷去混個小差事,光拿俸祿不幹活也行。好好養家,安心等待這天下的變化吧。陳宮也懶得參與這許多破事兒了。
呂布聽完了,心中不禁為之一鬆。陳宮的本事他還是知道的。要是他去袁術或袁紹那裏,呂布就還真有點不願意。袁術是他當前的頭號大敵,袁紹在未來,也極有可能會和呂布的新東家曹操打起來。這陳宮要是從自己這裏去了那裏,豈不是資敵麽?
現在陳宮說要去關中,關中那裏離這裏實在是太遙遠了。雖然那裏也是呂布的傷心地,但呂布現在也沒有精力去關注那邊的事情了。現在他自身難保,還是想辦法先救了自己再說吧。
呂布鬆了一口氣,氣氛莫名就輕鬆起來,於是他便命人取了許多金銀出來奉上,笑著對陳宮道:“公台助我良多,今欲遠行,布無以為報,隻能奉上些許俗物為公台一壯行色。還請萬勿推辭。”
呂布貪財好利,這次對待陳宮,卻是真心實意的大出血了。陳宮一看便知呂布心意有多厚重,他不禁也是紅了眼眶,其實呂布這人,還是很好相處的。雖然眼光有點短淺,但對他身邊的人,還算不錯。他麾下這麽多將領,一直追隨他從遙遠的並州跟到徐州,不是沒有原因的。於是陳宮就彎身向呂布一拜:“如此,宮便承將軍厚情了。還望他日,必有相見之日。”
陳宮領了家小,就徑往西行而去,呂布派了人,一直送出戰亂地區,這才返迴。孫策在豫章與劉磐對峙,前線情報也源源不斷的傳到孫策這裏來。
嗯,袁術又占二城,呂布後撤;袁術再破呂布,呂布再撤。曹操自兗州出兵,以援呂布,咦,不對,劉備的軍隊呢?呂布和劉備不是結為同盟麽?孫策就翻啊翻,總算翻到了:劉備棄小沛讓曹操,引軍西行,不知所蹤。
孫策看到這條報告,再一看劉備出走的日子,算一算路程,不就是劉備來豫章救太史慈的時候麽?這麽說起來,劉備棄了小沛,直接到豫章和自己打了一仗,然後帶著太史慈跑了,沒有迴小沛?那他們這是去了哪裏?
孫策第一反應就是劉備和太史慈還潛在豫章附近。後來一想又不可能,自己都占了豫章,劉表的軍隊都打過來了。劉備還藏在豫章幹什麽?隻是,劉備的這支軍隊去了哪裏?
這卻是孫策一定要弄明白的事情。命令傳了下去,探子紛紛行動了起來。不怪孫策不知道,實在是孫策和劉備之間還隔著袁術和呂布。而且劉備跑得又快,行動很是隱秘。再加上孫策之前的情報收集的重點,也沒在劉備這一塊。所以就疏漏了。
曹操終於等來了呂布的使者,他哈哈大笑起來。這一次,徐州他誌在必得!
曹操就馬上派使者聯絡呂布,讓他安心等待,大軍不日即達。呂布收到消息後,心中一顆大石終於落了下來。這時,陳宮卻是過來向他辭行了。
陳宮道:“將軍,援軍將至,徐州無憂矣,想來以後,將軍也有了打算。陳宮在此,已毫無用處。今次前來辭別,還望將軍準許。”
呂布聞言就是一驚,他道:“公台,可是呂布哪裏有所怠慢不曾?”
陳宮對於呂布,是很特殊的一個人。沒有陳宮,呂布隻怕還在張揚那裏寄人籬下,又如何有後來一係列的波瀾壯闊。兗州,徐州,攪動四方風雲,呂布其實還是想過這樣的日子。所以,他對陳宮還是很上心的。之前無比艱難陳宮都不曾離開,這會徐州局勢好轉,有了強援,陳宮卻是要走,呂布自然是驚訝不解,隻以為自己哪裏惹得陳宮不快了。
陳宮搖搖頭,他在呂布這裏雖然經常被呂布的舉動氣得半死,但呂布對他,還是很倚重的,兵權都給了,隻是很多事情,他也很難說得明白:“非也,將軍對我推以腹心,我很是感激。隻是將軍與曹操聯合,我便不方便再留在此處了。”
呂布就訝道:“公台說曹公有容人之量,既然曹公能容我,如何便不能容公台?”
陳宮就歎道:“曹操要用將軍征戰四方,是以能容將軍。而我有何用?其麾下謀士荀文若,郭奉孝等輩,皆世之英傑。勝我良多。且我又與將軍一道奪其基業,其必恨我入骨。此時不走,等他來了徐州,為時晚矣。”
呂布還要再勸,陳宮止住,乃道:“道不同不相為謀。陳宮今生,絕不仕曹也。”
陳宮把話說得這麽決絕,呂布也沒了辦法,隻好問道:“公台欲去何處?”
陳宮就歎道:“曹操要用將軍征戰四方,是以能容將軍。而我有何用?其麾下謀士荀文若,郭奉孝等輩,皆世之英傑。勝我良多。且我又與將軍一道奪其基業,其必恨我入骨。此時不走,等他來了徐州,為時晚矣。”
呂布還要再勸,陳宮止住,乃道:“道不同不相為謀。陳宮今生,絕不仕曹也。”
陳宮把話說得這麽決絕,呂布也沒了辦法,隻好問道:“公台欲去何處?”
陳宮也不打算瞞著呂布,反正他去了新的地方,呂布一樣也會知道消息,隻是遲早而已。陳宮便道:“關東諸侯混戰,無一安樂之土,我奔波多年,已是心神疲憊,今次便欲往關中一行,托庇於朝廷麾下,以安養餘年也。”
陳宮沒說錯,他本是兗州人氏,當年劉岱戰死,他就與大家一起迎了曹操到兗州來。他當初要是看得上袁紹,也就沒曹操的什麽事了。隻是陳宮一雙眼睛很是明亮,早早就看出了袁紹和袁術兄弟不是能幹大事的人。於是便迎了曹操,結果曹操倒是個幹大事的,卻又與陳宮三觀不合,邊讓等人之死,曹操徐州之屠,這些事情都讓陳宮心中充滿了恐懼和後悔。於是陳宮就趁著曹操在外征討之時,又把呂布給召了過來。
誰曾想,呂布卻是個扶不起的。這麽大的優勢,居然還讓曹操給翻盤了。你讓陳宮怎麽辦?剛到徐州時,陳宮也勸過呂布,好生與劉備聯合,先在徐州立穩腳跟再說。呂布又不聽,反反複複的直折騰,說實話,陳宮是真的心累了。現在這關東地麵,他哪個諸侯也不想投靠了。去關中,到朝廷去混個小差事,光拿俸祿不幹活也行。好好養家,安心等待這天下的變化吧。陳宮也懶得參與這許多破事兒了。
呂布聽完了,心中不禁為之一鬆。陳宮的本事他還是知道的。要是他去袁術或袁紹那裏,呂布就還真有點不願意。袁術是他當前的頭號大敵,袁紹在未來,也極有可能會和呂布的新東家曹操打起來。這陳宮要是從自己這裏去了那裏,豈不是資敵麽?
現在陳宮說要去關中,關中那裏離這裏實在是太遙遠了。雖然那裏也是呂布的傷心地,但呂布現在也沒有精力去關注那邊的事情了。現在他自身難保,還是想辦法先救了自己再說吧。
呂布鬆了一口氣,氣氛莫名就輕鬆起來,於是他便命人取了許多金銀出來奉上,笑著對陳宮道:“公台助我良多,今欲遠行,布無以為報,隻能奉上些許俗物為公台一壯行色。還請萬勿推辭。”
呂布貪財好利,這次對待陳宮,卻是真心實意的大出血了。陳宮一看便知呂布心意有多厚重,他不禁也是紅了眼眶,其實呂布這人,還是很好相處的。雖然眼光有點短淺,但對他身邊的人,還算不錯。他麾下這麽多將領,一直追隨他從遙遠的並州跟到徐州,不是沒有原因的。於是陳宮就彎身向呂布一拜:“如此,宮便承將軍厚情了。還望他日,必有相見之日。”
陳宮領了家小,就徑往西行而去,呂布派了人,一直送出戰亂地區,這才返迴。孫策在豫章與劉磐對峙,前線情報也源源不斷的傳到孫策這裏來。
嗯,袁術又占二城,呂布後撤;袁術再破呂布,呂布再撤。曹操自兗州出兵,以援呂布,咦,不對,劉備的軍隊呢?呂布和劉備不是結為同盟麽?孫策就翻啊翻,總算翻到了:劉備棄小沛讓曹操,引軍西行,不知所蹤。
孫策看到這條報告,再一看劉備出走的日子,算一算路程,不就是劉備來豫章救太史慈的時候麽?這麽說起來,劉備棄了小沛,直接到豫章和自己打了一仗,然後帶著太史慈跑了,沒有迴小沛?那他們這是去了哪裏?
孫策第一反應就是劉備和太史慈還潛在豫章附近。後來一想又不可能,自己都占了豫章,劉表的軍隊都打過來了。劉備還藏在豫章幹什麽?隻是,劉備的這支軍隊去了哪裏?
這卻是孫策一定要弄明白的事情。命令傳了下去,探子紛紛行動了起來。不怪孫策不知道,實在是孫策和劉備之間還隔著袁術和呂布。而且劉備跑得又快,行動很是隱秘。再加上孫策之前的情報收集的重點,也沒在劉備這一塊。所以就疏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