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提出,李傕、馬騰、張濟都不反對,而且這事再正義不過,任何人都沒有借口去阻攔反對。所以兵發枹罕之事,就這麽定了下來,板上釘釘了。
張濟迴家,把朝會之事向張繡一說,然後歎道:“李惠民不得了,這邊消息才遞過去,他那裏就立馬有應付的手段了。嘿,把馬超支到金城去,再讓你看住韓遂、馬超,龐德又在河東,那裏是李惠民的老剿,但凡有點風吹草動,李惠民便能一清二楚。麾下最能打的全都不在,韓遂也被按在金城動彈不得,馬壽成還有什麽膽量對付李稚然?”
張濟對張繡道:“我老了,當年從軍,也沒想過還有今日,這輩子也算值了。李家有李惠民,就算稚然敗了,也沒什麽。遲早還能起來。你與惠民交好,也是好事。我廝殺半生,到了今天,也不想多爭什麽了,馬壽成和韓文約人心不足,遲早要吃虧。未來的事,終究是你們年輕一代的,將來張家,也是你做主,李惠民你要是覺得可信可交,那這次你就多幫他,文錦,你要記住,錦上添花,永遠不如雪中送炭。”
張繡唯唯,點頭稱是。
馬騰迴府,心中怒火高熾,卻又沒法發泄,朝廷要吊民伐罪,征討不臣,理由再是正當不過,難道他要出麵攔著不成?要真這麽幹了,自己在天下人眼裏,成什麽了?
可朝廷這麽一搞,自己和韓文約共謀的大事怎麽辦?正在關鍵時刻突然來這麽一下,馬騰不禁心中就犯起了嘀咕來,這莫非是誰走漏了風聲,然後李傕那邊想出來的應對手段?
為這事,馬騰琢磨了好幾天,最後馬騰還是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根據他派出去的人的觀察迴報,李傕一如既往的沉迷於外道之中,而各方大佬們也都是風平浪靜,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這事是楊彪挑頭提出的,如果說楊彪發現了什麽,然後主動給李傕出謀畫策,那馬騰一萬個不相信。文臣們在經曆過董卓、李傕等人的亂兵多次蹂躪之後,在麵對武將的兵馬之時,現在隻會冷眼旁觀,隔岸觀火。說句不好聽的,包括他馬騰在內,不管是涼州誰死了,文臣們都隻會有高興的份。至於張濟,更是不可能了。張濟雖然也去過李傕家裏幾次,但以他和李傕的關係,卻是再正常不過。而且如果是張濟在其中搗鬼,為什麽還讓其侄張繡為主將,與孟起一道去金城,這事說不通啊!
馬騰把楊彪、李傕和張濟都給排除之後,心中總算是落下一顆大石了。隻要自己沒有暴露,那就好。這次不成,還有下次。慢慢等吧。馬騰歎了口氣,如此想道。
隻是他的潛意識中,卻是把李利這個因素給排除了。不是馬騰沒有想到李利,隻是他想著李利遠赴並州,正與胡人打仗,聽說那裏軍情如火,戰況緊急,又遠離了長安這個政治中心,李利哪裏還會有精力和時間來操作長安的事情呢?
馬超得到出兵的機會,興衝衝的迴家,卻看家自家父親陰沉著臉坐在桌子後麵,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馬超跟著馬騰在軍中曆練了好幾年,幹的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先是當叛軍,後來就是叛軍之間的互相殘殺、火並。直到後來馬騰和韓遂歸順朝廷這才消停下來。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隻講利益。年輕人,一腔血勇,滿懷抱負。誰小時候沒有點夢想、追求?誰不想幹一番光耀門楣的事業?馬超一身神力,弓馬槍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又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著要幹一番大事業。可惜跟隨父親殺得人頭滾滾,滿手鮮血,這好多事說都不能說。
不是殺的官兵,就是殺的曾經的自己人。馬超心裏麵豈能痛快?等歸順了朝廷,兩邊都各自提防著,所以馬騰的部隊幹脆就沒了事情幹。不用打仗,還有錢糧拿,馬騰的軍隊是高興了,可是馬超卻不高興了。年輕人滿身精力,哪裏閑得住。所以這才是馬超幾乎視李利為人生偶像,對李利羨慕得不得了的原因。
現在好不容易得了朝廷下派的任務,幹的還是能夠留名青史的偉光正的事業。隻要擊破了枹罕宋建,斬首班師而還。將來的史書上,必有他馬超的一筆。馬超豈能不高興?他之前在城外軍營,這次趕迴來,就是想著向父親訴說分享自己的愉悅心情。誰曾想,迴來卻看到了個愁眉不展的馬騰。
馬超頓時停步不前,輕聲道:“不知父親因何事而愁,孩兒願為父親大人分憂。”
馬騰抬眉,見馬超站在門口,頓時神色一變,笑道:“孟起迴來了,進來吧。”馬騰對這個兒子,那真的是喜歡到了極點。馬超不但長相極像馬騰,在武藝方麵更是青出於藍,遠勝馬騰。這讓馬騰感到非常欣慰,覺得老馬家後繼有人。雖然馬超在領兵方麵,還難以獨當一麵,但這種事情,經驗比天賦更重要。假以時日,馬超自然會成長起來。
馬騰知道自家兒子還年輕,正義感爆棚,比不了自己和朝廷裏許多隻看利益的老陰比,所以他平時在馬超跟前,也很會維護自己作為父親的偉岸形象,不會把自己陰暗的一麵,過多的暴露在馬超麵前。馬騰自詡為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他也經常拿這事來教育自己的子侄們,要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作為,負責任有擔當的漢朝好兒郎。作為一個漢朝忠良的後人,馬騰要是讓自己兒子知道了自己正和別人勾結在一起,意圖發動暴亂,武力推翻朝廷任命的大司馬,到時馬超會怎麽想?三觀崩不崩不好說,起碼馬騰這個父親的形象是要崩塌了的。
所以得見馬超問話,馬騰就笑道:“我有什麽好愁的。隻是想著你第一次獨自領軍,我心裏有些放心不下罷了。”這話也是真的,馬超這次確實是第一次離開馬騰的領導,跟著張繡一道出兵。馬超以前跟著馬騰,父親當然不會坑他,但跟著張繡,誰知道呢?
軍隊裏的破事兒也多得很,明麵上不好下手,暗底裏下絆子的機會多著呢。給你指條遠路,不給你向導,輜重物資劃撥慢一點……什麽,你抗命?抗命的下場就是砍腦袋,戰場上別說你老子是馬騰,你是個皇子,領軍大將都敢斬你。
張濟迴家,把朝會之事向張繡一說,然後歎道:“李惠民不得了,這邊消息才遞過去,他那裏就立馬有應付的手段了。嘿,把馬超支到金城去,再讓你看住韓遂、馬超,龐德又在河東,那裏是李惠民的老剿,但凡有點風吹草動,李惠民便能一清二楚。麾下最能打的全都不在,韓遂也被按在金城動彈不得,馬壽成還有什麽膽量對付李稚然?”
張濟對張繡道:“我老了,當年從軍,也沒想過還有今日,這輩子也算值了。李家有李惠民,就算稚然敗了,也沒什麽。遲早還能起來。你與惠民交好,也是好事。我廝殺半生,到了今天,也不想多爭什麽了,馬壽成和韓文約人心不足,遲早要吃虧。未來的事,終究是你們年輕一代的,將來張家,也是你做主,李惠民你要是覺得可信可交,那這次你就多幫他,文錦,你要記住,錦上添花,永遠不如雪中送炭。”
張繡唯唯,點頭稱是。
馬騰迴府,心中怒火高熾,卻又沒法發泄,朝廷要吊民伐罪,征討不臣,理由再是正當不過,難道他要出麵攔著不成?要真這麽幹了,自己在天下人眼裏,成什麽了?
可朝廷這麽一搞,自己和韓文約共謀的大事怎麽辦?正在關鍵時刻突然來這麽一下,馬騰不禁心中就犯起了嘀咕來,這莫非是誰走漏了風聲,然後李傕那邊想出來的應對手段?
為這事,馬騰琢磨了好幾天,最後馬騰還是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根據他派出去的人的觀察迴報,李傕一如既往的沉迷於外道之中,而各方大佬們也都是風平浪靜,一點兒蛛絲馬跡都沒有。這事是楊彪挑頭提出的,如果說楊彪發現了什麽,然後主動給李傕出謀畫策,那馬騰一萬個不相信。文臣們在經曆過董卓、李傕等人的亂兵多次蹂躪之後,在麵對武將的兵馬之時,現在隻會冷眼旁觀,隔岸觀火。說句不好聽的,包括他馬騰在內,不管是涼州誰死了,文臣們都隻會有高興的份。至於張濟,更是不可能了。張濟雖然也去過李傕家裏幾次,但以他和李傕的關係,卻是再正常不過。而且如果是張濟在其中搗鬼,為什麽還讓其侄張繡為主將,與孟起一道去金城,這事說不通啊!
馬騰把楊彪、李傕和張濟都給排除之後,心中總算是落下一顆大石了。隻要自己沒有暴露,那就好。這次不成,還有下次。慢慢等吧。馬騰歎了口氣,如此想道。
隻是他的潛意識中,卻是把李利這個因素給排除了。不是馬騰沒有想到李利,隻是他想著李利遠赴並州,正與胡人打仗,聽說那裏軍情如火,戰況緊急,又遠離了長安這個政治中心,李利哪裏還會有精力和時間來操作長安的事情呢?
馬超得到出兵的機會,興衝衝的迴家,卻看家自家父親陰沉著臉坐在桌子後麵,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馬超跟著馬騰在軍中曆練了好幾年,幹的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先是當叛軍,後來就是叛軍之間的互相殘殺、火並。直到後來馬騰和韓遂歸順朝廷這才消停下來。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隻講利益。年輕人,一腔血勇,滿懷抱負。誰小時候沒有點夢想、追求?誰不想幹一番光耀門楣的事業?馬超一身神力,弓馬槍刀,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又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著要幹一番大事業。可惜跟隨父親殺得人頭滾滾,滿手鮮血,這好多事說都不能說。
不是殺的官兵,就是殺的曾經的自己人。馬超心裏麵豈能痛快?等歸順了朝廷,兩邊都各自提防著,所以馬騰的部隊幹脆就沒了事情幹。不用打仗,還有錢糧拿,馬騰的軍隊是高興了,可是馬超卻不高興了。年輕人滿身精力,哪裏閑得住。所以這才是馬超幾乎視李利為人生偶像,對李利羨慕得不得了的原因。
現在好不容易得了朝廷下派的任務,幹的還是能夠留名青史的偉光正的事業。隻要擊破了枹罕宋建,斬首班師而還。將來的史書上,必有他馬超的一筆。馬超豈能不高興?他之前在城外軍營,這次趕迴來,就是想著向父親訴說分享自己的愉悅心情。誰曾想,迴來卻看到了個愁眉不展的馬騰。
馬超頓時停步不前,輕聲道:“不知父親因何事而愁,孩兒願為父親大人分憂。”
馬騰抬眉,見馬超站在門口,頓時神色一變,笑道:“孟起迴來了,進來吧。”馬騰對這個兒子,那真的是喜歡到了極點。馬超不但長相極像馬騰,在武藝方麵更是青出於藍,遠勝馬騰。這讓馬騰感到非常欣慰,覺得老馬家後繼有人。雖然馬超在領兵方麵,還難以獨當一麵,但這種事情,經驗比天賦更重要。假以時日,馬超自然會成長起來。
馬騰知道自家兒子還年輕,正義感爆棚,比不了自己和朝廷裏許多隻看利益的老陰比,所以他平時在馬超跟前,也很會維護自己作為父親的偉岸形象,不會把自己陰暗的一麵,過多的暴露在馬超麵前。馬騰自詡為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他也經常拿這事來教育自己的子侄們,要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作為,負責任有擔當的漢朝好兒郎。作為一個漢朝忠良的後人,馬騰要是讓自己兒子知道了自己正和別人勾結在一起,意圖發動暴亂,武力推翻朝廷任命的大司馬,到時馬超會怎麽想?三觀崩不崩不好說,起碼馬騰這個父親的形象是要崩塌了的。
所以得見馬超問話,馬騰就笑道:“我有什麽好愁的。隻是想著你第一次獨自領軍,我心裏有些放心不下罷了。”這話也是真的,馬超這次確實是第一次離開馬騰的領導,跟著張繡一道出兵。馬超以前跟著馬騰,父親當然不會坑他,但跟著張繡,誰知道呢?
軍隊裏的破事兒也多得很,明麵上不好下手,暗底裏下絆子的機會多著呢。給你指條遠路,不給你向導,輜重物資劃撥慢一點……什麽,你抗命?抗命的下場就是砍腦袋,戰場上別說你老子是馬騰,你是個皇子,領軍大將都敢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