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廚泉暫時安了心,李利心中也是一鬆。不然人匈奴騎兵真的一跑,李利這手頭可用的力量又會少上許多。自己的兵馬死傷太多了,李利又會心疼。畢竟他養兵也是要花費巨資的。平時沒事要發工資,打仗要犒賞、撫恤。錢都像流水一般花了出去,要不是河東的好東西多,他還真撐不住。


    界休城,位於界山之北。界山以前稱綿山,因為出了個割股肉給公子重耳充饑的介子推,後來就改名為界山了。


    公子重耳後來搖身一變成為晉文公,他下令封賞當初跟他一起流亡天涯的忠臣,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以為意,攜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知道後大為悔恨,於是派人入山尋找,找了許久找不到,就聽了小人之言,對綿山放了一把火。覺得放火燒山你總得出來吧。結果山都燒完了也不見人出來,最後火滅之後,入山尋找,卻見介子推與其幸福抱樹而死。


    介子推就成了後來品潔高尚、忠君愛國的典範了。傳聞晉文公把介子推所抱的柳樹砍了迴去,做成了一雙鞋履,每次看到這鞋子的時候,就歎息道:“悲哉足下!”後來足下這個詞,也成了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唿。


    又有傳聞寒食節也與晉文公悼念介子推有關係,到那一天,全民禁火吃冷飯來紀念介子推。當然,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現在界休的並州大將,喚做陳煒,是高幹的鄉黨。他自幼弓馬嫻熟,擅使一條長槍。此時帶了萬人,把界休這條防線,守得滴水不漏。


    界休後麵,是鄔縣、中都、京陵、祁縣四城。這五城首尾相連,距離都不是很遠。遙相唿應。一處有事,另外一處就會立馬出兵支援。這也是高幹能夠安心迴到晉陽城去主持大局的原因。


    高幹也想得很清楚,在界休布下大軍之後,李利隻要打這五城的任意一處,隻要不是一天之內破城,其他地方的任意一處兵馬,就會火速來援。從而迫使李利無功而返。


    這五座城池的守將,都是高幹的親信,在大軍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又怎麽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呢?


    所以高幹覺得,李利在清楚自己的布置之後,一定不會去界休那裏。高幹就是想逼著李利往自己所設定的戰場走。


    高幹所設想的戰場,在晉陽外圍的陽邑。陽邑前有箕城,後有鑿台,三城形成了犄角之勢,而陽邑地勢東邊最高,其他三處都明顯低於東方。高幹隻要掌控住製高點,就足以讓李利駐足不前了。


    一切計劃都很完美,但是李利就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還是決定,先打祁縣了。這一次的主將,是張遼。


    用張遼,李利是有原因的。他的殺手鐧,是前年被他救下的宋翼、王宏二人。這二人,是王允的老鄉。因李傕等人攻破長安,逼死王允,而後又大肆清洗王允派係。宋翼與王宏,一為左馮翊,一為右扶風,皆為高官,正是涼州集團要下手的對象。


    這兩人本也以為必死無疑,誰曾想關鍵時刻,被李利插手,把他們倆給救了出來。當然,人撈出來了,原來的位置也不會再還給他們。這麽關鍵的職位,李傕等人必然要控製在自己手中。於是兩人便護了王允等人的棺槨,一路北返迴到並州安葬。當年他們迴家時,還經過了河東,在安邑與李利見了一麵。


    宋翼與王宏不是祁縣人,但王允是。他們到了祁縣之後,見王氏族人死的死,散的散,剩下幾個小的孤苦無依,心中感念當年王允之情,於是幹脆就留了下來,在這裏照看王氏一家。


    本以為這一輩子,不再會與官場有什麽勾連了。誰曾想山不轉水轉,李利在河東蟄伏年餘之後,就悍然興兵,攻打並州,還一路打到太原來了。


    宋翼、王宏與王允是鐵杆,王允與呂布是同盟關係。張遼曾經是呂布的部將,又還是並州雁門人,所以,李利才用張遼為先鋒,攻打祁縣。他正是想讓張遼去與宋翼、王宏二人接觸。熟人加老鄉,有這一層關係在,總歸是要好說話一些的。


    這裏李利把一切都想到了,而祁縣城中,王宏和宋翼聞得李利進攻太原的消息,也是不禁愕然苦笑。


    這日兩人閑坐,王宏就問宋翼:“宋兄,若李太守兵至,你我如何自處?”


    宋翼喝了口茶湯,笑道:“如何自處?你我此時乃是一介庶民,與官場再無牽連,李惠民兵馬打到哪裏,又與我等何幹?”


    王宏不禁就苦笑道:“話雖如此,若他遣人來尋你我呢?”


    宋翼就長歎一聲,放下手中杯子,認真的看向王宏道:“你我受他活命之恩,不可不報。若他真派人來,也隻能助他一臂之力了。隻是我觀此子,所圖甚大,不是個安穩的性子。而你我若是助了河東軍,卻是惡了鄉黨。以後隻怕是更難了。”


    王宏就道:“宋兄可還有意出仕乎?”


    宋翼搖了搖頭:“亂世豪傑橫行,征戰四方,官場非你我所能安身立命之地也。若天下太平,我自當出山,上報君王,下撫黎民。如今,隻怕是不行了。”


    王宏就想起當日長安城中的血腥殺戮來。他們雖然位高權重,但比起三公九卿來,卻還是低了一級。連王允等手執權柄的公卿,都不能幸免,何況他們?


    這亂世,終究還是武夫的天下啊,王宏心中一聲暗歎,徹底熄滅了出山投靠李利的想法。個人榮辱和家族傳承比起來,無疑是後者更為重要。王允厲害吧,全家老少差點被李傕給殺了個精光。一時風光又有什麽用。不如隱居起來,一邊教導子弟,一邊觀察天下形勢。等天下徹底安定了,再出山也不遲。哪怕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後代傳人也行。這天下,終究是要靠讀書人來治理的。


    當然,天下太平的時候,做官一樣也會有風險。但太平和亂世最大的不同是,太平時節,最多死自己一個。而亂世之中,一死可能就是要死一大家子。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了。讓人難以接受啊。


    王宏和宋翼閑談之後沒過幾天,張遼就悄然引軍到了祁縣城外。當然,李利為了迷惑界休守軍,他率領徐晃與唿廚泉,大軍盡出,直撲界休。也算是為張遼的行動,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掩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王者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牛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牛道人並收藏三國之王者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