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眾之和本地土著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穿越眾可以站在比較高的維度上想事情。李利沒有為難多久,腦袋裏麵忽然就想起一個人名來。
於是他就對賈詡道:“不知南匈奴於夫羅現今在何處?”
賈詡心中還在盤算如何穩妥的拿下上黨呢。忽然冷不丁的李利就這麽一問,賈詡聽了就是一愣,旋又反應了過來,莫非李利這是要拉於夫羅一起?
賈詡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你要驅使胡人出力,給他錢糧就行了。現在於夫羅帶著部眾四處流竄,有奶就是娘。不怕他不心動。隻是胡人向來豺狼心性,搞不好就會反噬啊。賈詡生怕李利年輕,不知道厲害,而且又擔心涼州體係中,大量的雜胡會影響李利對胡人的觀感。於是就開口勸道:“惠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並州是於夫羅老家,他若是迴了並州,那可是如魚得水啊。”
沒錯,西河郡的美稷縣,就是南匈奴的王庭所在,南匈奴在那裏待了一百多年了。使匈奴中郎將的駐地也在那裏。現在於夫羅是有家難迴,但要是讓他抓住了機會,未來讓他在西河站穩了腳跟,對於李利謀取並州來說,卻不是個什麽好事。
不過,李利卻似乎一點兒也不擔心。他對掌控南匈奴以及於夫羅有著充足的信心和把握。實在不行,直接殺了就完了嘛。漢吏殺南匈奴的單於又不是沒幹過。
李利就笑道:“叔父,我自有計較。”賈詡見李利信心十足,倒也沒再勸了。他倒是明白自己這個年輕上司,別看年紀小,主意卻是正得很。而且在河東履職以來,基本上都沒有行差踏錯過。於是便辭別李利,出去幫著李利聯絡於夫羅去了。
南匈奴降漢以後,內部也是分為好幾派。一派是見識了漢朝的強盛之後,堅定的要跟著漢朝的腳步走,風裏雨裏,無怨無悔。於夫羅的父親就是堅定的擁漢派。漢朝虐他千百遍,他待漢朝如初戀。另外一派則是心中一直不怎麽服氣,還想著要搞一下事的。這些人,以南匈奴各部強勢貴族為主,他們對當年大匈奴的盛況一直念念不忘。對現在的日子不滿意,對以前的輝煌充滿了向往。胡、漢之間的衝突,基本上也都是這些人經常主動搞些摩擦弄出來的。最後一派就是中間派,誰也不幫,隻老老實實的過日子。胡也好,漢也罷。能安居樂業那就萬事大吉。
當年幽州烏桓聯合漢吏張舉等人造反,於夫羅奉父命領兵遠征幽州,給漢朝收拾爛攤子。
結果還沒迴來,老家的強硬派們就起兵作亂了。把自己老爹羌渠單於給殺了,並州刺史都被他們給弄死了。於夫羅又驚又怒,馬上率部趕迴去,行至半途,忽然傳來消息,那邊的造反派竟然立了新的單於。
造反派也不傻,他們把於夫羅的父親都給殺了,再迎立於夫羅的話,於夫羅上台之後搞清算怎麽辦。於夫羅到手的單於之位被奪,自然不甘心。但想著就這麽迴去,估計也打不過。於是就去洛陽,找朝廷訴苦。漢朝爸爸,我為了幫你們去打鮮卑、烏桓叛賊,現在老家起火了。我爹被殺了,我的單於之位也被搶了。漢朝爸爸你快替我出頭。
按照常理,漢朝也應該出麵替於夫羅主持公道。畢竟這邊的是自己的貼心小弟,那邊的卻是殺官造反的叛賊。可惜於夫羅來的時候不對,漢靈帝這會病重,百官們想著要立哪個皇子為新天子。哪裏還顧得上並州那邊的事。連被朝廷任命為並州牧,著他北上平叛的董卓,都停留在河東觀望洛陽形勢了。誰又還會理會一個於夫羅呢。
於夫羅見沒人理他,就在自己的部隊自立為單於。然後率部欲北返平叛,卻又被漢庭給禁止了。而到漢靈帝駕崩,並州那邊自己立的單於也死了之後,漢朝這邊又還是不給於夫羅冊封單於之位,讓南匈奴王庭單於空懸,隻讓那邊中立派的老王出麵來管理族中事務。
這下於夫羅可就把漢朝給恨上了。漢朝做事太不厚道了。我為你剖肝瀝膽,你卻待我如此殘忍!一怒之下,剛好河東白波賊起兵作亂,於夫羅索性就跟白波賊一起同流合汙了。縱兵到處搶掠。白波軍失勢之後,於夫羅又跟著張楊一起,擁護袁紹反董。後來又改變主意,甚至劫持過張楊。
這幾年,於夫羅一直居無定所,他帶著族人們,四處流浪。也時不時的跟黑山軍合作,不是打袁紹就是打曹操,可惜都無一例外的遭到了失敗。
這會的於夫羅,其實離河東並不遠,他就在河內和冀州的交界一帶的山穀之中盤桓。隻是於夫羅和他忠誠的族人們的日子,真的是快要撐不下去了。他曾經也想著帶領族人迴到故鄉。但卻被西河的族人給拒絕了。並揚言敢迴來就見一次打一次。
於夫羅的行蹤並不是什麽秘密,很快就被打探了出來。然後,賈逵就毛遂自薦,帶著李利的親筆信,悄悄的離開了河東,前往於夫羅那裏。去說服於夫羅去了。
於夫羅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這幾年的遭遇,讓他有些心力交瘁。所以賈逵看到的南匈奴單於,其實隻是一個臉色蠟黃,神色委頓的中年胡人罷了。
對於李利最近的名聲,於夫羅還是聽過的。這也是他還願意接見賈逵的原因之一。不然,憑著李傕等人當年鎮壓河東造反的梁子。於夫羅也是不會見李傕之侄派過來的使者的。
兩邊分賓主坐下之後,於夫羅很直接:“李利派你前來做甚?”胡人的性子向來直接。這不是他們天性如此,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漢文明,相對比較落後,搞不明白漢人的那一套。等後來他們融入漢文明之後,就不那麽好騙了。狡猾起來,也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賈逵就老老實實的道:“我家太守讓我前來問單於,可想迴西河否?”
於是他就對賈詡道:“不知南匈奴於夫羅現今在何處?”
賈詡心中還在盤算如何穩妥的拿下上黨呢。忽然冷不丁的李利就這麽一問,賈詡聽了就是一愣,旋又反應了過來,莫非李利這是要拉於夫羅一起?
賈詡想了想,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你要驅使胡人出力,給他錢糧就行了。現在於夫羅帶著部眾四處流竄,有奶就是娘。不怕他不心動。隻是胡人向來豺狼心性,搞不好就會反噬啊。賈詡生怕李利年輕,不知道厲害,而且又擔心涼州體係中,大量的雜胡會影響李利對胡人的觀感。於是就開口勸道:“惠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並州是於夫羅老家,他若是迴了並州,那可是如魚得水啊。”
沒錯,西河郡的美稷縣,就是南匈奴的王庭所在,南匈奴在那裏待了一百多年了。使匈奴中郎將的駐地也在那裏。現在於夫羅是有家難迴,但要是讓他抓住了機會,未來讓他在西河站穩了腳跟,對於李利謀取並州來說,卻不是個什麽好事。
不過,李利卻似乎一點兒也不擔心。他對掌控南匈奴以及於夫羅有著充足的信心和把握。實在不行,直接殺了就完了嘛。漢吏殺南匈奴的單於又不是沒幹過。
李利就笑道:“叔父,我自有計較。”賈詡見李利信心十足,倒也沒再勸了。他倒是明白自己這個年輕上司,別看年紀小,主意卻是正得很。而且在河東履職以來,基本上都沒有行差踏錯過。於是便辭別李利,出去幫著李利聯絡於夫羅去了。
南匈奴降漢以後,內部也是分為好幾派。一派是見識了漢朝的強盛之後,堅定的要跟著漢朝的腳步走,風裏雨裏,無怨無悔。於夫羅的父親就是堅定的擁漢派。漢朝虐他千百遍,他待漢朝如初戀。另外一派則是心中一直不怎麽服氣,還想著要搞一下事的。這些人,以南匈奴各部強勢貴族為主,他們對當年大匈奴的盛況一直念念不忘。對現在的日子不滿意,對以前的輝煌充滿了向往。胡、漢之間的衝突,基本上也都是這些人經常主動搞些摩擦弄出來的。最後一派就是中間派,誰也不幫,隻老老實實的過日子。胡也好,漢也罷。能安居樂業那就萬事大吉。
當年幽州烏桓聯合漢吏張舉等人造反,於夫羅奉父命領兵遠征幽州,給漢朝收拾爛攤子。
結果還沒迴來,老家的強硬派們就起兵作亂了。把自己老爹羌渠單於給殺了,並州刺史都被他們給弄死了。於夫羅又驚又怒,馬上率部趕迴去,行至半途,忽然傳來消息,那邊的造反派竟然立了新的單於。
造反派也不傻,他們把於夫羅的父親都給殺了,再迎立於夫羅的話,於夫羅上台之後搞清算怎麽辦。於夫羅到手的單於之位被奪,自然不甘心。但想著就這麽迴去,估計也打不過。於是就去洛陽,找朝廷訴苦。漢朝爸爸,我為了幫你們去打鮮卑、烏桓叛賊,現在老家起火了。我爹被殺了,我的單於之位也被搶了。漢朝爸爸你快替我出頭。
按照常理,漢朝也應該出麵替於夫羅主持公道。畢竟這邊的是自己的貼心小弟,那邊的卻是殺官造反的叛賊。可惜於夫羅來的時候不對,漢靈帝這會病重,百官們想著要立哪個皇子為新天子。哪裏還顧得上並州那邊的事。連被朝廷任命為並州牧,著他北上平叛的董卓,都停留在河東觀望洛陽形勢了。誰又還會理會一個於夫羅呢。
於夫羅見沒人理他,就在自己的部隊自立為單於。然後率部欲北返平叛,卻又被漢庭給禁止了。而到漢靈帝駕崩,並州那邊自己立的單於也死了之後,漢朝這邊又還是不給於夫羅冊封單於之位,讓南匈奴王庭單於空懸,隻讓那邊中立派的老王出麵來管理族中事務。
這下於夫羅可就把漢朝給恨上了。漢朝做事太不厚道了。我為你剖肝瀝膽,你卻待我如此殘忍!一怒之下,剛好河東白波賊起兵作亂,於夫羅索性就跟白波賊一起同流合汙了。縱兵到處搶掠。白波軍失勢之後,於夫羅又跟著張楊一起,擁護袁紹反董。後來又改變主意,甚至劫持過張楊。
這幾年,於夫羅一直居無定所,他帶著族人們,四處流浪。也時不時的跟黑山軍合作,不是打袁紹就是打曹操,可惜都無一例外的遭到了失敗。
這會的於夫羅,其實離河東並不遠,他就在河內和冀州的交界一帶的山穀之中盤桓。隻是於夫羅和他忠誠的族人們的日子,真的是快要撐不下去了。他曾經也想著帶領族人迴到故鄉。但卻被西河的族人給拒絕了。並揚言敢迴來就見一次打一次。
於夫羅的行蹤並不是什麽秘密,很快就被打探了出來。然後,賈逵就毛遂自薦,帶著李利的親筆信,悄悄的離開了河東,前往於夫羅那裏。去說服於夫羅去了。
於夫羅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這幾年的遭遇,讓他有些心力交瘁。所以賈逵看到的南匈奴單於,其實隻是一個臉色蠟黃,神色委頓的中年胡人罷了。
對於李利最近的名聲,於夫羅還是聽過的。這也是他還願意接見賈逵的原因之一。不然,憑著李傕等人當年鎮壓河東造反的梁子。於夫羅也是不會見李傕之侄派過來的使者的。
兩邊分賓主坐下之後,於夫羅很直接:“李利派你前來做甚?”胡人的性子向來直接。這不是他們天性如此,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漢文明,相對比較落後,搞不明白漢人的那一套。等後來他們融入漢文明之後,就不那麽好騙了。狡猾起來,也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賈逵就老老實實的道:“我家太守讓我前來問單於,可想迴西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