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生在世,不過數十春秋。時光易逝,功業難成。任歲月蹉跎而無動於衷,此非文遠之意,亦非我之意也。


    數月前董卓遭誅,我見朝廷對涼州諸部遲疑不決,不禁心生憂慮,於是便提出反攻長安之計,驅逐呂布、王允,奉國家以討天下。


    事既已成,文遠以為我為何不留在朝中?長安勢力錯綜複雜,公卿百官諸將,名位在我之上者不下百人。是以我離開長安,來到了河東。正是寧為雞口,不為牛後也。


    河東有鹽鐵之便,大河之險,真富庶之地也。若善養士卒百姓,未來大事可期也!文遠,與其坐困家中,不如出來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李利這一番話,有理有節。首先,講事實擺道理,告訴張遼,涼州諸將和關東諸侯是一丘之貉,你就別想著關東諸侯會來收複關中了。反董反了幾年,當初也隻有曹操和孫堅態度堅決點。現在曹操自己混成了兗州牧,孫堅戰死了。關東諸侯也早就開始自相殘殺搶地盤了。等他們來拯救你,這是做夢。


    其次,我們都是熱血青年,胸中豈無抱負?是個爺們就要站出來,建功勳、保家族,在這個亂世混出個人樣來。


    最後,我李利還是有點本事的,反攻長安這改變涼州軍的命運的決策,就是我提出來的。然後我不在長安貪圖享樂,主動來鎮守地方,也是有著長遠的目的的。你現在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來幫我幹。


    張遼陷入了沉思之中。李利的話,讓他大受震動。呂布幾個月沒有點動靜傳來,估計真如李利所說,關東已經在自相殘殺、自顧不暇了。反攻長安竟然是李利最先提出來的,這簡直太讓人吃驚了。根據李利所說,他直言不諱的說想做一番大事,難道自己就不想了嗎?


    自己要虛偽的否認嗎?不!堂堂好男兒,豈能如此。既然李利誠意滿滿,那麽自己還有什麽理由推脫下去呢?


    就先應允下來吧,大不了,將來覺得李利不行,自己再掛印而去好了。想到這裏,張遼就不再猶豫,乃道:“縱然心堅如鐵,也難擋明府口舌。蒙明府不棄,張遼願效驅馳。”說完,就拜了下去。


    李利大喜,上前一步,扶起張遼,笑道:“吾得文遠,如虎添翼也。”


    麾下有了賈詡、張遼、徐晃,小班底就有了雛形了。劉皇叔剛開始,也隻有關羽、張飛罷了。人家一開始還沒地盤呢。自己現在開局可謂是比劉皇叔要好多了,難道還發展不起來?


    當晚,李利大設宴席,為張遼慶賀。得知消息,不但賈詡和徐晃心中驚喜,衛覬等人心中也是驚訝得不行。


    自己四人輪番上陣都沒能拿下呂布,李利這廝是使了什麽妖法?張遼這個傻子,說了讓他有意出仕河東盡管來尋自己談,現在居然好處也不要了。嘿!


    第二日,李利就任命張遼為別部司馬,在郡中募兵。漢朝服兵役是一種義務,軍官一般都會有工資拿,但普通士兵除了衣食住行,其他的就沒有了。


    尤其是漢朝,喜歡征發七科謫的人去當兵服役,這些人都是死囚、犯官、商人、贅婿的身份。朝廷一般都是把他們往死裏用的,哪裏還會發軍餉。


    不過,李利既然是編練新軍,自然是要與眾不同。為了盡最大的限度提升自己麾下士兵的戰鬥力和忠誠度。李利把徐晃、張遼兩個喊了來一起商量。


    李利道:“征募士卒,盡量選身家清白的良家子。我欲擬令,全麵恢複漢家二十等軍功爵,且免從軍者家中一人田租,二位意下如何?”


    二十等爵是秦朝設置的,漢朝沿襲,剛開始執行得很好,但在漢武帝時,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他下令允許民間買爵。結果使二十等爵為人所輕。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又改了一次。


    到了東漢,雖然恢複了二十等爵,但執行得卻不太好。於是就漸漸沒人把這當做一迴事了。


    李利覺得,二十等爵執行得好了,還是很有作用的。它不但有著實際的利益,還是一種看得見的榮譽。每個等級的爵位,都有俸祿不說,家裏所擁有的田地和所能蓋的房子,都會不一樣。


    最最關鍵的是,李利覺得,天下崩亂在即,自己將來拿什麽來籠絡人心?自然是土地!現在土地兼並嚴重,豪強地主們田地無數,奴仆成千上萬。這些人,都是威脅到漢朝(自己)統治基礎的一種存在。


    與其讓土地被這些人給奪走了,還不如分給自己軍隊中的普通將士們。他們有了土地,就會更加向往軍功。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將來他們也隻會與自己站在一起。


    幾千年的曆史,無數王朝更迭,無非就是社會財富(土地)的再分配罷了。自己掌握了主動權,怕什麽?


    當然,張遼和徐晃沒有想得李利那麽遠。他們隻是覺得,這待遇也太好了吧?當然,待遇越好,將來他們所帶的士兵的戰鬥力肯定也會越強。這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隻是有些事,他們還是要提醒一下李利,徐晃就沉吟道:“如此,軍費開銷甚大,郡中府庫空空,為之奈何?”


    他這是提醒李利,你是一郡太守,話說出去了就要做到,糊弄普通百姓還好,你要是欺騙士卒們,後果就會很嚴重。到時當兵的鬧起來,他們誰也扛不住。


    李利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執掌河東一郡,他還怕弄不來錢。“公明、文遠,你們盡管放心,我自有打算,絕不會缺了軍費。”


    見李利如此保證,徐晃和張遼就辭別李利,匆匆趕軍往營去了。


    二將走後,李利開始沉吟起來。是要搞一筆快錢了。河東有鹽、有鐵,但想要看到成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那麽自己要幹點啥?


    李利摸著下巴想了半天,發現自己啥也想不起來。氣急之下心想,要是穿越的時候手機也跟著穿過來那就好了,手機裏倒是有大量的亂七八糟的資料,說不定裏麵就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好了,隻能幹瞪眼。


    自己既不會造炸藥、水泥,也不會造紙和玻璃。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給穿越者丟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王者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牛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牛道人並收藏三國之王者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