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終於在幾個小時前,逃離了狹窄的車廂,坐到了電腦桌前,哈哈,很慶幸我還活著,沒有把腸子吐出來,我決定迴去的時候坐火車&;&;
另外很感謝寒煙蘭芷,落芷喵咪的月票支持,感謝親們在這段時間的包容理解和支持!接下來幾天,古井可能也沒法固定發稿,畢竟好些年不見的師母,需要好好陪伴一下。抱歉了!等迴去後,古井會好好補償的!nn
武郡王妃見珍嬤嬤過來,看了眼站在崖邊兒的黛玉,對珍嬤嬤笑道:“我倒是第一次見玉兒這丫頭使性子呢。”珍嬤嬤也轉過頭看了一眼,點頭笑道:“姑娘家臉皮兒薄,縣主性子最是溫和,今兒這不是害羞了嗎?”
珍嬤嬤在轉迴頭來時,又正好看見遠處樹林邊兒上,莫軒正站在那兒,默默地望著黛玉的方向,笑道:“莫三爺倒是動了心思了。”說著對武郡王妃往莫軒那邊兒示意了一下,武郡王妃一見,便忍不住笑了出來。
莫軒遠遠地望著與錦兒一道站在山崖邊兒上的黛玉,看著她那單薄,甚至有些飄渺的身影,心底湧出一陣陣地疼痛,就仿佛她隨時會隨風飄走,隨時會化煙離去對於自己這般的想法,莫軒也覺得甚是好笑,卻又控製不住這樣的感受。
對於錦兒的詢問,黛玉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迴過頭繼續看著山下,看著那一片沉浸在落日餘暉中的土地,看著山下升起的嫋嫋炊煙,看著自己的莊子,看著莊外那條夾在果林中的路。
見黛玉沉默,錦兒心中更是莫明的忐忑,忍不住再次喚道:“姑娘?”這次黛玉沒讓錦兒久等,話音剛落,黛玉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黛玉指著山下,也不迴頭便輕聲說道:“錦兒姐姐看這片土地多美?”錦兒下意識的順著黛玉手指的方向看去,山下的莊園盡收眼底,甚至錦兒還看到牽著牛迴家的農夫,屁股後麵跟狗兒的孩童,看到了那升起的炊煙。確實極美極美
可這些在錦兒心中,與黛玉的將來相比,卻什麽也不是!遂錦兒看了兩眼,便轉過身咬了咬嘴角壓低了聲兒問道:“姑娘可是有什麽打算?錦兒瞧著莫三爺極好!王妃也”
黛玉想過錦兒會問,但沒想過會問得如此直接,但既然錦兒問了,黛玉卻是不願隱瞞,遂打斷道:“之前就說過,往後莫要再提,但錦兒姐姐既然一定要問,那我便也與你說說,但今日之言,我隻說一次。”
黛玉說完迴頭看了錦兒一眼,便再次迴過頭望向山腳下。錦兒見黛玉這般神情,心中一緊,急忙說道:“姑娘不想說不說便是。”
黛玉卻沒有再理會錦兒,隻幽幽地歎息道:“這些年來,錦兒姐姐陪著我一路走來,從記賬法,到建書院,從送家仆入學,再到令女子入學。這些你都是極為清楚的。那兵士訓練圖冊,雪橇圖冊這些你也都是看著我畫的。”
黛玉說到這兒,猛地迴過頭看向錦兒,淡笑道:“錦兒姐姐可明白這些都意味著什麽?”錦兒茫然的搖了搖頭,而後又艱澀地點了點頭,卻不知說什麽才好。黛玉卻是笑道:“莫軒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合適。”
深吸口氣後,黛玉接著說道:“我是不願與皇家宗室有所牽連的,可到如今卻不知該如何脫身了。若是再與承恩公府牽連上了,怕是就要成為林氏一族,萬死莫贖的罪人。”
錦兒聽到這捂著嘴驚唿道:“姑娘何處此言?這些年姑娘對林氏一族,對天朝百姓,做了這麽多,怎麽”
黛玉見錦兒如此,迴過頭望著山下笑道:“以前不懂,就因為做得多了,牽連深了,所以罪孽才更深了。但到如今,有些事兒,我卻是必須要去做的,而要做成這些事兒,怕是離不了皇室,或者說皇帝陛下的庇佑與支持。”
黛玉的話讓錦兒再次一驚道:“姑娘這是?”說到這兒錦兒猛地想起那些關於皇帝與黛玉的流言,急忙拉了黛玉問道:“難道流言都是真的?”
錦兒這話反倒是令黛玉愣了一下,而後沒好氣地迴頭瞪著眼看著錦兒問道:“錦兒姐姐胡說什麽呢?”
黛玉說完,歪著頭想了想,組織了一番語言才說道:“伴君如伴虎,當年年幼,我曾在聖上麵前口出狂言,聖上雖說恩許我麵聖時暢所欲言。可是,聖意難測,誰知道下一次暢所欲言之後,帶來的便不是殺身之禍?或許還會抄家滅族吧?”
黛玉說到這兒,也不看錦兒那滿臉不敢置信,甚至是驚恐的表情,接著說道:“這也是為何,我早早的便還了你們身契,讓你們一個個的都離得遠遠兒的道理。若非身邊兒實在需要些人手,便是你,我也是不會留的。”
錦兒有些不理解地問道:“姑娘為何會如此說?姑娘這是在聖上麵前究竟說了什麽?姑娘隻是姑娘家,難不成還能危及江山社稷不成?難不成還能”錦兒沒有說完,便見黛玉輕輕地點了點頭。
黛玉也不隱瞞,壓低了聲兒,對錦兒說道:“今日之言,出我口,入你耳,然後就忘了吧,別在提起。明白嗎?”見錦兒點了點頭,黛玉才說道:“就因為與軍隊與社稷有益,故而聖上是不會允許我脫離他的掌控的。將來的事兒,我如今也看不清了。”
黛玉的話,錦兒自然聽得明白,更是想得清楚。卻也正因為如此,錦兒有些失控地抓著黛玉的胳膊,慘白著臉龐,紅著眼眶道:“錦兒哪兒也不去,錦兒生是林府的人,要留在林府,死是林府的鬼,要守著姑娘!”
錦兒說完,有些頹敗地低聲哭泣道:“可姑娘,你怎麽能!你怎麽能這樣呢?你這是”黛玉拍了拍錦兒的手,很是感概的說道:“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玉兒享受著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一切,難道不該為他們做些什麽嗎?”
黛玉的話,讓錦兒無言以對,她心裏清楚,黛玉已經說了,做了,且還會繼續下去!再多說已是無益,遂急忙問道:“可如今如何是好?姑娘可有打算過?將來又該如何?”
黛玉安撫的拍了拍錦兒的手道:“錦兒姐姐也別想得太壞,隻如今,對於我的將來,怕是師傅也是幫不上什麽的,便隻能靜待聖意了。武郡王府,乃是聖上默許的,或者是父親向聖上求來的。可若是再牽連上後族,或是別的家族”
黛玉沒有說完,但錦兒已經明白,黛玉的將來,終不是她能做主的,便是提出意見,怕也是不能的。而如今聖意未明,黛玉便隻能與所有人保持合適的距離。
錦兒卻不知,黛玉心裏覺得自己才十五歲,並未想過要這麽早成親嫁人,在前世,自己這個年紀還隻需要安心,考一個好的高中而已。
再說如今的形勢,自己能不被收進後宮,已是萬福,是聖上的恩寵了,哪裏還敢奢求什麽?隻願身邊兒的人,都能好好兒的便好。至於盲婚啞嫁,隨波逐流暫時還未到哪一步吧!
黛玉甚至想過,若當真到了那一步,海外,便是黛玉能夠想到的唯一出路。故而黛玉一直在努力的慫恿著重啟海貿,如今說這些卻也有些為時過早。
黛玉不知的是在她與錦兒說這些話兒的時候,暗衛已經將今日黛玉在花廳中與莫軒趙秉所言之事,一字不落地稟報給了皇帝,皇帝聽得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這般聰慧美好的丫頭,若是早生二十年,那該多好!可偏偏與其說黃季雲與林如海是皇帝心中的知己,不如說,他倆加一塊兒也沒黛玉稱他心意。
尤其是黛玉那嘟著嘴嬌俏可人的模樣,那理直氣壯據理力爭的模樣,那笑顏如花的模樣那清冷的,端莊的,雅麗的,歡快的,甚至天真的神情,不時的在皇帝眼前晃過。
但皇帝此時卻沒有心思去細細品味,自己心中那些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他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國之君。
皇帝沉吟片刻後,便下傳令吏部,戶部,兵部,工部尚書以及大學士黃季雲和大皇子承德前來禦書房議事。
王公公不敢耽擱,自是匆匆而去。如此多重要官員,忽然齊聚禦書房,這樣的消息誰也瞞不住,更何況一向很是關注大皇子的四皇子承輝,自然也收到消息。一打聽卻得知是皇帝安排在黛玉那邊兒的暗衛傳迴什麽消息,皇帝接著便傳召了這許多大臣。
想到黛玉,四皇子承輝的嘴角便不自覺的勾了起來,甚至下意識的握緊了那隻曾經扶過黛玉一把的手。
可皇帝與大臣禦書房議事,皇子中卻隻有大皇子承德受到傳召,自己卻想到這兒,四皇子臉上的神情又冷了下來,甚至眼中也閃過一絲寒光,卻又很快的隱了下去。
黛玉還不知道,除了錦兒站在她身側後看著她的背影在心痛,還有一個人也站在不遠處的林邊兒,看著她的背影,心底莫明的痛楚著,目光一錯不錯地緊緊跟隨著她,仿佛生怕下一秒她就消失不見。
黛玉說完望著山下緩了緩心神,方轉過身對錦兒笑道:“哭什麽鼻子?還不快去瞧著熬粥,一會子你家姑娘我才是要餓的哭鼻子了!”說完黛玉便微微提著裙角,往武郡王妃那邊兒走去。
錦兒看著黛玉單薄倔強的背影,心中是一陣陣地刺痛,卻也明白此時該去準備晚膳。
錦兒舉步正欲走去,卻猛然看到莫軒呆呆地站在林邊兒,目光隨著黛玉的移動,緩緩地朝武郡王妃那邊兒看去。錦兒心中也是歎息不已,卻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說什麽了。
想到這兒,錦兒忽然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自己有姑娘護著,而姑娘卻隻能自己去麵對這一切。自己的將來姑娘給安排了,可姑娘自己的將來,卻不知在何處。
錦兒忍不住再次抬頭看了看那林邊兒站著的莫軒,天青色錦袍,束著銀腰帶。一塊墨色玉璧掛在腰間,再無它物裝飾。棱角分明的臉龐,一雙劍眉斜飛入鬢,明亮的眼睛,隨著自家姑娘的移動而微微轉動著。
看到這兒,錦兒又迴頭看了看已經與武郡王妃站在一起說著什麽的黛玉,錦兒也隻得深深地歎了口氣,便去準備晚膳。。
...
另外很感謝寒煙蘭芷,落芷喵咪的月票支持,感謝親們在這段時間的包容理解和支持!接下來幾天,古井可能也沒法固定發稿,畢竟好些年不見的師母,需要好好陪伴一下。抱歉了!等迴去後,古井會好好補償的!nn
武郡王妃見珍嬤嬤過來,看了眼站在崖邊兒的黛玉,對珍嬤嬤笑道:“我倒是第一次見玉兒這丫頭使性子呢。”珍嬤嬤也轉過頭看了一眼,點頭笑道:“姑娘家臉皮兒薄,縣主性子最是溫和,今兒這不是害羞了嗎?”
珍嬤嬤在轉迴頭來時,又正好看見遠處樹林邊兒上,莫軒正站在那兒,默默地望著黛玉的方向,笑道:“莫三爺倒是動了心思了。”說著對武郡王妃往莫軒那邊兒示意了一下,武郡王妃一見,便忍不住笑了出來。
莫軒遠遠地望著與錦兒一道站在山崖邊兒上的黛玉,看著她那單薄,甚至有些飄渺的身影,心底湧出一陣陣地疼痛,就仿佛她隨時會隨風飄走,隨時會化煙離去對於自己這般的想法,莫軒也覺得甚是好笑,卻又控製不住這樣的感受。
對於錦兒的詢問,黛玉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迴過頭繼續看著山下,看著那一片沉浸在落日餘暉中的土地,看著山下升起的嫋嫋炊煙,看著自己的莊子,看著莊外那條夾在果林中的路。
見黛玉沉默,錦兒心中更是莫明的忐忑,忍不住再次喚道:“姑娘?”這次黛玉沒讓錦兒久等,話音剛落,黛玉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黛玉指著山下,也不迴頭便輕聲說道:“錦兒姐姐看這片土地多美?”錦兒下意識的順著黛玉手指的方向看去,山下的莊園盡收眼底,甚至錦兒還看到牽著牛迴家的農夫,屁股後麵跟狗兒的孩童,看到了那升起的炊煙。確實極美極美
可這些在錦兒心中,與黛玉的將來相比,卻什麽也不是!遂錦兒看了兩眼,便轉過身咬了咬嘴角壓低了聲兒問道:“姑娘可是有什麽打算?錦兒瞧著莫三爺極好!王妃也”
黛玉想過錦兒會問,但沒想過會問得如此直接,但既然錦兒問了,黛玉卻是不願隱瞞,遂打斷道:“之前就說過,往後莫要再提,但錦兒姐姐既然一定要問,那我便也與你說說,但今日之言,我隻說一次。”
黛玉說完迴頭看了錦兒一眼,便再次迴過頭望向山腳下。錦兒見黛玉這般神情,心中一緊,急忙說道:“姑娘不想說不說便是。”
黛玉卻沒有再理會錦兒,隻幽幽地歎息道:“這些年來,錦兒姐姐陪著我一路走來,從記賬法,到建書院,從送家仆入學,再到令女子入學。這些你都是極為清楚的。那兵士訓練圖冊,雪橇圖冊這些你也都是看著我畫的。”
黛玉說到這兒,猛地迴過頭看向錦兒,淡笑道:“錦兒姐姐可明白這些都意味著什麽?”錦兒茫然的搖了搖頭,而後又艱澀地點了點頭,卻不知說什麽才好。黛玉卻是笑道:“莫軒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合適。”
深吸口氣後,黛玉接著說道:“我是不願與皇家宗室有所牽連的,可到如今卻不知該如何脫身了。若是再與承恩公府牽連上了,怕是就要成為林氏一族,萬死莫贖的罪人。”
錦兒聽到這捂著嘴驚唿道:“姑娘何處此言?這些年姑娘對林氏一族,對天朝百姓,做了這麽多,怎麽”
黛玉見錦兒如此,迴過頭望著山下笑道:“以前不懂,就因為做得多了,牽連深了,所以罪孽才更深了。但到如今,有些事兒,我卻是必須要去做的,而要做成這些事兒,怕是離不了皇室,或者說皇帝陛下的庇佑與支持。”
黛玉的話讓錦兒再次一驚道:“姑娘這是?”說到這兒錦兒猛地想起那些關於皇帝與黛玉的流言,急忙拉了黛玉問道:“難道流言都是真的?”
錦兒這話反倒是令黛玉愣了一下,而後沒好氣地迴頭瞪著眼看著錦兒問道:“錦兒姐姐胡說什麽呢?”
黛玉說完,歪著頭想了想,組織了一番語言才說道:“伴君如伴虎,當年年幼,我曾在聖上麵前口出狂言,聖上雖說恩許我麵聖時暢所欲言。可是,聖意難測,誰知道下一次暢所欲言之後,帶來的便不是殺身之禍?或許還會抄家滅族吧?”
黛玉說到這兒,也不看錦兒那滿臉不敢置信,甚至是驚恐的表情,接著說道:“這也是為何,我早早的便還了你們身契,讓你們一個個的都離得遠遠兒的道理。若非身邊兒實在需要些人手,便是你,我也是不會留的。”
錦兒有些不理解地問道:“姑娘為何會如此說?姑娘這是在聖上麵前究竟說了什麽?姑娘隻是姑娘家,難不成還能危及江山社稷不成?難不成還能”錦兒沒有說完,便見黛玉輕輕地點了點頭。
黛玉也不隱瞞,壓低了聲兒,對錦兒說道:“今日之言,出我口,入你耳,然後就忘了吧,別在提起。明白嗎?”見錦兒點了點頭,黛玉才說道:“就因為與軍隊與社稷有益,故而聖上是不會允許我脫離他的掌控的。將來的事兒,我如今也看不清了。”
黛玉的話,錦兒自然聽得明白,更是想得清楚。卻也正因為如此,錦兒有些失控地抓著黛玉的胳膊,慘白著臉龐,紅著眼眶道:“錦兒哪兒也不去,錦兒生是林府的人,要留在林府,死是林府的鬼,要守著姑娘!”
錦兒說完,有些頹敗地低聲哭泣道:“可姑娘,你怎麽能!你怎麽能這樣呢?你這是”黛玉拍了拍錦兒的手,很是感概的說道:“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玉兒享受著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一切,難道不該為他們做些什麽嗎?”
黛玉的話,讓錦兒無言以對,她心裏清楚,黛玉已經說了,做了,且還會繼續下去!再多說已是無益,遂急忙問道:“可如今如何是好?姑娘可有打算過?將來又該如何?”
黛玉安撫的拍了拍錦兒的手道:“錦兒姐姐也別想得太壞,隻如今,對於我的將來,怕是師傅也是幫不上什麽的,便隻能靜待聖意了。武郡王府,乃是聖上默許的,或者是父親向聖上求來的。可若是再牽連上後族,或是別的家族”
黛玉沒有說完,但錦兒已經明白,黛玉的將來,終不是她能做主的,便是提出意見,怕也是不能的。而如今聖意未明,黛玉便隻能與所有人保持合適的距離。
錦兒卻不知,黛玉心裏覺得自己才十五歲,並未想過要這麽早成親嫁人,在前世,自己這個年紀還隻需要安心,考一個好的高中而已。
再說如今的形勢,自己能不被收進後宮,已是萬福,是聖上的恩寵了,哪裏還敢奢求什麽?隻願身邊兒的人,都能好好兒的便好。至於盲婚啞嫁,隨波逐流暫時還未到哪一步吧!
黛玉甚至想過,若當真到了那一步,海外,便是黛玉能夠想到的唯一出路。故而黛玉一直在努力的慫恿著重啟海貿,如今說這些卻也有些為時過早。
黛玉不知的是在她與錦兒說這些話兒的時候,暗衛已經將今日黛玉在花廳中與莫軒趙秉所言之事,一字不落地稟報給了皇帝,皇帝聽得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這般聰慧美好的丫頭,若是早生二十年,那該多好!可偏偏與其說黃季雲與林如海是皇帝心中的知己,不如說,他倆加一塊兒也沒黛玉稱他心意。
尤其是黛玉那嘟著嘴嬌俏可人的模樣,那理直氣壯據理力爭的模樣,那笑顏如花的模樣那清冷的,端莊的,雅麗的,歡快的,甚至天真的神情,不時的在皇帝眼前晃過。
但皇帝此時卻沒有心思去細細品味,自己心中那些說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他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國之君。
皇帝沉吟片刻後,便下傳令吏部,戶部,兵部,工部尚書以及大學士黃季雲和大皇子承德前來禦書房議事。
王公公不敢耽擱,自是匆匆而去。如此多重要官員,忽然齊聚禦書房,這樣的消息誰也瞞不住,更何況一向很是關注大皇子的四皇子承輝,自然也收到消息。一打聽卻得知是皇帝安排在黛玉那邊兒的暗衛傳迴什麽消息,皇帝接著便傳召了這許多大臣。
想到黛玉,四皇子承輝的嘴角便不自覺的勾了起來,甚至下意識的握緊了那隻曾經扶過黛玉一把的手。
可皇帝與大臣禦書房議事,皇子中卻隻有大皇子承德受到傳召,自己卻想到這兒,四皇子臉上的神情又冷了下來,甚至眼中也閃過一絲寒光,卻又很快的隱了下去。
黛玉還不知道,除了錦兒站在她身側後看著她的背影在心痛,還有一個人也站在不遠處的林邊兒,看著她的背影,心底莫明的痛楚著,目光一錯不錯地緊緊跟隨著她,仿佛生怕下一秒她就消失不見。
黛玉說完望著山下緩了緩心神,方轉過身對錦兒笑道:“哭什麽鼻子?還不快去瞧著熬粥,一會子你家姑娘我才是要餓的哭鼻子了!”說完黛玉便微微提著裙角,往武郡王妃那邊兒走去。
錦兒看著黛玉單薄倔強的背影,心中是一陣陣地刺痛,卻也明白此時該去準備晚膳。
錦兒舉步正欲走去,卻猛然看到莫軒呆呆地站在林邊兒,目光隨著黛玉的移動,緩緩地朝武郡王妃那邊兒看去。錦兒心中也是歎息不已,卻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說什麽了。
想到這兒,錦兒忽然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自己有姑娘護著,而姑娘卻隻能自己去麵對這一切。自己的將來姑娘給安排了,可姑娘自己的將來,卻不知在何處。
錦兒忍不住再次抬頭看了看那林邊兒站著的莫軒,天青色錦袍,束著銀腰帶。一塊墨色玉璧掛在腰間,再無它物裝飾。棱角分明的臉龐,一雙劍眉斜飛入鬢,明亮的眼睛,隨著自家姑娘的移動而微微轉動著。
看到這兒,錦兒又迴頭看了看已經與武郡王妃站在一起說著什麽的黛玉,錦兒也隻得深深地歎了口氣,便去準備晚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