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警備第三集團軍依然是用自己優勢的火炮開路。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之下,警備第三集團軍的將士們,像是潮水一般得衝出了戰壕。
井學真看著對方衝過來的規模就知道,王英石是真的打算在今天解決自己了。因為他至少看到了一整個師的兵力在向自己發動攻擊。那可是足足兩萬人啊!
井學真在這個時候顯得異常的冷靜,他知道自己這邊是指望不上炮火支援了。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優勢兵力所帶來的火力強度。以及部隊的戰鬥意誌了。
井學真並沒有急著命令自己的士兵開火。因為現在的警備第三集團軍,並沒有衝進他的有效殺傷範圍之內。
可是,井學真卻發現了一個讓他感到有些焦慮的現象。那就是,警備第三集團軍的衝鋒速度並不算快。這並不是因為警備第三集團軍將士的腳力不行。而是因為跟隨他們衝鋒的,還有數量非常多的手推車。
那種手推車看起來不大,手推車上還有一個斜著的大板子一樣的東西。井學真覺得那個東西有些像是攻城中經常會用到的衝車。
不過,跟衝車不一樣的是,那個東西上麵並沒有一個個巨大的鐵刺,而是蒙著一些像是棉被一樣的東西。
井學真想起了之前趙欽宏說的那種秘密武器,他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王英石現在用的就是金世耀想到的主意!
王英石拿出的這樣東西,在我們這邊還算是比較有名氣的。在我們這邊,它有一個還算是比較響亮的名字——土坦克。
比較常見的土坦克,就是在手推車上固定上一個八仙桌,然後在桌上蒙上七八層濕棉被,在棉被之中還要有適量的沙土。
雖然,有很多人都認為,土坦克就是“神劇”之中的產物。可是,實際上土坦克真的是一種實用性比較高的裝備。不過,神劇中那種把棉被淋濕蒙在桌上就能防彈的設計確實是神劇專屬,而且沒有任何的實際價值。
在國外,曾經有人專門做過測試。測試者使用了一塊1.5厘米厚的木板,以及兩層棉被和兩層1厘米厚的沙土,然後利用鬼子的三八大蓋做測試。
測試的時候,他專門模擬了鬼子從炮樓之上向下射擊的情況。木板距離測試者隻有三十米左右的距離,米板的傾斜角度大概隻有四十五度。經過測試,三八大蓋居然隻能在木板上留下一個彈坑!
要知道,鬼子的三八大蓋雖然在總體性能上比不上我們的中正式。但是,它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三八大蓋的子彈口徑較小,精確性和穿透力都非常強大。
在抗戰的戰場上,鬼子的三八大蓋經常因為在中近距離內穿透力過強,而無法讓子彈在人體之中形成有效的翻滾,導致殺傷力大打折扣。
可這恰恰說明,三八大蓋的穿透力,在二戰時期的主戰步槍之中,即便不是最強的,也絕對是之一。
而測試者在使用三八大蓋的情況下,在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依然無法洞穿土坦克。要知道,那名測試者使用的是鬆木板,而且厚度也沒有常規的八仙桌厚。而且棉被和沙土也沒有抗戰時期那麽多。
不僅如此,測試者後來還使用同樣的目標,模擬了鬼子的輕重機槍射擊的情況,結果土坦克依然巍然不動。
以上種種都足以說明,真正的土坦克,並不是神劇編輯們臆想出來的東西,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性能還算可以。
王燁在無法弄出真正的坦克的情況下,就想著把這種東西拿出來應急。不過,這東西畢竟不是真正的坦克,它的缺點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它比較怕大炮!我們的先烈在使用土坦克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是敵人的炮樓。通常在敵人的炮樓之中是沒有大炮的,頂多就隻有迫擊炮和擲彈筒。
當初在抗日戰場上,還有另一樣武器也對鬼子的炮樓形成過不小的威脅或者說是威懾,那就是先烈們土造的榆木大炮。
所謂的榆木大炮,就是用中空的榆木做炮管製成的土炮。因為榆木並不適合做炮管,加上製造的方法往往比較粗糙。所以,榆木大炮幾乎沒有任何實用性。
但是,它畢竟也是能發出炮擊的聲音,也能發射炮彈的武器。所以,它巨大的聲響,往往能讓小鬼子以為,來攻擊他們的是裝備了大炮的主力部隊。所以,經常能把小鬼子和裏麵的偽軍嚇跑。
這足以說明,在當時的鬼子炮樓之中,是多麽的缺乏重火力支援?否則的話,他們何以聽見炮擊聲就要逃跑?
通常情況下,機槍和步槍才是炮樓之中的標準配置。而這兩種武器,正好能夠被土坦克抵擋。事實上,那種有七八層棉被保護的土坦克,就是為了對付鬼子的九二式重機槍準備的。
如果在當時的鬼子炮樓之中,有反坦克炮、火箭筒或者是無後坐力炮之類東西。哪怕就有一些野戰炮或者小口徑的步兵炮,都足以讓土坦克變成活棺材。
所以,在使用土坦克之前,王英石必須確保在土坦克衝鋒的路上,不會受到敵人炮火的打擊。
還有,土坦克畢竟是人力推動的。而且因為蓋上了濕棉被和沙土,所以重量比較大,無法長距離機動,也無法翻山越嶺。所以,在複雜地形和長距離奔襲的戰鬥中無法使用。在快速突襲作戰的時候也無法發揮作用,因為它的機動性跟不上步兵衝鋒的腳步。
警備第三集團軍這次的衝鋒速度之所以明顯變慢了,也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土坦克限製了他們的機動性。
好在,這一次王英石選擇狙擊井學真的地方是一塊足以容納幾十萬人作戰的開闊地,正好可以用來讓土坦克發威!
事實證明,之前趙欽宏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王燁確實能想到類似金世耀的戰車那樣的裝備,而且王燁還知道更好、也更方便製造的土坦克。
王燁並不是不用這種武器,而是這種武器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它都適用的。
井學真看著對方衝過來的規模就知道,王英石是真的打算在今天解決自己了。因為他至少看到了一整個師的兵力在向自己發動攻擊。那可是足足兩萬人啊!
井學真在這個時候顯得異常的冷靜,他知道自己這邊是指望不上炮火支援了。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優勢兵力所帶來的火力強度。以及部隊的戰鬥意誌了。
井學真並沒有急著命令自己的士兵開火。因為現在的警備第三集團軍,並沒有衝進他的有效殺傷範圍之內。
可是,井學真卻發現了一個讓他感到有些焦慮的現象。那就是,警備第三集團軍的衝鋒速度並不算快。這並不是因為警備第三集團軍將士的腳力不行。而是因為跟隨他們衝鋒的,還有數量非常多的手推車。
那種手推車看起來不大,手推車上還有一個斜著的大板子一樣的東西。井學真覺得那個東西有些像是攻城中經常會用到的衝車。
不過,跟衝車不一樣的是,那個東西上麵並沒有一個個巨大的鐵刺,而是蒙著一些像是棉被一樣的東西。
井學真想起了之前趙欽宏說的那種秘密武器,他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王英石現在用的就是金世耀想到的主意!
王英石拿出的這樣東西,在我們這邊還算是比較有名氣的。在我們這邊,它有一個還算是比較響亮的名字——土坦克。
比較常見的土坦克,就是在手推車上固定上一個八仙桌,然後在桌上蒙上七八層濕棉被,在棉被之中還要有適量的沙土。
雖然,有很多人都認為,土坦克就是“神劇”之中的產物。可是,實際上土坦克真的是一種實用性比較高的裝備。不過,神劇中那種把棉被淋濕蒙在桌上就能防彈的設計確實是神劇專屬,而且沒有任何的實際價值。
在國外,曾經有人專門做過測試。測試者使用了一塊1.5厘米厚的木板,以及兩層棉被和兩層1厘米厚的沙土,然後利用鬼子的三八大蓋做測試。
測試的時候,他專門模擬了鬼子從炮樓之上向下射擊的情況。木板距離測試者隻有三十米左右的距離,米板的傾斜角度大概隻有四十五度。經過測試,三八大蓋居然隻能在木板上留下一個彈坑!
要知道,鬼子的三八大蓋雖然在總體性能上比不上我們的中正式。但是,它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三八大蓋的子彈口徑較小,精確性和穿透力都非常強大。
在抗戰的戰場上,鬼子的三八大蓋經常因為在中近距離內穿透力過強,而無法讓子彈在人體之中形成有效的翻滾,導致殺傷力大打折扣。
可這恰恰說明,三八大蓋的穿透力,在二戰時期的主戰步槍之中,即便不是最強的,也絕對是之一。
而測試者在使用三八大蓋的情況下,在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依然無法洞穿土坦克。要知道,那名測試者使用的是鬆木板,而且厚度也沒有常規的八仙桌厚。而且棉被和沙土也沒有抗戰時期那麽多。
不僅如此,測試者後來還使用同樣的目標,模擬了鬼子的輕重機槍射擊的情況,結果土坦克依然巍然不動。
以上種種都足以說明,真正的土坦克,並不是神劇編輯們臆想出來的東西,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性能還算可以。
王燁在無法弄出真正的坦克的情況下,就想著把這種東西拿出來應急。不過,這東西畢竟不是真正的坦克,它的缺點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它比較怕大炮!我們的先烈在使用土坦克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是敵人的炮樓。通常在敵人的炮樓之中是沒有大炮的,頂多就隻有迫擊炮和擲彈筒。
當初在抗日戰場上,還有另一樣武器也對鬼子的炮樓形成過不小的威脅或者說是威懾,那就是先烈們土造的榆木大炮。
所謂的榆木大炮,就是用中空的榆木做炮管製成的土炮。因為榆木並不適合做炮管,加上製造的方法往往比較粗糙。所以,榆木大炮幾乎沒有任何實用性。
但是,它畢竟也是能發出炮擊的聲音,也能發射炮彈的武器。所以,它巨大的聲響,往往能讓小鬼子以為,來攻擊他們的是裝備了大炮的主力部隊。所以,經常能把小鬼子和裏麵的偽軍嚇跑。
這足以說明,在當時的鬼子炮樓之中,是多麽的缺乏重火力支援?否則的話,他們何以聽見炮擊聲就要逃跑?
通常情況下,機槍和步槍才是炮樓之中的標準配置。而這兩種武器,正好能夠被土坦克抵擋。事實上,那種有七八層棉被保護的土坦克,就是為了對付鬼子的九二式重機槍準備的。
如果在當時的鬼子炮樓之中,有反坦克炮、火箭筒或者是無後坐力炮之類東西。哪怕就有一些野戰炮或者小口徑的步兵炮,都足以讓土坦克變成活棺材。
所以,在使用土坦克之前,王英石必須確保在土坦克衝鋒的路上,不會受到敵人炮火的打擊。
還有,土坦克畢竟是人力推動的。而且因為蓋上了濕棉被和沙土,所以重量比較大,無法長距離機動,也無法翻山越嶺。所以,在複雜地形和長距離奔襲的戰鬥中無法使用。在快速突襲作戰的時候也無法發揮作用,因為它的機動性跟不上步兵衝鋒的腳步。
警備第三集團軍這次的衝鋒速度之所以明顯變慢了,也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土坦克限製了他們的機動性。
好在,這一次王英石選擇狙擊井學真的地方是一塊足以容納幾十萬人作戰的開闊地,正好可以用來讓土坦克發威!
事實證明,之前趙欽宏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王燁確實能想到類似金世耀的戰車那樣的裝備,而且王燁還知道更好、也更方便製造的土坦克。
王燁並不是不用這種武器,而是這種武器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它都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