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隻是一個什麽一字並肩王趙欽宏還不怕。更讓趙欽宏糟心的是,在民間傳聞之中,甚至有人說,自己要讓那個所謂的燕國做大梁的屏藩!
“王燁的野心是越來越大了。”趙欽宏的麵色平靜。
夏玉光一如既往地守在趙欽宏的身邊。夏玉光的目光中也滿是憤怒,他看出了王燁對趙欽宏的蔑視。
夏玉光可是趙欽宏最忠實的鷹犬。如果沒有趙欽宏,他夏玉光根本就什麽都不是。王燁蔑視趙欽宏,夏玉光自然是感同身受。
事實上,王燁還真就是非常蔑視趙欽宏。無論是趙欽宏蔑視百姓生死的行為,還是趙欽宏一心攬權無心國事的行為,都讓王燁對這個大梁的君主沒有任何的好感。
夏玉光冷聲對趙欽宏說:“陛下,這王燁是越來越不像話了。這一次,我們可無論如何都不能順了他的意啊!”
趙欽宏笑著說:“民間有那麽一句話叫‘皇帝不急太監急’。你看看現在,我們兩個這樣,不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嗎?”
夏玉光無奈得說:“陛下就不要取笑老奴了。”
趙欽宏歪了歪嘴角:“這可不是取笑。我是真的認為這句話是好話。隻有比皇帝自己還在意皇帝感受的太監,才是最忠心耿耿最好的太監。”
說著,趙欽宏咂了一口茶說:“王燁的條件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但是,王燁也確實到了該封王的時候了。”
夏玉光焦急的問道:“陛下,這是為何啊?”
趙欽宏說:“北方已經被打成了一片白地。現在,我們根本無力治理那裏。就是派駐官員過去,也沒有幾人真的願意去,不是半路稱病的,就是迴家丁憂的。如果不想北方的百姓來禍亂我們這裏,那我們就得讓王燁把北方的重擔扛起來。”
說著,趙欽宏又歎了口氣說:“而且,那王燁又是那麽好相與的嗎?現在他雖然無意脫離我們大梁。但是,如果他認為有必要的話,他已經有了自立的能力。他拿下的土地,我們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讓他吐出來的。要是我們不給他一個名正言順的統治權,他免不了要自立為王。到時候,我們的臉麵更加的難看。畢竟,我們現在可沒有跟他王燁正麵交鋒的能力。”
夏玉光明白了趙欽宏的意思,他氣憤得說:“那王燁的條件也太苛刻了吧?”
趙欽宏說:“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他王燁要開價,朕也能還價。封北平郡王,將其占領的土地賞給他做他的封國,每年的賦稅讓他如實上繳。這是朕的底線,要是王燁再不滿意,那就讓他自立為王吧。想必,這樣的條件,王燁應該也能滿意了吧?”
王燁自然是滿意的。很快,遼東這個名詞就已經無法再代表王燁所領導的勢力了。北平王國成了新的名詞,北平郡王成了王燁新的爵位。
這一次,王燁是真的有了坐王座的權利。雖然,他是一個有封國的郡王。但是,照例來說,他也不能弄個什麽登基大典的。
但是,為了給殘破的北方提振士氣。也為了向全天下昭示,北平王國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王燁還是借著晉爵的機會搞了一個類似開國大典的儀式。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王燁這是要另起爐灶了。就像三國時的吳國,吳國是最後一個稱帝的國度。
孫權甚至一度還向曹丕稱過臣。但是吳國作為三足鼎立之一的一足,確實是誰都無法否認的。
就在王燁開國之後不久,哈坎所代表的奧斯曼帝國,同北平王國的談判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哈坎其實對北平王國的實力也不太了解。因為一路上,他所見到的都隻是被北狄人破壞得非常徹底的土地。
同時,哈坎也知道了,這段時間他見到的,並不是北平王國最核心的土地。
想要知道北平王國的真正實力,哈坎必須見識一下傳聞之中的遼東的繁華。
於是,在開始談判之前,哈坎提出了一個條件。希望談判的地點能設立在萬州城之中。
包岑正為了這個問題特意請示了一下王燁。
王燁思考了一下問道:“這一次的談判,包先生準備親自上陣嗎?”
包岑正搖了搖頭說:“沒必要。反正這一次,我們和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有多少實質性的合作。雙方需要的,可能都是同樣一件東西,就是一紙盟約而已。隻要有這一紙盟約,北狄人的勢力就會被分散。我的外交部之中,正好還有很多有資質的年輕人需要鍛煉。我想借著這次機會讓他們去鍛煉鍛煉。”
王燁說:“既然如此,那就依哈坎的要求吧。把我的想法跟你屬下的年輕人說清楚。實質性的軍事和經濟條件我們一概不能答應。如果哈坎非有這樣的要求也可以,讓他們奧斯曼帝國先做出行動。要在盟約上寫清楚,隻有等他們奧斯曼帝國取得什麽樣的成績之後,我們才會有所行動。要是哈坎還不滿意,那我們的盟約就不用談下去了。反正對我們來說,這一紙盟約連意外驚喜都算不上,有沒有都行。”
知道北平王國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哈坎非常的開心。
作為一名受過良好教育,也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人。
哈坎非常清楚,看一個勢力有多大的戰爭潛力?並不隻要看這個勢力現有的軍事實力有多強大?還要看這個勢力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強弱。
隻有一個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度,才能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笑到最後。
哈坎已經見識了北平王國軍事力量的強大。現在,他就要好好看看,傳說中宛如人間淨土一般的遼東,究竟是有多麽的富庶?
同奧斯曼帝國的談判和盟約,對北平王國和王燁來說都隻能算是一段小插曲。他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自己的五年計劃。
鄭流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將王燁需要的五年計劃拿出來了。
看著鄭流拿出的報告,王燁笑著對鄭流說:“辛苦老鄭了。這一次做這份計劃的經驗教訓,老鄭迴去一定要好好的總結一下。以後我們還用得上。”
“王燁的野心是越來越大了。”趙欽宏的麵色平靜。
夏玉光一如既往地守在趙欽宏的身邊。夏玉光的目光中也滿是憤怒,他看出了王燁對趙欽宏的蔑視。
夏玉光可是趙欽宏最忠實的鷹犬。如果沒有趙欽宏,他夏玉光根本就什麽都不是。王燁蔑視趙欽宏,夏玉光自然是感同身受。
事實上,王燁還真就是非常蔑視趙欽宏。無論是趙欽宏蔑視百姓生死的行為,還是趙欽宏一心攬權無心國事的行為,都讓王燁對這個大梁的君主沒有任何的好感。
夏玉光冷聲對趙欽宏說:“陛下,這王燁是越來越不像話了。這一次,我們可無論如何都不能順了他的意啊!”
趙欽宏笑著說:“民間有那麽一句話叫‘皇帝不急太監急’。你看看現在,我們兩個這樣,不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嗎?”
夏玉光無奈得說:“陛下就不要取笑老奴了。”
趙欽宏歪了歪嘴角:“這可不是取笑。我是真的認為這句話是好話。隻有比皇帝自己還在意皇帝感受的太監,才是最忠心耿耿最好的太監。”
說著,趙欽宏咂了一口茶說:“王燁的條件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但是,王燁也確實到了該封王的時候了。”
夏玉光焦急的問道:“陛下,這是為何啊?”
趙欽宏說:“北方已經被打成了一片白地。現在,我們根本無力治理那裏。就是派駐官員過去,也沒有幾人真的願意去,不是半路稱病的,就是迴家丁憂的。如果不想北方的百姓來禍亂我們這裏,那我們就得讓王燁把北方的重擔扛起來。”
說著,趙欽宏又歎了口氣說:“而且,那王燁又是那麽好相與的嗎?現在他雖然無意脫離我們大梁。但是,如果他認為有必要的話,他已經有了自立的能力。他拿下的土地,我們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讓他吐出來的。要是我們不給他一個名正言順的統治權,他免不了要自立為王。到時候,我們的臉麵更加的難看。畢竟,我們現在可沒有跟他王燁正麵交鋒的能力。”
夏玉光明白了趙欽宏的意思,他氣憤得說:“那王燁的條件也太苛刻了吧?”
趙欽宏說:“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他王燁要開價,朕也能還價。封北平郡王,將其占領的土地賞給他做他的封國,每年的賦稅讓他如實上繳。這是朕的底線,要是王燁再不滿意,那就讓他自立為王吧。想必,這樣的條件,王燁應該也能滿意了吧?”
王燁自然是滿意的。很快,遼東這個名詞就已經無法再代表王燁所領導的勢力了。北平王國成了新的名詞,北平郡王成了王燁新的爵位。
這一次,王燁是真的有了坐王座的權利。雖然,他是一個有封國的郡王。但是,照例來說,他也不能弄個什麽登基大典的。
但是,為了給殘破的北方提振士氣。也為了向全天下昭示,北平王國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王燁還是借著晉爵的機會搞了一個類似開國大典的儀式。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王燁這是要另起爐灶了。就像三國時的吳國,吳國是最後一個稱帝的國度。
孫權甚至一度還向曹丕稱過臣。但是吳國作為三足鼎立之一的一足,確實是誰都無法否認的。
就在王燁開國之後不久,哈坎所代表的奧斯曼帝國,同北平王國的談判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哈坎其實對北平王國的實力也不太了解。因為一路上,他所見到的都隻是被北狄人破壞得非常徹底的土地。
同時,哈坎也知道了,這段時間他見到的,並不是北平王國最核心的土地。
想要知道北平王國的真正實力,哈坎必須見識一下傳聞之中的遼東的繁華。
於是,在開始談判之前,哈坎提出了一個條件。希望談判的地點能設立在萬州城之中。
包岑正為了這個問題特意請示了一下王燁。
王燁思考了一下問道:“這一次的談判,包先生準備親自上陣嗎?”
包岑正搖了搖頭說:“沒必要。反正這一次,我們和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有多少實質性的合作。雙方需要的,可能都是同樣一件東西,就是一紙盟約而已。隻要有這一紙盟約,北狄人的勢力就會被分散。我的外交部之中,正好還有很多有資質的年輕人需要鍛煉。我想借著這次機會讓他們去鍛煉鍛煉。”
王燁說:“既然如此,那就依哈坎的要求吧。把我的想法跟你屬下的年輕人說清楚。實質性的軍事和經濟條件我們一概不能答應。如果哈坎非有這樣的要求也可以,讓他們奧斯曼帝國先做出行動。要在盟約上寫清楚,隻有等他們奧斯曼帝國取得什麽樣的成績之後,我們才會有所行動。要是哈坎還不滿意,那我們的盟約就不用談下去了。反正對我們來說,這一紙盟約連意外驚喜都算不上,有沒有都行。”
知道北平王國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哈坎非常的開心。
作為一名受過良好教育,也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人。
哈坎非常清楚,看一個勢力有多大的戰爭潛力?並不隻要看這個勢力現有的軍事實力有多強大?還要看這個勢力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強弱。
隻有一個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度,才能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笑到最後。
哈坎已經見識了北平王國軍事力量的強大。現在,他就要好好看看,傳說中宛如人間淨土一般的遼東,究竟是有多麽的富庶?
同奧斯曼帝國的談判和盟約,對北平王國和王燁來說都隻能算是一段小插曲。他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自己的五年計劃。
鄭流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將王燁需要的五年計劃拿出來了。
看著鄭流拿出的報告,王燁笑著對鄭流說:“辛苦老鄭了。這一次做這份計劃的經驗教訓,老鄭迴去一定要好好的總結一下。以後我們還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