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王廷建,張博遠他們更加相信遼東軍的戰鬥力。他們相信遼東軍一定能在他們完蛋之前趕過來。
甚至,張博遠還希望,他們這邊可以打得焦灼一些。他們在這裏打得越是慘烈,他們未來在遼東軍的地位就越高。
張博遠他們現在還有一個野心,他們希望能成為遼東軍的一員。他們相信,自己絕對會有這個機會的。
在遼東軍同大梁正式撕破臉之前,他們自然是沒有這個機會的。但是,一旦遼東軍跟大梁正式撕破臉皮,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加入遼東軍了。
別的不說,以他們這麽長時間以來對遼東軍的了解。他們知道,遼東軍的訓練是非常嚴格的。即便是遼東軍的新兵訓練也是一樣。這也就讓遼東軍擴軍的速度大大的慢於別人。
尤其遼東軍軍官的培養就更是這樣了。他們這些人,和他們手下的士兵,雖然以遼東軍的標準來看都是不合格的。但是,他們的基礎畢竟已經打好了,遼東軍再培養也會輕鬆很多。
所以,他們自信,等到王燁和趙欽宏正式決裂的時候,就是他們正式加入遼東軍的時候。
在正式加入遼東軍之前,他們自然是希望能積累些東西出來。這樣,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裏,才能在遼東軍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張博遠的想法,自然也跟王廷建提起過。王廷建自己倒是不在意什麽積累戰功之類的。
他畢竟是王燁的嶽父,無論如何王燁都不會虧待他。但是,如果能在正式加入遼東之前,給自己爭取到更高的地位,他還是很樂意的。
別的不說,他這個嶽父越是得力,他的女兒未來在王燁的“後宮”之中的地位就越是穩固。他們王家在未來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王廷建明白王燁的真心。但是,他畢竟是封建時代出來的人。他才不相信王燁未來會隻娶一個老婆呢。他也不會相信,自己的女兒一定能看住王燁一輩子。
王廷建現在,基本上已經將王燁當做是皇帝來看待了。他也開始將自己當做是遼東的“外戚”,後宮爭寵的那一套王廷建都準備用出來了。
王廷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了趙欽宏的召見。當趙欽宏說出自己南巡的想法之後,王廷建自然是反對的。
王廷建跪拜在地:“陛下,老臣建議,將那些提議陛下南巡的人都斬首示眾。大戰在即,他們如此動搖軍心,簡直是居心叵測!”
趙欽宏皺了皺眉頭,王廷建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但是,趙欽宏也有些拿不準,王廷建是不是真的有信心守住京城?
趙欽宏問道:“卿家可有良策守城?”
王廷建笑著說:“老臣哪裏有什麽良策啊?無外乎就是死戰而已。”
趙欽宏險些沒翻個白眼出來。
“感情你就是來勸朕死戰的?你死無所謂,朕可不能死!”趙欽宏在心中暗自嘀咕。
王廷建見趙欽宏的臉色不對,他就知道趙欽宏心中的想法了。
王廷建說:“陛下,南巡隻能換一時的安全。如果陛下真的去了南京,北方之地不在陛下的手中。南方士紳的勢力又非常強大,陛下就是到了南方,恐怕也很難一唿百應。到時候......”
王廷建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王廷建就是告訴趙欽宏,如果趙欽宏南下,那恐怕天下立刻就要進入群雄爭霸的局麵。
趙欽宏自己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要不是擔心這個,他早就下定決心跑了!
不過,王廷建說的那種可能隻是最壞的可能。趙欽宏自認,隻要自己的親軍可以完整得跟自己南下。自己掌握著大梁這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在南方就高枕無憂。
當然了,他在設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自動自覺得將遼東軍和王家軍排除在外了。
而且,他最近也在計算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他趙欽宏不得不退守長江以南。憑借長江天險,他能否和王燁或者查幹巴拉劃江而治?
這個問題,趙欽宏暫時還沒有答案。他問道:“在卿家看來,守城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王廷建半晌無語。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但是,王廷建現在考慮得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對現在的遼東來說,趙欽宏走還是不走?哪一個對遼東更加有利?
趙欽宏如果走了,北方的土地就是查幹巴拉和王燁的了。至於說,最終能落到誰的手中,王廷建認為是王燁。
隻是,遼東現在的家底還是太薄了。想要一口吞下這麽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是這麽重要的土地,對遼東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可是,如果趙欽宏不走。那在戰爭結束之後,遼東可能會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王燁自己自然是不在乎撈不到好處的。遼東的高層可能也不在乎。
他們跟隨王燁日久,他們也都漸漸得有了濟世救人的心。
但是,王廷建可不能不考慮這個。他的命運已經跟遼東緊緊的綁在一起了,他必須考慮如何能為遼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王廷建沉默得太久了,趙欽宏有些不耐煩了。趙欽宏就又追問了一句:“這個問題很難迴答嗎?”
王廷建說:“如果陛下讓臣在城外守城。有陛下的親軍和老臣策應,老臣有六成的把握守城成功。如果陛下讓老臣在城內守城,讓老臣和親軍齊心合力,那老臣就有八成的把握。”
趙欽宏的眉頭下意識的皺了皺,雖然隻是一閃而逝,但是王廷建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
王廷建剛剛的迴答非常有講究。他剛剛說得似乎很有把握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他後麵那句話完全就是廢話。
因為,趙欽宏是不可能讓他進城的。尤其是王廷建的大炮,請神容易送神難,王家軍的大炮要是進了城,想讓王廷建再把它們送出去可就難了。
至於前麵的那一句,其實也沒有什麽意義。因為那個六成勝算,是要趙欽宏的親軍和王廷建通力合作的前提下,才有意義的。
可是,那也就意味著,趙欽宏要讓自己的親軍承受非常大的消耗。他要是真這麽做了,那他趙欽宏的實力豈不是又要受到巨大的削弱?
甚至,張博遠還希望,他們這邊可以打得焦灼一些。他們在這裏打得越是慘烈,他們未來在遼東軍的地位就越高。
張博遠他們現在還有一個野心,他們希望能成為遼東軍的一員。他們相信,自己絕對會有這個機會的。
在遼東軍同大梁正式撕破臉之前,他們自然是沒有這個機會的。但是,一旦遼東軍跟大梁正式撕破臉皮,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加入遼東軍了。
別的不說,以他們這麽長時間以來對遼東軍的了解。他們知道,遼東軍的訓練是非常嚴格的。即便是遼東軍的新兵訓練也是一樣。這也就讓遼東軍擴軍的速度大大的慢於別人。
尤其遼東軍軍官的培養就更是這樣了。他們這些人,和他們手下的士兵,雖然以遼東軍的標準來看都是不合格的。但是,他們的基礎畢竟已經打好了,遼東軍再培養也會輕鬆很多。
所以,他們自信,等到王燁和趙欽宏正式決裂的時候,就是他們正式加入遼東軍的時候。
在正式加入遼東軍之前,他們自然是希望能積累些東西出來。這樣,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裏,才能在遼東軍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張博遠的想法,自然也跟王廷建提起過。王廷建自己倒是不在意什麽積累戰功之類的。
他畢竟是王燁的嶽父,無論如何王燁都不會虧待他。但是,如果能在正式加入遼東之前,給自己爭取到更高的地位,他還是很樂意的。
別的不說,他這個嶽父越是得力,他的女兒未來在王燁的“後宮”之中的地位就越是穩固。他們王家在未來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王廷建明白王燁的真心。但是,他畢竟是封建時代出來的人。他才不相信王燁未來會隻娶一個老婆呢。他也不會相信,自己的女兒一定能看住王燁一輩子。
王廷建現在,基本上已經將王燁當做是皇帝來看待了。他也開始將自己當做是遼東的“外戚”,後宮爭寵的那一套王廷建都準備用出來了。
王廷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了趙欽宏的召見。當趙欽宏說出自己南巡的想法之後,王廷建自然是反對的。
王廷建跪拜在地:“陛下,老臣建議,將那些提議陛下南巡的人都斬首示眾。大戰在即,他們如此動搖軍心,簡直是居心叵測!”
趙欽宏皺了皺眉頭,王廷建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但是,趙欽宏也有些拿不準,王廷建是不是真的有信心守住京城?
趙欽宏問道:“卿家可有良策守城?”
王廷建笑著說:“老臣哪裏有什麽良策啊?無外乎就是死戰而已。”
趙欽宏險些沒翻個白眼出來。
“感情你就是來勸朕死戰的?你死無所謂,朕可不能死!”趙欽宏在心中暗自嘀咕。
王廷建見趙欽宏的臉色不對,他就知道趙欽宏心中的想法了。
王廷建說:“陛下,南巡隻能換一時的安全。如果陛下真的去了南京,北方之地不在陛下的手中。南方士紳的勢力又非常強大,陛下就是到了南方,恐怕也很難一唿百應。到時候......”
王廷建的話沒有說下去,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王廷建就是告訴趙欽宏,如果趙欽宏南下,那恐怕天下立刻就要進入群雄爭霸的局麵。
趙欽宏自己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要不是擔心這個,他早就下定決心跑了!
不過,王廷建說的那種可能隻是最壞的可能。趙欽宏自認,隻要自己的親軍可以完整得跟自己南下。自己掌握著大梁這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在南方就高枕無憂。
當然了,他在設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自動自覺得將遼東軍和王家軍排除在外了。
而且,他最近也在計算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他趙欽宏不得不退守長江以南。憑借長江天險,他能否和王燁或者查幹巴拉劃江而治?
這個問題,趙欽宏暫時還沒有答案。他問道:“在卿家看來,守城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王廷建半晌無語。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但是,王廷建現在考慮得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對現在的遼東來說,趙欽宏走還是不走?哪一個對遼東更加有利?
趙欽宏如果走了,北方的土地就是查幹巴拉和王燁的了。至於說,最終能落到誰的手中,王廷建認為是王燁。
隻是,遼東現在的家底還是太薄了。想要一口吞下這麽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是這麽重要的土地,對遼東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可是,如果趙欽宏不走。那在戰爭結束之後,遼東可能會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王燁自己自然是不在乎撈不到好處的。遼東的高層可能也不在乎。
他們跟隨王燁日久,他們也都漸漸得有了濟世救人的心。
但是,王廷建可不能不考慮這個。他的命運已經跟遼東緊緊的綁在一起了,他必須考慮如何能為遼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王廷建沉默得太久了,趙欽宏有些不耐煩了。趙欽宏就又追問了一句:“這個問題很難迴答嗎?”
王廷建說:“如果陛下讓臣在城外守城。有陛下的親軍和老臣策應,老臣有六成的把握守城成功。如果陛下讓老臣在城內守城,讓老臣和親軍齊心合力,那老臣就有八成的把握。”
趙欽宏的眉頭下意識的皺了皺,雖然隻是一閃而逝,但是王廷建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
王廷建剛剛的迴答非常有講究。他剛剛說得似乎很有把握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他後麵那句話完全就是廢話。
因為,趙欽宏是不可能讓他進城的。尤其是王廷建的大炮,請神容易送神難,王家軍的大炮要是進了城,想讓王廷建再把它們送出去可就難了。
至於前麵的那一句,其實也沒有什麽意義。因為那個六成勝算,是要趙欽宏的親軍和王廷建通力合作的前提下,才有意義的。
可是,那也就意味著,趙欽宏要讓自己的親軍承受非常大的消耗。他要是真這麽做了,那他趙欽宏的實力豈不是又要受到巨大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