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欽宏擺擺手說:“鎮守遼東,本就是你的職責所在。你關心遼東的安全是理所當然的。北狄人的勢力和遼東直接接壤,你關心北狄人正是你盡職盡責的表現,又何罪之有呢?”
王燁躬身說道:“謝陛下體諒。”
趙欽宏想了想問道:“首輔,這件事就由你來跟遼侯解釋一下吧。”
鄧文耀站出來說:“北狄人的事,暫時跟大梁還沒有什麽關係?北狄人內部動蕩,對我們大梁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能給我們大梁爭取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所以,當初我們朝議的結果,就是不插手這件事。”
王燁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大家也都看出了他臉色的變化。甚至,有些人還在暗自竊喜,他們以為王燁是在擔心遼東的安全。也有些人感到有些疑惑,遼東現在實力強大,他應該不會被一個查幹巴拉嚇到吧?
趙欽宏就持有這種想法。所以,他便問道:“遼侯可是有什麽不同意見?”
王燁這時想起了包岑正當時問自己的那句話:“陛下有沒有發現,這幾年的天氣越來越冷了?”
眾人都有些奇怪,趙欽宏看了看欽天監監正陳桐。陳桐會意,他站出來說:“迴稟陛下。遼侯說得沒錯,近五年來,天氣確實在逐漸變冷。而且,似乎是沒有迴暖的跡象。”
眾人一片嘩然,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王燁說的天氣跟北狄人有什麽關係?但是,他們也都知道如果天氣不斷的變冷下去,對農業和大梁的影響都會非常的大。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擔心,自家莊園明年的收成了。
可是,在場的人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的。翟玉成便站出來問了一句:“遼侯可是要說,北狄人又可能會大舉南下?”
翟玉成的問題又引起了一片嘩然。經過翟玉成的提醒,所有人都想明白了,天氣變冷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更北邊草原上的人。
如果草原上的北狄人活不下去了,他們自然是要南下的。這已經在之前幾年,被反複證明過了。
王燁點點頭:“不僅僅會大舉南下,在下認為,在未來幾年之內,北狄人定然會大舉進攻大梁。而且規模......”
說完,王燁觀察了一下眾人的臉色才說:“應該會空前的強大!遠超在座任何一位預計的強大!”
朝堂之上立刻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兵部尚書於錦鵬。他主管的就是兵事。大梁的兵部職權比較重,對外部危險的預測雖然嚴格來說算不上他的職責。不過,如果王燁說的那種可能真的有,他卻沒有提出來會顯得他有些無能。
於是,於錦鵬便站出來說:“遼侯莫不是在危言聳聽吧?”
王燁看了他一眼,於錦鵬便對王燁一躬身說:“在下兵部尚書於錦鵬。”
王燁躬身迴禮說:“我也希望我是在危言聳聽。但是,我不得不說你們都忘記了一個問題。現在的北狄狼主可是查幹巴拉!”
趙欽宏微微的皺了皺眉頭說:“查幹巴拉這個人你很熟悉嗎?”
王燁微笑著說:“臣對這個人一點都不熟悉。”
趙欽宏說:“那你的判斷是從哪裏來的?”
於錦鵬說:“怕不是主觀臆測吧?”
王燁說:“我雖然不了解查幹巴拉,但是我知道他做過什麽?他剛剛結束了同羅斯人和大食人的戰鬥。他征服了龐大的土地。他正在重走他祖先的道路。”
他的祖先是誰?所有人都知道,聽他提起那個人,所有人的臉色都不由自主的變了。包括坐在上麵的趙欽宏也是一樣。
王燁看了看他們的臉色說:“老天爺是公平的。我們這裏冷,他們那裏也是一樣。查幹巴拉征服了那麽大片的土地,他需要養活的人口有多少?我想,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如果他那裏都發生了饑荒,各位覺得,他會怎麽辦呢?”
王燁的話讓現場立刻嘈雜了起來。他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能供養一個帝國的。就隻有另一個帝國了。所以,如果北狄人那麽龐大的帝國真的出現了糧食危機,那就隻有大梁有可能有能力解決了。
可是,如果北狄人真的南下了。那大梁豈不是就要完蛋了?
王燁繼續說:“他現在征服過的土地。當年他的祖先也曾經征服過。前朝南下的時候,帶來了多少兵力?又有多大的破壞力?我想各位也是知道的。”
王燁的話沒有說下去。在這個世界上,草原上的民族也曾經南下過。而且,那個草原民族也曾經征服了中原大地。現在的大梁正是推翻了北狄人的統治建立起來的,王燁的話勾起了他們內心最大的恐懼。
趙欽宏不由得緊緊的抓住了自己的座椅。他深吸了好幾口氣,然後問道:“在你看來,他能聚集起他的祖先那麽多的兵力嗎?”
王燁搖搖頭說:“很難說。他的祖先是經過三代狼主的積累,才有了那麽多的人馬和地盤。據臣所知,查幹巴拉現在的地盤雖然比不上他的祖先,但是也差不到哪裏去了。”
於錦鵬說:“那他現在的兵力豈不是也會跟他的祖先差不多?”
於錦鵬現在已經顧不上,認同王燁的想法會不會對自己的仕途造成影響了。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他的仕途才有可能真的會完蛋。
王燁看了於錦鵬一眼,他知道,自己的話於錦鵬也聽進去了。
王燁說:“他畢竟沒有經過三代的積累。他在那些土地上的統治基礎也不牢固。想必,他還需要在那裏留下足夠多的兵力鎮守。所以,如果隻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他的兵力應該不會和他的祖先相當。”
趙欽宏聽出了王燁的話還有後半句。他追問道:“你似乎還有另外一個角度沒說?”
王燁說:“確實,這一點也是微臣最為擔心的。”
王燁心中確實有一個隱隱的擔憂。他看過很多曆史類的書籍,他知道很多很多的典故。他知道得越多,他心中的恐懼就越深。今天,他也算是有一個機會了,他要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也給大梁的君臣提提醒。
王燁躬身說道:“謝陛下體諒。”
趙欽宏想了想問道:“首輔,這件事就由你來跟遼侯解釋一下吧。”
鄧文耀站出來說:“北狄人的事,暫時跟大梁還沒有什麽關係?北狄人內部動蕩,對我們大梁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能給我們大梁爭取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所以,當初我們朝議的結果,就是不插手這件事。”
王燁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大家也都看出了他臉色的變化。甚至,有些人還在暗自竊喜,他們以為王燁是在擔心遼東的安全。也有些人感到有些疑惑,遼東現在實力強大,他應該不會被一個查幹巴拉嚇到吧?
趙欽宏就持有這種想法。所以,他便問道:“遼侯可是有什麽不同意見?”
王燁這時想起了包岑正當時問自己的那句話:“陛下有沒有發現,這幾年的天氣越來越冷了?”
眾人都有些奇怪,趙欽宏看了看欽天監監正陳桐。陳桐會意,他站出來說:“迴稟陛下。遼侯說得沒錯,近五年來,天氣確實在逐漸變冷。而且,似乎是沒有迴暖的跡象。”
眾人一片嘩然,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王燁說的天氣跟北狄人有什麽關係?但是,他們也都知道如果天氣不斷的變冷下去,對農業和大梁的影響都會非常的大。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擔心,自家莊園明年的收成了。
可是,在場的人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的。翟玉成便站出來問了一句:“遼侯可是要說,北狄人又可能會大舉南下?”
翟玉成的問題又引起了一片嘩然。經過翟玉成的提醒,所有人都想明白了,天氣變冷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更北邊草原上的人。
如果草原上的北狄人活不下去了,他們自然是要南下的。這已經在之前幾年,被反複證明過了。
王燁點點頭:“不僅僅會大舉南下,在下認為,在未來幾年之內,北狄人定然會大舉進攻大梁。而且規模......”
說完,王燁觀察了一下眾人的臉色才說:“應該會空前的強大!遠超在座任何一位預計的強大!”
朝堂之上立刻響起了一片議論之聲。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兵部尚書於錦鵬。他主管的就是兵事。大梁的兵部職權比較重,對外部危險的預測雖然嚴格來說算不上他的職責。不過,如果王燁說的那種可能真的有,他卻沒有提出來會顯得他有些無能。
於是,於錦鵬便站出來說:“遼侯莫不是在危言聳聽吧?”
王燁看了他一眼,於錦鵬便對王燁一躬身說:“在下兵部尚書於錦鵬。”
王燁躬身迴禮說:“我也希望我是在危言聳聽。但是,我不得不說你們都忘記了一個問題。現在的北狄狼主可是查幹巴拉!”
趙欽宏微微的皺了皺眉頭說:“查幹巴拉這個人你很熟悉嗎?”
王燁微笑著說:“臣對這個人一點都不熟悉。”
趙欽宏說:“那你的判斷是從哪裏來的?”
於錦鵬說:“怕不是主觀臆測吧?”
王燁說:“我雖然不了解查幹巴拉,但是我知道他做過什麽?他剛剛結束了同羅斯人和大食人的戰鬥。他征服了龐大的土地。他正在重走他祖先的道路。”
他的祖先是誰?所有人都知道,聽他提起那個人,所有人的臉色都不由自主的變了。包括坐在上麵的趙欽宏也是一樣。
王燁看了看他們的臉色說:“老天爺是公平的。我們這裏冷,他們那裏也是一樣。查幹巴拉征服了那麽大片的土地,他需要養活的人口有多少?我想,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如果他那裏都發生了饑荒,各位覺得,他會怎麽辦呢?”
王燁的話讓現場立刻嘈雜了起來。他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能供養一個帝國的。就隻有另一個帝國了。所以,如果北狄人那麽龐大的帝國真的出現了糧食危機,那就隻有大梁有可能有能力解決了。
可是,如果北狄人真的南下了。那大梁豈不是就要完蛋了?
王燁繼續說:“他現在征服過的土地。當年他的祖先也曾經征服過。前朝南下的時候,帶來了多少兵力?又有多大的破壞力?我想各位也是知道的。”
王燁的話沒有說下去。在這個世界上,草原上的民族也曾經南下過。而且,那個草原民族也曾經征服了中原大地。現在的大梁正是推翻了北狄人的統治建立起來的,王燁的話勾起了他們內心最大的恐懼。
趙欽宏不由得緊緊的抓住了自己的座椅。他深吸了好幾口氣,然後問道:“在你看來,他能聚集起他的祖先那麽多的兵力嗎?”
王燁搖搖頭說:“很難說。他的祖先是經過三代狼主的積累,才有了那麽多的人馬和地盤。據臣所知,查幹巴拉現在的地盤雖然比不上他的祖先,但是也差不到哪裏去了。”
於錦鵬說:“那他現在的兵力豈不是也會跟他的祖先差不多?”
於錦鵬現在已經顧不上,認同王燁的想法會不會對自己的仕途造成影響了。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他的仕途才有可能真的會完蛋。
王燁看了於錦鵬一眼,他知道,自己的話於錦鵬也聽進去了。
王燁說:“他畢竟沒有經過三代的積累。他在那些土地上的統治基礎也不牢固。想必,他還需要在那裏留下足夠多的兵力鎮守。所以,如果隻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他的兵力應該不會和他的祖先相當。”
趙欽宏聽出了王燁的話還有後半句。他追問道:“你似乎還有另外一個角度沒說?”
王燁說:“確實,這一點也是微臣最為擔心的。”
王燁心中確實有一個隱隱的擔憂。他看過很多曆史類的書籍,他知道很多很多的典故。他知道得越多,他心中的恐懼就越深。今天,他也算是有一個機會了,他要把自己的擔心說出來,也給大梁的君臣提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