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謝衛廣並不是一個人。他算是一個商業聯盟的領袖,在他的手下,還有很多人在指著他帶領呢。
他一個人利令智昏,帶來的結果,就是把那些商人一起拖下了水。
這讓王燁看到了一個,可以將他們那些人一網打盡的機會。
這些人來的時候,王燁確實非常歡迎他們。他們也確實促進了萬州經濟的發展。
自從萬州城建成以來,萬州就一直非常的富足。但是,萬州的物質生活豐富起來,還是這些人來以後的事情。
不僅如此,這些人的到來,給萬州帶來的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們刺激了萬州人的商業熱情。也讓外麵的人更多的了解了萬州,雖然隻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但是,萬州的富足已經傳遍了天下。有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萬州,即便沒有這些人,萬州的物質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他們這種類似托拉斯的糧商聯盟,不僅影響到了萬州人的生活。對於那些外地來的商人也有不小的影響。
如果沒有他們,外地的商人們絕對很願意賣給萬州人糧食。他們現在的存在,對萬州已經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對王燁來說,他們的曆史使命已經結束了,到了他們可以退場的時候了。
襄平侯府那邊在感受到壓力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王燁,然後順便表表忠心。
可是,王燁卻有不同的想法。他希望襄平侯府可以假意屈服,然後在暗中偷偷的積聚糧食,偷偷向萬州運輸糧食,維持萬州的糧食供應。
隻有這樣,謝衛廣才會認為萬州已經沒有了外援,可以任由他拿捏。
至於說,襄平侯府為什麽至今為止都沒有答應?這是為了演戲演的像一點。
即便謝衛廣已經利令智昏,但是,襄平侯府和萬州的關係大家還是知道的。如果襄平侯府痛痛快快的答應了,難免要惹人懷疑。
像現在這樣,襄平侯府“掙紮”一段時間。然後,再“不得不”屈服,看起來才會更像。
事實上,謝衛廣也不完全是利令智昏,他也沒有完全指望襄平侯府能老實起來。
他也曾經托人給曾鵬海帶過話。希望曾鵬海能派人封鎖遼東,不給任何人向萬州運送糧食的機會。
在他看來,這對遼東也是有好處的。如果萬州人都餓死了,或者是窮得打不起仗了,那明年曾鵬海不就穩贏了?
但是,曾鵬海對這麽天真的想法隻有兩個字的評價:“愚蠢。”
師爺疑惑的問道:“老奴覺得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啊。”
曾鵬海說:“那個王燁是好相與的?你斷他的糧食?別的不說,他要是發起火來,跑到我們遼東搶糧怎麽辦?我們現在可還沒有做好跟他們萬州決戰的準備呢。”
師爺這才恍然大悟,然後他有些氣憤的說:“這個謝衛廣,一介商賈之身居然也敢對我們的事指手畫腳了。這還不說,他居然還敢出餿主意。我看他是不想活了。”
曾鵬海說:“他也確實活不了多久了。他要是及時收手也就算了,如果他敢繼續跟王燁較量下去。王燁絕對不會饒了他的。”
於是,謝衛廣現在幾乎可以說是孤立無援。他自以為能掌控得了局麵,實際上所有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可是他自己卻還不知道。
襄平侯府這幾天接待了很多有爵之家的人,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向王廷建打聽琉璃的事情的。
還有一些則是隱晦的表示,希望襄平侯府能夠不管萬州的事兒。
這些人對王廷建施加壓力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破壞襄平侯府在外的產業。他們希望讓王廷建知道,如果他執意要幫王燁的話,他其他的生意可能會損失慘重。
王廷建自然是不會在意這些的,他已經收到了兒子的信。王燁已經答應讓他們負責萬州琉璃的銷售,看看京城權貴對萬州琉璃的興趣,他就知道,這筆買賣絕對穩賺不賠,而且還是一本萬利,那他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呢?
這天,在襄平侯府之中,王廷建正在和王老夫人商量這件事。
“王燁的意思,是讓我們好好的裝裝樣子,然後再假裝屈服。”王廷建說。
王老夫人點點頭:“這個倒是好辦,但是,要無聲無息的把糧食運過去,這才難呢。”
王廷建笑著說:“這個問題,王燁也做了安排。王燁手下有一個叫魯建木的人,這個人母親知道嗎?”
王老夫人說:“這個人我也聽說過,好像之前也在京城中風光過一陣子。後來不知怎麽的就敗了,最後還是靠著王燁才重新發達起來的。”
王廷建笑著說:“就是這個人!他跟那些跑關外的商人關係不錯,他找了一些常年跑關外的商人。那些人想必母親也是知道的,他們做的買賣大抵不能讓官府知道,所以隱藏行跡什麽的,根本就難不住他們。”
王老夫人說:“這個倒是確實,隻不過,我們怎麽把東西運過去呢?”
王廷建笑著說:“也不用我們運,我們隻需要出錢出門路,那些人就會自己把糧食買到運過去。反正他們常年跟北狄人做生意,而且北狄人最近的糧食危機也很嚴重。即便有人發現了他們的行動,也不會有人聯想到萬州那裏去。”
王老夫人說:“那這對我們來說不就是舉手之勞嗎?”
王廷建說:“就是因為這隻是舉手之勞,所以我才來找母親商量。如果我們隻幫這麽點小忙,是不是有些可有可無了?我們要不要多做點什麽?”
王老夫人點點頭,她明白王廷建的意思。別看襄平侯府跟王燁結了親,但是感情上畢竟還是生分著呢。他們母子兩個就完全沒見過王燁,自己的兒子想著要跟王燁好好搞好關係,也是正常的。
這一次,王燁好不容易有事兒需要自家幫忙,自己兒子當然是希望好好的表現表現了。最好是讓王燁欠下一些人情,這樣才更好。
可是,王老夫人仔細想了想之後,還是搖搖頭說:“還是不要了,我們還是按照王燁說的意思去辦吧。”
他一個人利令智昏,帶來的結果,就是把那些商人一起拖下了水。
這讓王燁看到了一個,可以將他們那些人一網打盡的機會。
這些人來的時候,王燁確實非常歡迎他們。他們也確實促進了萬州經濟的發展。
自從萬州城建成以來,萬州就一直非常的富足。但是,萬州的物質生活豐富起來,還是這些人來以後的事情。
不僅如此,這些人的到來,給萬州帶來的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們刺激了萬州人的商業熱情。也讓外麵的人更多的了解了萬州,雖然隻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但是,萬州的富足已經傳遍了天下。有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萬州,即便沒有這些人,萬州的物質生活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他們這種類似托拉斯的糧商聯盟,不僅影響到了萬州人的生活。對於那些外地來的商人也有不小的影響。
如果沒有他們,外地的商人們絕對很願意賣給萬州人糧食。他們現在的存在,對萬州已經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對王燁來說,他們的曆史使命已經結束了,到了他們可以退場的時候了。
襄平侯府那邊在感受到壓力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王燁,然後順便表表忠心。
可是,王燁卻有不同的想法。他希望襄平侯府可以假意屈服,然後在暗中偷偷的積聚糧食,偷偷向萬州運輸糧食,維持萬州的糧食供應。
隻有這樣,謝衛廣才會認為萬州已經沒有了外援,可以任由他拿捏。
至於說,襄平侯府為什麽至今為止都沒有答應?這是為了演戲演的像一點。
即便謝衛廣已經利令智昏,但是,襄平侯府和萬州的關係大家還是知道的。如果襄平侯府痛痛快快的答應了,難免要惹人懷疑。
像現在這樣,襄平侯府“掙紮”一段時間。然後,再“不得不”屈服,看起來才會更像。
事實上,謝衛廣也不完全是利令智昏,他也沒有完全指望襄平侯府能老實起來。
他也曾經托人給曾鵬海帶過話。希望曾鵬海能派人封鎖遼東,不給任何人向萬州運送糧食的機會。
在他看來,這對遼東也是有好處的。如果萬州人都餓死了,或者是窮得打不起仗了,那明年曾鵬海不就穩贏了?
但是,曾鵬海對這麽天真的想法隻有兩個字的評價:“愚蠢。”
師爺疑惑的問道:“老奴覺得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啊。”
曾鵬海說:“那個王燁是好相與的?你斷他的糧食?別的不說,他要是發起火來,跑到我們遼東搶糧怎麽辦?我們現在可還沒有做好跟他們萬州決戰的準備呢。”
師爺這才恍然大悟,然後他有些氣憤的說:“這個謝衛廣,一介商賈之身居然也敢對我們的事指手畫腳了。這還不說,他居然還敢出餿主意。我看他是不想活了。”
曾鵬海說:“他也確實活不了多久了。他要是及時收手也就算了,如果他敢繼續跟王燁較量下去。王燁絕對不會饒了他的。”
於是,謝衛廣現在幾乎可以說是孤立無援。他自以為能掌控得了局麵,實際上所有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可是他自己卻還不知道。
襄平侯府這幾天接待了很多有爵之家的人,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向王廷建打聽琉璃的事情的。
還有一些則是隱晦的表示,希望襄平侯府能夠不管萬州的事兒。
這些人對王廷建施加壓力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破壞襄平侯府在外的產業。他們希望讓王廷建知道,如果他執意要幫王燁的話,他其他的生意可能會損失慘重。
王廷建自然是不會在意這些的,他已經收到了兒子的信。王燁已經答應讓他們負責萬州琉璃的銷售,看看京城權貴對萬州琉璃的興趣,他就知道,這筆買賣絕對穩賺不賠,而且還是一本萬利,那他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呢?
這天,在襄平侯府之中,王廷建正在和王老夫人商量這件事。
“王燁的意思,是讓我們好好的裝裝樣子,然後再假裝屈服。”王廷建說。
王老夫人點點頭:“這個倒是好辦,但是,要無聲無息的把糧食運過去,這才難呢。”
王廷建笑著說:“這個問題,王燁也做了安排。王燁手下有一個叫魯建木的人,這個人母親知道嗎?”
王老夫人說:“這個人我也聽說過,好像之前也在京城中風光過一陣子。後來不知怎麽的就敗了,最後還是靠著王燁才重新發達起來的。”
王廷建笑著說:“就是這個人!他跟那些跑關外的商人關係不錯,他找了一些常年跑關外的商人。那些人想必母親也是知道的,他們做的買賣大抵不能讓官府知道,所以隱藏行跡什麽的,根本就難不住他們。”
王老夫人說:“這個倒是確實,隻不過,我們怎麽把東西運過去呢?”
王廷建笑著說:“也不用我們運,我們隻需要出錢出門路,那些人就會自己把糧食買到運過去。反正他們常年跟北狄人做生意,而且北狄人最近的糧食危機也很嚴重。即便有人發現了他們的行動,也不會有人聯想到萬州那裏去。”
王老夫人說:“那這對我們來說不就是舉手之勞嗎?”
王廷建說:“就是因為這隻是舉手之勞,所以我才來找母親商量。如果我們隻幫這麽點小忙,是不是有些可有可無了?我們要不要多做點什麽?”
王老夫人點點頭,她明白王廷建的意思。別看襄平侯府跟王燁結了親,但是感情上畢竟還是生分著呢。他們母子兩個就完全沒見過王燁,自己的兒子想著要跟王燁好好搞好關係,也是正常的。
這一次,王燁好不容易有事兒需要自家幫忙,自己兒子當然是希望好好的表現表現了。最好是讓王燁欠下一些人情,這樣才更好。
可是,王老夫人仔細想了想之後,還是搖搖頭說:“還是不要了,我們還是按照王燁說的意思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