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官位之中。
同知和副使,都算是宣慰使的副手。隻不過同知是文職而副使是武職。
這兩個位置是最容易選的,鄭流擔任宣慰使司同知。
楊威擔任宣慰使司副使,這都是沒有什麽爭議的。
雖然,聶化和劉介,他們的能力和資曆都不錯。
但是楊威畢竟從狩獵隊時期開始,就開始帶兵,論資曆沒有任何人比得上他。而且他又一直掌握著萬州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擔任這個位置。
都事和經曆的官職都有點像是文書、秘書之類的官職。
這兩個位置也比較好處理,包岑正擔任經曆,文泰做都事。
至於最後剩下的僉事,比較偏向武職,還有一定的警察職能。
王燁決定將這個位置交給鄭流和聶化。
這樣僉事的位置就多出來一個,王燁並沒有在意,包括同知的位置,他也給了老楊頭一個。
後來,王燁又把魯建木的名字加了進去,同樣做了一名都事。
所以,萬州宣慰使司等於多出來一個同知、一個僉事、一個都事。
不過反正都不用朝廷發放餉銀,而且朝廷現在對各地土司的控製力也已經大不如前。
想必,朝廷那邊也是不會介意的。
果然,王燁將這個名單交上去之後,朝廷很快就同意了。
至此,萬州的領導班子算是正式搭建完畢。呃......這麽說可能不準確。
隻能說,在朝廷那裏看來,萬州現在已經“正規化”了。至於萬州的各個官員,還是該幹啥幹啥。
不過,萬州變成了羈縻州之後,還有一個小小的,可能都算不上的隱患。
那就是羈縻州的所有官位都是可以世襲的。
隻要定下了這些官位,以後那個家族世代都要擔任這些官職。
不過,且不說,萬州還能做多久的羈縻州?就算大梁迴光返照,又中興了也不打緊。
萬州已經自行其事很久了,大不了就在萬州內部再建立一套官職體係。
隻把朝廷的官位當成類似爵位的存在,讓這些家族世襲下去就行了。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了。
萬州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發展自身。
很快,王燁就讓人將消息傳遞了出去。
遼東大地上沸騰了!
萬州宣慰使司的名字,震撼到了所有關注萬州的百姓!
在那個時代生活的人無一不知,羈糜州土司政權的意義。
有一句話叫“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
我國曆史上,延續時間最久的朝代是周朝,共791年。
播州楊氏,從唐僖宗開始世襲,直到明萬曆年間,才被明朝滅亡。
先後傳了29代,曆時724年。
順帶一提,因第六代土司無子,所以他過繼了另一個楊姓男丁,繼承了第七代土司之位。
而這個第七代土司,是楊業楊家將的四世孫!
所以從第七代開始,守播州的,就是楊家將的後人。
湘西的彭氏土司,從五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雍正六年。曆經28代土司,曆時818年。
在貴州,水西土司政權延續了1474年。
從蜀漢後主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康熙年間。
直到安氏家族絕嗣,這個土司政權才算消失。
他們甚至還參與過著名的七擒孟獲。
可見,很多時候,土司政權甚至比中央王朝的政權還要穩定。
對於那些在亂世中,渴求平安的窮苦人來說。
一個強大的土司政權,對他們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尤其,萬州同遼東的一仗是在秋收過後打的。
打完那一仗又過了這些日子。
現在已經快到入冬的時節了。
對於那些家裏還有糧食的人還好說。
對於那些既沒有餘錢,也沒有餘糧的人家。這個冬天可就是鬼門關了。
萬州的富裕又名揚整個遼東。
以上種種,都讓萬州的人口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
那些新規劃的小城也都開始按照計劃,進行建設了起來。
而且,王燁和鄭流也為那些小城選好了基層幹部。來確保那些小城能夠正常運轉。
魯建木那邊,按照王燁的要求,開始擴大商隊的規模,以及商隊的輻射範圍。
當初,早在同遼東一戰開打之前。
王燁就命令魯建木盡可能打通,同其它幾家都指揮使司的商路。
就是為了以防萬一,一旦朝廷就是不答應自己的條件。
自己可以通過同他們的走私貿易,來維持萬山城的物資供應。
現在看來是沒有必要了。
但是那些商路不能斷,而且還要越發的繁盛才行。
這一個冬天,王燁的目標是先把新吸納的人口徹底的消化掉。
正好,冬天地裏沒有莊稼可以種。
他們可以趁著這一冬天,先把建設工作做完。
還要讓他們熟悉萬州的法令,以及接受掃盲教育。
部隊的擴編也要開始,民兵訓練也是這樣。
萬州民眾接受軍事訓練的傳統,要延續下去。
除此之外,萬州還要進行一些小規模的裝備革新。
曾經在萬州曆史上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板甲。要徹底成為曆史了。
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板甲已經該要退出曆史舞台了。
現在是屬於暗甲的時代了。
暗甲防禦力雖然遜色不少。
但是它勝在更加的輕便。以上一場戰鬥的經驗來看。
暗甲提供的防禦力已經足夠。
板甲卻大大的削弱了部隊的機動性。
所以,王燁下定了要淘汰它的決心。
而且,他對暗甲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他將暗甲內部那些普通的鐵片,換成了山文甲的樣式。
感覺上,有點像是戰士們將山文甲樣式的xiong甲穿在了衣服裏麵。
這樣,可以在不增加戰士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暗甲的防禦。
除此之外,王燁開始帶領自己這邊最好的工匠,開始研製更大口徑的重炮。
他有一種感覺,在下一次的戰鬥之中。火炮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且不用說,所有人也都明白。萬州下一次的大戰,對象一定還會是遼東。
遼東這一次吃了大虧,恐怕他們也會大力發展火器。
如果萬州這邊沒有新東西出現,下一次的大戰可能就會有些危險了。
不過總的來說,這一冬天,萬州沒有太多新事物要適應。
比較有利於萬州的發展。
很快,萬州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
而遼東那邊,曾鵬海自然也沒有閑著。
自從大戰過後,他就一直在積蓄力量。
同知和副使,都算是宣慰使的副手。隻不過同知是文職而副使是武職。
這兩個位置是最容易選的,鄭流擔任宣慰使司同知。
楊威擔任宣慰使司副使,這都是沒有什麽爭議的。
雖然,聶化和劉介,他們的能力和資曆都不錯。
但是楊威畢竟從狩獵隊時期開始,就開始帶兵,論資曆沒有任何人比得上他。而且他又一直掌握著萬州最強大的武裝力量,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擔任這個位置。
都事和經曆的官職都有點像是文書、秘書之類的官職。
這兩個位置也比較好處理,包岑正擔任經曆,文泰做都事。
至於最後剩下的僉事,比較偏向武職,還有一定的警察職能。
王燁決定將這個位置交給鄭流和聶化。
這樣僉事的位置就多出來一個,王燁並沒有在意,包括同知的位置,他也給了老楊頭一個。
後來,王燁又把魯建木的名字加了進去,同樣做了一名都事。
所以,萬州宣慰使司等於多出來一個同知、一個僉事、一個都事。
不過反正都不用朝廷發放餉銀,而且朝廷現在對各地土司的控製力也已經大不如前。
想必,朝廷那邊也是不會介意的。
果然,王燁將這個名單交上去之後,朝廷很快就同意了。
至此,萬州的領導班子算是正式搭建完畢。呃......這麽說可能不準確。
隻能說,在朝廷那裏看來,萬州現在已經“正規化”了。至於萬州的各個官員,還是該幹啥幹啥。
不過,萬州變成了羈縻州之後,還有一個小小的,可能都算不上的隱患。
那就是羈縻州的所有官位都是可以世襲的。
隻要定下了這些官位,以後那個家族世代都要擔任這些官職。
不過,且不說,萬州還能做多久的羈縻州?就算大梁迴光返照,又中興了也不打緊。
萬州已經自行其事很久了,大不了就在萬州內部再建立一套官職體係。
隻把朝廷的官位當成類似爵位的存在,讓這些家族世襲下去就行了。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了。
萬州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發展自身。
很快,王燁就讓人將消息傳遞了出去。
遼東大地上沸騰了!
萬州宣慰使司的名字,震撼到了所有關注萬州的百姓!
在那個時代生活的人無一不知,羈糜州土司政權的意義。
有一句話叫“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
我國曆史上,延續時間最久的朝代是周朝,共791年。
播州楊氏,從唐僖宗開始世襲,直到明萬曆年間,才被明朝滅亡。
先後傳了29代,曆時724年。
順帶一提,因第六代土司無子,所以他過繼了另一個楊姓男丁,繼承了第七代土司之位。
而這個第七代土司,是楊業楊家將的四世孫!
所以從第七代開始,守播州的,就是楊家將的後人。
湘西的彭氏土司,從五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雍正六年。曆經28代土司,曆時818年。
在貴州,水西土司政權延續了1474年。
從蜀漢後主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康熙年間。
直到安氏家族絕嗣,這個土司政權才算消失。
他們甚至還參與過著名的七擒孟獲。
可見,很多時候,土司政權甚至比中央王朝的政權還要穩定。
對於那些在亂世中,渴求平安的窮苦人來說。
一個強大的土司政權,對他們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尤其,萬州同遼東的一仗是在秋收過後打的。
打完那一仗又過了這些日子。
現在已經快到入冬的時節了。
對於那些家裏還有糧食的人還好說。
對於那些既沒有餘錢,也沒有餘糧的人家。這個冬天可就是鬼門關了。
萬州的富裕又名揚整個遼東。
以上種種,都讓萬州的人口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
那些新規劃的小城也都開始按照計劃,進行建設了起來。
而且,王燁和鄭流也為那些小城選好了基層幹部。來確保那些小城能夠正常運轉。
魯建木那邊,按照王燁的要求,開始擴大商隊的規模,以及商隊的輻射範圍。
當初,早在同遼東一戰開打之前。
王燁就命令魯建木盡可能打通,同其它幾家都指揮使司的商路。
就是為了以防萬一,一旦朝廷就是不答應自己的條件。
自己可以通過同他們的走私貿易,來維持萬山城的物資供應。
現在看來是沒有必要了。
但是那些商路不能斷,而且還要越發的繁盛才行。
這一個冬天,王燁的目標是先把新吸納的人口徹底的消化掉。
正好,冬天地裏沒有莊稼可以種。
他們可以趁著這一冬天,先把建設工作做完。
還要讓他們熟悉萬州的法令,以及接受掃盲教育。
部隊的擴編也要開始,民兵訓練也是這樣。
萬州民眾接受軍事訓練的傳統,要延續下去。
除此之外,萬州還要進行一些小規模的裝備革新。
曾經在萬州曆史上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板甲。要徹底成為曆史了。
隨著火器時代的到來。板甲已經該要退出曆史舞台了。
現在是屬於暗甲的時代了。
暗甲防禦力雖然遜色不少。
但是它勝在更加的輕便。以上一場戰鬥的經驗來看。
暗甲提供的防禦力已經足夠。
板甲卻大大的削弱了部隊的機動性。
所以,王燁下定了要淘汰它的決心。
而且,他對暗甲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他將暗甲內部那些普通的鐵片,換成了山文甲的樣式。
感覺上,有點像是戰士們將山文甲樣式的xiong甲穿在了衣服裏麵。
這樣,可以在不增加戰士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暗甲的防禦。
除此之外,王燁開始帶領自己這邊最好的工匠,開始研製更大口徑的重炮。
他有一種感覺,在下一次的戰鬥之中。火炮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且不用說,所有人也都明白。萬州下一次的大戰,對象一定還會是遼東。
遼東這一次吃了大虧,恐怕他們也會大力發展火器。
如果萬州這邊沒有新東西出現,下一次的大戰可能就會有些危險了。
不過總的來說,這一冬天,萬州沒有太多新事物要適應。
比較有利於萬州的發展。
很快,萬州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
而遼東那邊,曾鵬海自然也沒有閑著。
自從大戰過後,他就一直在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