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簡問道:“不知王城主為何如此在意這個問題?可否說來聽聽?”
王燁說:“什麽叫招安?隻有對賊寇才用招安!”
“朝廷已經不把我萬山城的人當成是大梁的百姓了,那我們就不是你大梁的賊寇。”
“你既然來跟我談,那我們就是兩撥不相幹的人談判,絕對不是招安!”
徐博簡說:“可是,這對我們談判的內容沒有任何影響吧?”
“王城主既然有意同我們和談,想必也有心要重迴大梁的懷抱,既然如此,招安不招安的又有什麽區別呢?”
王燁沒有迴答徐博簡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句:“你做過賊嗎?”
如果是一般的人,遇到這個問題,可能會以為自己受到了侮辱,而因此勃然大怒。
但是,徐博簡畢竟是個經驗豐富的人。
他裝作滿不在乎的說:“王城主說笑了。在下立身正直,做了半輩子的官,官聲還算清明,又豈會做雞鳴狗盜之事?”
王燁笑著說:“所以,你一生立身正直,從未做過那雞鳴狗盜的事。”
“現在,就想把賊寇的名聲安在我們的身上嗎?”
徐博簡心中一緊。
朝廷那邊其實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
是招安還是和談,對朝廷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
無論是朝廷內部還是百姓,現在都默認萬山城是個外部勢力。
甚至,已經有人等著徐博簡幫他們“拓地萬裏了”!
所以,朝廷內部比較傾向於將萬山城看成是外敵。
這樣,當萬山城“歸附”之後,他們的功勞就更大了。
至於招安一說,則是徐博簡自作主張的結果。
就像王燁說的,如果接受了招安,他們就成了賊寇了。
這天下,可有讓賊寇坐天下的道理?
這也算是他的一點點險惡用心了。
隻是沒想到被王燁看破了。
在看到王燁的第一時間,他就發現王燁有些過於年輕了。
所以就想著欺負一下王燁,可是沒想到被王燁看破了。
王燁雖然不是什麽厲害的人物。
但是這麽簡單的陷阱對他來說可不成問題。
且不說,他本人實際上並不年輕。
而且生在信息化的時代,這點小手段他見得多了。
徐博簡還不打算放棄,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招安跟和談隻是一個名頭上的問題,但卻事關朝廷的顏麵。”
“你們現在雖然脫離大梁,但畢竟也都曾是大梁的百姓。”
“以後也會是朝廷的命官,王城主何不秉承忠義之心,保全朝廷的顏麵呢。”
王燁滿不在乎的說:“朝廷的顏麵?大梁早已經不將我們當成是它的子民了。”
“現在,那個朝廷隻是你們的朝廷,不是我的朝廷。它的顏麵我可管不著。”
徐博簡見到王燁實在是油鹽不進,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認了。
“既如此,那就按王城主的意思,和談就和談吧。”
當然了,他還是做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好像自己做了多大的讓步一樣。
可惜的是,這一番做派最終都成了無用之功。
王燁是一點都不會在乎的。
他現在隻在乎一件事,就是萬山城百姓的利益。
接下來的談判,兩邊沒有出現任何異議。
兩邊在羈縻州的問題上很快達成了共識。
剩下的就是關於稅務的問題了。
按照大梁的法度。
羈縻州每年要向大梁上繳賦稅。
徐博簡說:“萬山城以商務起家,作為我大梁的羈縻州。我看,萬山城繳稅的時候,就繳商稅吧。”
王燁說:“我沒意見,那就按你大梁的商稅向你大梁繳稅。”
徐博簡自然是不能答應的。
大梁的商稅隻有三十稅一,遠遠低於農稅。
徐博簡在來萬山城的時候,已經看見了。
萬山城的人,人人身上穿的都是棉布。
他這一看就明白了,京城之中一時洛陽紙貴的棉布,就是從萬山城而來的。
徐博簡從京城而來,自然知道棉布在京城的價格有多高?
可想而知,萬山城通過棉布生意賺了多少錢?
他之所以希望萬山城用商稅來上繳朝廷。
就是希望萬山城能多上繳一些錢給朝廷。
一方麵能增強朝廷的實力。
另一方麵也能盡可能的削弱萬山城。
如果按照大梁的商稅上繳,那豈不是虧大了。
徐博簡說:“城主說笑了。萬山城的情況特殊,萬山城土地貧瘠。在下不忍心再同萬山城的百姓搶糧食。所以才提出以商稅上繳。”
“但是,如果按照大梁的商稅上繳,那朝廷那邊豈不是損失太大了?”
“既然如此……”王燁說:“那我們就上繳農稅吧!”
“我萬山城畢竟隻是大梁的羈糜州。我們總不好顯得太特殊!”
徐博簡聽到王燁爭辯,心中還稍稍有些開心。
如果王燁完全不打算繳稅的話,他是沒有必要爭辯的。
管他該交什麽?我反正是一概不交的!
可是後來仔細一想,徐博簡也就沒有那麽高興了。
萬山城人口稀少,即便後來繼續擴大人口。
了不起,也就是十萬人左右。
其中還有很多是工匠和商人。
尤其是工匠,看得出來,萬山城極其重視工匠!
萬山城一年能交多少農稅?
他們一年又能從大梁賺取多少錢?
這麽一想,大梁著實是虧大發了。
本來,王燁確實是沒打算要交稅的。
可是,剛剛聽到徐博簡提起招安的事情,他才反應過來。
這一個勢力和一個人是一樣的。
行事做事總要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作為大梁的羈糜州,如果欠著朝廷的稅款和朝廷打仗,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
可是讓他上繳商稅,他是絕對不同意的。
如果按照大梁的稅率來交。
他還算是劃算。
可是,如果自行商定稅率。
毫無疑問,那就是徐博簡想狠狠地宰他一刀。
徐博簡自然不肯輕易放棄。
這一天,他一直在想辦法和王燁磨嘴皮子。
後來,王燁實在被他磨得煩了。
就幹脆把包岑正叫過來跟他磨。
本來,包岑正剛來的時候。
徐博簡還是很高興的!
你王燁對朝廷毫無敬畏之心。
總不至於,萬山城的人都是這樣吧?
尤其是包岑正,他好歹是個讀書人。
應該,總歸是能好說話一些的吧!?
王燁說:“什麽叫招安?隻有對賊寇才用招安!”
“朝廷已經不把我萬山城的人當成是大梁的百姓了,那我們就不是你大梁的賊寇。”
“你既然來跟我談,那我們就是兩撥不相幹的人談判,絕對不是招安!”
徐博簡說:“可是,這對我們談判的內容沒有任何影響吧?”
“王城主既然有意同我們和談,想必也有心要重迴大梁的懷抱,既然如此,招安不招安的又有什麽區別呢?”
王燁沒有迴答徐博簡的問題,而是問了一句:“你做過賊嗎?”
如果是一般的人,遇到這個問題,可能會以為自己受到了侮辱,而因此勃然大怒。
但是,徐博簡畢竟是個經驗豐富的人。
他裝作滿不在乎的說:“王城主說笑了。在下立身正直,做了半輩子的官,官聲還算清明,又豈會做雞鳴狗盜之事?”
王燁笑著說:“所以,你一生立身正直,從未做過那雞鳴狗盜的事。”
“現在,就想把賊寇的名聲安在我們的身上嗎?”
徐博簡心中一緊。
朝廷那邊其實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
是招安還是和談,對朝廷來說沒有太大的區別。
無論是朝廷內部還是百姓,現在都默認萬山城是個外部勢力。
甚至,已經有人等著徐博簡幫他們“拓地萬裏了”!
所以,朝廷內部比較傾向於將萬山城看成是外敵。
這樣,當萬山城“歸附”之後,他們的功勞就更大了。
至於招安一說,則是徐博簡自作主張的結果。
就像王燁說的,如果接受了招安,他們就成了賊寇了。
這天下,可有讓賊寇坐天下的道理?
這也算是他的一點點險惡用心了。
隻是沒想到被王燁看破了。
在看到王燁的第一時間,他就發現王燁有些過於年輕了。
所以就想著欺負一下王燁,可是沒想到被王燁看破了。
王燁雖然不是什麽厲害的人物。
但是這麽簡單的陷阱對他來說可不成問題。
且不說,他本人實際上並不年輕。
而且生在信息化的時代,這點小手段他見得多了。
徐博簡還不打算放棄,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招安跟和談隻是一個名頭上的問題,但卻事關朝廷的顏麵。”
“你們現在雖然脫離大梁,但畢竟也都曾是大梁的百姓。”
“以後也會是朝廷的命官,王城主何不秉承忠義之心,保全朝廷的顏麵呢。”
王燁滿不在乎的說:“朝廷的顏麵?大梁早已經不將我們當成是它的子民了。”
“現在,那個朝廷隻是你們的朝廷,不是我的朝廷。它的顏麵我可管不著。”
徐博簡見到王燁實在是油鹽不進,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認了。
“既如此,那就按王城主的意思,和談就和談吧。”
當然了,他還是做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好像自己做了多大的讓步一樣。
可惜的是,這一番做派最終都成了無用之功。
王燁是一點都不會在乎的。
他現在隻在乎一件事,就是萬山城百姓的利益。
接下來的談判,兩邊沒有出現任何異議。
兩邊在羈縻州的問題上很快達成了共識。
剩下的就是關於稅務的問題了。
按照大梁的法度。
羈縻州每年要向大梁上繳賦稅。
徐博簡說:“萬山城以商務起家,作為我大梁的羈縻州。我看,萬山城繳稅的時候,就繳商稅吧。”
王燁說:“我沒意見,那就按你大梁的商稅向你大梁繳稅。”
徐博簡自然是不能答應的。
大梁的商稅隻有三十稅一,遠遠低於農稅。
徐博簡在來萬山城的時候,已經看見了。
萬山城的人,人人身上穿的都是棉布。
他這一看就明白了,京城之中一時洛陽紙貴的棉布,就是從萬山城而來的。
徐博簡從京城而來,自然知道棉布在京城的價格有多高?
可想而知,萬山城通過棉布生意賺了多少錢?
他之所以希望萬山城用商稅來上繳朝廷。
就是希望萬山城能多上繳一些錢給朝廷。
一方麵能增強朝廷的實力。
另一方麵也能盡可能的削弱萬山城。
如果按照大梁的商稅上繳,那豈不是虧大了。
徐博簡說:“城主說笑了。萬山城的情況特殊,萬山城土地貧瘠。在下不忍心再同萬山城的百姓搶糧食。所以才提出以商稅上繳。”
“但是,如果按照大梁的商稅上繳,那朝廷那邊豈不是損失太大了?”
“既然如此……”王燁說:“那我們就上繳農稅吧!”
“我萬山城畢竟隻是大梁的羈糜州。我們總不好顯得太特殊!”
徐博簡聽到王燁爭辯,心中還稍稍有些開心。
如果王燁完全不打算繳稅的話,他是沒有必要爭辯的。
管他該交什麽?我反正是一概不交的!
可是後來仔細一想,徐博簡也就沒有那麽高興了。
萬山城人口稀少,即便後來繼續擴大人口。
了不起,也就是十萬人左右。
其中還有很多是工匠和商人。
尤其是工匠,看得出來,萬山城極其重視工匠!
萬山城一年能交多少農稅?
他們一年又能從大梁賺取多少錢?
這麽一想,大梁著實是虧大發了。
本來,王燁確實是沒打算要交稅的。
可是,剛剛聽到徐博簡提起招安的事情,他才反應過來。
這一個勢力和一個人是一樣的。
行事做事總要講究一個名正言順。
作為大梁的羈糜州,如果欠著朝廷的稅款和朝廷打仗,總歸是名不正言不順!
可是讓他上繳商稅,他是絕對不同意的。
如果按照大梁的稅率來交。
他還算是劃算。
可是,如果自行商定稅率。
毫無疑問,那就是徐博簡想狠狠地宰他一刀。
徐博簡自然不肯輕易放棄。
這一天,他一直在想辦法和王燁磨嘴皮子。
後來,王燁實在被他磨得煩了。
就幹脆把包岑正叫過來跟他磨。
本來,包岑正剛來的時候。
徐博簡還是很高興的!
你王燁對朝廷毫無敬畏之心。
總不至於,萬山城的人都是這樣吧?
尤其是包岑正,他好歹是個讀書人。
應該,總歸是能好說話一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