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路,就由劉介親自護送徐博簡,前往萬山城了。
這一路上,徐博簡自然是旁敲側擊的繼續打探。
劉介也裝作不知,把自己願意說的,告訴了徐博簡一部分。
其實,徐博簡一路上也沒打探出什麽有用的消息。
唯一一條,大概就是,萬山城全民皆兵了。
不過徐博簡卻並沒有在意。
萬山城畢竟是流民起家。
保留一些流寇的特征也很正常。
流寇的特點之一,不就是全民皆兵嗎?
顯然徐博簡是誤會了。
流寇的全民皆兵,那是湊人數,那是堆積炮灰!
萬山城的全民皆兵是一種精神!
現在的萬山城早已經度過了,需要老弱婦孺上戰場的危難階段。
但是,老弱婦孺接受軍事訓練的傳統,王燁卻保留了下來。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記住,當初的萬山城是多麽的艱苦?
大家現在的生活又有多麽來之不易?
而且,他還可以借此來磨練大家的意誌。
以及增強民眾之間的凝聚力。
如果真有一天,萬山城真的需要動員全體民眾迎戰。
相信,它的敵人一定會驚訝於萬山城民眾的戰鬥力。
同時,他也對萬山城的奇技yin巧有了新的認識。
在前往萬山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兩種之前從未想象過的東西。
自行車和人力拖拉機!
王燁想要這兩樣東西可是很久了。
當初,曾鵬海命令祝修來牽扯萬山城精力的時候。
一直有一件事讓祝修非常的在意。
萬山城明明沒有騎兵,但是部隊調集和消息傳遞的速度卻快得驚人。
在他臨死之前,這件事都曾經在他的腦海裏晃過。
但是他卻完全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王燁弄出了自行車。
自行車看似簡單,但是要弄出自行車,有兩樣東西還是挺關鍵的。
一是鏈條,二是橡膠。
沒有能和齒輪嚴絲合縫的鏈條,自行車自然不能正常運轉。
第二便是橡膠,沒有橡膠做的輪胎,自行車同樣不能達到我們今天見到的性能。
正巧,這兩樣東西,萬山城都有。
不僅僅是自行車,王燁還弄出了自行車的加強版——人力拖拉機。
萬山城現在運力嚴重不足。
萬山城缺乏大牲口,即便已經有了一些挽乘兩用馬,對於萬山城的物資運輸來說,也是不夠用。
尤其在戰爭期間,沒有足夠的運力,前線的消耗根本就無法跟得上。
王燁弄出的解決運力的辦法,就是人力拖拉機。
王燁的人力拖拉機原理非常簡單,其實就是加強版的自行車。
隻不過加上了多級傳送齒輪,可以讓它能承載比普通自行車多數倍的重量。
這樣的力量,無論是用來運輸物資,還是用來耕地都是足夠用的。
人力拖拉機這個東西,在我們這邊的曆史上還真有!
不過我們這邊,人力拖拉機出現的有些生不逢時了。
那個時候,無論是牛耕還是馬耕的技術都已經成熟。
而且牲畜的數量都已經足夠。
再加上拖拉機已經出現了,所以我們這邊的人力拖拉機,基本上隻做出了原型機和試用型號就不再生產了。
可是對萬山城來說,它們就非常有用了。
萬山城缺乏大牲口,所以,正好可以用它來代替。
徐博簡在看到自行車和人力拖拉機的時候。
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按照他的原話是:“這怕不是傳說中武侯設計的木牛流馬吧?”
不過很快,他就醒過神來。
在他的心裏,悄悄的記下了有關萬山城的第一條信息。
奇技yin巧之術強大,非人力所能及!
來到萬山城之後,他又見到了另一番場景。
更加讓他膽戰心驚的景象!
萬山城的繁華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果不是看到了城樓上的牌匾,他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大梁的某個大城呢。
街道上茶館酒樓一應俱全。
百姓的生活看起來就是一副富足安康的樣子。
街麵上各種物資齊全。
本來,以萬山城的生產能力。
有些東西他們自己是沒有的。
比如茶葉,還有酒。
萬山城剛剛度過糧食危機還沒有多久。
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用來釀酒。
也沒有茶田,但是同魯建木的貿易,讓萬山城賺足了銀兩。
同樣也是因為同魯建木的貿易,讓萬山城得到了很多自己生產不出來的東西。
所以,才有了徐博簡現在看到的這一副場景。
但是,這其實並沒有讓他太過驚訝。
遼東同萬山城的恩怨,在京師之中已經傳遍了。
所有人都知道,曾鵬海是看中了萬山城的富足,所以才打起了人家的主意。
隻不過沒想到他自己本事不濟,踢到了鐵板上,這才有了他今天的這一行。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萬山城的文治武功,那真真算的上是人人如龍。
僅僅隻是路過的時候,徐博簡就聽到有很多人在討論時事。
“大梁的積弊,說到根本就在於土地上。”
“九成多的人口手裏隻有不足一成的土地。若是尋常年份還好,若是趕上災年,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怎麽可能不造反?”
“你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梁的問題還在那些士子。”
“他們手上的土地不上繳田賦,隻有百姓手中那一成的土地上繳田賦。”
“還有那些商人,商人的商稅那麽低,他們又那麽有錢。”
“大梁是沒有錢嗎?”
“大梁有錢,可是那些錢都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皇上需要錢的時候,就隻能向百姓加稅,所以百姓越過越窮,但凡遇到災年,百姓就隻能殺官造反。”
“大梁現在的人口比開國的時候,多了豈止五倍十倍?”
“但是現在大梁一年的賦稅,可有以前的五分之一?”
這一路下來,徐博簡聽的是冷汗直冒。
這些人說的在理嗎?
他自然是明白的。這些人說的都是大實話。
可是,他有什麽辦法?
這些道理,朝堂上的大人,還有皇宮之中的皇上心裏都是明鏡的。
但是不維持士大夫的特權,這大梁必然是要大亂的。
所以,這是一個死局,沒有任何人能解決得了。
萬山城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他心裏是明白的。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說出這些話的人,都隻是一些平頭老百姓而已。
甚至其中一人,還隻是一個工匠打扮的人!
這一路上,徐博簡自然是旁敲側擊的繼續打探。
劉介也裝作不知,把自己願意說的,告訴了徐博簡一部分。
其實,徐博簡一路上也沒打探出什麽有用的消息。
唯一一條,大概就是,萬山城全民皆兵了。
不過徐博簡卻並沒有在意。
萬山城畢竟是流民起家。
保留一些流寇的特征也很正常。
流寇的特點之一,不就是全民皆兵嗎?
顯然徐博簡是誤會了。
流寇的全民皆兵,那是湊人數,那是堆積炮灰!
萬山城的全民皆兵是一種精神!
現在的萬山城早已經度過了,需要老弱婦孺上戰場的危難階段。
但是,老弱婦孺接受軍事訓練的傳統,王燁卻保留了下來。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記住,當初的萬山城是多麽的艱苦?
大家現在的生活又有多麽來之不易?
而且,他還可以借此來磨練大家的意誌。
以及增強民眾之間的凝聚力。
如果真有一天,萬山城真的需要動員全體民眾迎戰。
相信,它的敵人一定會驚訝於萬山城民眾的戰鬥力。
同時,他也對萬山城的奇技yin巧有了新的認識。
在前往萬山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兩種之前從未想象過的東西。
自行車和人力拖拉機!
王燁想要這兩樣東西可是很久了。
當初,曾鵬海命令祝修來牽扯萬山城精力的時候。
一直有一件事讓祝修非常的在意。
萬山城明明沒有騎兵,但是部隊調集和消息傳遞的速度卻快得驚人。
在他臨死之前,這件事都曾經在他的腦海裏晃過。
但是他卻完全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王燁弄出了自行車。
自行車看似簡單,但是要弄出自行車,有兩樣東西還是挺關鍵的。
一是鏈條,二是橡膠。
沒有能和齒輪嚴絲合縫的鏈條,自行車自然不能正常運轉。
第二便是橡膠,沒有橡膠做的輪胎,自行車同樣不能達到我們今天見到的性能。
正巧,這兩樣東西,萬山城都有。
不僅僅是自行車,王燁還弄出了自行車的加強版——人力拖拉機。
萬山城現在運力嚴重不足。
萬山城缺乏大牲口,即便已經有了一些挽乘兩用馬,對於萬山城的物資運輸來說,也是不夠用。
尤其在戰爭期間,沒有足夠的運力,前線的消耗根本就無法跟得上。
王燁弄出的解決運力的辦法,就是人力拖拉機。
王燁的人力拖拉機原理非常簡單,其實就是加強版的自行車。
隻不過加上了多級傳送齒輪,可以讓它能承載比普通自行車多數倍的重量。
這樣的力量,無論是用來運輸物資,還是用來耕地都是足夠用的。
人力拖拉機這個東西,在我們這邊的曆史上還真有!
不過我們這邊,人力拖拉機出現的有些生不逢時了。
那個時候,無論是牛耕還是馬耕的技術都已經成熟。
而且牲畜的數量都已經足夠。
再加上拖拉機已經出現了,所以我們這邊的人力拖拉機,基本上隻做出了原型機和試用型號就不再生產了。
可是對萬山城來說,它們就非常有用了。
萬山城缺乏大牲口,所以,正好可以用它來代替。
徐博簡在看到自行車和人力拖拉機的時候。
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按照他的原話是:“這怕不是傳說中武侯設計的木牛流馬吧?”
不過很快,他就醒過神來。
在他的心裏,悄悄的記下了有關萬山城的第一條信息。
奇技yin巧之術強大,非人力所能及!
來到萬山城之後,他又見到了另一番場景。
更加讓他膽戰心驚的景象!
萬山城的繁華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果不是看到了城樓上的牌匾,他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大梁的某個大城呢。
街道上茶館酒樓一應俱全。
百姓的生活看起來就是一副富足安康的樣子。
街麵上各種物資齊全。
本來,以萬山城的生產能力。
有些東西他們自己是沒有的。
比如茶葉,還有酒。
萬山城剛剛度過糧食危機還沒有多久。
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用來釀酒。
也沒有茶田,但是同魯建木的貿易,讓萬山城賺足了銀兩。
同樣也是因為同魯建木的貿易,讓萬山城得到了很多自己生產不出來的東西。
所以,才有了徐博簡現在看到的這一副場景。
但是,這其實並沒有讓他太過驚訝。
遼東同萬山城的恩怨,在京師之中已經傳遍了。
所有人都知道,曾鵬海是看中了萬山城的富足,所以才打起了人家的主意。
隻不過沒想到他自己本事不濟,踢到了鐵板上,這才有了他今天的這一行。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萬山城的文治武功,那真真算的上是人人如龍。
僅僅隻是路過的時候,徐博簡就聽到有很多人在討論時事。
“大梁的積弊,說到根本就在於土地上。”
“九成多的人口手裏隻有不足一成的土地。若是尋常年份還好,若是趕上災年,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怎麽可能不造反?”
“你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梁的問題還在那些士子。”
“他們手上的土地不上繳田賦,隻有百姓手中那一成的土地上繳田賦。”
“還有那些商人,商人的商稅那麽低,他們又那麽有錢。”
“大梁是沒有錢嗎?”
“大梁有錢,可是那些錢都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皇上需要錢的時候,就隻能向百姓加稅,所以百姓越過越窮,但凡遇到災年,百姓就隻能殺官造反。”
“大梁現在的人口比開國的時候,多了豈止五倍十倍?”
“但是現在大梁一年的賦稅,可有以前的五分之一?”
這一路下來,徐博簡聽的是冷汗直冒。
這些人說的在理嗎?
他自然是明白的。這些人說的都是大實話。
可是,他有什麽辦法?
這些道理,朝堂上的大人,還有皇宮之中的皇上心裏都是明鏡的。
但是不維持士大夫的特權,這大梁必然是要大亂的。
所以,這是一個死局,沒有任何人能解決得了。
萬山城想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他心裏是明白的。
真正讓他驚訝的,是說出這些話的人,都隻是一些平頭老百姓而已。
甚至其中一人,還隻是一個工匠打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