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梁的官製。


    如果萬山城真的成為了羈縻州。


    王燁自然是毫無爭議的知府。


    但是,他的手下自然還需要大量的官員。


    可是他的手下又沒有那麽多的讀書人,他就隻能將自己手下的那些“丘八”安排上去。


    不過,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人必然是沒有治理民政的能力的。


    他們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坐在高位上享樂而已。


    這樣的手段,大梁的官場其實也用過很多次了。


    有很多次,大梁的內部出現了難以對付的大夥流寇,或者是反賊。


    他們都用過類似的方法。


    跟那些完全成了氣候的反賊不一樣。


    那些真的成了氣候的反賊,他們有明確的目標。


    或者說,他們已經下定了要奪取天下的決心。


    所以,一時的榮華富貴,並不能讓他們停下繼續發展的腳步。


    可是一些沒有那麽長遠目標的流寇和反賊就不一樣了。


    他們有很多其實隻是因為一時的不順心,或者為了活命而被迫殺官造反而已。


    也有人就是為了“殺人放火金腰帶”,所以故意搞事求招安。


    這樣的人,隻要給予他們高官厚祿,他們手下的人很快就會沉迷在享樂之中。


    更有甚者,還有些勢力會因為分贓不均,而發生內鬥。


    所以,那些曾經被大梁招安過的勢力,現在都不存在了。


    它們最後都因為自身的先天不足而完蛋。


    這一次鄧文耀顯然也是想複製從前的成功經驗。


    可是,翟玉成對此其實是有些懷疑的。


    因為萬山城能發展成這個樣子,一看就知道和普通的流寇不一樣。


    他們真的會因為這小小的榮華富貴而墮落嗎?


    鄧文耀對此卻充滿信心。


    他笑著說:“萬山城的發展看起來確實不錯,但是他們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萬山城缺少讀書人,在他們人數較少的時候,依靠王燁本人的雄才大略,萬山城的發展可能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當他成了一個州的知府,為了讓自己手下的人享受勝利的果實。


    他就必須要給自己的手下大量封官。


    官位這個東西,不是說封一個官位就行了。官員們的手下還需要人伺候,治下還要有民眾。


    以萬山城現在的人數自然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的。


    所以隻要我們的計劃成功,萬山城就必然要大規模的擴充人口。”


    鄧文耀說到這裏,翟玉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其實不需要鄧文耀說的那麽多的原因。


    萬山城接下來必定會大規模吸納周圍的百姓,這是不爭的事實。


    萬山城的人口劣勢,已經成了製約他發展的最大的原因。


    萬山城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吸納人口。


    鄧文耀的意思非常簡單,萬山城現在沒有治理大量人口的能力。


    因為萬山城之中沒有足夠的讀書人。


    隻要,萬山城敢吸納人口,他的內部就一定會出問題。


    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兩點。


    因為缺乏治理民眾的能力,而造成的政策問題。


    或者因為高層之中的利益,而帶來的內鬥。


    總之,鄧文耀是認為,萬山城根本就不是一個成熟的勢力。


    隻要可以直接攻擊它的根基,它就必定會完蛋。


    但是崔玉成卻沒有這麽樂觀。


    如果萬山城真的這麽好對付的話,他們能這麽順利的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


    不過他仔細想了想,也沒有反對鄧文耀的意見。


    原因很簡單,這個主意是鄧文耀出的。


    如果最後真的出現了問題,那也是鄧文耀背鍋。


    他雖然要負有連帶的責任,但是鄧文耀倒台,作為新興勢力的大佬,首輔的位置早晚是他的。


    還有另一個方麵的原因,崔玉成現在不會說。


    甚至都不會跟自己的親密盟友曾鵬海說。


    那就是他覺得,這個王燁弄不好也是自己的潛在盟友之一。


    在他看來,王燁他們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流民。


    雖然在他們之中有能人。


    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同樣也是大梁現有統治製度的受害者的事實。


    無論是他們做了流民,還是他們跟官府開戰。


    其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對現狀不滿,想要改變現狀而已。


    所以,這個人可能也是可以結盟的。


    聽鄧文耀的意思,他不僅不會阻止萬山城做大。


    甚至還會幫助萬山城吸納更多的人口。


    如果萬山城能夠生存下去,那麽進一步發展壯大的萬山城,將會是自己新的強力外援。


    如果萬山城失敗了,那麽曾鵬海繼續雄踞遼東,他的外援依然強大。


    所以,他無論如何都是最後的贏家,他又有什麽可反對的呢?


    當天晚上,兩位宰輔大人一起去拜見了他們的皇帝。


    他們說服了自己的帝王,當晚他就發出了八百裏加急追趕出使萬山城的使節。


    為他們帶去朝廷新的態度。


    鄧文耀和崔玉成雖然各有各的打算。


    但是,他們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就是他們都不了解萬山城的實際情況。


    他們依然在用所謂的“常識”來判斷萬山城。


    在鄧文耀看來,萬山城沒有讀書人,就沒有能治理民政的人才。


    可卻不想,王燁通過普及教育以及長時間的培養,為自己拉出了一支足夠應對一切挑戰的官員隊伍。


    鄧文耀想要用人口壓倒萬山城,最終隻會讓王燁吃得滿嘴流油而已。


    至於說,分贓不均那就更不可能了。


    萬山城可沒有什麽“贓”可分。


    在王燁的影響下,萬山城的高層甚至底層民眾,都有“富則兼濟天下”的心。


    而且萬山城的財富也都集中在民眾的手中,高層之間又有什麽利益可以分呢?


    至於崔玉成設想的,王燁會成為自己潛在的盟友。


    這更是無稽之談。


    誠然,王燁確實是對現狀不滿。


    萬山城的人,也確實對朝廷現在的統治方式沒有任何好感。


    但是,這也不意味著,他們就會和崔玉成合作。


    在崔玉成的腦海中,萬山城的民眾所追求的改變。


    其最終的目標,也不過就是發動一場有利於自己的政治改革。


    或者了不起也就是推翻大梁,建立一個新的皇朝而已。


    這麽說來,萬山城確實有可能成為他的盟友。


    可是,他的眼界決定了,他完全想象不到。


    萬山城的終極目標,就是打破這王朝輪迴的局麵。


    推翻幾千年來壓在民眾頭上的大山。


    重新塑造這片天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民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貧民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貧民帥並收藏庶民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