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那邊的事,王燁暫時還管不著。他現在收到了一個意外驚喜。
他沒想到,在新來的居民之中居然還有讀書人的存在。雖然隻是一名年逾半百的教書先生,以及一名三十左右歲的秀才。
但是,對於王燁來說,這兩個人現在可以算是整個萬山堡中,最高端的兩位人才了。
雖然單從能力上來說,他們未必就比現在萬山堡的高層強多少。但是,他們卻是王燁現在最需要的人才。
他們能彌補萬山堡書院師資力量的不足,這對王燁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今天,王燁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了這兩位高級人才。在萬山堡改建的時候,居民們一致認為,應該給王燁修建一座氣派的堡主府。
這一點,王燁自然是不會同意的。在王燁的堅決抵製之下,他本來以為這件事就會這麽過去了。
可是沒想到,他被鄭流給擺了一道。為了萬山堡的建設,也為了防止萬山堡成為自己的一言堂。
王燁一直在有意識的分散自己的權力。他隻要確保,在需要貫徹自己的意誌的時候,萬山堡不會有人能阻礙自己就可以了。
因為見識和知識方麵的因素。王燁必須要親自掌控萬山堡的發展,否則的話,有很多有利於大家的措施,可能就無法推行下去。
就比如一開始的青銅器標準化生產,以及之後衝壓技術的推廣。
如果不是王燁用自己的意誌強行貫徹了下去,這些舉措很有可能就會被人“好心製止”。在王燁將自己的一身所學徹底傳播出去之前,他並不打算放棄這樣的權力。
但是,在其他方麵,他還是要分散自己的權力的。就比如,他下令去做一件事,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他就不能再一言而決了。
尤其,是在他打算推廣一些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之時,就更是如此。
因為,如果大家不理解他的本意,那他的舉措就是“不得民心”的。如果他再不注意方式方法,他就肯定會留下禍患。
可是,他畢竟不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些事情,尤其一些忌諱他是不知道的。
所以,他隻能讓鄭流和老楊頭這樣的人,幫著自己把控具體的執行情況。
這就讓老楊頭和鄭流在內政上有了非常大的權力。
就比如鄭流,他基本上可以被看成是萬山堡的副堡主,或者是大管家之類的人。
而且他這個人向來是喜歡直來直去的,他的心裏麵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
所以,他的行事作風總顯得有些簡單粗暴。就比如堡主府的這件事,王燁不同意,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就隻能這樣了。
但是,他鄭流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手段。雖然王燁的命令他不能明著對抗,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辦法。
就在王燁否決了堡主府的提案之後不久,一件讓王燁非常無語的事情就發生了。
鄭流沒有改造他的房子,而是直接在他家的四周蓋起了堡主府,把王燁之前的家完美的“包圍”了起來。
他就是用這種辦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且,因為市政建設方麵的權力,王燁確實下發給了鄭流。
所以,鄭流也確實沒有越權,更沒有直接違抗王燁的命令,甚至還順從了民意。
這樣的招數讓王燁非常無可奈何,就這樣,鄭流居然就成了王燁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個打敗他的人。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鄭流在居民們的心目中,地位漲的很快。
王燁的能力他們是認可的。可是在他們看來,王燁還是有些太“年輕”了。
很多時候,居民們總覺得王燁做的很多事情,都有那麽點冒險的意思。
所以,他們總希望在王燁的身邊能有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為王燁把把舵。之前,他們隻能寄希望於老楊頭,現在,他們似乎是有了另一個選擇。
在萬山堡新一輪的建設開始之後,鄭流又開始了對堡主府的改造。
他是知道的,按照王燁的規劃,萬山堡將發展成為萬山城,那麽,王燁自然就應該有一個更氣派的府邸。
可是,王燁雖然不是聖鬥士,但是他也不會被人用同一招打敗兩次。
所以,這一次王燁做出了反擊。其實他的反擊非常的無力,他隻是給自己的堡主府改了一個名字。
他將堡主府的名字,從堡主府改成了堡主官邸。這兩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是一個意思,但是這其中卻有著微妙的差距。
堡主府是私有財產,即便王燁不當堡主了,萬山堡的大權落在了第二任堡主的手中。
王燁也沒有必要交出自己的家,他頂多將堡主府額匾額換成王府。新任的堡主,也大可以在自己家的大門上,掛上堡主府的匾額。
可是官邸就不一樣了,如果王燁有一天不再做堡主了,那他是要搬出這裏,並且將官邸交給下一任堡主的。
因為官邸並不是堡主的私有財產,它隻是供給身為堡主之人,暫時居住的房屋而已。
王燁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可惜能看懂這其中的奧秘的人很少,所以大多數的人還是以為鄭流成功了。
不過王燁也借著這個機會確立了官邸的製度。隨著萬山堡的建設,尤其是萬山堡人口的增長。
王燁和萬山堡都急需一批管理人才。現在,萬山堡雖然看起來運轉的還算健康,但是實際上其中的問題卻非常多。
現在的萬山堡,各個工坊的領頭人還好說。他們的地位,王燁早就已經確立了。所以,他們雖然說原本可能確實有些能力不足。
但是,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鍛煉。甚至,因為萬山堡有段時間是人停機器不停的運轉,對管理人員的能力是個不小的考驗和鍛煉。
所以,他們現在的能力都還算可以。但是在民政方麵就不行了。
可以說,萬山堡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民政方麵的人才了。
之前,在萬山堡人還比較少的時候。憑借王燁、老楊頭以及鄭流三個人的勤奮,萬山堡還勉強能保持健康的運轉。
可是,在王燁吸納了新一輪的人口之後,這個問題就變得尤為嚴重。
現在,萬山堡之中的很多基層管理人員。實際上,就都是以各自宗族之中的族老。
這種宗族製的管理方式,是王燁極端討厭的。他急需改變這一切。
王燁想要確立一套管理製度,以及頒布一些規章製度。這些憑王燁自己就能做到,但是想把這些東西都推行下去,就需要一批人跟他一起努力了。
他沒想到,在新來的居民之中居然還有讀書人的存在。雖然隻是一名年逾半百的教書先生,以及一名三十左右歲的秀才。
但是,對於王燁來說,這兩個人現在可以算是整個萬山堡中,最高端的兩位人才了。
雖然單從能力上來說,他們未必就比現在萬山堡的高層強多少。但是,他們卻是王燁現在最需要的人才。
他們能彌補萬山堡書院師資力量的不足,這對王燁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今天,王燁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了這兩位高級人才。在萬山堡改建的時候,居民們一致認為,應該給王燁修建一座氣派的堡主府。
這一點,王燁自然是不會同意的。在王燁的堅決抵製之下,他本來以為這件事就會這麽過去了。
可是沒想到,他被鄭流給擺了一道。為了萬山堡的建設,也為了防止萬山堡成為自己的一言堂。
王燁一直在有意識的分散自己的權力。他隻要確保,在需要貫徹自己的意誌的時候,萬山堡不會有人能阻礙自己就可以了。
因為見識和知識方麵的因素。王燁必須要親自掌控萬山堡的發展,否則的話,有很多有利於大家的措施,可能就無法推行下去。
就比如一開始的青銅器標準化生產,以及之後衝壓技術的推廣。
如果不是王燁用自己的意誌強行貫徹了下去,這些舉措很有可能就會被人“好心製止”。在王燁將自己的一身所學徹底傳播出去之前,他並不打算放棄這樣的權力。
但是,在其他方麵,他還是要分散自己的權力的。就比如,他下令去做一件事,在具體執行的時候,他就不能再一言而決了。
尤其,是在他打算推廣一些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之時,就更是如此。
因為,如果大家不理解他的本意,那他的舉措就是“不得民心”的。如果他再不注意方式方法,他就肯定會留下禍患。
可是,他畢竟不是這個世界上的人,有些事情,尤其一些忌諱他是不知道的。
所以,他隻能讓鄭流和老楊頭這樣的人,幫著自己把控具體的執行情況。
這就讓老楊頭和鄭流在內政上有了非常大的權力。
就比如鄭流,他基本上可以被看成是萬山堡的副堡主,或者是大管家之類的人。
而且他這個人向來是喜歡直來直去的,他的心裏麵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
所以,他的行事作風總顯得有些簡單粗暴。就比如堡主府的這件事,王燁不同意,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就隻能這樣了。
但是,他鄭流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手段。雖然王燁的命令他不能明著對抗,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辦法。
就在王燁否決了堡主府的提案之後不久,一件讓王燁非常無語的事情就發生了。
鄭流沒有改造他的房子,而是直接在他家的四周蓋起了堡主府,把王燁之前的家完美的“包圍”了起來。
他就是用這種辦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且,因為市政建設方麵的權力,王燁確實下發給了鄭流。
所以,鄭流也確實沒有越權,更沒有直接違抗王燁的命令,甚至還順從了民意。
這樣的招數讓王燁非常無可奈何,就這樣,鄭流居然就成了王燁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第一個打敗他的人。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鄭流在居民們的心目中,地位漲的很快。
王燁的能力他們是認可的。可是在他們看來,王燁還是有些太“年輕”了。
很多時候,居民們總覺得王燁做的很多事情,都有那麽點冒險的意思。
所以,他們總希望在王燁的身邊能有一個老成持重的人,為王燁把把舵。之前,他們隻能寄希望於老楊頭,現在,他們似乎是有了另一個選擇。
在萬山堡新一輪的建設開始之後,鄭流又開始了對堡主府的改造。
他是知道的,按照王燁的規劃,萬山堡將發展成為萬山城,那麽,王燁自然就應該有一個更氣派的府邸。
可是,王燁雖然不是聖鬥士,但是他也不會被人用同一招打敗兩次。
所以,這一次王燁做出了反擊。其實他的反擊非常的無力,他隻是給自己的堡主府改了一個名字。
他將堡主府的名字,從堡主府改成了堡主官邸。這兩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是一個意思,但是這其中卻有著微妙的差距。
堡主府是私有財產,即便王燁不當堡主了,萬山堡的大權落在了第二任堡主的手中。
王燁也沒有必要交出自己的家,他頂多將堡主府額匾額換成王府。新任的堡主,也大可以在自己家的大門上,掛上堡主府的匾額。
可是官邸就不一樣了,如果王燁有一天不再做堡主了,那他是要搬出這裏,並且將官邸交給下一任堡主的。
因為官邸並不是堡主的私有財產,它隻是供給身為堡主之人,暫時居住的房屋而已。
王燁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可惜能看懂這其中的奧秘的人很少,所以大多數的人還是以為鄭流成功了。
不過王燁也借著這個機會確立了官邸的製度。隨著萬山堡的建設,尤其是萬山堡人口的增長。
王燁和萬山堡都急需一批管理人才。現在,萬山堡雖然看起來運轉的還算健康,但是實際上其中的問題卻非常多。
現在的萬山堡,各個工坊的領頭人還好說。他們的地位,王燁早就已經確立了。所以,他們雖然說原本可能確實有些能力不足。
但是,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鍛煉。甚至,因為萬山堡有段時間是人停機器不停的運轉,對管理人員的能力是個不小的考驗和鍛煉。
所以,他們現在的能力都還算可以。但是在民政方麵就不行了。
可以說,萬山堡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民政方麵的人才了。
之前,在萬山堡人還比較少的時候。憑借王燁、老楊頭以及鄭流三個人的勤奮,萬山堡還勉強能保持健康的運轉。
可是,在王燁吸納了新一輪的人口之後,這個問題就變得尤為嚴重。
現在,萬山堡之中的很多基層管理人員。實際上,就都是以各自宗族之中的族老。
這種宗族製的管理方式,是王燁極端討厭的。他急需改變這一切。
王燁想要確立一套管理製度,以及頒布一些規章製度。這些憑王燁自己就能做到,但是想把這些東西都推行下去,就需要一批人跟他一起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