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走錠精紡機之所以還有一個騾機的別稱。據說是因為它的發明者塞繆爾·克倫普頓受到了騾子的啟發。
騾子是馬和驢子相結合之後的產物。在他看來,騾子比馬和驢子都優秀,因為它強壯有力還不生病。
所以,他就將自己的發明叫成了騾機,在他看來,他的作品結合了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優點,但是卻又比它們都還要優秀。
但是,就在騾機誕生之後不久,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
騾機能夠將棉花變成紗線,但是卻不能將紗線變成棉布。騾機這種終極怪獸誕生之後不久,人們就發現他們現有的織布機,根本就不能匹配騾機的生產效率。
遇到問題,解決就是了,於是很快,能夠匹配騾機的另一種怪獸誕生了,它就是——水力織布機。
1785年,就在騾機誕生之後的第六年,一個叫卡特萊特的理發匠,受到了騾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啟發,發明了水力織布機。
這種織布機的工作效率,是原有的帶飛梭的織布機的四十倍,它的出現緩解了織機落後於紡紗機的矛盾。
王燁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東西的。所以老楊頭他們,很快又再次被這種不需要人力的織布機震驚了。
如果說,紡紗機是一種他們之前還沒見過的東西,所以震驚程度還不夠大的話,那麽織布機給他們的震撼可就足夠大了。
凡事最怕的就是對比,當沒有對比的時候,一種東西再強悍,在你的腦海中沒有能和它對比的東西,它給你帶來的震撼就終究有限。
可是當他們對比王燁的水力織布機,和他們從前見過的,萬山堡的女眷們曾經用過的織布機,那種幾十倍以上的工效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
鄭流看著這個幾乎不怎麽需要人力的紡織工坊,再看看那兩台不是很大,但是卻強悍得超乎他想象的機械,他不由得歎了口氣說:“這男耕女織的日子,以後怕是過不上嘍。”
聽到他的感歎大家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男耕女織同樣也是大梁朝農家常見的生活方式。
可以說,男耕女織也算是他們所熟悉的,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生活方式,但是看著那兩台機械,誰都能看明白,萬山堡之中將有大量的女眷不用“女織”了。
但是,他們卻並不怎麽在意,因為自從王燁出現之後,他們的生活方式就已經改變了很多了。他們相信,王燁一定還有自己的安排。
老楊頭的關注點則在另一個地方,他看了看工坊邊的河流說:“堡主還真的是很善於利用水啊,難怪你總是習慣在河邊建造工坊。”
王燁哈哈一笑說:“楊老爺子,我擅長利用的可不僅僅是水呢,等將來您就知道了。”
其實,嚴格來講,無論是水力織布機還是騾機,都可以很輕易的改用蒸汽動力。
雖然,王燁現在確實弄不出蒸汽機來,但是相信總有一天,他能衝破技術障礙搞出蒸汽機,但是他並不打算這麽做。
因為沒有必要,早期的蒸汽機實際在效率上沒有太大的優勢,它的效率也就是和風車相當,
它真正的優勢在於,水力機械離不開水,不能普及到沒有水的地方,而風車也有類似的限製。所以隻有蒸汽機理論上能普及到任何一個地方,這才是早期蒸汽機的優勢。
王燁又搞不出工業革命,那他就沒必要把工廠開滿全天下,所以他就沒有必要非得把蒸汽機弄出來。
“堡主。”鄭流說:“這座新工坊的匠人怎麽選?”
王燁笑著說:“之前,為那些新居民分配工作的時候,不還剩下一些人手嗎?”
鄭流一愣,他隨即也笑著說:“我說嘛,堡主怎麽還特意打招唿,留下一些年紀不太大,還有紡織經驗的女眷?
原來那個時候,堡主就已經盤算好了織布的事情啊!”
王燁笑笑沒有說話,這時鄭流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堡主,還有一個問題。前段時間,因為我們萬山堡大興土木,所以工程隊聚集了大量的建築工人。
可是,隨著堡牆以及平房建設結束,他們現在大都清閑了下來,他們的工作需要重新安排嗎?”
王燁想了想說:“萬山堡不可能長時間維持這種大生產的局麵。開春之後,大家都要去伺候莊稼。
這個問題我們早晚要麵對,既然工程隊那邊先出現了,那就從他們開始著手解決吧。”
這就是萬山堡現在的問題了,他們的生產力水平很高,但是市場需求卻不大。所以他們很容易麵臨產能過剩。
這就是為什麽,王燁明明有先進的技術,但是每次、每個行業都隻建設一個工坊的原因。
因為戰爭的需求,現在焦炭、木匠、煉鋼三大工坊還在用輪班製度,加班加點的生產。人休息,機器不休息,不停運轉的三大工坊,每天依然能生產大量的物資。
但是,工程隊那邊,隨著最後幾個角樓、箭塔的完工,產能過剩的問題終於是暴露了出來。
王燁想了想說:“這樣,這兩天我們兩個辛苦一下,跟那些工人好好談談。我們盡量將手藝精熟的工人留下,其它人則分配到其它工坊去,或者是讓他們去采礦、伐木。”
采礦、伐木一直是萬山堡之中非常重要的行業,本來這兩個行業應該更辛苦,需要的人力更大。
但是好在,萬山堡所在的這座山確實得天獨厚,這裏有足夠他們應急的露天礦,附近還有足夠多的老樹。所以,這兩個行業才沒有占據過多的人手。
現在,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以及輪班製度的普及,這兩個行業漸漸也有些供不應求了。
王燁對鄭流說:“等到戰爭結束,隨著我們需要的戰爭物資大量減少,三大工坊的工作量將會縮水九成以上。
到了那個時候,這三大工坊,甚至是伐木和采礦的工人,都將有大批空閑下來的。
到時候我們也是這樣處理,盡可能將最熟練的工人留下,用他們來維持這個行業的存在,滿足我們日常的需要。
現在這種狀態是不正常的,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我們萬山堡總是要迴歸正常的生活的。
到時候,大家不用愁沒有活兒幹,我們萬山堡,餓不死人!”
“那好。”鄭流說:“我這就去安排。”
“等等。”王燁叫住了鄭流說:“先別著急,工程隊那邊我還有最後一批任務需要他們完成。”
騾子是馬和驢子相結合之後的產物。在他看來,騾子比馬和驢子都優秀,因為它強壯有力還不生病。
所以,他就將自己的發明叫成了騾機,在他看來,他的作品結合了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優點,但是卻又比它們都還要優秀。
但是,就在騾機誕生之後不久,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
騾機能夠將棉花變成紗線,但是卻不能將紗線變成棉布。騾機這種終極怪獸誕生之後不久,人們就發現他們現有的織布機,根本就不能匹配騾機的生產效率。
遇到問題,解決就是了,於是很快,能夠匹配騾機的另一種怪獸誕生了,它就是——水力織布機。
1785年,就在騾機誕生之後的第六年,一個叫卡特萊特的理發匠,受到了騾機和水力紡紗機的啟發,發明了水力織布機。
這種織布機的工作效率,是原有的帶飛梭的織布機的四十倍,它的出現緩解了織機落後於紡紗機的矛盾。
王燁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東西的。所以老楊頭他們,很快又再次被這種不需要人力的織布機震驚了。
如果說,紡紗機是一種他們之前還沒見過的東西,所以震驚程度還不夠大的話,那麽織布機給他們的震撼可就足夠大了。
凡事最怕的就是對比,當沒有對比的時候,一種東西再強悍,在你的腦海中沒有能和它對比的東西,它給你帶來的震撼就終究有限。
可是當他們對比王燁的水力織布機,和他們從前見過的,萬山堡的女眷們曾經用過的織布機,那種幾十倍以上的工效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
鄭流看著這個幾乎不怎麽需要人力的紡織工坊,再看看那兩台不是很大,但是卻強悍得超乎他想象的機械,他不由得歎了口氣說:“這男耕女織的日子,以後怕是過不上嘍。”
聽到他的感歎大家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男耕女織同樣也是大梁朝農家常見的生活方式。
可以說,男耕女織也算是他們所熟悉的,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生活方式,但是看著那兩台機械,誰都能看明白,萬山堡之中將有大量的女眷不用“女織”了。
但是,他們卻並不怎麽在意,因為自從王燁出現之後,他們的生活方式就已經改變了很多了。他們相信,王燁一定還有自己的安排。
老楊頭的關注點則在另一個地方,他看了看工坊邊的河流說:“堡主還真的是很善於利用水啊,難怪你總是習慣在河邊建造工坊。”
王燁哈哈一笑說:“楊老爺子,我擅長利用的可不僅僅是水呢,等將來您就知道了。”
其實,嚴格來講,無論是水力織布機還是騾機,都可以很輕易的改用蒸汽動力。
雖然,王燁現在確實弄不出蒸汽機來,但是相信總有一天,他能衝破技術障礙搞出蒸汽機,但是他並不打算這麽做。
因為沒有必要,早期的蒸汽機實際在效率上沒有太大的優勢,它的效率也就是和風車相當,
它真正的優勢在於,水力機械離不開水,不能普及到沒有水的地方,而風車也有類似的限製。所以隻有蒸汽機理論上能普及到任何一個地方,這才是早期蒸汽機的優勢。
王燁又搞不出工業革命,那他就沒必要把工廠開滿全天下,所以他就沒有必要非得把蒸汽機弄出來。
“堡主。”鄭流說:“這座新工坊的匠人怎麽選?”
王燁笑著說:“之前,為那些新居民分配工作的時候,不還剩下一些人手嗎?”
鄭流一愣,他隨即也笑著說:“我說嘛,堡主怎麽還特意打招唿,留下一些年紀不太大,還有紡織經驗的女眷?
原來那個時候,堡主就已經盤算好了織布的事情啊!”
王燁笑笑沒有說話,這時鄭流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堡主,還有一個問題。前段時間,因為我們萬山堡大興土木,所以工程隊聚集了大量的建築工人。
可是,隨著堡牆以及平房建設結束,他們現在大都清閑了下來,他們的工作需要重新安排嗎?”
王燁想了想說:“萬山堡不可能長時間維持這種大生產的局麵。開春之後,大家都要去伺候莊稼。
這個問題我們早晚要麵對,既然工程隊那邊先出現了,那就從他們開始著手解決吧。”
這就是萬山堡現在的問題了,他們的生產力水平很高,但是市場需求卻不大。所以他們很容易麵臨產能過剩。
這就是為什麽,王燁明明有先進的技術,但是每次、每個行業都隻建設一個工坊的原因。
因為戰爭的需求,現在焦炭、木匠、煉鋼三大工坊還在用輪班製度,加班加點的生產。人休息,機器不休息,不停運轉的三大工坊,每天依然能生產大量的物資。
但是,工程隊那邊,隨著最後幾個角樓、箭塔的完工,產能過剩的問題終於是暴露了出來。
王燁想了想說:“這樣,這兩天我們兩個辛苦一下,跟那些工人好好談談。我們盡量將手藝精熟的工人留下,其它人則分配到其它工坊去,或者是讓他們去采礦、伐木。”
采礦、伐木一直是萬山堡之中非常重要的行業,本來這兩個行業應該更辛苦,需要的人力更大。
但是好在,萬山堡所在的這座山確實得天獨厚,這裏有足夠他們應急的露天礦,附近還有足夠多的老樹。所以,這兩個行業才沒有占據過多的人手。
現在,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以及輪班製度的普及,這兩個行業漸漸也有些供不應求了。
王燁對鄭流說:“等到戰爭結束,隨著我們需要的戰爭物資大量減少,三大工坊的工作量將會縮水九成以上。
到了那個時候,這三大工坊,甚至是伐木和采礦的工人,都將有大批空閑下來的。
到時候我們也是這樣處理,盡可能將最熟練的工人留下,用他們來維持這個行業的存在,滿足我們日常的需要。
現在這種狀態是不正常的,等到明年開春之後,我們萬山堡總是要迴歸正常的生活的。
到時候,大家不用愁沒有活兒幹,我們萬山堡,餓不死人!”
“那好。”鄭流說:“我這就去安排。”
“等等。”王燁叫住了鄭流說:“先別著急,工程隊那邊我還有最後一批任務需要他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