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襄之地的重要『性』每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明白,荊州商賈輻湊,又是魚米之鄉,能提供無窮的錢糧稅賦。
而襄陽則是真正的十字路口,北方的南下軍隊如果能占領襄陽重鎮,那等於是打開南下通路,直『插』江漢平原。
如果調頭向西就能直接攻擊宜昌,這是蜀國出川的路口。
往東一方麵可以全麵占領江漢平原這個糧倉,順流而下又能直接攻擊鄂州,威脅武-漢三鎮!
所以曆史上元朝滅南宋之戰最要緊的一仗便是在襄陽,占領襄陽便能直接割裂四川與整個江南割裂開,分而殲之。
反過來,南方北伐,楚莊王問鼎天下的重要橋頭堡也便是襄陽,以襄陽為跳板之後便能攻入方城通道直撲河南境內,不管是洛陽,許昌便都在南軍兵鋒之下。
關雲長水淹七軍占領樊城後,嚇的曹『操』放棄許昌,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這是南軍往東往北的打法,倘若心血來『潮』一路向西呢?
沿伏牛山和秦嶺南麓之間,埋頭猛衝之下,便到了藍田,長安在望!
不管是南打北,還是北攻南,西日東,還是東懟西,荊襄是必定繞不過的一個坎兒。
正因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南平國才能靠著認爹策略來保全自己,每個爹都不允許其他爸爸獨吞兒子。
倘若換做一般之地,早就被拿來做交易了,南平無法稱為交易籌碼的原因就是,這個籌碼實在太大太重,一旦推出去,那麽隨之而來的便是亡國之兆。
尤其是南唐和後漢兩個“巨無霸”,不管誰占了南平,那麽就代表著徹底和對方撕破臉,下一步必定是大打出手。
引號是因為他們本身國力實在當不起這三個字,但看看馬楚,吳越,後蜀也就是麥香魚、吉士漢堡水平,呃,對了,還是單層的,所以也就勉強湊合用了。
馮道來談判的時候,特意指明要保全南平國,也是出於這個方麵的考慮。
這些事情,李弘茂不可能不知道,那怎麽還讓自己到南平國去留後手?
這種眾目交集之所,又是天下物流中心,肯定布滿了各國細作,就是南平皇宮裏隻怕也有不少大臣是拿幾份俸祿的。
“六弟,你大概忘了一件事情,我們那景遷二叔,英年早逝,卻沒入烈祖之陵,反而是葬在武昌。”
“呃,確實,此事倒也甚是奇怪。”
雖然李昪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但他的皇陵也已經在修建當中,當時李景遷的身體狀況有目共睹,當時李昪下令,先停修自己的帝陵,把工人調去給李景遷造墳,一方麵是以防萬一,另一邊也是存了衝喜之心,萬一李景遷就此痊愈呢?
結果墓修到一半時被李景遷得知,每天一封奏章,表示死活不願意葬在江寧,搞得李昪也不知所措,有心罵幾句逆子有悖常理吧,可每次看到兒子那消瘦的麵容,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封建時代人死了迴歸家族墓地是正常行為,何以這個兒子對此卻如此抵觸。
後來,李景遷自陳,病體綿延,實在是深感對不起父親,希望死後能葬在武昌,日日替大唐盯著南平國。
有朝一日能看到北伐大軍由此渡江,也算是了卻夙願了。
升元二年,李景遷病逝,尊其遺囑,移葬龜山。
其間的曲折,李煜之前是不知道的,他發現自己這個二哥簡直就是八卦中心,各『色』宮闈秘事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來。
“那這個修了一半的陵呢?就荒廢在哪兒了?”
“倒也沒荒廢,兩年後我們的姑姑永興公主便葬於此處……”
“呃,也就是說姑姑的墓『穴』原本是為二叔準備的?”
“正是,而且吳太子楊璉也葬於其間,這是也你姑姑生前的遺願。”
“……難怪”
李煜不禁為這位璉太子默哀,活著的時候日子就不好過,死了還被倒『插』門一把,進了女方的祖墳……
“姑姑當年下嫁楊璉是有大波折的。左手第三個櫃子打開,有本《可球筆記》”
李煜依言而行,將書遞給李弘茂。
“嗯?他還有筆記流傳,市麵上倒是沒見過啊”
這個人倒也熟悉,江州節度使嚴續的父親,而嚴續則娶了李昪的另一個女兒。
嚴可球論起輩分來算他姑公公。(這個輩分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說……)
(另,嚴可球,或作嚴球,或作嚴可俅,亦作嚴俅)
李弘茂一麵翻書一麵道:“重臣的筆記,縱然是私人物件,卻也不能輕易外傳,我與姑父(嚴續)相善,又喜歡讀書,他便送了一套與我。你看”
李煜接過,隻見這書俱是手抄而成,想來也是限量的本子,頓時興致勃**來。
“烈祖家宴,與公主言“汝夫婿自擇之”,公主曰“兒不嫁以奉雙親”,麵紅耳赤之餘,語意鏗鏘,非作偽爾,觀其相,則可可知乃至情之人。如是者數次,烈祖方不再提此言……”
“哎?這宰相當得,可真是八卦啊……”李煜滿臉黑線。
“你看,這又是奇怪之處,姑公公的眼光你是知道的,老辣的很,他說是這樣,那多半便是如此……”
又是前後矛盾的事情,一開始是死活不願意出嫁,出嫁後卻又情深意篤,在楊璉死後兩月後,永興公主也抑鬱而終。
“你再往後翻翻”
李煜依言,隻見後麵隔了數頁,非常突兀的寫了一句,“至情至『性』,然情深不壽”
這大概是嚴可球對永興的公主命運的感慨吧。
“總之,你這次離京乃是好事,跳出這方小世界,去廣闊天地看看吧”
“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李煜隨口引用了紅寶書上的語錄。
告辭後,走在大街,李煜還是有點腦袋發悶,不過比上迴要好很多,畢竟他對南唐宮廷的詭異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
再說李弘茂今天除了建議他想辦法從清源軍,南平國著手外,其他話都語焉不詳,想來也是要為尊者諱一把的。
可清源軍遠在千裏之外,隔著崇山峻嶺,自己該怎麽過去呢?
“對了,怎麽把這個茬兒給忘了?”李煜拍拍腦門。
看看天『色』已晚,也懶得迴清寧宮吃飯。
自李從善離開後,鍾皇後的神情氣『色』變化明顯,雖然表麵上依然和顏悅『色』,是個與往常一般無二的賢妻良母,仿佛那日的衝突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
但李煜依然敏銳的感覺到,鍾皇後的眉宇間積聚了濃濃的陰鬱之氣。
他覺得莫名其妙,雖然李從善是被趕到了北邊,但這對他而言也未嚐不是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海闊憑魚躍,眼下後漢南唐正處於狼狽為『奸』暗算郭威的準蜜月期,德昌宮銀行都開過去了,真要翻臉了,對方肯定是要這五十萬貫準備金,而不是一個普通皇子(李從善:“你麻痹!”)。
所以看上去是深入敵國,實際上毫無危險。
如果這小子機靈點,仗著自己南唐皇子身份出入宮廷,還真能搜集到很多有用的第一手信息,如此便是大功,真正意義上的大功,遠超李煜這個掛名監軍。
再說好歹也封了個長江王,和李景逷,李煜,李弘冀處在同一級別了,李璟這價錢是給的很足的。
再有這小子求仁得仁,如果不是他對自己耍心眼,對太寧圖謀不軌,也不至於惹來這番教訓。
如果這廝不是自己的弟弟,李煜真有可能給來個超量的麥角菌,讓他感受一下聖安東尼之火的可怕效果,看著自己的四肢逐漸發黑生疽,最終從肢體上脫落卻不留一滴血,實在是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報複方式。
當然老娘痛兒子是天經地義,但鍾皇後將門虎女,向來識大體,顧大局,可不是一般的目光短淺的村『婦』,怎麽會在這種事情上看不清?
所以現在他和太寧都借著公事繁忙的借口,少去清寧宮。
順道兒拐進一家吃食點,隨便叫了點東西填飽肚子。
那盯梢的幾位,卻不敢過於接近,隻好守在店門口。
李煜看著好笑,便讓跟班去買了一堆畢羅,跑到門口一人發兩個……
這跟班能被李煜看中,自然也有不同尋常之處。
他一邊發一邊對每人道:“這是安定王賞你們的,還不快去謝恩……”
於是,這群盯梢者隻能個個臊眉耷眼的進店堂,向盯梢對象鞠躬謝恩,也是李煜不欲暴『露』身份,否則他們都得跪下磕頭。
李煜對此也哭笑不得,心說這廝這加戲功夫也是一流,但當大王總要有大王的派頭,一人一個小銀珠子的賞賜死跑不掉的。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卻平白少了十幾兩銀子,這讓他也大叫晦氣,衝那跟班道:“潑才,讓你『亂』加戲,今日的賞錢便從你的餉錢中扣吧……”
“大王……”那跟班頓時哭喪了臉。
其實他也知道,這位大王從來不在這種小事情上為難底下人,但作為下屬還是要知趣配合的……
要知道這江寧城中最火的俗講藝人便是安定王一手捧出來的。
飯後,李煜在前麵後,盯梢的那幾位倒是知道吃人嘴軟的道理,索『性』也不遠遠的墜著,腳下緊走幾步,落後李煜兩個身位,看上去倒似隨員一般……
李煜嘴角抽筋,尼瑪一笸籮畢羅換來一隊保鏢,這買賣倒也做的……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自己調戲良家『婦』女的時候這隊義勇軍能不能賣力幫忙。
沒多久便進了唇華鋪子,盯梢的自然各自散到附近的茶棚中去等著。
片刻後,不遠處茶樓的邊門中溜出來一個華服貴公子,往城東而去……
……
江寧城東有一處偌大宅院。
門口掛著清源軍留後的牌子。
節度使作為封疆大吏,自然是呆在自己的節度方鎮內。
所謂留後,全稱為節度留後,大致相當於李煜前世的駐京辦主任。
節度使與中央『政府』間的溝通自然有行政公文體係,但少不得與朝中大臣,或者豪商間有些私人往來。
留後一職便是負責處理這些事情的,原本此職由朝廷指派。
隻是中唐之後,節度跋扈,往往將自家子侄指定在此,隨後上個保薦表,朝廷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
清源軍所在位置相當於李煜前世的泉州和漳州,原本是閩國領土。
南唐伐閩後,時任閩國清源刺史的留從效與其兄留從願,審時度勢,在『亂』世中割據二州,在掌握全部軍權和民心後上表向李璟表示效忠。
由於道路崎嶇,南唐大軍無法開進,李璟也隻好將泉州提升為清源軍,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兼泉州刺史,其兄留從願為漳州刺史,但實際上清源軍是個獨立王國。
胡建山多誰田少,清源軍也不例外,泉州,南州(漳州)自古為良港,清源軍在留從效的治理下,迅速從王閩惡政中恢複過來。
竟然靠著海貿,混的還不錯。
李煜前世去玩的時候,還去留王廟裏燒過香,裏麵供的自然就是留從效與留從願了。
想想今天便要見到前世塑像的侄子,心裏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呢。
李煜帶了兩個保衛幹事明麵是家丁,實際卻是保鏢,悄悄的出現在留後府門前。
方才發畢羅的叫張小鬆,此刻搶上一步便去拍門。
門開一條小縫,探出家丁半個腦袋來。
“何人叫門!?”
張小鬆不說話,右手一探,掌中便多了柄暗『色』小刀,瞬間架到那人脖子上,隨即左腳踏進一步,將門別住,左掌在那人胸前稍稍一推,兩人同時閃入院中。
“擦朗朗”隻聽一片兵刃出鞘聲,細看角落中還有幾張強弓,這可是朝廷嚴禁民間持有的!
“何人夜闖留後府?!”一個聲音輕喝。
“我家主人意圖拜訪留後,既怕下人擋駕,又怕走漏風聲,故而出此下策!”也不見他如何動作,張小鬆手中的短刃頃刻不見。
此刻留後府的門虛掩,李煜見了從懷中掏出一方細巾蒙在自己麵上,踏入留後府,隨手將門關上。
“還請留後前來相見!”聲音不大,但派頭十足。
“閣下何人,為何夜闖留後府!?”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中等身量,方額闊鼻,濃眉大嘴,看長相就是前世廣-東人所最為喜歡的某種食材。
而襄陽則是真正的十字路口,北方的南下軍隊如果能占領襄陽重鎮,那等於是打開南下通路,直『插』江漢平原。
如果調頭向西就能直接攻擊宜昌,這是蜀國出川的路口。
往東一方麵可以全麵占領江漢平原這個糧倉,順流而下又能直接攻擊鄂州,威脅武-漢三鎮!
所以曆史上元朝滅南宋之戰最要緊的一仗便是在襄陽,占領襄陽便能直接割裂四川與整個江南割裂開,分而殲之。
反過來,南方北伐,楚莊王問鼎天下的重要橋頭堡也便是襄陽,以襄陽為跳板之後便能攻入方城通道直撲河南境內,不管是洛陽,許昌便都在南軍兵鋒之下。
關雲長水淹七軍占領樊城後,嚇的曹『操』放棄許昌,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這是南軍往東往北的打法,倘若心血來『潮』一路向西呢?
沿伏牛山和秦嶺南麓之間,埋頭猛衝之下,便到了藍田,長安在望!
不管是南打北,還是北攻南,西日東,還是東懟西,荊襄是必定繞不過的一個坎兒。
正因為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南平國才能靠著認爹策略來保全自己,每個爹都不允許其他爸爸獨吞兒子。
倘若換做一般之地,早就被拿來做交易了,南平無法稱為交易籌碼的原因就是,這個籌碼實在太大太重,一旦推出去,那麽隨之而來的便是亡國之兆。
尤其是南唐和後漢兩個“巨無霸”,不管誰占了南平,那麽就代表著徹底和對方撕破臉,下一步必定是大打出手。
引號是因為他們本身國力實在當不起這三個字,但看看馬楚,吳越,後蜀也就是麥香魚、吉士漢堡水平,呃,對了,還是單層的,所以也就勉強湊合用了。
馮道來談判的時候,特意指明要保全南平國,也是出於這個方麵的考慮。
這些事情,李弘茂不可能不知道,那怎麽還讓自己到南平國去留後手?
這種眾目交集之所,又是天下物流中心,肯定布滿了各國細作,就是南平皇宮裏隻怕也有不少大臣是拿幾份俸祿的。
“六弟,你大概忘了一件事情,我們那景遷二叔,英年早逝,卻沒入烈祖之陵,反而是葬在武昌。”
“呃,確實,此事倒也甚是奇怪。”
雖然李昪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但他的皇陵也已經在修建當中,當時李景遷的身體狀況有目共睹,當時李昪下令,先停修自己的帝陵,把工人調去給李景遷造墳,一方麵是以防萬一,另一邊也是存了衝喜之心,萬一李景遷就此痊愈呢?
結果墓修到一半時被李景遷得知,每天一封奏章,表示死活不願意葬在江寧,搞得李昪也不知所措,有心罵幾句逆子有悖常理吧,可每次看到兒子那消瘦的麵容,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封建時代人死了迴歸家族墓地是正常行為,何以這個兒子對此卻如此抵觸。
後來,李景遷自陳,病體綿延,實在是深感對不起父親,希望死後能葬在武昌,日日替大唐盯著南平國。
有朝一日能看到北伐大軍由此渡江,也算是了卻夙願了。
升元二年,李景遷病逝,尊其遺囑,移葬龜山。
其間的曲折,李煜之前是不知道的,他發現自己這個二哥簡直就是八卦中心,各『色』宮闈秘事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來。
“那這個修了一半的陵呢?就荒廢在哪兒了?”
“倒也沒荒廢,兩年後我們的姑姑永興公主便葬於此處……”
“呃,也就是說姑姑的墓『穴』原本是為二叔準備的?”
“正是,而且吳太子楊璉也葬於其間,這是也你姑姑生前的遺願。”
“……難怪”
李煜不禁為這位璉太子默哀,活著的時候日子就不好過,死了還被倒『插』門一把,進了女方的祖墳……
“姑姑當年下嫁楊璉是有大波折的。左手第三個櫃子打開,有本《可球筆記》”
李煜依言而行,將書遞給李弘茂。
“嗯?他還有筆記流傳,市麵上倒是沒見過啊”
這個人倒也熟悉,江州節度使嚴續的父親,而嚴續則娶了李昪的另一個女兒。
嚴可球論起輩分來算他姑公公。(這個輩分我真不知道該怎麽說……)
(另,嚴可球,或作嚴球,或作嚴可俅,亦作嚴俅)
李弘茂一麵翻書一麵道:“重臣的筆記,縱然是私人物件,卻也不能輕易外傳,我與姑父(嚴續)相善,又喜歡讀書,他便送了一套與我。你看”
李煜接過,隻見這書俱是手抄而成,想來也是限量的本子,頓時興致勃**來。
“烈祖家宴,與公主言“汝夫婿自擇之”,公主曰“兒不嫁以奉雙親”,麵紅耳赤之餘,語意鏗鏘,非作偽爾,觀其相,則可可知乃至情之人。如是者數次,烈祖方不再提此言……”
“哎?這宰相當得,可真是八卦啊……”李煜滿臉黑線。
“你看,這又是奇怪之處,姑公公的眼光你是知道的,老辣的很,他說是這樣,那多半便是如此……”
又是前後矛盾的事情,一開始是死活不願意出嫁,出嫁後卻又情深意篤,在楊璉死後兩月後,永興公主也抑鬱而終。
“你再往後翻翻”
李煜依言,隻見後麵隔了數頁,非常突兀的寫了一句,“至情至『性』,然情深不壽”
這大概是嚴可球對永興的公主命運的感慨吧。
“總之,你這次離京乃是好事,跳出這方小世界,去廣闊天地看看吧”
“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李煜隨口引用了紅寶書上的語錄。
告辭後,走在大街,李煜還是有點腦袋發悶,不過比上迴要好很多,畢竟他對南唐宮廷的詭異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
再說李弘茂今天除了建議他想辦法從清源軍,南平國著手外,其他話都語焉不詳,想來也是要為尊者諱一把的。
可清源軍遠在千裏之外,隔著崇山峻嶺,自己該怎麽過去呢?
“對了,怎麽把這個茬兒給忘了?”李煜拍拍腦門。
看看天『色』已晚,也懶得迴清寧宮吃飯。
自李從善離開後,鍾皇後的神情氣『色』變化明顯,雖然表麵上依然和顏悅『色』,是個與往常一般無二的賢妻良母,仿佛那日的衝突根本就沒發生過一般。
但李煜依然敏銳的感覺到,鍾皇後的眉宇間積聚了濃濃的陰鬱之氣。
他覺得莫名其妙,雖然李從善是被趕到了北邊,但這對他而言也未嚐不是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海闊憑魚躍,眼下後漢南唐正處於狼狽為『奸』暗算郭威的準蜜月期,德昌宮銀行都開過去了,真要翻臉了,對方肯定是要這五十萬貫準備金,而不是一個普通皇子(李從善:“你麻痹!”)。
所以看上去是深入敵國,實際上毫無危險。
如果這小子機靈點,仗著自己南唐皇子身份出入宮廷,還真能搜集到很多有用的第一手信息,如此便是大功,真正意義上的大功,遠超李煜這個掛名監軍。
再說好歹也封了個長江王,和李景逷,李煜,李弘冀處在同一級別了,李璟這價錢是給的很足的。
再有這小子求仁得仁,如果不是他對自己耍心眼,對太寧圖謀不軌,也不至於惹來這番教訓。
如果這廝不是自己的弟弟,李煜真有可能給來個超量的麥角菌,讓他感受一下聖安東尼之火的可怕效果,看著自己的四肢逐漸發黑生疽,最終從肢體上脫落卻不留一滴血,實在是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報複方式。
當然老娘痛兒子是天經地義,但鍾皇後將門虎女,向來識大體,顧大局,可不是一般的目光短淺的村『婦』,怎麽會在這種事情上看不清?
所以現在他和太寧都借著公事繁忙的借口,少去清寧宮。
順道兒拐進一家吃食點,隨便叫了點東西填飽肚子。
那盯梢的幾位,卻不敢過於接近,隻好守在店門口。
李煜看著好笑,便讓跟班去買了一堆畢羅,跑到門口一人發兩個……
這跟班能被李煜看中,自然也有不同尋常之處。
他一邊發一邊對每人道:“這是安定王賞你們的,還不快去謝恩……”
於是,這群盯梢者隻能個個臊眉耷眼的進店堂,向盯梢對象鞠躬謝恩,也是李煜不欲暴『露』身份,否則他們都得跪下磕頭。
李煜對此也哭笑不得,心說這廝這加戲功夫也是一流,但當大王總要有大王的派頭,一人一個小銀珠子的賞賜死跑不掉的。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卻平白少了十幾兩銀子,這讓他也大叫晦氣,衝那跟班道:“潑才,讓你『亂』加戲,今日的賞錢便從你的餉錢中扣吧……”
“大王……”那跟班頓時哭喪了臉。
其實他也知道,這位大王從來不在這種小事情上為難底下人,但作為下屬還是要知趣配合的……
要知道這江寧城中最火的俗講藝人便是安定王一手捧出來的。
飯後,李煜在前麵後,盯梢的那幾位倒是知道吃人嘴軟的道理,索『性』也不遠遠的墜著,腳下緊走幾步,落後李煜兩個身位,看上去倒似隨員一般……
李煜嘴角抽筋,尼瑪一笸籮畢羅換來一隊保鏢,這買賣倒也做的……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自己調戲良家『婦』女的時候這隊義勇軍能不能賣力幫忙。
沒多久便進了唇華鋪子,盯梢的自然各自散到附近的茶棚中去等著。
片刻後,不遠處茶樓的邊門中溜出來一個華服貴公子,往城東而去……
……
江寧城東有一處偌大宅院。
門口掛著清源軍留後的牌子。
節度使作為封疆大吏,自然是呆在自己的節度方鎮內。
所謂留後,全稱為節度留後,大致相當於李煜前世的駐京辦主任。
節度使與中央『政府』間的溝通自然有行政公文體係,但少不得與朝中大臣,或者豪商間有些私人往來。
留後一職便是負責處理這些事情的,原本此職由朝廷指派。
隻是中唐之後,節度跋扈,往往將自家子侄指定在此,隨後上個保薦表,朝廷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
清源軍所在位置相當於李煜前世的泉州和漳州,原本是閩國領土。
南唐伐閩後,時任閩國清源刺史的留從效與其兄留從願,審時度勢,在『亂』世中割據二州,在掌握全部軍權和民心後上表向李璟表示效忠。
由於道路崎嶇,南唐大軍無法開進,李璟也隻好將泉州提升為清源軍,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兼泉州刺史,其兄留從願為漳州刺史,但實際上清源軍是個獨立王國。
胡建山多誰田少,清源軍也不例外,泉州,南州(漳州)自古為良港,清源軍在留從效的治理下,迅速從王閩惡政中恢複過來。
竟然靠著海貿,混的還不錯。
李煜前世去玩的時候,還去留王廟裏燒過香,裏麵供的自然就是留從效與留從願了。
想想今天便要見到前世塑像的侄子,心裏還真是有點小激動呢。
李煜帶了兩個保衛幹事明麵是家丁,實際卻是保鏢,悄悄的出現在留後府門前。
方才發畢羅的叫張小鬆,此刻搶上一步便去拍門。
門開一條小縫,探出家丁半個腦袋來。
“何人叫門!?”
張小鬆不說話,右手一探,掌中便多了柄暗『色』小刀,瞬間架到那人脖子上,隨即左腳踏進一步,將門別住,左掌在那人胸前稍稍一推,兩人同時閃入院中。
“擦朗朗”隻聽一片兵刃出鞘聲,細看角落中還有幾張強弓,這可是朝廷嚴禁民間持有的!
“何人夜闖留後府?!”一個聲音輕喝。
“我家主人意圖拜訪留後,既怕下人擋駕,又怕走漏風聲,故而出此下策!”也不見他如何動作,張小鬆手中的短刃頃刻不見。
此刻留後府的門虛掩,李煜見了從懷中掏出一方細巾蒙在自己麵上,踏入留後府,隨手將門關上。
“還請留後前來相見!”聲音不大,但派頭十足。
“閣下何人,為何夜闖留後府!?”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中等身量,方額闊鼻,濃眉大嘴,看長相就是前世廣-東人所最為喜歡的某種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