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大夥兒隻是聽過就算,畢竟皇宮大內,或者宰執之家的事情,怎麽是升鬥小民所能得聞的?
但在豪商間卻又有不同說法,此刻江寧城不少青樓的當紅姑娘都喜歡用一種叫做唇華的東西,有幾個做了入幕之賓的,也曾親嚐過此物的味道。
但究竟是從直接從唇華盒中挑出一點兒來放進嘴裏,品品味道,還是通過別的方法直接吃到,就不得而知了。
但這些人倒是異口同聲的說,這唇華較之口脂,實在是天壤之別,吃上去清新淡雅,不像後者有那濃重的腥臊之氣,說是淨素所製,所言當是不虛。
還有那『藥』鋪老板也說,他和宮中某太醫相熟,那太醫酒酣耳熱後也曾說起,太醫院二十位博士,四十位醫正,聯袂出手,協助安定王整理古方,才有的唇華一物。
至於為什麽是安定王為主,而太醫院為輔?
那還用問?看看這戳記-紅茸唾!
南唐第一新秀才子當然能者無所不能!
餐霞樓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那闋《一斛珠》也久經傳頌,長短句的好處在於譜曲方便。
詩詞一道也談不上什麽版權概念,有人願意傳唱『吟』誦是作者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兒,換在今天就叫做自來水……
這些日子,江寧城中的青樓和教坊司中傳唱最多的便是此詞了。
香豔綺麗卻不下流,反而在字詞之間描盡了女子的美貌,尤其是檀香口丁香舌,以至於不少伎家演唱之時,都會刻意的『舔』『舔』嘴唇。
更有甚者,唱曲之前便在齒間暗藏一小片紅綢,曲終之時紅茸自唇而出,實在像煞詞中豔麗嬌俏,如此情景,如此詞句,更是引得狂蜂浪蝶一擲千金……
沒想到這紅茸唾三字竟然成了戳記?
如此巧思,讓眾人對這位素未謀麵的安定王又增添幾分敬仰之『色』。
……
“久聞大王,文采風流,詩詞俱佳,沒想在經商一道上也是如此天賦卓絕,小人一看到紅茸唾三字,便曉得這買賣差不了,又曉得大王素來仁厚,體恤下人,所以就向皇後請了恩典。”
此刻一名年過五旬的老者,正對著李煜作揖,此人叫潘誠厚,正是皇宮中內給事的一員,現在卸了職司,跑到專營店來當大掌櫃。
他一見李煜就要跪下磕頭,李煜連忙拉起他“宮外,我是股東,你是掌櫃,拱手即可。”
這才有了剛才的諛詞。
“潘誠厚,嗯,以後該叫你潘掌櫃了,屈居於此,真是大材小用啊,隻是本王這鋪子新開,我和王叔在貨殖一道上向來一竅不通,隻好找人相幫了。”李煜說的很客氣。
他不敢不客氣,從五品的內給事,放到皇宮裏也算的上有字號的人物,大致相當於外庭侍郎級別的官員,而且是主管錢糧大事的。
現在人家放著好好的副部級不當,跑來做掌櫃,這裏麵的故事,大家心知肚明,所以自然是一團和氣。
何況李煜還指望這位“灶王爺”,隔三差五的“上天言好事”,之後才能“迴宮降吉祥”。
故而,語氣中還帶上三分親熱之意。
潘誠厚人老成精,忙道:“不敢,不敢,小的是天家奴仆,到哪裏做事都是應該的,大王不以老朽而棄用,已經是感恩不盡了。”
“至於貨殖一道,小的家中便是商戶,小的抓周時便抓的算籌,到了六歲時籌算玩的精熟一時被稱為神童,稍大些便被家長帶著行走商路。”
歎了口氣道:“隻是生逢『亂』世,在經商途中被『亂』兵強奪貨物,長輩不甘,與之理論,卻被屠戮殆盡,那時我才十歲,正好不在其側,在躲過一劫,後來便入了宮,一晃四十多年了……”
隨即又是一拱手“倒是擾了大王的興致,該死,該死。”
“無妨,你也是可憐”李煜隨口道,剛想問問店中準備情況,卻腦中突然一亮,張口道:“你在宮中服侍那麽多年,也沒什麽機會出來,你可還有親戚建在?有的話,不妨接來團圓”
“你是大掌櫃,按照規矩便會給你配上獨門小院還有男女傭人,現下還沒找好地方,如果你親戚多的話,就找個大點的院子。”
“這……”潘誠厚怎麽也沒想到,眼看的皇子竟然會關心起這些瑣事來,眼中頓時閃過三分詫異,四分感激,心道“看來宮中傳言不虛,這個安定王確實是個好『性』子……”
想到此處,語氣又恭敬了幾分“迴大王的話,應該是還在的,但之前一直在宮中卻也沒機會查訪。”
“聽口音,你似乎是江都人?”
“是。”
“王叔,你不是認識不少江都商戶麽,什麽時候讓他們查查,這些人比官府都好使。”
李景逷自然知道李煜的意思,滿口子答應。
“潘誠厚,你得空了,把你的原來家中所住之處,及鋪子名稱等事物都寫下來,交給保寧王罷。”
“噗通”潘誠厚立刻跪倒“不敢,不敢煩勞二位大王,小的有空慢慢自己找好了。”
“你且起來說話,都是宮外莫要如此,讓人看了反而不好。”李煜道。
“是”潘誠厚爬起來,不停的拱手作揖“真不敢煩擾大王,這是折小的壽算的……賤事怎敢勞動貴人?”
“就這麽定了,你抽空寫下即可,你現在是我的掌櫃,那麽做東家的自然能幫著點就幫著點,我們這鋪子可就全靠你了。行了,你忙你的事情去吧!”
李煜揮揮手,轉身和李景逷往別店鋪後部走去。
“小的,小的,”潘誠厚眼中神情複雜。
他其實一直在托人尋找自己的親人,隻是當年是個沒權沒職的小太監,沒人理他,現在位高權重了,但畢竟時間已經過去四十年,原來家中鋪子所在之地,也在他遇襲不就後被一場大火燒成白地,人自然也是找不到了。
加上不管是楊行密,還是李昪,抑或是今日的李璟,雖然對寺人都頗為仁善。
但畢竟現在距離唐末一百年都不到,宦官之禍足以令所有君王談之『色』變,故而對太監結交外官之事管的極嚴,如此潘誠厚要找人更是難上加難。
今天,這個安定王第一次過來查看鋪子,沒怎麽問商事,卻答應發動手中力量幫他尋親。
潘誠厚看著二人年輕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這差事啊,隻怕是不好做了,一邊是聖人要求按旬匯報店鋪狀況,另一邊這位大王也是真的良善,看得出並不是純為籠絡人心才這麽說,我無意間起個頭,他就……。哎,盡人事、知天命、憑良心吧”
但在豪商間卻又有不同說法,此刻江寧城不少青樓的當紅姑娘都喜歡用一種叫做唇華的東西,有幾個做了入幕之賓的,也曾親嚐過此物的味道。
但究竟是從直接從唇華盒中挑出一點兒來放進嘴裏,品品味道,還是通過別的方法直接吃到,就不得而知了。
但這些人倒是異口同聲的說,這唇華較之口脂,實在是天壤之別,吃上去清新淡雅,不像後者有那濃重的腥臊之氣,說是淨素所製,所言當是不虛。
還有那『藥』鋪老板也說,他和宮中某太醫相熟,那太醫酒酣耳熱後也曾說起,太醫院二十位博士,四十位醫正,聯袂出手,協助安定王整理古方,才有的唇華一物。
至於為什麽是安定王為主,而太醫院為輔?
那還用問?看看這戳記-紅茸唾!
南唐第一新秀才子當然能者無所不能!
餐霞樓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那闋《一斛珠》也久經傳頌,長短句的好處在於譜曲方便。
詩詞一道也談不上什麽版權概念,有人願意傳唱『吟』誦是作者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兒,換在今天就叫做自來水……
這些日子,江寧城中的青樓和教坊司中傳唱最多的便是此詞了。
香豔綺麗卻不下流,反而在字詞之間描盡了女子的美貌,尤其是檀香口丁香舌,以至於不少伎家演唱之時,都會刻意的『舔』『舔』嘴唇。
更有甚者,唱曲之前便在齒間暗藏一小片紅綢,曲終之時紅茸自唇而出,實在像煞詞中豔麗嬌俏,如此情景,如此詞句,更是引得狂蜂浪蝶一擲千金……
沒想到這紅茸唾三字竟然成了戳記?
如此巧思,讓眾人對這位素未謀麵的安定王又增添幾分敬仰之『色』。
……
“久聞大王,文采風流,詩詞俱佳,沒想在經商一道上也是如此天賦卓絕,小人一看到紅茸唾三字,便曉得這買賣差不了,又曉得大王素來仁厚,體恤下人,所以就向皇後請了恩典。”
此刻一名年過五旬的老者,正對著李煜作揖,此人叫潘誠厚,正是皇宮中內給事的一員,現在卸了職司,跑到專營店來當大掌櫃。
他一見李煜就要跪下磕頭,李煜連忙拉起他“宮外,我是股東,你是掌櫃,拱手即可。”
這才有了剛才的諛詞。
“潘誠厚,嗯,以後該叫你潘掌櫃了,屈居於此,真是大材小用啊,隻是本王這鋪子新開,我和王叔在貨殖一道上向來一竅不通,隻好找人相幫了。”李煜說的很客氣。
他不敢不客氣,從五品的內給事,放到皇宮裏也算的上有字號的人物,大致相當於外庭侍郎級別的官員,而且是主管錢糧大事的。
現在人家放著好好的副部級不當,跑來做掌櫃,這裏麵的故事,大家心知肚明,所以自然是一團和氣。
何況李煜還指望這位“灶王爺”,隔三差五的“上天言好事”,之後才能“迴宮降吉祥”。
故而,語氣中還帶上三分親熱之意。
潘誠厚人老成精,忙道:“不敢,不敢,小的是天家奴仆,到哪裏做事都是應該的,大王不以老朽而棄用,已經是感恩不盡了。”
“至於貨殖一道,小的家中便是商戶,小的抓周時便抓的算籌,到了六歲時籌算玩的精熟一時被稱為神童,稍大些便被家長帶著行走商路。”
歎了口氣道:“隻是生逢『亂』世,在經商途中被『亂』兵強奪貨物,長輩不甘,與之理論,卻被屠戮殆盡,那時我才十歲,正好不在其側,在躲過一劫,後來便入了宮,一晃四十多年了……”
隨即又是一拱手“倒是擾了大王的興致,該死,該死。”
“無妨,你也是可憐”李煜隨口道,剛想問問店中準備情況,卻腦中突然一亮,張口道:“你在宮中服侍那麽多年,也沒什麽機會出來,你可還有親戚建在?有的話,不妨接來團圓”
“你是大掌櫃,按照規矩便會給你配上獨門小院還有男女傭人,現下還沒找好地方,如果你親戚多的話,就找個大點的院子。”
“這……”潘誠厚怎麽也沒想到,眼看的皇子竟然會關心起這些瑣事來,眼中頓時閃過三分詫異,四分感激,心道“看來宮中傳言不虛,這個安定王確實是個好『性』子……”
想到此處,語氣又恭敬了幾分“迴大王的話,應該是還在的,但之前一直在宮中卻也沒機會查訪。”
“聽口音,你似乎是江都人?”
“是。”
“王叔,你不是認識不少江都商戶麽,什麽時候讓他們查查,這些人比官府都好使。”
李景逷自然知道李煜的意思,滿口子答應。
“潘誠厚,你得空了,把你的原來家中所住之處,及鋪子名稱等事物都寫下來,交給保寧王罷。”
“噗通”潘誠厚立刻跪倒“不敢,不敢煩勞二位大王,小的有空慢慢自己找好了。”
“你且起來說話,都是宮外莫要如此,讓人看了反而不好。”李煜道。
“是”潘誠厚爬起來,不停的拱手作揖“真不敢煩擾大王,這是折小的壽算的……賤事怎敢勞動貴人?”
“就這麽定了,你抽空寫下即可,你現在是我的掌櫃,那麽做東家的自然能幫著點就幫著點,我們這鋪子可就全靠你了。行了,你忙你的事情去吧!”
李煜揮揮手,轉身和李景逷往別店鋪後部走去。
“小的,小的,”潘誠厚眼中神情複雜。
他其實一直在托人尋找自己的親人,隻是當年是個沒權沒職的小太監,沒人理他,現在位高權重了,但畢竟時間已經過去四十年,原來家中鋪子所在之地,也在他遇襲不就後被一場大火燒成白地,人自然也是找不到了。
加上不管是楊行密,還是李昪,抑或是今日的李璟,雖然對寺人都頗為仁善。
但畢竟現在距離唐末一百年都不到,宦官之禍足以令所有君王談之『色』變,故而對太監結交外官之事管的極嚴,如此潘誠厚要找人更是難上加難。
今天,這個安定王第一次過來查看鋪子,沒怎麽問商事,卻答應發動手中力量幫他尋親。
潘誠厚看著二人年輕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這差事啊,隻怕是不好做了,一邊是聖人要求按旬匯報店鋪狀況,另一邊這位大王也是真的良善,看得出並不是純為籠絡人心才這麽說,我無意間起個頭,他就……。哎,盡人事、知天命、憑良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