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國被滅後直接分裂成三個節度方鎮,彰武軍以福州為中心地處今日的浙南閩東,被吳越國趁火打劫拿了去;
南唐直接占領了永安軍,大致是今日閩北地區包扣建甌南平龍岩等山區;
剩下泉漳二州,南唐、吳越皆力不能及。
泉州節度使留從效很會做人,直接上表稱臣,並表示願為南唐永守此地,李璟無奈便封他為清源節度使,表麵上歸順,但實際上算是一個小小的獨立軍閥。
如此看來南唐其實形式還不錯,尤其是李弘冀在江北地區拳打後漢,腳踢吳越,兩麵受敵但竟然被他越戰越勇,擴土不斷,他深諳挑軟柿子的古訓,兵峰已經抵達吳越國的經濟重鎮吳縣(今蘇州)。
但為何到了曆史上那個李煜繼位時忽然就衰敗的不像樣子?
結論隻有一個:爭皇位的內鬥嚴重削弱了南唐本就不強的戰鬥力,尤其是李璟自以為是的平衡術簡直是在幫敵人的忙。
原本曆史上當李弘冀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江北王的時候,柴榮手下大將趙匡胤氣勢洶洶而來。
李璟卻臨陣換將,以李景達為大將軍,陳覺為監軍統領江北軍事,以至於慘遭失敗。
這手拙劣的帝王術不但讓南唐在軍事上徹底失去戰略先機,白白丟掉了江北十四州,西都江寧直接麵對後周的兵鋒;
也狠狠的刺激了李弘冀,讓他徹底對李璟失望,不久後便發生毒殺李景遂事件。
而李景達因為六合、紫金山兩場大敗,喪師十萬,輜重無數,江北之地盡失,迫使李璟去帝號對後周柴榮自稱南唐國主,這樣的人在國中早已威望盡失,皇位便便宜了李煜。
但李煜也能明白李璟大致的想法,到了後期,李弘冀占領的地盤上有鹽場、有鐵場、有銅礦、有糧食、有商業中心還有精兵,加上他向來桀驁不馴的樣子。
李璟心裏也是害怕的,畢竟這個時代兒子弄死老子是常態,再有當年李昪和他是怎麽上位的,李弘冀也是看在眼裏,難保不在時機適當的時候加以實踐一把。
但這也反過來說明李弘冀確實是個人才,他一個人就打的李景遂和李景達這對廢柴兄弟抬不起頭來,隻好李璟親自下場拉偏架,結果玩脫了……
曆史大致如此,現在李璟不知道受了什麽刺激,竟然提前把自己推出來和其他三人打擂台?
還是說曆史本來就是如此,隻是原來那個李煜悶聲發大財,遠遠的躲開去?李璟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活寶兄弟幹不過寶貝兒子,然後再給他們加個砝碼,好三打一?
這《資治通鑒》和《南唐書》上都沒寫啊……
尤其是李璟現在做法很別出心裁,非常符合國情,堪稱有南唐特『色』的封建主義權謀術;
軍隊係統是由嫡係的雄武軍大將軍邊鎬、神武軍大將軍林仁肇;
諸道兵馬大元帥李景達;
事實上的江北王李弘冀;
形成三方平衡;
朝廷上宋黨(宋齊丘,陳覺,李征古,魏岑,查文徽,馮延巳,馮延魯)壓著孫黨(孫晟,蕭儼,常夢錫,韓熙載)打,二徐、周宗、嚴續、李建勳組成的逍遙派官僚世家鬆散聯盟則時不時暗搓搓的支持一下後者,也勉強維持著平衡。
如此文的武的都自成兩個還算穩定的三角形,貿然『插』手的話隻會打破現有的穩定,造成不可控的後果。
所以之前李璟的做法是,控製一半的主要武力,同時通過宣政院,樞密院,等皇帝私人的智囊幕僚係統來繞過三省六部,向下傳達帝王的意誌。
現在看來,李璟覺得這麽做還不夠,打算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自己培養成情報主官?
可沒兵沒將沒錢的情報主官有個卵用,又不是貝利亞,手上40w藍帽部隊和盧比楊卡大樓,能讓所有官僚對他保持足夠的尊敬。
也不是胡佛,在位時間足夠長,握著以讓整個華盛頓特區萬劫不複的黑材料。
自己這樣子到時候還不得乖乖的依附於李璟,如此一說,自己豈不是成了李璟的一道擋箭牌?
他要進攻,完全可以發一道聖旨讓自己去奪取別人的權力,比如以國子助教為起點,稍加升遷很容易就能到六部侍郎的位置,到時候以情報為支援拿下一個部來並非難事。
眼下馮延巳新占了禮部,六部已占其一,到時候李煜再拿下一個部來,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工部,那麽三省中的中書、門下,加上二個部還有一個類似後世財政部長的三司使,等於十個可以被稱為宰相的職位,李璟能控製住五個。
當然這並不是說李璟就有了優勢,他可以控製部門主官,但宋齊丘在朝幾十年,門生故吏數量之廣,隻怕令人咋舌。
三省六部中大量的中低級官員身上都有著明顯的宋派徽記,這些人平時看著不起眼,但帝國日常行政工作卻是由他們來承擔的,真抱起團來,李璟也是要頭痛的。
宣徽院,樞密院,清輝殿是皇帝私人機構,能夠做出決策,傳達天子意誌,但卻是個腦袋大身體小的怪物,完全沒有任何行政能力。
而政策的推行還是要靠龐大的六部係統,這也是李璟想方設法要把六部完全納入皇權的主要原因。
六部如此重要,宋齊丘又是三朝老臣,手中實力彌天,李璟奪部爭權行動也有風險,如果真出現了問題,李璟就要作出退守姿態,好適當安一安對手的心。
這時便將李煜當作替罪羊拋出去,一道製文免了他所有職司,隨便換個皇子,比如老七李從善來接這個位置也是很方便的,他老人家躲在後麵八風吹不動,一心撈好處?
顯然自己既不是貝利亞也不是胡佛,倒是有點像是亞戈達和葉若夫啊?
這樣從李景遂李景達的角度而言,隻要交好了李煜等於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情報數據支持,而鑒於之前自己表現出來的和李弘冀的關係,大概率也是願意幫三叔四叔的。
而按照李弘冀一向的做派,隻要看到六弟有一絲一毫的心思去幫三叔四叔,甚至李璟可以偽造一些證據來表明李煜已經站到他的叔叔那邊,。
那麽李弘冀那種以力克力的『性』格便會徹底發作,各種雷霆手段接連而至,不把李煜打服就不算完,但李煜在江寧處於李璟的直接庇護下,李弘冀也是鞭長莫及,他這點手段等於是『逼』著李煜和李景遂李景達結盟……
mlgbd,誰說古人傻來著?
粘上『毛』比猴都精!
看上去是一堆好處,但實際上通過大局的牽扯,和細節上的把持,強迫李煜隻能去和李景遂、李景達這對廢柴二人組結盟,來共同壓製李弘冀……
而且做的半點煙火氣都沒有,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來,反而是恩從上出,恰好應了教父那句話“開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帝王術在這群人的手中被玩出各種花兒,堪稱老母豬帶胸罩一套又一套,自己這個社會主義文明社會中的溫室花朵,確實是一不小心就會上套。
南唐直接占領了永安軍,大致是今日閩北地區包扣建甌南平龍岩等山區;
剩下泉漳二州,南唐、吳越皆力不能及。
泉州節度使留從效很會做人,直接上表稱臣,並表示願為南唐永守此地,李璟無奈便封他為清源節度使,表麵上歸順,但實際上算是一個小小的獨立軍閥。
如此看來南唐其實形式還不錯,尤其是李弘冀在江北地區拳打後漢,腳踢吳越,兩麵受敵但竟然被他越戰越勇,擴土不斷,他深諳挑軟柿子的古訓,兵峰已經抵達吳越國的經濟重鎮吳縣(今蘇州)。
但為何到了曆史上那個李煜繼位時忽然就衰敗的不像樣子?
結論隻有一個:爭皇位的內鬥嚴重削弱了南唐本就不強的戰鬥力,尤其是李璟自以為是的平衡術簡直是在幫敵人的忙。
原本曆史上當李弘冀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江北王的時候,柴榮手下大將趙匡胤氣勢洶洶而來。
李璟卻臨陣換將,以李景達為大將軍,陳覺為監軍統領江北軍事,以至於慘遭失敗。
這手拙劣的帝王術不但讓南唐在軍事上徹底失去戰略先機,白白丟掉了江北十四州,西都江寧直接麵對後周的兵鋒;
也狠狠的刺激了李弘冀,讓他徹底對李璟失望,不久後便發生毒殺李景遂事件。
而李景達因為六合、紫金山兩場大敗,喪師十萬,輜重無數,江北之地盡失,迫使李璟去帝號對後周柴榮自稱南唐國主,這樣的人在國中早已威望盡失,皇位便便宜了李煜。
但李煜也能明白李璟大致的想法,到了後期,李弘冀占領的地盤上有鹽場、有鐵場、有銅礦、有糧食、有商業中心還有精兵,加上他向來桀驁不馴的樣子。
李璟心裏也是害怕的,畢竟這個時代兒子弄死老子是常態,再有當年李昪和他是怎麽上位的,李弘冀也是看在眼裏,難保不在時機適當的時候加以實踐一把。
但這也反過來說明李弘冀確實是個人才,他一個人就打的李景遂和李景達這對廢柴兄弟抬不起頭來,隻好李璟親自下場拉偏架,結果玩脫了……
曆史大致如此,現在李璟不知道受了什麽刺激,竟然提前把自己推出來和其他三人打擂台?
還是說曆史本來就是如此,隻是原來那個李煜悶聲發大財,遠遠的躲開去?李璟已經看出了自己的活寶兄弟幹不過寶貝兒子,然後再給他們加個砝碼,好三打一?
這《資治通鑒》和《南唐書》上都沒寫啊……
尤其是李璟現在做法很別出心裁,非常符合國情,堪稱有南唐特『色』的封建主義權謀術;
軍隊係統是由嫡係的雄武軍大將軍邊鎬、神武軍大將軍林仁肇;
諸道兵馬大元帥李景達;
事實上的江北王李弘冀;
形成三方平衡;
朝廷上宋黨(宋齊丘,陳覺,李征古,魏岑,查文徽,馮延巳,馮延魯)壓著孫黨(孫晟,蕭儼,常夢錫,韓熙載)打,二徐、周宗、嚴續、李建勳組成的逍遙派官僚世家鬆散聯盟則時不時暗搓搓的支持一下後者,也勉強維持著平衡。
如此文的武的都自成兩個還算穩定的三角形,貿然『插』手的話隻會打破現有的穩定,造成不可控的後果。
所以之前李璟的做法是,控製一半的主要武力,同時通過宣政院,樞密院,等皇帝私人的智囊幕僚係統來繞過三省六部,向下傳達帝王的意誌。
現在看來,李璟覺得這麽做還不夠,打算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自己培養成情報主官?
可沒兵沒將沒錢的情報主官有個卵用,又不是貝利亞,手上40w藍帽部隊和盧比楊卡大樓,能讓所有官僚對他保持足夠的尊敬。
也不是胡佛,在位時間足夠長,握著以讓整個華盛頓特區萬劫不複的黑材料。
自己這樣子到時候還不得乖乖的依附於李璟,如此一說,自己豈不是成了李璟的一道擋箭牌?
他要進攻,完全可以發一道聖旨讓自己去奪取別人的權力,比如以國子助教為起點,稍加升遷很容易就能到六部侍郎的位置,到時候以情報為支援拿下一個部來並非難事。
眼下馮延巳新占了禮部,六部已占其一,到時候李煜再拿下一個部來,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工部,那麽三省中的中書、門下,加上二個部還有一個類似後世財政部長的三司使,等於十個可以被稱為宰相的職位,李璟能控製住五個。
當然這並不是說李璟就有了優勢,他可以控製部門主官,但宋齊丘在朝幾十年,門生故吏數量之廣,隻怕令人咋舌。
三省六部中大量的中低級官員身上都有著明顯的宋派徽記,這些人平時看著不起眼,但帝國日常行政工作卻是由他們來承擔的,真抱起團來,李璟也是要頭痛的。
宣徽院,樞密院,清輝殿是皇帝私人機構,能夠做出決策,傳達天子意誌,但卻是個腦袋大身體小的怪物,完全沒有任何行政能力。
而政策的推行還是要靠龐大的六部係統,這也是李璟想方設法要把六部完全納入皇權的主要原因。
六部如此重要,宋齊丘又是三朝老臣,手中實力彌天,李璟奪部爭權行動也有風險,如果真出現了問題,李璟就要作出退守姿態,好適當安一安對手的心。
這時便將李煜當作替罪羊拋出去,一道製文免了他所有職司,隨便換個皇子,比如老七李從善來接這個位置也是很方便的,他老人家躲在後麵八風吹不動,一心撈好處?
顯然自己既不是貝利亞也不是胡佛,倒是有點像是亞戈達和葉若夫啊?
這樣從李景遂李景達的角度而言,隻要交好了李煜等於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情報數據支持,而鑒於之前自己表現出來的和李弘冀的關係,大概率也是願意幫三叔四叔的。
而按照李弘冀一向的做派,隻要看到六弟有一絲一毫的心思去幫三叔四叔,甚至李璟可以偽造一些證據來表明李煜已經站到他的叔叔那邊,。
那麽李弘冀那種以力克力的『性』格便會徹底發作,各種雷霆手段接連而至,不把李煜打服就不算完,但李煜在江寧處於李璟的直接庇護下,李弘冀也是鞭長莫及,他這點手段等於是『逼』著李煜和李景遂李景達結盟……
mlgbd,誰說古人傻來著?
粘上『毛』比猴都精!
看上去是一堆好處,但實際上通過大局的牽扯,和細節上的把持,強迫李煜隻能去和李景遂、李景達這對廢柴二人組結盟,來共同壓製李弘冀……
而且做的半點煙火氣都沒有,讓人挑不出一絲『毛』病來,反而是恩從上出,恰好應了教父那句話“開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帝王術在這群人的手中被玩出各種花兒,堪稱老母豬帶胸罩一套又一套,自己這個社會主義文明社會中的溫室花朵,確實是一不小心就會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