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兒,車上鍾夫人不由得歎了口氣“家裏一隻狐狸就夠了,沒想到安定宮也有一隻,雖然年紀不大,但怎麽看都有點成精的意思……”
“媽的,鍾謨這個老狐狸,不對,中狐狸,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就是單純來探病?鬼才信!他這麽做就不怕我那寶貝弟弟不開心?和他生了罅隙?”李煜也在床上撓頭,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鍾謨已經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
讓櫻雪把送來的鍾謨書卷打開,原來也是錄了一首他的得意作品
“翩翩歸盡塞垣鴻,隱隱驚開蟄戶蟲。
渭北離愁春『色』裏,江南家事戰塵中。
還同逐客紉蘭佩,誰聽縲囚奏土風。
多謝賢侯振吾道,免令搔首泣途窮”
李煜默讀一遍後,撇撇嘴吩咐櫻雪將其卷起來,隨便找個地方放好就是了,這首《贈耀州將》,隻能說是不錯,平仄格律都沒問題,但考慮到意境還有技法,明顯和那日餐霞樓上幾位比差了一個身位不止。
他現在眼光也高,對於鍾謨已經瞧不上了,反正在詩詞一道上《一斛珠》一出之後,鍾謨見到自己也得叫聲前輩。
而李煜則可以踮起腳來拍拍他肩膀,說一聲“你就等在此地,不要走動……”
餐霞樓事件後,李煜自己也對自己的名氣上升之快感到詫異。
他給了劉忠、劉進出宮的牌子,讓他們去街上轉轉聽聽老百姓怎麽說的,結果帶迴來的消息讓他自己也吃驚不小,眼下他就是南唐第二偶像,僅次於他老子李璟,已經力壓了馮延巳一頭,而且也不知道是誰傳出的消息,馮延巳躺在榻上邊哭邊發高燒的事情已經成為笑談,至於賠出一鬥珍珠的事情,已經無法引起大家的興趣。
不過,想想倒也說得通。
這兒畢竟是南唐,立國後雖然也動了幾場刀兵,但都是局部戰爭,參戰的也都是中央『政府』直轄的北衙六軍野戰部隊,除了前線外都沒有動員地方部隊,甚至連稅都不加。
戰爭少,商業繁榮,老百姓吃飽喝足後,就有了精神需求,加上皇帝帶頭,於是詩詞歌賦也開始值錢起來。
這和北方截然不同。
像不久就會死掉的後漢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楊邠就公然說“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於文章禮樂,並是虛事,何足介意也?”
他的同僚不久後也會被殺的後漢中書令史弘肇說得更絕“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寶劍,至如『毛』錐子焉是用哉”索『性』是把『毛』筆稱為『毛』錐子,言下之意,握筆的士和捏錐子的工是一個等級的。
這還是後漢的名臣忠臣,都是這番見識,其它人自然是不用提,幸虧有個馮道還在兢兢業業的印書傳播,否則北邊隻怕真要成為文化荒漠了。
但這也不能說是楊、史等人極端,五代十國,北方的五代和以南方為主的十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體係。
十國之間,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低頭看看自己腿上的泥,心裏都明白“都是反賊出生,割據了一塊地皮而已,就別相互瞧不上了,關起門來發展,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吼的”。
是以,十國之間大部分是同時存在的,除了後蜀滅前蜀,李唐代楊吳外,大部分時間大家雖然打來打去,但都是搶搶地皮,收收贖金,倒真犯不上『性』命相博。
在湖廣地區還有個奇葩的南平國,開國皇帝叫高季興,這個名字一般沒人叫,其它王或者皇一提起此人都是撫額搖頭“這個高癩子……”
南平國很小,又地處水陸要衝,高季興知道打是肯定打不過的,索『性』向所有與其接壤的國家稱臣……計有,前蜀國,馬楚,後漢,楊吳,後蜀……
言辭懇切,卑躬屈膝,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去打。
當然,真有一家要打的話,也得掂量掂量其他三家是否願意……
可以說求生欲望很強了……
所以南平國靠著統治者高家到處裝孫子,外加地處水陸要衝,設卡子收稅,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要在北邊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但五代係統就不一樣,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彼此前後繼承,相互間戰爭的血腥殘忍程度也遠超南方,因為他們在搶一個叫做“正朔”的玩意兒。
說白了,就是當天子的法理基礎。
雖然,大家都曉得長矛中出帝業的道理。
但畢竟這話隻能私下講,在台麵上還得講個法理,道通。
天子隻能有一個,所以北方這種繼承製的五代譜係,其間的殘忍暴力之處,遠勝於南方,這個環境下,書生確實是沒大用處,甚至還不如農民。
畢竟農民捏個脫粒用的連枷,稍加訓練後也是不錯的戰鬥力,書生有什麽用?
如此時間一長,南北對文化的重視,自然不在一個等級上。
南方對文人的崇拜之風,隨即演化成了追偶像,這個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璟在保大元年為了維護南唐穩定,毅然從四個兄弟中脫穎而出,成為偶像,繼位後也是通商寬衣,愛民如子,加上本身外形俊朗,文采風***通音律、兒子眾多,等於是集了潘安、唐明皇、送子觀音於一身。
眼看這麽個三位一體的優質偶像放在那裏,不去膜,不對,不去粉幾下簡直是天理難容!
那年頭大家對偶像可比現在寬容得多,莫說偶像結婚沒事,就是生出來的孩子也跟著粉就是了。
隻是李煜幾個哥哥,實在是讓人粉不起來:
老大殺人魔王的樣子,目前是華夏大地止小兒夜啼第一人,不過也不能說沒粉絲,據說南唐的屠夫們在考慮是不是把他當作祖師爺的陪供;
老二當年粉絲無數,但現在因病修養,雖然偶爾有詩篇佳作傳出,但已經極少公開『露』麵,處於半退隱狀態,而且有些老粉絲也隱隱有不祥預感,李家第二個兒子似乎都不太順利……
老三早夭;
老四過繼;
老五出家當了道士,算是正宗道係,但不管相貌還是學問,距離他爹還是遠了點。
本來大家就把期望都寄托到李煜頭上,結果這小子卻始終低調不吭聲,正當廣大吃飽了飯沒事幹的群眾有點心灰意冷,打算去粉一把最新崛起的,據說詩文不在李弘茂之下的李從善時。
這兒李小六卻不聲不響的弄了個大新聞,揮鐧殺人救駕,低頭『吟』頌豔詞。
二者反差之大,幾乎是絕無僅有。
“媽的,鍾謨這個老狐狸,不對,中狐狸,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就是單純來探病?鬼才信!他這麽做就不怕我那寶貝弟弟不開心?和他生了罅隙?”李煜也在床上撓頭,但他怎麽也想不到,鍾謨已經把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來。
讓櫻雪把送來的鍾謨書卷打開,原來也是錄了一首他的得意作品
“翩翩歸盡塞垣鴻,隱隱驚開蟄戶蟲。
渭北離愁春『色』裏,江南家事戰塵中。
還同逐客紉蘭佩,誰聽縲囚奏土風。
多謝賢侯振吾道,免令搔首泣途窮”
李煜默讀一遍後,撇撇嘴吩咐櫻雪將其卷起來,隨便找個地方放好就是了,這首《贈耀州將》,隻能說是不錯,平仄格律都沒問題,但考慮到意境還有技法,明顯和那日餐霞樓上幾位比差了一個身位不止。
他現在眼光也高,對於鍾謨已經瞧不上了,反正在詩詞一道上《一斛珠》一出之後,鍾謨見到自己也得叫聲前輩。
而李煜則可以踮起腳來拍拍他肩膀,說一聲“你就等在此地,不要走動……”
餐霞樓事件後,李煜自己也對自己的名氣上升之快感到詫異。
他給了劉忠、劉進出宮的牌子,讓他們去街上轉轉聽聽老百姓怎麽說的,結果帶迴來的消息讓他自己也吃驚不小,眼下他就是南唐第二偶像,僅次於他老子李璟,已經力壓了馮延巳一頭,而且也不知道是誰傳出的消息,馮延巳躺在榻上邊哭邊發高燒的事情已經成為笑談,至於賠出一鬥珍珠的事情,已經無法引起大家的興趣。
不過,想想倒也說得通。
這兒畢竟是南唐,立國後雖然也動了幾場刀兵,但都是局部戰爭,參戰的也都是中央『政府』直轄的北衙六軍野戰部隊,除了前線外都沒有動員地方部隊,甚至連稅都不加。
戰爭少,商業繁榮,老百姓吃飽喝足後,就有了精神需求,加上皇帝帶頭,於是詩詞歌賦也開始值錢起來。
這和北方截然不同。
像不久就會死掉的後漢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楊邠就公然說“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於文章禮樂,並是虛事,何足介意也?”
他的同僚不久後也會被殺的後漢中書令史弘肇說得更絕“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寶劍,至如『毛』錐子焉是用哉”索『性』是把『毛』筆稱為『毛』錐子,言下之意,握筆的士和捏錐子的工是一個等級的。
這還是後漢的名臣忠臣,都是這番見識,其它人自然是不用提,幸虧有個馮道還在兢兢業業的印書傳播,否則北邊隻怕真要成為文化荒漠了。
但這也不能說是楊、史等人極端,五代十國,北方的五代和以南方為主的十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體係。
十國之間,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低頭看看自己腿上的泥,心裏都明白“都是反賊出生,割據了一塊地皮而已,就別相互瞧不上了,關起門來發展,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吼的”。
是以,十國之間大部分是同時存在的,除了後蜀滅前蜀,李唐代楊吳外,大部分時間大家雖然打來打去,但都是搶搶地皮,收收贖金,倒真犯不上『性』命相博。
在湖廣地區還有個奇葩的南平國,開國皇帝叫高季興,這個名字一般沒人叫,其它王或者皇一提起此人都是撫額搖頭“這個高癩子……”
南平國很小,又地處水陸要衝,高季興知道打是肯定打不過的,索『性』向所有與其接壤的國家稱臣……計有,前蜀國,馬楚,後漢,楊吳,後蜀……
言辭懇切,卑躬屈膝,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去打。
當然,真有一家要打的話,也得掂量掂量其他三家是否願意……
可以說求生欲望很強了……
所以南平國靠著統治者高家到處裝孫子,外加地處水陸要衝,設卡子收稅,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要在北邊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但五代係統就不一樣,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彼此前後繼承,相互間戰爭的血腥殘忍程度也遠超南方,因為他們在搶一個叫做“正朔”的玩意兒。
說白了,就是當天子的法理基礎。
雖然,大家都曉得長矛中出帝業的道理。
但畢竟這話隻能私下講,在台麵上還得講個法理,道通。
天子隻能有一個,所以北方這種繼承製的五代譜係,其間的殘忍暴力之處,遠勝於南方,這個環境下,書生確實是沒大用處,甚至還不如農民。
畢竟農民捏個脫粒用的連枷,稍加訓練後也是不錯的戰鬥力,書生有什麽用?
如此時間一長,南北對文化的重視,自然不在一個等級上。
南方對文人的崇拜之風,隨即演化成了追偶像,這個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李璟在保大元年為了維護南唐穩定,毅然從四個兄弟中脫穎而出,成為偶像,繼位後也是通商寬衣,愛民如子,加上本身外形俊朗,文采風***通音律、兒子眾多,等於是集了潘安、唐明皇、送子觀音於一身。
眼看這麽個三位一體的優質偶像放在那裏,不去膜,不對,不去粉幾下簡直是天理難容!
那年頭大家對偶像可比現在寬容得多,莫說偶像結婚沒事,就是生出來的孩子也跟著粉就是了。
隻是李煜幾個哥哥,實在是讓人粉不起來:
老大殺人魔王的樣子,目前是華夏大地止小兒夜啼第一人,不過也不能說沒粉絲,據說南唐的屠夫們在考慮是不是把他當作祖師爺的陪供;
老二當年粉絲無數,但現在因病修養,雖然偶爾有詩篇佳作傳出,但已經極少公開『露』麵,處於半退隱狀態,而且有些老粉絲也隱隱有不祥預感,李家第二個兒子似乎都不太順利……
老三早夭;
老四過繼;
老五出家當了道士,算是正宗道係,但不管相貌還是學問,距離他爹還是遠了點。
本來大家就把期望都寄托到李煜頭上,結果這小子卻始終低調不吭聲,正當廣大吃飽了飯沒事幹的群眾有點心灰意冷,打算去粉一把最新崛起的,據說詩文不在李弘茂之下的李從善時。
這兒李小六卻不聲不響的弄了個大新聞,揮鐧殺人救駕,低頭『吟』頌豔詞。
二者反差之大,幾乎是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