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碩冷笑一聲:“彈劾我?你在想什麽?


    今天你劉焉,主動卸任,或許還能體麵。


    你若是不識好歹,不要體麵的話,那你的後果也是相當的不體麵。”


    體麵和不體麵,全看劉焉的選擇。


    劉焉隻是猶豫了片刻,就開口拒絕了。


    “說益州有天子氣純屬搬弄是非,董扶與我也隻是點頭之交。


    去年正逢諸州刺史被害,我去外鎮地方,也隻是想為國分憂,這一年,益州已經被我平定的差不多了!”


    蹇碩:“董扶和你是點頭之交?那為何董扶要棄侍中之職,而去蜀郡當屬國都尉呢?


    諸位去年在朝廷待過的,也應該知道,天子甚是器重董扶,假以時日,九卿也是不難。


    因為啊,你控製了董扶的家人,威逼利誘,使他去了蜀郡。


    去年國家紛亂,先帝以你為宗親,才讓你擔當大任,幸虧先帝看穿了你的真麵目,不然你這心懷不軌,國家危矣。”


    這就涉及了簡單的邏輯——一個正常人,會放棄皇帝身邊受寵信的高官,而去一個邊遠地方當一個小官?


    蹇碩這麽一說,在場的人,頓時有一種‘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力反駁’之感。


    其他人想了想,當時確實,董扶隨著劉焉入益州了。


    在場的人當場認同了幾分,便更加仇視劉焉。


    劉焉一看,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連忙道:“今日在場者,也不止我一人,他們都是賢良方正之輩,是斷不能看你這個奸宦為所欲為的!”


    蹇碩看了劉焉一眼,搖了搖頭。


    “此事,任你怎麽說,都無法改變結果,無論是你,還是在座的諸位——擺在你們麵前的隻有一個選擇。”


    其他幾個人呢,也是滿臉苦澀。


    之所以他們不會像劉焉那樣用力辯駁,正是因為門口的刀斧手。


    年邁的豫州牧黃琬道:“我等若是不答應,你就要讓刀斧手進來砍死我們,喋血先帝靈堂麽?”


    蹇碩點點頭:“當然。”


    “你這般膽大妄為,就不怕衝撞了先帝安眠?”


    蹇碩:“先帝之願,就是廢棄州牧製,你們若真是不識好歹執意反抗,死在此地,想必先帝也不會怪罪的。”


    接下來,蹇碩叫了十多個健壯的衛士,他們手持著繩索,一個個綁住了那些刺史州牧,而後壓去了某個宮殿。


    天牢是去不得的,謹防有更膽大的給他們放出來。


    做好這一切後,蹇碩重迴到了後殿。


    他恭敬地對劉宏道:“陛下,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劉宏冷笑一聲:“益州牧劉焉,衝撞了朕,怎麽處置,不用我多說了吧?哦…他還有家室是吧,寫信讓他兒子帶著家財和家眷來雒陽。”


    這麽說,蹇碩馬上就心領神會了。


    就是仿照一下筆跡,然後給劉焉的家裏人都叫過來。


    抄家。


    這不怪劉宏狠心。


    實在是劉焉自己作死。


    這個人本來就是心懷不軌,有造反之意,那劉宏隻好給他家裏人都殺了。


    不過分吧?


    “剩下的幾個,讓他們的妻、子、父母,定居在雒陽,在此之後,再做安排。”


    蹇碩:“是!”


    這個手段,雖然不太光彩,但確實還是有效的,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它的效果。


    古代封建時代就是這樣,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太差,劉宏要地方聽話,就必須使一些手段。


    恩威並施,恩已經有了,國家用你,給你發俸祿,甚至給你蒙蔭子侄為郎的權利。威自然也要有,有了人質,大部分官員做事就會有所顧忌。


    現在是為了解除這些人的權利,劉宏要人質。將來的話,隻要是朝廷命官(朝廷任命),他們的家人,必須得住國家安排的房子。


    這,又何嚐不是恩澤的一種呢?


    想到這裏,劉宏不禁為自己的仁慈,而感到憂愁。


    ……


    大將軍府,袁紹依然代行何進的權利。


    “諸刺史州牧去為先帝吊喪沒有迴來?”


    一傳事小吏迴答道:“是的。”


    袁紹皺了皺眉頭道:“詳細些說。”


    “具體發生什麽,末吏也不得而知了。”


    “好,你下去吧。”


    袁紹淡淡地說了一聲,然後陷入了沉思。


    通知刺史州牧來京城吊喪,但卻沒有等董卓?


    是知道等不到還是得到董卓明確的拒絕了呢?


    結合董卓帶兵南下,袁紹猜測是後者。


    董卓不但拒絕了,甚至還會來搞一波事,不過沒關係。


    無論是袁紹還是袁隗,都覺得董卓不難控製。


    半晌後,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這下,叔父也無話可說了吧!”


    不一會兒,太傅府。


    袁紹:“小侄想到了對宦官下手的理由了!”


    袁隗驚詫地問道:“何也?”


    “宦官挾持太後,先殺大將軍,又殺諸刺史州牧,意欲掌管朝廷與諸州,所圖甚大!我等出手,是為清君側,讓今上和太後逃離操控,叔父覺得如何?”


    袁隗想了想道:“好是好,但是宦官亦有兵權,不會任我宰割。”


    袁紹自信道:“何進那頭蠢豬死了,我代行大將軍事務,一會兒還需要叔父任命我為司隸校尉,持節。


    然後我開始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兵力,直入皇宮,以有備算無備,勝算頗大。


    還有便是。叔父的故吏董卓快來了!以他來嚇那些宦官…”


    袁隗:“還有車騎將軍何苗,驃騎將軍董重,他們可都不是和我們一條心的。”


    何苗,是何進的異母弟,和何太後一樣。


    何進是老大,但何氏和何苗才是親姐弟倆,比親疏,其實何苗跟何氏更親。


    而且,何苗一直惦記著宦官幫過何家,而且他也確實融不進士人圈子,所以他更偏向於宦官。


    至於董重麽,這個人是太皇太後董氏的侄子,也就是劉宏的表弟。


    董氏喜歡劉協這個孫子,所以何氏她和婆婆董氏關係不好。


    以至於董重現在就是一邊緣人物,他雖然有兵權,但是作用並不大。


    嗯…也就是個添頭了。


    袁紹自信滿滿地迴答道:“叔父放心,侄兒已經安排妥當,一旦何苗反對,侄兒馬上就能除掉他!”


    袁隗思前想後,終於肯定了袁紹的想法:“做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漢末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迴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迴還並收藏迴到漢末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