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雒陽,何進這個大將軍,也有許多掣肘,無論是政治還是軍權上。


    袁隗算是他的政治同盟且不提,現在多了個盧植。


    還有一個則是蹇碩。


    這可是孝靈皇帝的顧命大臣,位列西園校尉之首,手握著兵權,一定意義上,大將軍都要受到他的調遣。


    更要命的是:靈帝把自己疼愛的小兒子陳留王劉協,托付給蹇碩了。


    至於靈帝臨終前給蹇碩說了什麽,那就不得而知了。


    何進怕的是,這個蹇碩萬一哪天羽翼豐滿了,拿出“先帝遺詔”,說先帝立的是陳留王!


    想到這,何進猛然一拍桌案道:“誓殺蹇碩,誓誅閹宦!


    還望諸君出力,一掃朝堂頹然之氣,以告慰先大將軍竇公、先太傅陳公在天之靈!”


    眾人聞言齊唿:“願遵大將軍之命,翦滅宦官!”


    之後,何進與這群幕僚們舉辦了一場盟誓,一開始,何進先是擺出了竇武、陳蕃的牌位,敬了酒數杯。


    同時何進念念有詞道:“願二君在天之靈,祝我等旗開得勝吧!!!”


    竇公正是前任大將軍竇武,陳公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太傅陳蕃。


    在建寧元年,靈帝剛即位的時候,一切就和現在的情景差不多,竇武、陳蕃等人趁著漢桓帝駕崩,就謀劃著想要打擊一波宦官。


    結果因為事情泄密,導致大將軍、太傅雙雙在那次政變中死亡。


    說白了,挺蠢的。


    但是在士人的眼裏,這二位一直是楷模一般的人物。


    屠戶出身的何進,自然是羨慕竇武那般的顯耀身世,之所以說他有野心,正是因為他想借助除宦官這一事,來拔高自己在士人中的聲望,以此來成功讓何家成為世家。


    外戚?


    隻不過一時顯貴罷了。


    真想要一直顯貴,還得看世家。


    何進一直心心念念著的不是完成竇武的未竟之業,而是以此事為跳板,讓何家完成蛻變。


    祭奠陳蕃、竇武之後,何進同他的幕僚們進行了盟誓。


    “昔日二君因謀劃不當而事敗,今日,我等再不能重蹈昔日覆轍。


    諸位,某何進,在任大將軍期間也未曾懈怠,對待諸位,也自問沒有虧欠禮節。當今之事,首要在於‘密’,今日在某府中商議的事情,煩請莫要宣揚!”


    “大將軍放心,我等本就是仇視宦官,才齊聚一堂,在這緊要關頭,我等豈能不勠力同心?”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何進捋了捋胡須,進而宣布道:“公節(王匡),允誠(鮑信),你二人迴到家鄉泰山征募兵員,申甫(種邵),可聯係令尊,請調兵屯駐司隸…”


    被叫到名字的人,都身負著重任。


    說是征兵,其實這個流程早就在之前就準備好了。


    現在,他們是去把兵給運到雒陽周圍,隨時取用。


    吩咐完畢後,何進又對著眾人說道:“某明日請見太後,至於用間之事,便交由本初吧。哦對了,還有盧植,煩請本初轉達給太傅袁公,這事,便讓他定奪吧。”


    袁紹點了點頭。


    議會,到了這裏就算是結束了,緊接著就是大擺宴席,觥籌交錯,雅士投壺,女樂舞蹈,談論風月。


    而他們渾然不知,在王允到了大將軍府之後,他們的一切交談都被劉宏的從龍衛監聽到了。……


    在劉宏的寢宮。


    蹇碩將從龍衛傳遞來的消息一字不落的轉達給了劉宏。


    “嗬嗬,王允老兒,果然沒讓朕失望。”


    從一開始,劉宏見到王允,就知道這個老頭可以利用。


    不能說王允不聰明,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理性的人。


    至於這個人麽,當今天下,可以說沒人比劉宏更懂王允了,當然,劉宏懂的不僅是王允一個人。


    王允其人,少時好遊俠,又嫉惡如仇,此番迴到雒陽,勢必不會與宦官善罷甘休的。


    劉宏正好抓住了這一點,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進宮裏就是一通亂殺!


    果不其然,王允帶著劉宏的計策,去見了大將軍何進,將計策進行了二次改編,進獻給了何進。


    “陛下,這群人實在是膽大包天,圖謀我等且還不說,竟然還汙蔑董太後、皇子協、董驃騎,陛下您看,臣是不是該…”


    蹇碩做了一個手刀的動作。


    劉宏已然明白了蹇碩的心思,他丫的想先下手為強,給何進等人先殺了。


    恰如陳蕃、竇武故事。


    劉宏擺了擺手道:“不用急,朕豈是那種誅心之人?讓他們繼續,朕還真的挺想看看,這何進明天去見皇後,會說些什麽?


    還有,你猜朕的皇後會不會思慮再三之下,派人來暗害朕的性命呢?”


    蹇碩:“那…臣在陛下的寢宮之外加派些人手,護佑陛下安危?”


    “嗯,這事便交給你了。”


    從現在開始,事情發生了進展,而且變得有趣很多。


    明天,將還會有更精彩的事情。


    不知道何氏這個女人,在聽了何進的建議後,會怎麽選擇。


    是心狠一點,搏一搏,驅逐董太後、董驃騎,順便再暗殺劉宏呢,還是選擇穩一手,言辭拒絕何進呢。


    劉宏想了想道:“今天從龍衛那幾個人,做得不錯,當賞,蹇碩,記住他們的名字。還有,讓他們明天繼續監視朕的皇後,若有風吹草動,一定要稟報。


    嗯…你或許可以調一些禁軍,保護朕的皇後。”


    蹇碩聞弦歌而知雅意,他恭敬地應答:“唯唯!”


    劉宏繼續說道:“還有被何進委任征兵的,務必截住,怎麽做,不需要我再教你了吧?記住,做得一定要幹淨,不留痕跡,必要時刻,殺之可也。”


    外來的兵入京,光是這概念,就讓劉宏不寒而栗。


    漢朝的滅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能歸咎到董卓身上。


    知道曆史的劉宏,當然要避免藩兵入京的情況。


    即便沒出啥造反的大事,就是大將軍羽翼漸豐、兵權漸大,那也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被何進委任的幾個人啊,劉宏也沒啥特別深的印象。


    殺了也就殺了唄。


    不殺,等著他們搞事?


    劉宏不傻,斷然不會做出這種事來。


    他雖然有惡趣味,但是一切威脅到他存在的,他都不會手下留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漢末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迴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迴還並收藏迴到漢末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