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好事兒怎麽不提她名
閨蜜齊穿書,在八零被糙漢寵爆了 作者:莫羽落y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秋順勢起來:“你好你好!”
這家人算是看出來了,她家的救命恩人,那根本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的,倒是眼前這每次替她說話的女子,每次臉上帶笑,看著是個親和的。
宋音說:“你有事和她說。”
“是這樣的,公安局那邊初步排查了,他們近期偷了三個孩子了,都還在裏沒來得及找出手呢,這個事情,多虧了你們那天把那人抓住了,我們幾家一商量,來感謝一下你們。”
說著各家都拿了東西。
什麽水果罐頭,肉,蛋,這些都是好東西。
一個戴眼鏡的推推眼鏡:“我在報社工作,想采訪一下你,就你這個事情寫個新聞稿,讓咱們全縣城的人都向你學習。”
胡桂芳已經看呆了,緩了大半天才道:“你們真的去做好事了?沒做缺德事?”
向秋和宋音還沒說話呢。
那帶頭的人就皺眉了:“你這老太,怎麽說話呢,宋音同誌和這位同誌可是抓了人販子,把我兒子從人販子的手中搶迴來的,簡直拯救了我們整個家。”
“什麽缺德事,這是天大的好事,你這思想,不行,得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胡桂芳翻了個白眼,她隻好奇問了一句,怎麽這麽多話等著她。
她們辦缺德事,留的都是她的名字。
幹好事兒怎麽就想著要留自己名字了?
胡桂芳氣得不輕:“我是她倆的婆婆!說到底也是我們家的人救了你孩子!”
向秋補了一句:“分家了,分家了。”
那人看看胡桂芳再看看向秋和宋音:“是婆婆也不行!也不能說這種話,還是得提升自己的覺悟……”
胡桂芳吃癟,啞口無言的。
大隊長聽說了向秋和宋音助人為樂的好事連忙趕來,瞧見領頭的人滿臉堆笑:“馬局長,什麽風把你吹到這了。”
向秋想到這家人條件應該不錯,沒想到這麽不錯,微微挑眉。
那人把在醫院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大隊長都驚訝了:“你們做了好事,怎麽不說啊?”
“說了啊,我迴來說我倆做好事去了,我婆婆說我倆去做缺德的了,迴村就沒聲張了。”
“再說,這也沒什麽好說的,那天的情況,是個有良知,有道德,有愛心的華夏人都會出手的,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咱們村的風氣好,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這麽做,這和大隊長您的教導也脫離不開關係。”
向秋這段話說的,虎頭村的村民圍在這的加上大隊長,嘴角都高興的快飛出去了。
除了胡桂芳。
胡桂芳聽的臉都僵硬了。
這老二媳婦,嘴巴是真能說,這麽黑心肝的人,也能把自己誇得跟朵花似的,不僅誇自己,還誇全村,大家看她那眼神跟瞧見錢似的。
胡桂芳在一旁撇嘴。
全村就她一個清醒的不中她的迷魂湯。
向秋盯著那人手裏的錦旗,有點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問道:“這是給宋音的嗎?”
“對對對!”那人剛反應過來。
向秋把宋音拉出來,“記者同誌要采訪的話,也給拍個照吧。”
別說,這是大新聞,救得還是領導的孩子,報社還真的帶了裝備來,給宋音拍了個照片。
宋音拿著錦旗,僵硬的把向秋也拉上。
“我是她婆婆,把我也拍……”
胡桂芳的話沒說完呢,就被大隊長拉走了。
閃光燈一閃,照片定格。
宋音拿著錦旗往向秋手裏塞:“你處理了,放家裏我每次瞧見都得尷尬。”
向秋拿著錦旗,最後視線落在了大隊長身上:“多虧了大隊長平時的辛苦帶領,您是領頭羊,不管是工作還是思想德行我們都跟大隊長走,跟黨走!這個錦旗,宋音同誌想捐給咱們大隊,掛在大隊辦公室牆上。”
大隊長驚喜瞪大眼:“真的?”
“當然是真的。”
向秋的話引得那領頭的人拍手鼓掌,然後其他人也跟著鼓掌,在這烤火的村民也是聽的一個個紅光滿麵的。
“你捐給大隊做什麽,掛在咱家堂屋,誰進門都能看到。”
向秋衝著胡桂芳搖頭:“婆婆,不行,你這覺悟,真得多多提升了,這不是咱們個人的榮譽,是咱們全村的。”
給了大隊長還能落得個好,給了胡桂芳能落什麽好?
胡桂芳估計還得說,宋音嫁到魏家做出這種事情是她家風水好呢!
救人的主要是宋音。
宋音不想解決的事情她替出頭一下,但是這人是縣裏的領導呢,給宋音提了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
這下。
村裏想去上大學的心髒都提起來了,一個個的緊盯著宋音。
“我不想去上大學。”
宋音說出這句話,不少人都鬆口氣。
那馬局長皺眉,就連大隊長都皺眉了。
這麽好的事情她竟然還拒絕?
宋音麵不改色繼續說道:“我的知識文化不夠,救人這事我是發自本心救的,本也不求什麽酬勞,再說,村裏有意去上大學的,已經讀書很久了,希望她們能考試公平競爭,讀了大學的更好的建設祖國。”
眾人聞言,對著這樣一個女子,心裏隻有佩服。
“領導,這大學生的名額,能不能換個別的?”
向秋在宋音說完後補話道:“也不是想給國家添負擔,主要是,我這個朋友吧,眼神不好,下地裏苗草不分,平日隻能拿四五個公分,飯都吃不飽……”
向秋一說這個。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
向秋微微一笑,上大學的名額她們不稀罕,還是要點握在手裏的東西比較實際。
就連大隊長也說:“這個確實,割豬草有時候都能弄錯了,當然,也不是她不勤勞,是真的認不出。”
這點大隊長說的其實是違心了。
可誰讓人家還給他弄個好名聲,不說這,上次那野豬也是宋音打的。
“她人心是好的,在村裏還從野豬口下救過村民,去縣城,又拳打人販子。”
馬局長確實還挺欣賞宋音的。
“等我迴去找找。”說著從手上退下個手表:“這個你拿著,有事的話去縣城找我。”
在向秋的戳戳下,宋音拿了。
至於采訪稿子,多是向秋給記者敘述,她講的跟那說書似的,什麽千鈞一發之際,什麽一眼就看出來那人不懷好意,最後還背了一段語錄,把從大隊長,到縣裏的不知名領導又歌頌一番。
等人都散去,差不多,用了快兩個小時了。
有人提來了瓜子,分了一下。
等縣城的人走了,大隊長又衝著她倆招手:“來,和我去趟大隊!給我好好講講那天的事情。”
這家人算是看出來了,她家的救命恩人,那根本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的,倒是眼前這每次替她說話的女子,每次臉上帶笑,看著是個親和的。
宋音說:“你有事和她說。”
“是這樣的,公安局那邊初步排查了,他們近期偷了三個孩子了,都還在裏沒來得及找出手呢,這個事情,多虧了你們那天把那人抓住了,我們幾家一商量,來感謝一下你們。”
說著各家都拿了東西。
什麽水果罐頭,肉,蛋,這些都是好東西。
一個戴眼鏡的推推眼鏡:“我在報社工作,想采訪一下你,就你這個事情寫個新聞稿,讓咱們全縣城的人都向你學習。”
胡桂芳已經看呆了,緩了大半天才道:“你們真的去做好事了?沒做缺德事?”
向秋和宋音還沒說話呢。
那帶頭的人就皺眉了:“你這老太,怎麽說話呢,宋音同誌和這位同誌可是抓了人販子,把我兒子從人販子的手中搶迴來的,簡直拯救了我們整個家。”
“什麽缺德事,這是天大的好事,你這思想,不行,得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胡桂芳翻了個白眼,她隻好奇問了一句,怎麽這麽多話等著她。
她們辦缺德事,留的都是她的名字。
幹好事兒怎麽就想著要留自己名字了?
胡桂芳氣得不輕:“我是她倆的婆婆!說到底也是我們家的人救了你孩子!”
向秋補了一句:“分家了,分家了。”
那人看看胡桂芳再看看向秋和宋音:“是婆婆也不行!也不能說這種話,還是得提升自己的覺悟……”
胡桂芳吃癟,啞口無言的。
大隊長聽說了向秋和宋音助人為樂的好事連忙趕來,瞧見領頭的人滿臉堆笑:“馬局長,什麽風把你吹到這了。”
向秋想到這家人條件應該不錯,沒想到這麽不錯,微微挑眉。
那人把在醫院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大隊長都驚訝了:“你們做了好事,怎麽不說啊?”
“說了啊,我迴來說我倆做好事去了,我婆婆說我倆去做缺德的了,迴村就沒聲張了。”
“再說,這也沒什麽好說的,那天的情況,是個有良知,有道德,有愛心的華夏人都會出手的,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咱們村的風氣好,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這麽做,這和大隊長您的教導也脫離不開關係。”
向秋這段話說的,虎頭村的村民圍在這的加上大隊長,嘴角都高興的快飛出去了。
除了胡桂芳。
胡桂芳聽的臉都僵硬了。
這老二媳婦,嘴巴是真能說,這麽黑心肝的人,也能把自己誇得跟朵花似的,不僅誇自己,還誇全村,大家看她那眼神跟瞧見錢似的。
胡桂芳在一旁撇嘴。
全村就她一個清醒的不中她的迷魂湯。
向秋盯著那人手裏的錦旗,有點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問道:“這是給宋音的嗎?”
“對對對!”那人剛反應過來。
向秋把宋音拉出來,“記者同誌要采訪的話,也給拍個照吧。”
別說,這是大新聞,救得還是領導的孩子,報社還真的帶了裝備來,給宋音拍了個照片。
宋音拿著錦旗,僵硬的把向秋也拉上。
“我是她婆婆,把我也拍……”
胡桂芳的話沒說完呢,就被大隊長拉走了。
閃光燈一閃,照片定格。
宋音拿著錦旗往向秋手裏塞:“你處理了,放家裏我每次瞧見都得尷尬。”
向秋拿著錦旗,最後視線落在了大隊長身上:“多虧了大隊長平時的辛苦帶領,您是領頭羊,不管是工作還是思想德行我們都跟大隊長走,跟黨走!這個錦旗,宋音同誌想捐給咱們大隊,掛在大隊辦公室牆上。”
大隊長驚喜瞪大眼:“真的?”
“當然是真的。”
向秋的話引得那領頭的人拍手鼓掌,然後其他人也跟著鼓掌,在這烤火的村民也是聽的一個個紅光滿麵的。
“你捐給大隊做什麽,掛在咱家堂屋,誰進門都能看到。”
向秋衝著胡桂芳搖頭:“婆婆,不行,你這覺悟,真得多多提升了,這不是咱們個人的榮譽,是咱們全村的。”
給了大隊長還能落得個好,給了胡桂芳能落什麽好?
胡桂芳估計還得說,宋音嫁到魏家做出這種事情是她家風水好呢!
救人的主要是宋音。
宋音不想解決的事情她替出頭一下,但是這人是縣裏的領導呢,給宋音提了工農兵大學生的名額。
這下。
村裏想去上大學的心髒都提起來了,一個個的緊盯著宋音。
“我不想去上大學。”
宋音說出這句話,不少人都鬆口氣。
那馬局長皺眉,就連大隊長都皺眉了。
這麽好的事情她竟然還拒絕?
宋音麵不改色繼續說道:“我的知識文化不夠,救人這事我是發自本心救的,本也不求什麽酬勞,再說,村裏有意去上大學的,已經讀書很久了,希望她們能考試公平競爭,讀了大學的更好的建設祖國。”
眾人聞言,對著這樣一個女子,心裏隻有佩服。
“領導,這大學生的名額,能不能換個別的?”
向秋在宋音說完後補話道:“也不是想給國家添負擔,主要是,我這個朋友吧,眼神不好,下地裏苗草不分,平日隻能拿四五個公分,飯都吃不飽……”
向秋一說這個。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
向秋微微一笑,上大學的名額她們不稀罕,還是要點握在手裏的東西比較實際。
就連大隊長也說:“這個確實,割豬草有時候都能弄錯了,當然,也不是她不勤勞,是真的認不出。”
這點大隊長說的其實是違心了。
可誰讓人家還給他弄個好名聲,不說這,上次那野豬也是宋音打的。
“她人心是好的,在村裏還從野豬口下救過村民,去縣城,又拳打人販子。”
馬局長確實還挺欣賞宋音的。
“等我迴去找找。”說著從手上退下個手表:“這個你拿著,有事的話去縣城找我。”
在向秋的戳戳下,宋音拿了。
至於采訪稿子,多是向秋給記者敘述,她講的跟那說書似的,什麽千鈞一發之際,什麽一眼就看出來那人不懷好意,最後還背了一段語錄,把從大隊長,到縣裏的不知名領導又歌頌一番。
等人都散去,差不多,用了快兩個小時了。
有人提來了瓜子,分了一下。
等縣城的人走了,大隊長又衝著她倆招手:“來,和我去趟大隊!給我好好講講那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