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場世界大戰的開端早已開始,西班牙除了在北美沒有加入戰爭,在歐洲,南美洲和非洲已經打的不可開交。
富裕起來的西班牙人民早就想著稱霸歐洲了。他們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讓他們有這個能力發動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
阿方索在得到王達民的“指點”後立即發動了對法蘭西的“侵占”。很顯然西班牙的動作,立刻損傷了不列顛和德意誌兩個國家的利益。
兩個國家迫不及待對西班牙宣戰。
而借口就是新教皇遇刺。
當然不說這個借口本身諸多疑點,就是即便是真,那也是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間的矛盾,輪不到這兩個國家摻和進來。
但是戰爭往往是沒什麽道理可講,隻要能夠有個借口,誰管這個借口是真是假。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西班牙也沒什麽可解釋的,要打就打唄。
戰爭初期西班牙堅決的頂住了德意誌三個方向的進攻,將德軍釘在了阿爾卑斯山以東。
一時間德軍竟拿西班牙陸軍毫無辦法。
西班牙軍隊的威力遠不止如此,趁著兩國鬧掰索性出兵盧森堡和瑞士。兩個星期就滅掉了這兩個國家。
在海上西班牙更是囂張無匹,一個國家的單挑整個歐洲的海軍。尤其是英吉利海峽之戰輝煌勝利,一度讓歐洲的艦隊不敢離開自己的岸防範圍。
但是隨著不列顛的無敵級戰列艦陸續服役,西班牙開始撤出英吉利海峽,畢竟在那裏作戰需要麵對敵人的不僅僅是無敵級戰列艦,還要麵對正在興起的空軍的威脅。
不列顛可以從本土直接對他們進行攻擊,而西班牙的飛機則不可能到達那裏。
之後西班牙嚐試在法蘭西建立的空軍機場被盟軍破壞,他們失去了對法蘭西北部的控製。
西班牙開始依靠陸軍在法蘭西鞏固,但是法蘭西本來就人口稀少,這幾年戰爭就從未在法蘭西領土上停止過,僅剩的法蘭西人不是逃亡就是向其他國家遷居。在法蘭西西班牙軍隊補給困難,無法維持這麽長的補給線。
阿方索不得不采取華國的方略,先在瓦良河設立防線,遷移國內人口填充瓦亮河以南的土地。
隨後不久西班牙軍隊陸續退出了盧森堡和瑞士兩個國家,收縮戰線全力防守瓦亮河防線。
同時國內也開始了無敵級戰列艦的建造,飛機更是他們的重點。戰爭的動力一旦發動起來,人類好戰的本性顯露無疑。
西班牙在歐洲開戰後僅僅半年時間,他們的第一艘戰列艦便下水了,飛機工業也開始發動起來,近300架國產戰機服役。雖然比不上普斯羅斯那種可怕的速度,但是保持和盟軍的平衡也是綽綽有餘的。
就是德意誌也承認,他們從沒想到,西班牙才是歐洲第一大國。全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德意誌很後悔,自己當初也可以成為這個第一的。
而且如果那時候就同意華國的主意,那麽德意誌或者說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將遠比現在更大。
不列顛也是沒有想到西班牙這個他從未正視的國家居然後來居上超過了他,甚至超過了整個歐洲的總和。
而這些年西班牙對北歐的出口貿易,不列顛也是一清二楚的。雖然西班牙確實在他們身上賺了不少,但是也不應該這麽誇張,顯然那個背後的老大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這也是讓安東尼始終不敢正麵叫板華國的原因,華國這些年看上去實力未增長,但是他是賺到一分馬上就花出去了,未來華國的戰爭動力才是真正可怕的。
所以這次安東尼不僅是對王達民的條件不滿,也是他實在看不下去了。
當年他想過韜光養晦,慢慢發展。但是華國的發展,卻是始終沒有停過,速度快的讓人窒息。
從西班牙就可以看出,華國不久的未來實力將如何驚人了。
所以大戰他真的不想,但同時他也認為是最後一次機會了。
他對議會是這麽說的:“打爛未必是壞事,至少雙方又迴到了起點。”
安東尼還有一個信心就是他的艦隊,雖然他真的怕華國的海軍,他們這些軍隊真的是不要命的主,戰鬥力驚人。
但是他的小型戰艦數量龐大,而且都是受到了華國的啟發,給他們裝備了魚雷。
在大型戰艦上雙方數量相差不大,但是小型戰艦完全可以以數量取勝。
前提是他的驅逐艦們能夠通過蘇伊士運河。
戰爭尚未宣戰之時,在地中海的上就有一支艦隊,那是他的殺手鐧之一。
華國在埃及是沒有空軍的,隻有120架武裝直升機,這一點華國不可能瞞過他的情報的。
至少到開戰前,肯定沒有補充,這一點他敢肯定。
而他們在地中海卻有一支空軍,數量更是在500架,雖然大部分不是最先進鷂式戰機,但也是2代機,相比華國在埃及的武直優勢很明顯。
至於科西嘉島的戰機,他們沒法到達蘇伊士運河這裏。因為他們在西西裏島上秘密部屬了龐大的防空火力。即便是一支蚊子也別想穿過西西裏島。
眼下唯一的問題就是華國控製的蘇伊士運河。
雖然通行法規定了即便發生戰爭,也不得控製運河禁止任何船隻通行。
但是這裏麵是有個前提的,就是如果通行的船隻可能對運河造成危險,運河的管理者有權拒絕通行,而目前運河的管理者,就是華國。
所以要想平安通過蘇伊士運河,顯然不列顛絕不可能將自己的安全交給華國的管理者。
王達民確實沒有想到不列顛在忙著和他打仗之餘,會在西西裏島上布置如此數量的高射炮和火箭武器。
甚至最高的射程盡然達到了15公裏。
在這個高度,除了華國的高空堡壘轟炸機,沒有任何戰機,能夠通過這個高度,即便真有這個能力,估計後麵也不用戰鬥了,直接跳傘得了。飛機要爬上這個高度,燃料消耗的非常之快,別說戰鬥了,就是迴家也不夠了。
要繞開西西裏島,也不可能,兩邊都是中立國的領空,光是外交官司就可能拖上幾個月。
王達民立即意識到,科西嘉島的空軍無法支援李緬了。
但是埃及方麵在蘇伊士是沒有駐防的。敵人要是在蘇伊士登陸那就麻煩了。
王達民擔心從海上可能出現敵軍,他立即命令羅成立即派兵進入蘇伊士,防止敵人登陸並搶占蘇伊士運河。
但是擔心什麽就來什麽。蘇伊士發來了警報,敵人的補給艦都是偽裝的,上麵滿是荷槍實彈的士兵!
富裕起來的西班牙人民早就想著稱霸歐洲了。他們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讓他們有這個能力發動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
阿方索在得到王達民的“指點”後立即發動了對法蘭西的“侵占”。很顯然西班牙的動作,立刻損傷了不列顛和德意誌兩個國家的利益。
兩個國家迫不及待對西班牙宣戰。
而借口就是新教皇遇刺。
當然不說這個借口本身諸多疑點,就是即便是真,那也是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間的矛盾,輪不到這兩個國家摻和進來。
但是戰爭往往是沒什麽道理可講,隻要能夠有個借口,誰管這個借口是真是假。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西班牙也沒什麽可解釋的,要打就打唄。
戰爭初期西班牙堅決的頂住了德意誌三個方向的進攻,將德軍釘在了阿爾卑斯山以東。
一時間德軍竟拿西班牙陸軍毫無辦法。
西班牙軍隊的威力遠不止如此,趁著兩國鬧掰索性出兵盧森堡和瑞士。兩個星期就滅掉了這兩個國家。
在海上西班牙更是囂張無匹,一個國家的單挑整個歐洲的海軍。尤其是英吉利海峽之戰輝煌勝利,一度讓歐洲的艦隊不敢離開自己的岸防範圍。
但是隨著不列顛的無敵級戰列艦陸續服役,西班牙開始撤出英吉利海峽,畢竟在那裏作戰需要麵對敵人的不僅僅是無敵級戰列艦,還要麵對正在興起的空軍的威脅。
不列顛可以從本土直接對他們進行攻擊,而西班牙的飛機則不可能到達那裏。
之後西班牙嚐試在法蘭西建立的空軍機場被盟軍破壞,他們失去了對法蘭西北部的控製。
西班牙開始依靠陸軍在法蘭西鞏固,但是法蘭西本來就人口稀少,這幾年戰爭就從未在法蘭西領土上停止過,僅剩的法蘭西人不是逃亡就是向其他國家遷居。在法蘭西西班牙軍隊補給困難,無法維持這麽長的補給線。
阿方索不得不采取華國的方略,先在瓦良河設立防線,遷移國內人口填充瓦亮河以南的土地。
隨後不久西班牙軍隊陸續退出了盧森堡和瑞士兩個國家,收縮戰線全力防守瓦亮河防線。
同時國內也開始了無敵級戰列艦的建造,飛機更是他們的重點。戰爭的動力一旦發動起來,人類好戰的本性顯露無疑。
西班牙在歐洲開戰後僅僅半年時間,他們的第一艘戰列艦便下水了,飛機工業也開始發動起來,近300架國產戰機服役。雖然比不上普斯羅斯那種可怕的速度,但是保持和盟軍的平衡也是綽綽有餘的。
就是德意誌也承認,他們從沒想到,西班牙才是歐洲第一大國。全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德意誌很後悔,自己當初也可以成為這個第一的。
而且如果那時候就同意華國的主意,那麽德意誌或者說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將遠比現在更大。
不列顛也是沒有想到西班牙這個他從未正視的國家居然後來居上超過了他,甚至超過了整個歐洲的總和。
而這些年西班牙對北歐的出口貿易,不列顛也是一清二楚的。雖然西班牙確實在他們身上賺了不少,但是也不應該這麽誇張,顯然那個背後的老大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這也是讓安東尼始終不敢正麵叫板華國的原因,華國這些年看上去實力未增長,但是他是賺到一分馬上就花出去了,未來華國的戰爭動力才是真正可怕的。
所以這次安東尼不僅是對王達民的條件不滿,也是他實在看不下去了。
當年他想過韜光養晦,慢慢發展。但是華國的發展,卻是始終沒有停過,速度快的讓人窒息。
從西班牙就可以看出,華國不久的未來實力將如何驚人了。
所以大戰他真的不想,但同時他也認為是最後一次機會了。
他對議會是這麽說的:“打爛未必是壞事,至少雙方又迴到了起點。”
安東尼還有一個信心就是他的艦隊,雖然他真的怕華國的海軍,他們這些軍隊真的是不要命的主,戰鬥力驚人。
但是他的小型戰艦數量龐大,而且都是受到了華國的啟發,給他們裝備了魚雷。
在大型戰艦上雙方數量相差不大,但是小型戰艦完全可以以數量取勝。
前提是他的驅逐艦們能夠通過蘇伊士運河。
戰爭尚未宣戰之時,在地中海的上就有一支艦隊,那是他的殺手鐧之一。
華國在埃及是沒有空軍的,隻有120架武裝直升機,這一點華國不可能瞞過他的情報的。
至少到開戰前,肯定沒有補充,這一點他敢肯定。
而他們在地中海卻有一支空軍,數量更是在500架,雖然大部分不是最先進鷂式戰機,但也是2代機,相比華國在埃及的武直優勢很明顯。
至於科西嘉島的戰機,他們沒法到達蘇伊士運河這裏。因為他們在西西裏島上秘密部屬了龐大的防空火力。即便是一支蚊子也別想穿過西西裏島。
眼下唯一的問題就是華國控製的蘇伊士運河。
雖然通行法規定了即便發生戰爭,也不得控製運河禁止任何船隻通行。
但是這裏麵是有個前提的,就是如果通行的船隻可能對運河造成危險,運河的管理者有權拒絕通行,而目前運河的管理者,就是華國。
所以要想平安通過蘇伊士運河,顯然不列顛絕不可能將自己的安全交給華國的管理者。
王達民確實沒有想到不列顛在忙著和他打仗之餘,會在西西裏島上布置如此數量的高射炮和火箭武器。
甚至最高的射程盡然達到了15公裏。
在這個高度,除了華國的高空堡壘轟炸機,沒有任何戰機,能夠通過這個高度,即便真有這個能力,估計後麵也不用戰鬥了,直接跳傘得了。飛機要爬上這個高度,燃料消耗的非常之快,別說戰鬥了,就是迴家也不夠了。
要繞開西西裏島,也不可能,兩邊都是中立國的領空,光是外交官司就可能拖上幾個月。
王達民立即意識到,科西嘉島的空軍無法支援李緬了。
但是埃及方麵在蘇伊士是沒有駐防的。敵人要是在蘇伊士登陸那就麻煩了。
王達民擔心從海上可能出現敵軍,他立即命令羅成立即派兵進入蘇伊士,防止敵人登陸並搶占蘇伊士運河。
但是擔心什麽就來什麽。蘇伊士發來了警報,敵人的補給艦都是偽裝的,上麵滿是荷槍實彈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