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得知消息時,華國已經在密西西比河開始了強渡作戰,經過前一陣的炮轟,對岸的防禦體係已經基本被摧毀,華國的登陸行動並未有到多少阻力,南岸的敵人防備的是一個彈盡糧絕的廢師,誰能想得到,華國是怎麽繞過這個廢師,一彈未發的發動渡河作戰。
他們起初還認為約瑟夫是打算到這裏搶糧食和彈藥,一度還退縮一段,畢竟沒人願意麵對一支眼睛冒綠光的軍隊。
貝爾維爾丟失,這是非常不應該的,如果是平時,華國的炮擊即便再犀利,美加國也不可能丟了那裏,但是事實是現在真的丟了。
這意味著,華國隨時可以向印第安納波利斯發動攻擊,或者南下摧毀沿河工事,更麻煩的是田納西州戰車工廠和正在土建的飛機工廠隨時會遭到攻擊。
這還不重要,重要的是被困在密西西比大平原的3個師,現在已經萬分危險,其中2個師龜縮在奧斯丁一動不敢動。現在所有的希望都在第22師盤踞的小石城,這裏是約翰正在興建的一個煉油工廠,地基都還沒完工呢,就要拱手讓人了,這讓約翰本就地中海的頭頂,現在隻剩下稀落落的幾根。想保住小石城不失,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防守孟菲斯城的守軍立即出兵。但是這裏有個麻煩就是,孟菲斯背後就是新近獨立的庫吉部落赫男多部族,如果貿然出兵,這些庫吉人一定會去孟菲斯逛一圈。
但是孟菲斯不出兵,洛夫堡就沒有壓力,萊克的守軍不會退出,那麽小石城就會隨時受到攻擊,而且休斯頓的炮彈狂現在可能已經開始補充炮彈,約翰救怕他不但想打小石城,還有可能南下直接進攻新奧爾良,要知道奧爾良的軍隊現在是有一個師的守備軍,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駐軍了,即便是開拓時期也沒有如此少的駐軍。
不過這是約翰想岔了,杜威的防守能力是不錯,但是進攻就不行了,他的部下每到一個地方習慣性的就會建設強大龜殼,這明顯不是進攻型部隊。
約翰現在真的是焦頭爛額,不但需要擔心這件事,而且他更擔心即將到來的赫伯特的軍隊。現在赫伯特已經成了不列顛的軍隊,約翰擔心華國會不會攔截這支曾經與他交戰的軍隊。
雖然華國給他吃了顆定心丸,王達民不承認什麽重新納入不列顛軍隊,他直接宣布隻要赫伯特進入美洲海域,必定擊沉他。
這絕不是無的放矢,華國除了第六艦隊,一支輕型戰列艦組成艦隊,即第7艦隊已經進入地中海,應該正好可以攔截不列顛運兵艦隊。加上正在新奧爾良遊弋的拉夫號戰列艦華國同樣有2艘戰列艦,和不列顛艦隊數量一樣,而且新的魚雷驅逐艦多達7艘,更何況華國一支兩棲作戰的小型艦隊已經通過巴拿馬現在就駐紮在巴西島上,不列顛絕不敢硬碰上去。
美加國的軍隊聚集很不容易,實在分的太散了,所以約翰的每支軍隊都是非常重要的戰力,而今三個師陷在密西西比腹地,眼看著唯一的通道就要被堵上,約翰考慮良久,還是決定撤兵。放棄奧斯丁會同小石城的守軍,立刻撤出密西西比大平原,隻要軍隊順利撤出,他還是可以重新迴到起點的。至於打過河的那支華國軍隊,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關鍵是兵力。
為了讓這3個師能夠安全撤離,約翰決定冒一次險,他命令孟菲斯的軍隊發動渡河戰,迫使對小石城形成高壓的2個師撤迴去保護洛夫堡。
為了這個目的,他親自帶近衛1師和19師向貝爾維爾殺來。但其實是真的是害怕即將到來的赫伯特,萬一華國是打算坑自己一把呢,約翰覺著呆在自己的軍隊裏比較保險。至於北方戰場,他絕不會去,太殘酷了,剛調過去四個師的兵力,現在已經被困住了,已經向約翰三次要援兵了,原本倒是真的想調第二師去,那個時候南方戰事顯得異常順利。
隻是現在不同了,約翰不打算填挪威人挖的坑。
他現在隻想迴到開戰前的狀態,雖然這不大可能,但是約翰還是派出了和談代表。
對王達民來說這就是在說笑,他直接言明這不可能,要麽投降要麽準備滅國。
約翰當然也不會接受,他還還有14個師,40萬兵力,其中田納西州有2個在訓練的裝甲師,紐約港還有2艘戰列艦即將下水,美加國還遠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而且約翰還有一支部隊一直沒有發揮作用,那就是三大主力第5師。
當然這是後話,約翰的作為政治家或許不是非常合格,但是其戰術指揮者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的確如他分析所料,在孟菲斯的對麵洛夫堡現在隻有一個團的兵力,雖然孟菲斯背後土族牽製了部分兵力。
當然他不知道其實他的部下已經不經意間封堵了這支部隊補給通道,庫吉人武裝已經不可對孟菲斯造成威脅。
所以約翰決定讓田納西的2個還在集訓的裝甲師先頂過去。
約翰計算的一點沒錯一旦對洛夫堡發起猛攻,萊克的2個師隻能迴援洛夫堡,否則,就反而會被包圍住。這麽一來對小石城就沒有多少威脅了。
9月底的最後一天,奧斯丁守軍開始前麵撤退,4萬人分成2隊交替接應,向小石城出發,華國部隊沒有找到合適的攻擊時機,隻能一路跟隨,奧斯丁再一次兵不血刃的迴歸華國的版圖。
而就像約翰估計的那樣萊克剩下防守軍隊的確沒有能力對小石城發動攻擊。
此時小石城其實隻有一個團的兵力,但是華國還是沒有動。
王達民的注意力此時已經轉移北方戰役上去,對密西西比的戰役已經全部交托給他的參謀和將軍們。
巴西休達港口今天一早有一支小型艦隊溜出了港口,港口上的一些有心人立即報這個情報送了出去。
當約翰知道時眉頭大皺,因為與他同時出發的,還有從墨西哥城直接搭乘炮彈運輸艦隊進入休斯頓修整的王猛和他的11萬墨西哥軍隊。
他們起初還認為約瑟夫是打算到這裏搶糧食和彈藥,一度還退縮一段,畢竟沒人願意麵對一支眼睛冒綠光的軍隊。
貝爾維爾丟失,這是非常不應該的,如果是平時,華國的炮擊即便再犀利,美加國也不可能丟了那裏,但是事實是現在真的丟了。
這意味著,華國隨時可以向印第安納波利斯發動攻擊,或者南下摧毀沿河工事,更麻煩的是田納西州戰車工廠和正在土建的飛機工廠隨時會遭到攻擊。
這還不重要,重要的是被困在密西西比大平原的3個師,現在已經萬分危險,其中2個師龜縮在奧斯丁一動不敢動。現在所有的希望都在第22師盤踞的小石城,這裏是約翰正在興建的一個煉油工廠,地基都還沒完工呢,就要拱手讓人了,這讓約翰本就地中海的頭頂,現在隻剩下稀落落的幾根。想保住小石城不失,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防守孟菲斯城的守軍立即出兵。但是這裏有個麻煩就是,孟菲斯背後就是新近獨立的庫吉部落赫男多部族,如果貿然出兵,這些庫吉人一定會去孟菲斯逛一圈。
但是孟菲斯不出兵,洛夫堡就沒有壓力,萊克的守軍不會退出,那麽小石城就會隨時受到攻擊,而且休斯頓的炮彈狂現在可能已經開始補充炮彈,約翰救怕他不但想打小石城,還有可能南下直接進攻新奧爾良,要知道奧爾良的軍隊現在是有一個師的守備軍,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駐軍了,即便是開拓時期也沒有如此少的駐軍。
不過這是約翰想岔了,杜威的防守能力是不錯,但是進攻就不行了,他的部下每到一個地方習慣性的就會建設強大龜殼,這明顯不是進攻型部隊。
約翰現在真的是焦頭爛額,不但需要擔心這件事,而且他更擔心即將到來的赫伯特的軍隊。現在赫伯特已經成了不列顛的軍隊,約翰擔心華國會不會攔截這支曾經與他交戰的軍隊。
雖然華國給他吃了顆定心丸,王達民不承認什麽重新納入不列顛軍隊,他直接宣布隻要赫伯特進入美洲海域,必定擊沉他。
這絕不是無的放矢,華國除了第六艦隊,一支輕型戰列艦組成艦隊,即第7艦隊已經進入地中海,應該正好可以攔截不列顛運兵艦隊。加上正在新奧爾良遊弋的拉夫號戰列艦華國同樣有2艘戰列艦,和不列顛艦隊數量一樣,而且新的魚雷驅逐艦多達7艘,更何況華國一支兩棲作戰的小型艦隊已經通過巴拿馬現在就駐紮在巴西島上,不列顛絕不敢硬碰上去。
美加國的軍隊聚集很不容易,實在分的太散了,所以約翰的每支軍隊都是非常重要的戰力,而今三個師陷在密西西比腹地,眼看著唯一的通道就要被堵上,約翰考慮良久,還是決定撤兵。放棄奧斯丁會同小石城的守軍,立刻撤出密西西比大平原,隻要軍隊順利撤出,他還是可以重新迴到起點的。至於打過河的那支華國軍隊,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關鍵是兵力。
為了讓這3個師能夠安全撤離,約翰決定冒一次險,他命令孟菲斯的軍隊發動渡河戰,迫使對小石城形成高壓的2個師撤迴去保護洛夫堡。
為了這個目的,他親自帶近衛1師和19師向貝爾維爾殺來。但其實是真的是害怕即將到來的赫伯特,萬一華國是打算坑自己一把呢,約翰覺著呆在自己的軍隊裏比較保險。至於北方戰場,他絕不會去,太殘酷了,剛調過去四個師的兵力,現在已經被困住了,已經向約翰三次要援兵了,原本倒是真的想調第二師去,那個時候南方戰事顯得異常順利。
隻是現在不同了,約翰不打算填挪威人挖的坑。
他現在隻想迴到開戰前的狀態,雖然這不大可能,但是約翰還是派出了和談代表。
對王達民來說這就是在說笑,他直接言明這不可能,要麽投降要麽準備滅國。
約翰當然也不會接受,他還還有14個師,40萬兵力,其中田納西州有2個在訓練的裝甲師,紐約港還有2艘戰列艦即將下水,美加國還遠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而且約翰還有一支部隊一直沒有發揮作用,那就是三大主力第5師。
當然這是後話,約翰的作為政治家或許不是非常合格,但是其戰術指揮者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的確如他分析所料,在孟菲斯的對麵洛夫堡現在隻有一個團的兵力,雖然孟菲斯背後土族牽製了部分兵力。
當然他不知道其實他的部下已經不經意間封堵了這支部隊補給通道,庫吉人武裝已經不可對孟菲斯造成威脅。
所以約翰決定讓田納西的2個還在集訓的裝甲師先頂過去。
約翰計算的一點沒錯一旦對洛夫堡發起猛攻,萊克的2個師隻能迴援洛夫堡,否則,就反而會被包圍住。這麽一來對小石城就沒有多少威脅了。
9月底的最後一天,奧斯丁守軍開始前麵撤退,4萬人分成2隊交替接應,向小石城出發,華國部隊沒有找到合適的攻擊時機,隻能一路跟隨,奧斯丁再一次兵不血刃的迴歸華國的版圖。
而就像約翰估計的那樣萊克剩下防守軍隊的確沒有能力對小石城發動攻擊。
此時小石城其實隻有一個團的兵力,但是華國還是沒有動。
王達民的注意力此時已經轉移北方戰役上去,對密西西比的戰役已經全部交托給他的參謀和將軍們。
巴西休達港口今天一早有一支小型艦隊溜出了港口,港口上的一些有心人立即報這個情報送了出去。
當約翰知道時眉頭大皺,因為與他同時出發的,還有從墨西哥城直接搭乘炮彈運輸艦隊進入休斯頓修整的王猛和他的11萬墨西哥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