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無巧不成書。


    趙普當日以自身為傳染源,到處狂吠,被人當場毒打拖走,隨後不久瘟疫爆發。


    做為第一毒體,趙普很快被發現死在牢中,當時還沒有人覺得奇怪,畢竟這牢裏每天都在死人,隨後屍體被丟棄著名的死亡懸崖,隨海浪衝到這裏,卻被老道一眼看出來是個亞洲人種,確切的說是個漢人。


    做為毒老道,其實隻是好奇這裏竟然還死了個華人,他純粹是想知道這病毒在華人身上的效果,沒想到中了大獎。不過他瞞得這麽緊,看來老早就盤算好要敲竹杠了。


    王達民放下話筒,不得不對現實主義狠狠批判了一番。


    對趙普的結局,王達民還是有點“高興”。這個打不死的小強,華國也曾多次掌握了他的行蹤,隻是他太小心了,以華國特工的能力居然連續失手。可見其反偵察能力和組織能力是何等出色。


    這樣一個人,存在世界上真是王達民很頭疼的一件事,好在最終他選擇了一條死胡同。


    不說如何造就了這麽一個對手,就說他和他的另一些族人,一點一點拉近了世界和華國的差距。王達民為了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源,不得不出售更高級技術和成果。


    使得本來可以悄悄積累實力,隻要給王達民十年發展,就足以武裝一支征服世界的強大軍隊,而現在王達民不得不用自己的先進技術去支援未來競爭對手。


    迅速占領世界完成華國為主的單級世界的計劃,幾乎剛在王達民的腦子裏形成,便宣告失敗。


    還有一點也很要,也是目前王達民的軟肋,華國的技術現在就是在作弊,一旦失去王達民這個bug,華國的科技立刻會停步。華國合格的科研人才太少了,想進步和創造新技術,華國缺少一種精神。


    自晚唐開始,一股禁錮思想的風氣便已經開始形成,不說比歐洲勇於挑戰權威的開拓精神,就是毛國甚至高麗都固執和死板。這些無疑使得華國在新技術開發和創新上更加艱難。


    惶惶唐朝的世界中心地位固然令人欣喜,但也造成了不思進取,缺乏危機意識。一旦大廈降傾,麵對周圍的異族侵奪和蠶食,唐帝國表現之爛令世界為之振奮,無論是契丹還是高麗或者毛國等等,他們看到了希望和機會。


    如果王達民不出現在此刻,熟悉曆史的讀者一定會知道將要發生的痛心疾首的傷痛。


    即便如此的觸目驚心疤痕,也未能使得這個古老民族改變社會風氣。趙氏帝國為了統治,對武力統禦的控製達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


    而這些荒唐的氛圍和風向就是在晚唐和五代開始形成的,王達民為了摧毀這股風氣,任5萬契丹騎軍四處製造慘劇,甚至誘使異族對這些放出風氣的士紳進行刨墳絕戶的舉動。


    這麽做原因隻有一個,王達民不需要他們,他們就是華國未來的絆腳石。


    什麽唐詩宋詞,這些東西能促使計算機的誕生,能讓原子彈,航母誕生,他們甚至連火槍都拒絕。


    所以王達民閉上眼睛,然後張開上帝之眼,他要除掉這些人。這種事讓華人來做這件事,哪怕是王達民的嫡係軍隊,也不可能傷及根本總有網開一麵的人出現,隻有異族的殘暴不分老幼,才能做到最徹底。


    為了實現王達民這個恐怖殘忍的計劃,中原人口減少了近百萬人。


    不過王達民認為這是值得的,這些人中間半數都隻會蛀食百姓心血勞作的吸血蟲子,雖說其中可能出現不少能人誌士,但是這些人最多就是放出一點燭光,而他們無形中豎起的一種風氣,足以影響數十代人的行為和思維。


    這些不好,真的不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放他釀的屁。


    讀書自然不錯,問題是讀的什麽書,大部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將有限的生命浪費在咬文嚼字上,讓無數讀書人絞盡腦汁考慮在一句話是否押韻上,而對應該學習的東西束之高閣。


    “這就是讀書高!”


    毛國人拚命吸食華國的精髓,然而他們隻有極少數人對華國的文化感到敬仰,絕大部分人都清醒的知道這是垃圾,他們很現實隻學對自己有用的,華國有句話還是對的,博學不如專精。


    就好比,毛國有的人專精木匠,他隻學需要的東西,其它對他沒有意義。


    博學的人隻有一個好處,就是會勾心鬥角,會經營。


    王達民不希望華人走上老路,任人欺淩,任人宰割,被人當豬一樣養著,極盡奴顏。


    所謂的讀書就是想著法欺壓自己人,去舔契丹人,蒙古人,滿人的屁股蛋。


    而這隻有一個辦法:強大自己,拳頭硬才是道理。


    單極世界的夢想需要強大至極的武力,而現在已經已經很難實現了。兩極世界的努力,也被趙普破壞。歐洲人比毛國人更加注重實用主義,他們的思維更加開放,對華國傳來的技術吸收的更加卓越,對華國的所謂文明隻當是個笑話一個傳說,歐洲崛起的步伐已經難以阻擋。


    王達民此刻隻能積蓄力量,步步蠶食周圍地方,把亞洲乃至中亞都圈在華國的地盤裏慢慢經營。


    但是這場被毛國引發歐洲大瘟疫,打破了平衡,歐洲的總體實力被削弱到極致。


    是趁火打劫還是幫助度過難關獲得友誼,王達民的腦子裏一直在打架。王達民並不缺乏狠戾,歐洲人死光了,王達民也不會皺下眉頭。說什麽良心發現和友誼寬恕,或者通過好感並吞歐洲,這種廢話就是個玩笑了。


    王達民這麽做理由隻有一個,華國離歐洲太遠了,至少目前華國不可能直接統治。


    目前火車的通途讓華國可以輻射東亞和中亞部分地區。至於西亞和更遠的歐洲根本不現實。


    那麽王達民為什麽不看著歐洲陷入絕境,要知道這場規模恐怖的大瘟疫至少可以拖慢歐洲50年發展。為什麽要幫助未來的敵人,擺脫黑死病的魔手呢。


    原因不難解釋,不列顛和挪威以及基輔羅斯沒有爆發瘟疫,而他們現在正是蜜月時期,沒有矛盾。一旦瘟疫結束,遠在東方的華國將得不到任何利益,而這三個國家近在咫尺,很可能已經開始了瓜分歐洲大陸的磋商。


    既然如此選擇不讓這三個國家獲利的理由便有了,無論是對華國艦隊自己還是歐洲人民疫苗就刻不容緩了。


    早一天製造出來,就是阻止不列顛和北極熊的胃口的最好辦法。


    不過現在有個大問題,受損的儀器裏,有個重要的設備那是量產疫苗最關鍵的一個東西。


    讓華國再運來,現在交通阻斷,這儀器又隻有老道會製作,電報可沒辦法傳遞圖紙啊。


    以上純屬屁話,是作者書裏的一位重要反派鬥士身故後,有點不知所措的憤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甲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言文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言文武並收藏鐵甲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