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原秀之自然不肯接受王達民的邀戰,所有計劃都是以奪取耽羅為最終目的。誰願意為了一個意外而改變整個作戰計劃,所以藤原當沒有發生一樣,開始部署對耽羅的登陸作戰。
這本來是最正確的行動,然而對於以武士道精神為信仰基礎的毛國人來說,滕原秀之此舉實在讓部下難以信服。
以平將門們為首的老派人,覺得秀之的行為是對武士道的背叛。
如果發布這個免戰命令的是平將門,其他人還能聽從,但是換成名聲不顯的滕原秀之,問題就來了,你算哪根蔥呐。
這個時候如果朱雀天皇在,必然會讓秀之說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可惜朱雀不在,滕原秀之此人不用看也知道是個難相處的人,或者說不屑於向愚蠢的人解釋理由。
分歧產生了,卻沒人能夠統一起來,滕原秀之明白自己被王達民算計到了。
如果他能像上次海戰時,以天皇的名義下達作戰命令,這一切都容易解決。但這次他親自出海指揮,說白了是想通過大戰的勝利確定自己在軍中的權威,以便自己將來能夠控製全毛國。
王達民顯然經過深思熟慮,說服自己的政府他此舉的意義。這是一個陽謀,滕原秀之第一次感到自己失去了全局的掌控力。
“大相,大將和海陸軍佐將們求見。”手下親信進來稟告。
“請他們進來。”麵對這種可能分裂的局麵,滕原秀之思量再三還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諸位這一戰,是我們生死一戰,我希望大家明白此戰的意義,而不是意氣用事。”
滕原秀之一開口就令武將們很不爽,看來王達民分析此人不善交際確實沒冤枉他。
平將門本人倒並非對秀之有什麽不滿,正相反他對藤原十分敬佩,正因此他更希望藤原是個十全十美的人,而背叛武士道精神令藤原的無敵光環失去了光澤。
“大相,武士道不可棄,我們的武士能夠不畏強敵,拋棄痛楚奮勇殺敵,全靠武士道精神支持。若今日攜勝而畏縮,他日大毛國戰士脊梁再也直不起來。”
這便是藤原對王達民的無恥的陽謀痛恨不已的原因,無論答不答應,王達民都勝了一手。
“大將軍及諸位乃久經戰陣之人,華國陛下親征,現在雖然還沒有情報,但想來必是萬無一失。”
“大相先生,在下無意冒犯,但是據我了解,華國皇帝喜歡行險,這個全世界都知道,難說他逞匹夫之勇,魯莽行事呢。”
“佐因少佐您都說了全世界都知道,華國皇帝就這麽蠢的來找死?“
“哈!大相說的不錯,請看!”
佐因身旁一位中佐,奇怪的聽從一位少佐的命令,從公文袋裏抽出一張紙交給藤原的衛兵。
這個小佐看來是個有點身份和能量的人,這麽打秀之的“耳光”,藤原都不忍住了。
“靠”藤原接過紙條一看,忍不住打了個突,這位還真是夠狠的,為了讓自己膽小鬼的名聲更臭點,居然隻出動了一艘巡洋艦。
全世界都知道,青島港有三艘最新下水的巡洋艦。這是賣給別國的“光版”戰艦,上麵可是精簡了不少毛國打探不到的秘密武器。
而現在遠離陸地的海上居然有那麽一艘孤零零的航行,一隻護航的鐵甲艦都沒有,更何況華國的皇帝在上麵,要知道華國的儲君現在才是個嬰兒,要是王達民出了事,那華國脆弱的體係,維持不了多久,他們得行政機構可是正在改組之中,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啊。
連藤原都在考慮要不要幹,更何況原本就意動的海軍將領了,俘虜或者擊斃華國開國皇帝啊,載入史冊的一筆啊。
“大相!請讓我們率3艘高速艦去伏擊華國皇帝吧?我等願立軍令狀,不成功便為天皇玉碎。”佐將們在請戰,看著架勢要是不同意立馬就要切腹。
藤原秀之知道,王達民的出現就是他戰略計劃的一個異數,從他出現的那一刻,整個形勢就脫離的他的掌控。
“不!”藤原吐了口氣道:“既然要做就不能分散力量,全艦隊立即生火,目標華國皇帝。”
“哈伊!”所有人敬了個禮,出門而去。
“大將軍留步。”
“秀之大相還有何事?”平將門腳步一頓,還是留了下來。
“平將軍,這次戰役老實說勝負難料了,耽羅的位置就像掐住對馬海峽的咽喉,想必你比我更明白它的意義。”
“大相不必憂心,拿下華國皇帝,耽羅島就會乖乖投降,大毛國勝利就在眼前。”
“可是未知很可怕,你和我,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華國皇帝就是個餌,越香越危險。”
“放心吧,大相我已經命4艘鐵甲艦散出200海裏偵查。一旦出現強敵,我們不會魯莽行事。”
不會魯莽行事,而不是立即撤退,看來毛國咬住餌料不肯鬆口了。藤原苦笑想著,他鄭重請求道:“請大將軍務必慎重。”
“秀之先生這麽不看好此戰嗎?要知道,即便是現在從青島港起錨,也要4天時間到達交戰海域,那時我們早已凱旋而歸了。”
“一切都是對我們有利,所以我才不安啊。”藤原這話未出口,怕影響了平將門的士氣。
“大相既然擔心,那麽就留下島津號。”平將門以為藤原擔心這邊火力不夠,便打算將巡洋艦留下。
“不,既然應戰,就當全力以赴。”說道這裏藤原再次俯身大禮參拜:“將軍,毛國未來拜托了。”
“哈伊!”平將門鄭重迴禮,此事若勝兩人都將是毛國的輝煌,若敗其中一人必定切腹以謝罪。
當夜晚些時候,毛國海軍艦隊戰力未損的的7艘軍艦全部繞過耽羅南下伏擊,華國皇帝坐艦。
於此同時滕原秀之絲毫不以為意,仍然執行原定的奪島計劃。
沒有了大戰艦火力支援,隻能靠這些漁船執行登陸作戰,可是藤原並不擔心這個。
他原本計劃的最壞情況就是和華國第一艦隊兩敗俱傷,現在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耽羅島的巨炮一開始,藤原就不打算炸毀,那是抵抗華國的一個重要利器,為此藤原說服天皇做出一個非凡的決定,拉攏了高麗國,並入毛國疆域。
(本章完)
這本來是最正確的行動,然而對於以武士道精神為信仰基礎的毛國人來說,滕原秀之此舉實在讓部下難以信服。
以平將門們為首的老派人,覺得秀之的行為是對武士道的背叛。
如果發布這個免戰命令的是平將門,其他人還能聽從,但是換成名聲不顯的滕原秀之,問題就來了,你算哪根蔥呐。
這個時候如果朱雀天皇在,必然會讓秀之說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可惜朱雀不在,滕原秀之此人不用看也知道是個難相處的人,或者說不屑於向愚蠢的人解釋理由。
分歧產生了,卻沒人能夠統一起來,滕原秀之明白自己被王達民算計到了。
如果他能像上次海戰時,以天皇的名義下達作戰命令,這一切都容易解決。但這次他親自出海指揮,說白了是想通過大戰的勝利確定自己在軍中的權威,以便自己將來能夠控製全毛國。
王達民顯然經過深思熟慮,說服自己的政府他此舉的意義。這是一個陽謀,滕原秀之第一次感到自己失去了全局的掌控力。
“大相,大將和海陸軍佐將們求見。”手下親信進來稟告。
“請他們進來。”麵對這種可能分裂的局麵,滕原秀之思量再三還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諸位這一戰,是我們生死一戰,我希望大家明白此戰的意義,而不是意氣用事。”
滕原秀之一開口就令武將們很不爽,看來王達民分析此人不善交際確實沒冤枉他。
平將門本人倒並非對秀之有什麽不滿,正相反他對藤原十分敬佩,正因此他更希望藤原是個十全十美的人,而背叛武士道精神令藤原的無敵光環失去了光澤。
“大相,武士道不可棄,我們的武士能夠不畏強敵,拋棄痛楚奮勇殺敵,全靠武士道精神支持。若今日攜勝而畏縮,他日大毛國戰士脊梁再也直不起來。”
這便是藤原對王達民的無恥的陽謀痛恨不已的原因,無論答不答應,王達民都勝了一手。
“大將軍及諸位乃久經戰陣之人,華國陛下親征,現在雖然還沒有情報,但想來必是萬無一失。”
“大相先生,在下無意冒犯,但是據我了解,華國皇帝喜歡行險,這個全世界都知道,難說他逞匹夫之勇,魯莽行事呢。”
“佐因少佐您都說了全世界都知道,華國皇帝就這麽蠢的來找死?“
“哈!大相說的不錯,請看!”
佐因身旁一位中佐,奇怪的聽從一位少佐的命令,從公文袋裏抽出一張紙交給藤原的衛兵。
這個小佐看來是個有點身份和能量的人,這麽打秀之的“耳光”,藤原都不忍住了。
“靠”藤原接過紙條一看,忍不住打了個突,這位還真是夠狠的,為了讓自己膽小鬼的名聲更臭點,居然隻出動了一艘巡洋艦。
全世界都知道,青島港有三艘最新下水的巡洋艦。這是賣給別國的“光版”戰艦,上麵可是精簡了不少毛國打探不到的秘密武器。
而現在遠離陸地的海上居然有那麽一艘孤零零的航行,一隻護航的鐵甲艦都沒有,更何況華國的皇帝在上麵,要知道華國的儲君現在才是個嬰兒,要是王達民出了事,那華國脆弱的體係,維持不了多久,他們得行政機構可是正在改組之中,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啊。
連藤原都在考慮要不要幹,更何況原本就意動的海軍將領了,俘虜或者擊斃華國開國皇帝啊,載入史冊的一筆啊。
“大相!請讓我們率3艘高速艦去伏擊華國皇帝吧?我等願立軍令狀,不成功便為天皇玉碎。”佐將們在請戰,看著架勢要是不同意立馬就要切腹。
藤原秀之知道,王達民的出現就是他戰略計劃的一個異數,從他出現的那一刻,整個形勢就脫離的他的掌控。
“不!”藤原吐了口氣道:“既然要做就不能分散力量,全艦隊立即生火,目標華國皇帝。”
“哈伊!”所有人敬了個禮,出門而去。
“大將軍留步。”
“秀之大相還有何事?”平將門腳步一頓,還是留了下來。
“平將軍,這次戰役老實說勝負難料了,耽羅的位置就像掐住對馬海峽的咽喉,想必你比我更明白它的意義。”
“大相不必憂心,拿下華國皇帝,耽羅島就會乖乖投降,大毛國勝利就在眼前。”
“可是未知很可怕,你和我,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華國皇帝就是個餌,越香越危險。”
“放心吧,大相我已經命4艘鐵甲艦散出200海裏偵查。一旦出現強敵,我們不會魯莽行事。”
不會魯莽行事,而不是立即撤退,看來毛國咬住餌料不肯鬆口了。藤原苦笑想著,他鄭重請求道:“請大將軍務必慎重。”
“秀之先生這麽不看好此戰嗎?要知道,即便是現在從青島港起錨,也要4天時間到達交戰海域,那時我們早已凱旋而歸了。”
“一切都是對我們有利,所以我才不安啊。”藤原這話未出口,怕影響了平將門的士氣。
“大相既然擔心,那麽就留下島津號。”平將門以為藤原擔心這邊火力不夠,便打算將巡洋艦留下。
“不,既然應戰,就當全力以赴。”說道這裏藤原再次俯身大禮參拜:“將軍,毛國未來拜托了。”
“哈伊!”平將門鄭重迴禮,此事若勝兩人都將是毛國的輝煌,若敗其中一人必定切腹以謝罪。
當夜晚些時候,毛國海軍艦隊戰力未損的的7艘軍艦全部繞過耽羅南下伏擊,華國皇帝坐艦。
於此同時滕原秀之絲毫不以為意,仍然執行原定的奪島計劃。
沒有了大戰艦火力支援,隻能靠這些漁船執行登陸作戰,可是藤原並不擔心這個。
他原本計劃的最壞情況就是和華國第一艦隊兩敗俱傷,現在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耽羅島的巨炮一開始,藤原就不打算炸毀,那是抵抗華國的一個重要利器,為此藤原說服天皇做出一個非凡的決定,拉攏了高麗國,並入毛國疆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