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先生,怕也不是商人這麽簡單吧,不必解釋,我們不想知道,沒有意義。”
是啊,哪個國家不是這麽做的,就是暴露一個約翰,還是會有喬治,彼得過來,一樣都是懷著目的來的,深究有什麽意義。
隻要是在遊戲規則內,大家都無所謂。
“周先生放心,我一定會轉告我們德意誌陛下貴國的友誼,不過貴國的條件?”
“十年之內我們會給貴國裝備一隻無敵海軍,在大西洋的盡頭有一個大陸,我皇管它叫美洲,我國的船隊已經前往,以這裏為界,我們要北麵,南麵歸你們。”
“那裏有陸地?多大?”約翰驚訝道。
“哼,你們被不列顛戰艦封鎖在近海,可能還不知道,不列顛人早先向我國閩州購買了十艘福船,獨自出發西行想尋找來我國的海路,他們因該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那個地方加起來比整個歐洲大3倍,比非洲還大,而且無論那裏都是肥沃的土地,遠不是非洲可比的。”
“原來如此,所以才向貴國購置軍艦嗎。”
“我皇猜測正是如此。不過貴國不必憂心,我們的太平洋艦隊應該已經到達西海岸。我們陛下已經決定全麵進軍美洲,貴國可有興趣?”
“如此美事,我們怎麽可能沒興趣,隻是特使先生還是說出你們的條件吧,用你們華國的話說,你這麽調人胃口,可不地道。”
“和我們聯盟,幫我們拖住歐洲前往新大陸的腳步。”
“……如我直言,以貴國的非凡科技,隻需閉門造車十年,全世界都不是貴國的對手,可是貴國皇帝陛下卻不禁技術外流,不說毛國這個近鄰,就是遠在西方的不列顛你們也不禁告知,我國陛下和西方各國都不明白,你們皇帝陛下是怎麽想的。”
“此事,我們也不解,陛下的解釋是不立外侮,則內亂必起。我國如果僅靠高科技起家,固然短時間稱霸世界,那麽之後呢?”
“之後……人心失去動力,人類都會被淘汰或者瞬間爆發,四分五裂征戰不休,天!貴國皇帝好大魄力,居然拿我們羅馬帝國當最好的敵人。”
“約翰,這事都是猜測,也許事實相反呢,你們和歐洲各國聯盟之戰,誰說的準。”
此事確實對我國十分有利,我們在大陸上已經沒有敵人除了不列顛和挪威其他國家都是一戰可下,不過如果世界隻剩下兩個世界,一旦發生戰爭怕是到處都是戰爭啊,周先生不怕世界都被打穿嗎?
約翰,你多擔心了,科技發展到盡頭,誰也不敢輕啟戰端,我皇說過有一些武器一旦使用,世界真的可能瞬間毀滅,這種武器出世之後世界的次序就定下來了,到時除了一些我們兩國實在沒興趣的地方,其他地方人們都是和平的世界。
你們已經發明出來了?
拜托,約翰動點腦子好不好,這怎麽可能!
嗬嗬,還真被你嚇到了。那又迴到前麵的問題了,你們有這武器,好吧未來你們有這武器還擔心反叛嗎?
我們國家我們民族不同你們,你們喜歡純粹,我們喜歡包容,什麽民族我們都喜歡融合,因此我們做不到滅人種族這種事。當然了肯定有人不喜歡我們,那麽這些人處在一個喜歡純粹的國度,對我們來講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用你們華國的話是不是叫借刀殺人。”
“……”
“約翰,有些話非要說出來嗎?現在還有問題嗎。”
“請等半月,我立即啟程迴國。”
最好的敵人嗎?還是永遠的敵人。一群眾
看著遠去身影,周耀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
“毛國,看現在還來誰來幫你們。不列顛人圍著草群的野人,我們陛下想要你們拖住羅馬人,你們居然來拖我們的後腿。既然你們不識好歹,那就消失吧。”
華國軍方準備了一年的籌備工作終於要開始展開報複行動了。
不過前期目標是高麗,這個苟延殘喘的國家居然想和毛國聯合起來對抗華國。真是不自量力。
對付高麗的是車候的華北軍團,王達民的蘇州紡織工廠源源不斷的將棉衣棉被送往北方。有了這些保暖的衣服,士兵們可以輕鬆的在北方作戰,而不必擔心北方嚴寒。
有情報報告顯示毛國和高麗聯合開發了一種新的技巧,王達民看後不得不讚歎毛國的技術革新能力。
這種機槍吸取了馬克沁機槍的冷卻繁瑣,同時改進了裝彈的方式,使得這種機槍連續射擊的能力大大提高,不過這種機槍的結構太緊湊,損壞率很高。
在海軍方麵毛國得到了高麗那艘鐵甲艦,雖然有些技術還不過關,防製性能還不如華國的軍艦。
但是不得不又一次感歎毛國的山寨能力,它們全麵去掉了裝甲艦的鐵製甲板,用於加長炮管長度和增大炮管口徑。
使他們改進的裝甲艦射程和威竟然超過了華國的裝甲艦接近巡洋艦的火力。
而且有了高麗的鐵礦石資源,以經毛國瘋狂的全民軍備計劃,他們已經造出了四首鐵甲艦,另外還有十艘裝甲艦正在全力製造之中。估計到華國正式交戰,進攻毛國本土時候,毛國至少有20隻鐵甲艦。
不過毛國的陸軍顯然就落後了華國太多,根本比不過華國的火力,它們的火炮基本上沒有發展。
也是鐵甲艦消耗了大量的鋼鐵,大炮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發展。顯然毛國寄希望於海上戰爭獲得勝利將華國陸軍拒之海上。
國防部拿到了第一手毛國海軍軍艦的資料,分析後認為毛國的軍艦確實有一定優勢,除非將交付給羅馬帝國的三艘呂布級巡洋艦用以對付毛國,否則勝負難料,畢竟毛國瘋狂真的很難預料。
誰也沒有想到毛國的軍事軍力發展的這麽快,對王達民一直嚴防毛國間諜行為感到慶幸,如果放開那毛國學習華國的科技,不用十年毛國一定加全麵超越華國,至少在軍備上一定。
(本章完)
是啊,哪個國家不是這麽做的,就是暴露一個約翰,還是會有喬治,彼得過來,一樣都是懷著目的來的,深究有什麽意義。
隻要是在遊戲規則內,大家都無所謂。
“周先生放心,我一定會轉告我們德意誌陛下貴國的友誼,不過貴國的條件?”
“十年之內我們會給貴國裝備一隻無敵海軍,在大西洋的盡頭有一個大陸,我皇管它叫美洲,我國的船隊已經前往,以這裏為界,我們要北麵,南麵歸你們。”
“那裏有陸地?多大?”約翰驚訝道。
“哼,你們被不列顛戰艦封鎖在近海,可能還不知道,不列顛人早先向我國閩州購買了十艘福船,獨自出發西行想尋找來我國的海路,他們因該已經發現了新大陸,那個地方加起來比整個歐洲大3倍,比非洲還大,而且無論那裏都是肥沃的土地,遠不是非洲可比的。”
“原來如此,所以才向貴國購置軍艦嗎。”
“我皇猜測正是如此。不過貴國不必憂心,我們的太平洋艦隊應該已經到達西海岸。我們陛下已經決定全麵進軍美洲,貴國可有興趣?”
“如此美事,我們怎麽可能沒興趣,隻是特使先生還是說出你們的條件吧,用你們華國的話說,你這麽調人胃口,可不地道。”
“和我們聯盟,幫我們拖住歐洲前往新大陸的腳步。”
“……如我直言,以貴國的非凡科技,隻需閉門造車十年,全世界都不是貴國的對手,可是貴國皇帝陛下卻不禁技術外流,不說毛國這個近鄰,就是遠在西方的不列顛你們也不禁告知,我國陛下和西方各國都不明白,你們皇帝陛下是怎麽想的。”
“此事,我們也不解,陛下的解釋是不立外侮,則內亂必起。我國如果僅靠高科技起家,固然短時間稱霸世界,那麽之後呢?”
“之後……人心失去動力,人類都會被淘汰或者瞬間爆發,四分五裂征戰不休,天!貴國皇帝好大魄力,居然拿我們羅馬帝國當最好的敵人。”
“約翰,這事都是猜測,也許事實相反呢,你們和歐洲各國聯盟之戰,誰說的準。”
此事確實對我國十分有利,我們在大陸上已經沒有敵人除了不列顛和挪威其他國家都是一戰可下,不過如果世界隻剩下兩個世界,一旦發生戰爭怕是到處都是戰爭啊,周先生不怕世界都被打穿嗎?
約翰,你多擔心了,科技發展到盡頭,誰也不敢輕啟戰端,我皇說過有一些武器一旦使用,世界真的可能瞬間毀滅,這種武器出世之後世界的次序就定下來了,到時除了一些我們兩國實在沒興趣的地方,其他地方人們都是和平的世界。
你們已經發明出來了?
拜托,約翰動點腦子好不好,這怎麽可能!
嗬嗬,還真被你嚇到了。那又迴到前麵的問題了,你們有這武器,好吧未來你們有這武器還擔心反叛嗎?
我們國家我們民族不同你們,你們喜歡純粹,我們喜歡包容,什麽民族我們都喜歡融合,因此我們做不到滅人種族這種事。當然了肯定有人不喜歡我們,那麽這些人處在一個喜歡純粹的國度,對我們來講是他們最好的結局。
“用你們華國的話是不是叫借刀殺人。”
“……”
“約翰,有些話非要說出來嗎?現在還有問題嗎。”
“請等半月,我立即啟程迴國。”
最好的敵人嗎?還是永遠的敵人。一群眾
看著遠去身影,周耀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
“毛國,看現在還來誰來幫你們。不列顛人圍著草群的野人,我們陛下想要你們拖住羅馬人,你們居然來拖我們的後腿。既然你們不識好歹,那就消失吧。”
華國軍方準備了一年的籌備工作終於要開始展開報複行動了。
不過前期目標是高麗,這個苟延殘喘的國家居然想和毛國聯合起來對抗華國。真是不自量力。
對付高麗的是車候的華北軍團,王達民的蘇州紡織工廠源源不斷的將棉衣棉被送往北方。有了這些保暖的衣服,士兵們可以輕鬆的在北方作戰,而不必擔心北方嚴寒。
有情報報告顯示毛國和高麗聯合開發了一種新的技巧,王達民看後不得不讚歎毛國的技術革新能力。
這種機槍吸取了馬克沁機槍的冷卻繁瑣,同時改進了裝彈的方式,使得這種機槍連續射擊的能力大大提高,不過這種機槍的結構太緊湊,損壞率很高。
在海軍方麵毛國得到了高麗那艘鐵甲艦,雖然有些技術還不過關,防製性能還不如華國的軍艦。
但是不得不又一次感歎毛國的山寨能力,它們全麵去掉了裝甲艦的鐵製甲板,用於加長炮管長度和增大炮管口徑。
使他們改進的裝甲艦射程和威竟然超過了華國的裝甲艦接近巡洋艦的火力。
而且有了高麗的鐵礦石資源,以經毛國瘋狂的全民軍備計劃,他們已經造出了四首鐵甲艦,另外還有十艘裝甲艦正在全力製造之中。估計到華國正式交戰,進攻毛國本土時候,毛國至少有20隻鐵甲艦。
不過毛國的陸軍顯然就落後了華國太多,根本比不過華國的火力,它們的火炮基本上沒有發展。
也是鐵甲艦消耗了大量的鋼鐵,大炮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發展。顯然毛國寄希望於海上戰爭獲得勝利將華國陸軍拒之海上。
國防部拿到了第一手毛國海軍軍艦的資料,分析後認為毛國的軍艦確實有一定優勢,除非將交付給羅馬帝國的三艘呂布級巡洋艦用以對付毛國,否則勝負難料,畢竟毛國瘋狂真的很難預料。
誰也沒有想到毛國的軍事軍力發展的這麽快,對王達民一直嚴防毛國間諜行為感到慶幸,如果放開那毛國學習華國的科技,不用十年毛國一定加全麵超越華國,至少在軍備上一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