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州,市易所。


    天剛蒙蒙亮,市易所便忙碌起來。


    熙州的市易所是從古渭寨遷來的。


    古渭寨的市易所的前身是永寧寨。


    永寧寨之前屬於秦州,後王韶在古渭寨設為通遠軍後,永寧寨被劃入了通遠軍。


    在宋真宗時,別說古渭,連秦州以上也就是渭水北岸,也生活著幾十萬蕃民,一直到了熙寧二年前,西夏還經常入侵秦州打草穀。


    但這一切從熙寧三年起,便全部改變。


    有了熙河路頂出西麵,秦州及整個秦鳳經略安撫使路幾乎成為腹地。


    慶曆二年時秦州還蕃部入宋的第一站,當時所有迴鶻,青唐,西域諸蕃部的使團都必須在秦州接受檢驗,約定入京的人數,所攜帶的貢品都必須由秦州的官府派遣差役押送,並不許使團私自雇人,以防不測。


    秦州是宋朝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但因為秦州所在蕃部聚居,同時又沒有山川之險,所以宋朝麵對西域使團都是提心吊膽。


    但這一切熙寧三年後全變了。


    永寧寨是最早的博馬場,當時如此形容永寧寨,至蘭州五百五十裏,至宗哥城(西寧,董氈陪都)九百裏。當初陝西轉運使薛向便在這裏大量以鹽鈔向蕃人買馬,每年可交易一萬至一萬五千匹。


    結果是薛向隻用了幾張破紙買到了大量的戰馬,卻導致了鹽鈔暴跌,最後章越在汴京設交引所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萬幸的是鹽鈔沒有貶作一錢不值,落得同交子一般命運。


    之後熙寧年後市易所從永寧寨轉至古渭寨(通遠軍),而從熙寧五年時,從通遠軍又轉至了熙州。


    在去年踏白城大敗,河州被圍,疑似失守之下,熙州當地蕃部在木征策應下造反,數度兵臨襲擊熙州城。


    而數股蕃部偽裝作商隊想要潛入襲擊熙州城外的市易司,不過被宋軍識破,但榷場也遭到了劫掠焚毀,被燒作了一片白地。


    蕃人本是衝著市易司的錢財來的,但守此的官員卻提前將二十幾萬貫鹽鈔揮之一炬。


    當時目睹這一切的官員們都說似看到人生中最昂貴的一場火焰。


    而對章越而言,這很好解決後世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有一百萬軟妹幣被燒成了灰,對國家和個人而言損失多大?


    對你而言是一百萬,答桉是對國家而言是一萬多。


    總而言之即便燒成了灰,也不讓敵人占得半點便宜。


    李憲與章越穿著一身便裝至市易司巡視,章越對李憲言道:“熙州的市易場是三日一集,市易所裏強製用鹽鈔市易!”


    李憲問道:“若私下以金銀交易者呢?”


    章越道:“私下以金銀銅錢交易者,一律扣押貨物,徒三年。”


    李憲點了點頭道了句:“善!那可有私市?”


    章越道:“有,若有以一罰三。一百貫以上杖一百,兩百貫以上徒一年,三百貫以上則經略府過問。”


    李憲問道:“處罰如此之輕?如今禁得住?”


    章越道:“子範有所不知。”


    市易所就好似榷場,好似海關,不僅抽稅還要強行鹽鈔結算,而私市就好比走私。


    不僅是民間有偷稅,連秦鳳路熙河路的宋軍官員也是有走私,禁之不絕。


    李憲聽聞官兵也加入私市貿易,也是吃了一驚,章越則對李憲道:“當初營邊時,朝廷曾允邊迴易,如今要整飭,先要禁了軍隊迴易之事。”


    李憲聽了默然。


    既是連軍隊迴易都禁止不了,那麽民間私市也禁不成。


    章越笑道:“眼下隻有抓大放小,可以禁金銀,卻禁不了走私,子範再看看!”


    河州城外的市易所,準確地說是市易所與榷場的綜合體。


    一般而言,榷場是由三司的催轄司管理,但熙河路卻自設市易司以來,繞開了三司,直屬於熙河經略使路。


    如今熙州的市易司之前是由呂升卿,黃察二人勾當。


    勾當下麵則是行戶,一共有十六家大行戶獲準進入市易司,這些行戶推舉出十六人組成行會,與市易司共同管理整個榷場。


    榷場的四麵都修建了土牆,土牆每隔幾十步便建一座木製望樓,由幾名宋軍負弓在望樓上瞭望。


    整個榷場如一座小城般分三個城門,分別通往東西兩個方麵,北則是朝著熙州城,唯獨南麵不設城門。


    所以城中街道是以一個丁字形。


    榷場裏盡是商戶以及蕃漢百姓定居其中,人口足有上萬之多,一旦到了市易之日,整個榷場會再湧進來兩三萬人。


    此外在桃河臨水處還修了一座子堡。


    榷場城門前但見從西蕃商人以駱駝,騾馬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商隊正在緩緩入城。


    守著城門的士卒正在盤查核對。


    李憲聽說除了馬匹西番商人喜歡用麝香、水銀、牛黃、珍珠來交易宋人絲綢、茶葉、金器、銀器、漆器等等。


    李憲入城後,但見整個街市上都是買賣的商鋪。


    商鋪上擺滿了西域的商品,似麝香、水銀、朱砂牛黃、真珠、生金、犀玉、珊瑚、茸褐、駝褐、三雅褐、花芯布,兜羅綿、碉砂、阿魏、木香、安息香、黃連、犛牛尾、狨毛、羚羊角、竹牛角、紅綠皮等等。


    至於宋人則也是百貨在此,似秦州特產龍須席、芎窮也有販賣。


    街道上人群可謂接踵摩肩,四麵都是商人。


    李憲看著這熱鬧的場麵很是高興對章越道:“去年市易所被焚,這才不過半年就恢複了。”


    在鼎沸的人聲中,章越笑道:“這也是錢之所向,無往不利。”


    李憲看著不少西番商人沒有理會街道左右的店鋪,而是朝榷場中心直去不由好奇。


    李憲沒有多問,而是隨著人群一直抵達了榷場中心。


    榷場中心這裏看守更嚴,前麵就是市易所。


    在市易所前還一個大空地,西蕃商人們帶著駝隊,馬隊來此,指著馬背上的貨物與麵前的牙人大聲言語。


    在空地上這般牙人有好幾十個。


    這些牙人都操著熟練的蕃話或用漢話與西番商人討價還價。


    章越對李憲解釋道:“這些西蕃商人所攜貨物太大,生怕被外麵商鋪的商人壓價,故而先到市易所詢價。”


    “而這些牙人都是市易所所雇,每個人都有擔保,他們可以定一個最低價格收購遠來的蕃商們手頭上貨物。這錢由朝廷來出!”


    李憲讚道:“這便是王相公的市易法啊!”


    ps:首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宰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福來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福來敲門並收藏寒門宰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