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麻之製,自唐玄宗而起,至今數百年。


    如今麻案已是擺好,百官皆著官服序班於文德殿外站好,之後由押班的參知政事王珪率領百官前往文德殿殿延前。


    諸官站定後,吳充,章越先後被朱衣吏引至百官身前。


    白麻任命之相,被稱為降麻官。


    眾官員們見吳充,章越抵達時,不少印證了之前心底的猜測。


    也有一些剛‘通網’的官員,見一日之內翁婿同拜,這可是本朝未有之事,不由得嘖嘖稱奇,心道這也行。


    王璉,元絳,鄧潤甫等人雖是早有預料,但看到這一幕時,仍是一副氣抖冷之狀。


    而王璉上了年紀,受不了這個刺激,差點當場暈了過去。元絳則冷笑,不知是否又在心底罵福建子或寒家子了。


    至於章惇臉色不喜不悲,反而是非常平淡地看著這一幕,似正如他與元絳,王璉所言,章越拜相對他而言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至於黃履,蔡確,許將則是另一番神情。


    黃履和蔡確此刻見章越每升一步,不免總這樣的反問,昔日可想到這個與自己同窗共學的同鄉會有今日。


    除了他們,還有場中的閩籍官員。


    一日二宣麻,不僅是翁婿,還皆是閩人,加上呂惠卿,陳升之,二府七位宰執有四位閩籍宰相。


    自章得象景佑五年作為閩人首度拜相之後,到如今四相並立,不過四十年閩官之盛從未有過今日。而作為同籍官員的他們身上不僅與有榮焉,也扶掖閩人的聲譽。


    至於其他官員也是各有想法。


    其實近來朝堂上對閩相頗有議論,似曾公亮,呂惠卿等閩相雖有相才,平日勝於細膩,卻失在格局太小,心胸不夠開闊。似寇準那等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懷幹將之器,可承天下之重的宰相氣度,在地方狹小的南方很難培養出,唯有在千裏大平原的燕趙秦之地,方有這等參天偉器。


    隻可惜這些地方在科舉上不夠爭氣,誰叫進士多為南方籍。


    如今章越有收熙河之功,入相可否扭轉這一切,不少官員既有期待,也抱有懷疑。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年富弼,韓琦入相,宣麻後百官皆是相互慶賀的一幕,怕是今日不會重演。


    至於王安石,呂惠卿,陳升之則不在場,除非宣麻立後和立太子,宰執可不到場,此舉想必怕搶了降麻官的風頭。


    片刻之後天子登上大殿,坐在禦座之上。


    讚禮官高聲道:“百官聽麻!”


    文德殿下皆鴉雀無聲,章越持白簡而立,頸掛白羅方心曲領,身穿紫紗官袍。


    在百官屏息靜氣中,他稍稍抬起頭正看到一行飛鳥掠過宮簷,盤旋在文德殿,他雖身在殿下,但整個人卻如蒼鷹般,躍居高空,正俯瞰著這一幕。


    時不同,位不同,眼光自也不同。


    眼光不同了,格局自也就上去了。


    但見殿上東上閣門使將麻案上的麻詔捧出,緩緩走至台階下高聲道:“付門下!”


    王珪出列跪受麻詔,然後付通事舍人。


    通事舍人再交給閣門宣讚舍人宣讀,但見兩名禦吏攤開麻詔,這白麻詔書高三尺許,長五尺,每字皆如拳大。


    閣門宣讚舍人南麵而立,躬著身子作叉手之狀當眾宣讀麻詞。而王珪作為押麻官在旁監麻。若王珪對麻製有異議,可以當眾提出。


    百官聽麻,這一日兩宣麻,這等大除拜之事,本朝罕見。


    閣門讚宣舍人昨夜鎖宿時與楊繪商量了一夜,再三確認了所有字的讀音後,當著百官吟唱出麻詞。


    這正是蘇轍詩中所雲‘明日白麻傳好語,曼聲微繞殿中央’。


    宣麻不是直讀,而是作歌詠之狀,而麻詞也不是全讀,僅是讀摘頭,尾製詞及所授官階。


    首先念至吳充時,進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


    之後閤門官馬不停蹄地念到章越。


    章越進拜樞密副使,升授禮部侍郎,加食邑七百戶,實封三百戶。章越記得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前,本官也不過是禮部侍郎。


    宣麻之後,塵埃落定。


    百官行禮叩拜,然後退朝。


    這一刻章越的心底反而是最平靜的,他抬起頭看到禦座坐著的官家。官家正對著自己微笑,章越亦點了點頭。


    官家起駕迴殿後,王珪押班帶著百官離開。


    吳充,章越一左一右跟在王珪身後,率領著百官浩浩蕩蕩離開了文德殿。章越抬頭望天,天氣晴朗至極,連一絲雲彩都不見。


    比之呂惠卿宣麻當日,汴京突起了大風霾,這可謂是天公作美。


    頭頂著萬裏晴空,走在廣大至極的廣場上,兩側是重重疊疊,如山巒起伏的宮樓,章越一瞬間心情極好,官服的袖袍擺動加快。


    他想到少年與師兄跋山涉水,追隨溪流的盡頭,看他流向何方?追逐山峰,看山後麵有什麽?


    每條溪流的盡頭,是波瀾壯闊的大江大河。


    而翻過了山,眼界就從此開闊了。


    待穿過了門樓,眼前又重新開朗,章越剛停下腳步,百官們已是潮水般地湧上,並齊向吳充,章越二人作賀……


    吳充方拜史館相自是主角,章越則是笑著站在吳充的一旁。


    王珪先向吳充道賀後,便與章越說話。


    那日呂惠卿貶退自己,王珪從始至終為章越沒有說一句話,並事事看呂惠卿臉色,但不等於對方絲毫不關心章越,而是他為官以來一貫作風。


    章越當然也不怪王珪,他有自己身不由己的地方,其實人也是越活越明白,這世上你能真正責怪的人其實不多。


    此番再見,二人仍是師徒。


    ……


    而政事堂上呂惠卿負手而立,想了想他坐在案上持筆書寫。


    ^_^,不由吃了一驚道:“兄長,你是做什麽?這時候辭相,這麽多年的經營不要了?”


    “這麽多年的心血都白費了。”


    呂惠卿按筆道:“不然我還能作何?今日章度之拜為執政,明日必是報複於我,與其被他逐出朝堂去受此羞辱,倒不如我自己給自己留一體麵,免得到時候灰頭土臉!”


    呂惠卿滿臉自嘲地道:“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沒料到我呂惠卿也有今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宰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福來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福來敲門並收藏寒門宰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