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雄壯的京城裏,又一天的早朝已經開始。朱老大看著下拜的群臣,麵無表情,群臣戰戰兢兢,似乎也是習慣了。


    自郭桓案以來,陛下陰晴不定,殺人無數,很多官員都生活在恐怖之中。當時有很多上朝官員臨行前都要好好的和家人告別,因為說不定就迴不來了。晚上如果能順利迴家,家人還要再進行慶祝,以祝賀又躲過了一天。如此反複,如果說群臣是恐懼的習慣了,不如說是習慣性的恐懼了。


    早朝一般是廷議,由群臣匯報重大事項,皇帝諮詢意見,可以的直接下旨,有待進一步討論的由各方形成奏章遞呈自通政司,由皇帝親自決斷,或者留待後麵的會議進行再討論。因此早朝一般討論的都是之前還未討論的和比較重大的事項,但偶爾也會有一些突然事件,等不及遞奏章上通政司,直接在早朝進行討論。


    陳至尖著嗓子代朱老大問道:“諸位臣工有事啟奏。”


    一位正值壯年的大臣出列奏道:


    “臣陝西道監察禦史馬文軒啟奏陛下:近日陝西連降暴雪,極度寒冷,加之本年糧食歉收,自洪武十八年十一月五日,截至十二月六日,陝西凍死至少兩萬人,餓死至少五千人,另有數十萬人處於饑寒交迫之中。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張之鈺大人請求開倉賑濟,但對嚴寒之事無能為力,請陛下裁決!”


    朱元璋聽了以後,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張之鈺所言開倉賑濟,咱準了,下旨令他好好安撫咱的子民。都察院、大理寺也各自派遣專人巡視陝西,兼督查賑濟之事,如有官員趁此之際上下其手,一律嚴懲不貸!不過,這嚴寒如何抵禦,也沒個什麽好方法啊,陝西那裏柴火木炭可是不多啊。列為臣工可有能為咱分憂之人啊?”


    大殿裏麵悄無聲息,群臣默默不語。朱元璋有些怒了:“怎麽著,咱的子民凍死餓死的不計其數,你們這些當官的,怎麽一點辦法都沒有?是因為不是你的天下所以你不上心嗎?聖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群臣慌忙下跪,口稱“萬歲息怒”,“微臣不敢”等。其實這些大臣都認為朱老大說的是對的,畢竟天下就是你朱老大的嘛,我們就是給你打工的,你家的事犯不上要我來操心。可誰要是敢冒頭把心裏話說出來,肯定是覺得腦袋不好玩不想要了。


    突然有一人站了出來:“陛下,臣最近探聽到一個消息,鳳陽府壽州城有一人,或許可以解決冬日取暖問題。”


    大臣們心下一喜:嘿,總算有人為我們分憂了,這位兄弟是誰呀?可一看清楚了站出之人,個個都撇著嘴:呸,難怪是你,狗腿子一個。


    朱元璋看著站出來的蔣瓛,心下高興,還是自己人辦事得力,問道:“何人可解決取暖問題啊?”


    蔣瓛恭恭敬敬迴道:“是錦衣衛鳳陽府千戶所壽州百戶劉生,陛下之前也命臣關注此人的。此人之前發給微臣的匯報中,除了那起案件的最新進展之外,還包括了一些日常見聞,其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臣就記下來了,此物名為蜂窩煤,配有一蜂窩煤爐,爐子可取暖,所盛不過六塊蜂窩煤,竟可足供一方圓十步的大屋子溫暖如春,長達一整夜。


    而且,爐子上還可以溫酒燉菜熱水,劉生匯報曾於該屋內辦公,隻需著春衣即可。而且,此物價格極其低廉,一夜所需煤炭隻需三十文!若能將此物應用於陝西,相信會讓大批民眾溫暖如春。”


    話音剛落,一名禦史出言諷刺:“蔣大人莫不是說笑吧?將煤炭放在屋中取暖,哈哈,真是好笑,本官倒想問問你的那位百戶是否已經中毒身亡了呢?”


    這個時代對於煤炭的利用水平極低,煤炭中含有硫、磷等雜質,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買了煤炭迴家取暖,第二天全家闔亡的事情屢見不鮮。如果是那些品質較高的煤炭,那麽價格會極其高昂,隻有富商大賈之家才用的起。因此此時的煤炭開采雖多,但大多用來煉鋼鐵,貧民百姓用來取暖倒是十分少見。


    作為本科學過化學化工與高分子材料的李之弘當然不會傻到不對煤炭進行處理就直接燒。早在進入十一月份,他發現天氣逐漸轉寒,父母的風濕逐漸嚴重,就開始琢磨取暖的事情了。雖然煤炭現在不能開采,但不妨礙自己家用一點。


    他利用土法選煤,兩個人,三四口大鐵鍋,用鐵鏟攪拌,篩子打撈,把煤矸石和礦渣從原煤中分離,淘洗出優質煤核,然後碾成煤粉,按照煤粉與水的比例在十比一左右,混合,捏製,然後放進製作好的蜂窩煤模具,晾幹即可。至於蜂窩煤爐,更是十分簡單,給圖紙找人打造即可。自己一共就開采出十噸粗煤,經過洗煤還剩八噸,製作成蜂窩煤將近九噸,足夠自家人用了。那些家丁在冬天一樣訓練,訓練完畢,一個班也可以用上一爐,防止凍傷。劉生對這個很感興趣,自己也就送了他幾個爐子,也自然希望他能夠把這個事捅到朱老大麵前。


    蔣瓛此時冷笑道:“哼哼,劉大人所知道的事情,本官如何不知?此物乃鳳陽府最年輕的生員李之弘為了不再讓家親受那風濕之苦而發明的,用上之後,其父母冬日裏也如春天那麽行動自如。此人孝心可嘉,劉大人如此開玩笑,是否有些不妥啊?”


    朱老大感興趣了:“蔣瓛,按你所說,此物是兩個部分,一個是這個蜂窩煤爐,另一個是蜂窩煤,不知造價如何呢?”


    “迴稟陛下,按該生員所說,爐子是其找人打造的,不過一百文;而蜂窩煤是自家做的,不僅價格極為低廉,用了一些法子可以讓煤炭除去那些雜質,燃燒後不僅時間長,也不會有毒。而且該生員還說了,就算有毒,蜂窩煤爐的樣式也能夠把毒氣排出屋外。微臣心想,如果此物在陝西流行,加上那洗煤的法子,日常人家足可購買使用,不必飽受嚴寒之苦;若是無錢購買,也可以由官府組織災民聚集,開辟大型場地,置上成千上萬個蜂窩煤爐,所需不過數千貫,卻可讓災民再無凍傷病死之虞!”


    朱老大始終陰晴不定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此子大善!戶部、工部還有蔣瓛,你們速派人前往壽州,問問那個生員,蜂窩煤和爐的製造方法,學會之後,馬上前往陝西,布置禦寒,此項需多少錢糧,由戶部核準上報即可。這離著過年可沒多少天了,咱得讓咱的子民過個安心年啊!這個事就這麽辦了。嗯,還有何事?”


    刑部一名官員出列:


    “臣刑部鳳陽府清吏司郎中田何啟奏陛下:前日,即十二月十五日,雲洛郡主突然於鳳陽府衙擊鼓鳴冤,狀告懷遠縣郭天保蓄意謀殺其貼身侍女雲兒,狀告壽州下蔡縣趙老五夥同他人襲殺自己,兩案並告。雖已傳訊被告,但鳳陽知府王玨認為,此案幹係甚大,不敢獨自決斷,故請求聖上,遣有司專審!”


    朱老大聽了怒不可遏:好啊,這些人膽子真的肥了,真的敢襲殺自己的幹孫女!不過,不是聽說被拐賣了?怎麽不告這個案子?難道另有隱情?朱老大看了蔣瓛一眼,他微微點了頭。哦,看來還就是人口拐賣案,不知是何人獻計,讓常月那個丫頭狀告?還真是一部好棋啊,嗯,以免打草驚蛇。


    朱老大遂咳了咳:“嗯,此事咱也有聽說,那就依王玨所請吧,著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各派三品以下專人前去會審,這個案子錦衣衛之前也有接手,那蔣瓛,你也一起去吧,順便把蜂窩煤的事情給咱辦好了。”


    朱老大盯著自己的大臣,微微一笑:“咱可是聽說了這個案子,嗯,據說雲洛郡主的貼身侍女可是離奇失蹤,現在又在懷遠被人誅殺,而且啊居然還有人敢襲殺雲洛郡主,你們啊,都好自為之。咱知道,三月份的案子讓你們一個個對咱有些不滿,怪咱冤殺了很多人。嘖嘖,那麽這次,你們四方記住了,不要管雲洛郡主的身份,隻給咱看證據。沒證據,那麽咱絕對不會濫殺無辜,這個你們都給咱放心了,啊,咱不是那濫殺無辜之人。


    可要是讓咱抓到了證據,那可就別怪咱下手狠了。要是還敢有人像三月那次逼著咱殺人平息民憤,咱不介意,再來一次三大案,而且是證據確鑿的三大案!”


    群臣打著哆嗦應道:“陛下聖明!”起身後,有幾個站在隊伍前排的人,眼睛裏發出了寒冷陰邃的目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律令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中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中隊並收藏律令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