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捕票
迴到監舍,高寒的心情較之前更加沉重了許多,連其他監舍中熟識的人的喊話他都無心搭理。
入監這些天以來,其它監號中在押的幾位褐水城熟識高寒的江湖人物都知道他又“掉腳”了。平時趕上傍晚或中午看守活動不頻繁時喊喊話、送點必要的東西以表安慰。但今天,高寒連這樣的“社交”都不想參加了。別的監號一喊,黑濤就趴到門口說高寒睡了,或說他感冒了,過兩天再聯係。
對遊離於法律邊緣的人生來說,危機和奇跡是一對雙生子,它們此消彼長,輪番出場,一刻不停地你來我往撕扯著。今天的提審把此番劫難又升級了,停止律師會見,就說明上官茗茗和親人們所做的努力遠遠不如警方“以公治公”來得給力。從檢察機關提出那幾條對自己有利的論據來看,上官茗茗通過家族的能量是做出了一些效果的。但是,在體製和法製麵前,尤其是在眾目睽睽的法製麵前,私人的力量往往隻能望洋興歎,無奈地退迴火線之外。
可是,心懷不軌的專權者就不一樣了。
律師見不到了,上官茗茗和親人們得急成什麽樣?高寒的心緒焦躁不安,猶如飄搖在狂風巨浪中的一葉孤舟,時時刻刻在浪尖與浪穀之間起伏,此番墜落,注定是下一次拋起的前奏。
他痛苦而絕望,但他不敢守著傷心和疲憊坐以待斃,他得想辦法“突圍”。在如此現代化的監管場所越獄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的突圍是開辟一條能與外界取得聯係的途徑。
通過黑濤,高寒接觸上了“過度間”的包監看守。在例行公事的新人入監“聊號”過程中,高寒將事先寫好的紙條交給這個膽子很大的看守,紙條上麵有家人的聯係方式,又在紙條上囑咐家人向其許以重金。結果很順利,在這個包監看守下一次上班時,高寒收到了上官茗茗和親人們聯手寫的“雞毛信”。
高寒如獲至寶,“雞毛信”上上官茗茗告訴他,她已經把她的父親和哥哥都拉進了營救他的陣營中。她們從北京灑下人脈,無論律師、檢察院還是法院,都做了足夠好的鋪墊。甚至主管他案件的警方上層都找到了,隻要有一點點鬆動,他都會全身而退。目前她和阿露就住在高寒家裏,把營救高寒當做此生必成之要務。用上官茗茗信中的原文說:老公,你是我的氧氣,沒有你,我無法唿吸。
除此之外,上官茗茗還告訴高寒,那個“飛機軟件”迴複了,用的是韓語。翻譯後的原文是:我知道了,請告訴高寒,讓他稍安勿躁,我會有所動作的。請您不要再聯係我,有必要我會給您發消息。請保重,再會。
高寒不敢對遠在歐洲的樸東旭抱有任何希望,內心深處隻祈禱他和金善英平安。
但不知什麽力量在推動,目前這個案子正在發酵,已經在春江省的某個階層引起軒然大波。無論哪個部門的領導,都沒有人敢在這個敏感時期為這件案子的嫌疑人多說一句話,甚至,多一個不怎麽反常的舉動都不能。
上官家族的人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但應諾幫忙的人目前能做到的隻是“慎重”,盡最大能力在不超越紅線的範圍內去尋找高寒無罪的證據。比如檢察機關給公安機關羅列的補充偵察條目,在這個節骨眼上,“盟友”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看完“雞毛信”,高寒心中的忐忑三七開,三分希望,七分絕望。
無論怎麽說,他都想留下這封“雞毛信”,因為這封信上有上官茗茗那雋永的鋼筆字,他可以用這些漂亮的蠅頭小楷拚出上官茗茗的模樣。但是,現在的看守所非同以往,且不說監舍內那幾個毫無死角的監控攝像頭,單單看守、輔警如篦頭發一樣的“清監”就躲不過。無奈,高寒隻能將這封彌足珍貴的“雞毛信”撕成碎片,悄悄衝進下水道。
也許是家人給那位包監看守的好處費遠遠超出了他的期望值,連續的幾個班,高寒都收到了“雞毛信”。事態是膠著的,毫無進展。也許家人和上官茗茗怕高寒上火,故意隱瞞了事態惡化的那一部分。
但是,高寒的重心似乎從案情的發展大幅度轉移到了上官茗茗在信中寫給自己的內容上。那娟秀的字裏行間,傾訴的是無盡的愛戀和掛牽。為了保密,信紙要求縮小體積,上官茗茗就會同時縮小字體。這樣,幾張紙的信件容量奇大,如煙的往事在上官茗茗的筆下化作了一部時光穿梭機,將高寒帶迴到兩人邂逅的澳門,再次重溫了兩人相遇、相知、相愛的美妙旅程。
如煙的往事也非煙,那是一張由無數欣喜快慰和錐心滴血交織成的網,每個網眼裏的故事都活了起來……
不管怎麽說,看守所的日子就這樣過了下來,平日裏的偶爾笑顏也出現在高寒臉上。他的心像是被選擇性地屏蔽了,隻留下了對上官茗茗的想念和對美好往事的追憶。隨著和上官茗茗地下黨般的通信,他的心也靜了下來,兩人甚至在信中升華了思想,一切都富於哲理起來。都相信人生就是在這種此消彼長的起伏中度過的,解決危機的結果隻能是炮製出下一次危機,人生總是前途未卜。但是,他們卻無限快慰,因為苦難挫折似乎幫了大忙,兩顆心在苦難中貼得更緊了,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這種痛感和幸福感相融的日子一直過到了第三十七天。
這一天是周日,看守所不碼鋪、不反省,象棋、軍棋、撲克牌成了犯人們放鬆的道具,大鋪上圍起了好幾圈人。
“槽子”上的三個人玩鬥地主都不是高寒的對手,黑濤背著監控鏡頭,偷偷交付輸給高寒的兩支香煙時說:“兄弟,別憂心忡忡的啦!憑你這手氣,今天喊你名字肯定不是簽捕票,而是簽放票。別忘了出去後給我送點好沫子來。”
“沫子”就是散煙絲,便於隱藏,走私進來的香煙大多也去掉煙紙和煙嘴,隻留下“沫子”藏進被子裏。
高寒微笑著點點頭,實則他心中比被電擊都慌張。刑事批捕的期限是三十七天,危機感和希望交織著與他相伴相隨,躲也躲不掉,成了他不時心悸的病因。與上官茗茗通信的主要焦點也在這三十七天是否批捕上。因為捕了就代表自己有罪,將身陷囹圄,不捕就意味著無罪釋放。
雖然他在近期看上去從容而無畏,以至於因著閃光的魅力成了監舍裏的明星人物。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不,上官茗茗也知道,他多少次從睡夢中驚醒,冷汗浸濕了全身,夢境不過是周繼鄂拿著一張逮捕令出現在麵前。
忐忑不安地捱到了下午四點半,走廊裏仍然沒有出現外來人員的腳步聲。高寒抑製著湧動的心潮,又抓完了一把牌。這把牌有兩個王,三個“2”,還有四個“3”。正當他要掀牌爭地主時,監門外突然有人喊:“高寒,過來簽字。”
霎時,全監舍都靜了。無論拿著棋具還是拿著撲克牌的犯人,所有人的動作都停在了半空中,因為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二十多個犯人都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偶像高寒今天到日子,或捕或放都到了掀開謎底的尾聲。
高寒在凝固的氣氛中迴過頭,沒有遲疑,跳下板鋪,抑製著沉到穀底的心情穩步走到監門前,微張開瞬間就發幹的嘴唇,看了一眼以擦汗掩飾幸災樂禍的周繼鄂,微蹙眉頭不解地問:“憑什麽捕我?”
迴到監舍,高寒的心情較之前更加沉重了許多,連其他監舍中熟識的人的喊話他都無心搭理。
入監這些天以來,其它監號中在押的幾位褐水城熟識高寒的江湖人物都知道他又“掉腳”了。平時趕上傍晚或中午看守活動不頻繁時喊喊話、送點必要的東西以表安慰。但今天,高寒連這樣的“社交”都不想參加了。別的監號一喊,黑濤就趴到門口說高寒睡了,或說他感冒了,過兩天再聯係。
對遊離於法律邊緣的人生來說,危機和奇跡是一對雙生子,它們此消彼長,輪番出場,一刻不停地你來我往撕扯著。今天的提審把此番劫難又升級了,停止律師會見,就說明上官茗茗和親人們所做的努力遠遠不如警方“以公治公”來得給力。從檢察機關提出那幾條對自己有利的論據來看,上官茗茗通過家族的能量是做出了一些效果的。但是,在體製和法製麵前,尤其是在眾目睽睽的法製麵前,私人的力量往往隻能望洋興歎,無奈地退迴火線之外。
可是,心懷不軌的專權者就不一樣了。
律師見不到了,上官茗茗和親人們得急成什麽樣?高寒的心緒焦躁不安,猶如飄搖在狂風巨浪中的一葉孤舟,時時刻刻在浪尖與浪穀之間起伏,此番墜落,注定是下一次拋起的前奏。
他痛苦而絕望,但他不敢守著傷心和疲憊坐以待斃,他得想辦法“突圍”。在如此現代化的監管場所越獄幾乎是不可能的,他的突圍是開辟一條能與外界取得聯係的途徑。
通過黑濤,高寒接觸上了“過度間”的包監看守。在例行公事的新人入監“聊號”過程中,高寒將事先寫好的紙條交給這個膽子很大的看守,紙條上麵有家人的聯係方式,又在紙條上囑咐家人向其許以重金。結果很順利,在這個包監看守下一次上班時,高寒收到了上官茗茗和親人們聯手寫的“雞毛信”。
高寒如獲至寶,“雞毛信”上上官茗茗告訴他,她已經把她的父親和哥哥都拉進了營救他的陣營中。她們從北京灑下人脈,無論律師、檢察院還是法院,都做了足夠好的鋪墊。甚至主管他案件的警方上層都找到了,隻要有一點點鬆動,他都會全身而退。目前她和阿露就住在高寒家裏,把營救高寒當做此生必成之要務。用上官茗茗信中的原文說:老公,你是我的氧氣,沒有你,我無法唿吸。
除此之外,上官茗茗還告訴高寒,那個“飛機軟件”迴複了,用的是韓語。翻譯後的原文是:我知道了,請告訴高寒,讓他稍安勿躁,我會有所動作的。請您不要再聯係我,有必要我會給您發消息。請保重,再會。
高寒不敢對遠在歐洲的樸東旭抱有任何希望,內心深處隻祈禱他和金善英平安。
但不知什麽力量在推動,目前這個案子正在發酵,已經在春江省的某個階層引起軒然大波。無論哪個部門的領導,都沒有人敢在這個敏感時期為這件案子的嫌疑人多說一句話,甚至,多一個不怎麽反常的舉動都不能。
上官家族的人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但應諾幫忙的人目前能做到的隻是“慎重”,盡最大能力在不超越紅線的範圍內去尋找高寒無罪的證據。比如檢察機關給公安機關羅列的補充偵察條目,在這個節骨眼上,“盟友”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看完“雞毛信”,高寒心中的忐忑三七開,三分希望,七分絕望。
無論怎麽說,他都想留下這封“雞毛信”,因為這封信上有上官茗茗那雋永的鋼筆字,他可以用這些漂亮的蠅頭小楷拚出上官茗茗的模樣。但是,現在的看守所非同以往,且不說監舍內那幾個毫無死角的監控攝像頭,單單看守、輔警如篦頭發一樣的“清監”就躲不過。無奈,高寒隻能將這封彌足珍貴的“雞毛信”撕成碎片,悄悄衝進下水道。
也許是家人給那位包監看守的好處費遠遠超出了他的期望值,連續的幾個班,高寒都收到了“雞毛信”。事態是膠著的,毫無進展。也許家人和上官茗茗怕高寒上火,故意隱瞞了事態惡化的那一部分。
但是,高寒的重心似乎從案情的發展大幅度轉移到了上官茗茗在信中寫給自己的內容上。那娟秀的字裏行間,傾訴的是無盡的愛戀和掛牽。為了保密,信紙要求縮小體積,上官茗茗就會同時縮小字體。這樣,幾張紙的信件容量奇大,如煙的往事在上官茗茗的筆下化作了一部時光穿梭機,將高寒帶迴到兩人邂逅的澳門,再次重溫了兩人相遇、相知、相愛的美妙旅程。
如煙的往事也非煙,那是一張由無數欣喜快慰和錐心滴血交織成的網,每個網眼裏的故事都活了起來……
不管怎麽說,看守所的日子就這樣過了下來,平日裏的偶爾笑顏也出現在高寒臉上。他的心像是被選擇性地屏蔽了,隻留下了對上官茗茗的想念和對美好往事的追憶。隨著和上官茗茗地下黨般的通信,他的心也靜了下來,兩人甚至在信中升華了思想,一切都富於哲理起來。都相信人生就是在這種此消彼長的起伏中度過的,解決危機的結果隻能是炮製出下一次危機,人生總是前途未卜。但是,他們卻無限快慰,因為苦難挫折似乎幫了大忙,兩顆心在苦難中貼得更緊了,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這種痛感和幸福感相融的日子一直過到了第三十七天。
這一天是周日,看守所不碼鋪、不反省,象棋、軍棋、撲克牌成了犯人們放鬆的道具,大鋪上圍起了好幾圈人。
“槽子”上的三個人玩鬥地主都不是高寒的對手,黑濤背著監控鏡頭,偷偷交付輸給高寒的兩支香煙時說:“兄弟,別憂心忡忡的啦!憑你這手氣,今天喊你名字肯定不是簽捕票,而是簽放票。別忘了出去後給我送點好沫子來。”
“沫子”就是散煙絲,便於隱藏,走私進來的香煙大多也去掉煙紙和煙嘴,隻留下“沫子”藏進被子裏。
高寒微笑著點點頭,實則他心中比被電擊都慌張。刑事批捕的期限是三十七天,危機感和希望交織著與他相伴相隨,躲也躲不掉,成了他不時心悸的病因。與上官茗茗通信的主要焦點也在這三十七天是否批捕上。因為捕了就代表自己有罪,將身陷囹圄,不捕就意味著無罪釋放。
雖然他在近期看上去從容而無畏,以至於因著閃光的魅力成了監舍裏的明星人物。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不,上官茗茗也知道,他多少次從睡夢中驚醒,冷汗浸濕了全身,夢境不過是周繼鄂拿著一張逮捕令出現在麵前。
忐忑不安地捱到了下午四點半,走廊裏仍然沒有出現外來人員的腳步聲。高寒抑製著湧動的心潮,又抓完了一把牌。這把牌有兩個王,三個“2”,還有四個“3”。正當他要掀牌爭地主時,監門外突然有人喊:“高寒,過來簽字。”
霎時,全監舍都靜了。無論拿著棋具還是拿著撲克牌的犯人,所有人的動作都停在了半空中,因為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二十多個犯人都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偶像高寒今天到日子,或捕或放都到了掀開謎底的尾聲。
高寒在凝固的氣氛中迴過頭,沒有遲疑,跳下板鋪,抑製著沉到穀底的心情穩步走到監門前,微張開瞬間就發幹的嘴唇,看了一眼以擦汗掩飾幸災樂禍的周繼鄂,微蹙眉頭不解地問:“憑什麽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