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要塞送來源源不斷的物資,幸存者營地的防禦工事已經全麵的完成了升級,自保已經問題不大了。


    高大堅固的圍牆拔地而起,將營地緊緊環繞。圍牆上布滿了鐵絲網和了望塔,士兵們手持武器,時刻保持警惕。


    新安裝的大門厚重而結實,能夠抵禦強大的衝擊。門口設置了多重障礙和陷阱,讓任何試圖闖入的敵人都望而卻步。


    營地內部,防禦設施也一應俱全。地下掩體寬敞而堅固,儲備了充足的食物和水。防空洞經過改造,能夠在緊急情況下為幸存者提供安全的庇護所。


    各個角落都安裝了監控攝像頭,無死角地監控著營地周邊的情況。通訊設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能夠與要塞和其他幸存者營地保持暢通的聯係。


    “現在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真正安全的家。”一位幸存者感慨地說道。


    “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喪屍隨時可能發起攻擊。”營地負責人嚴肅地提醒大家。


    盡管自保已經問題不大,但每個人都明白,在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裏,隻有保持警惕,不斷強化自身的防禦和戰鬥能力,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通過空降的方式在這個營地快速建立防禦的戰術已經得到了驗證。


    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營地的實時畫麵清晰地展示著堅固的防禦工事和井然有序的布局。高級將領們圍坐在一起,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這次的成功為我們未來的行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一位將領說道。


    “沒錯,這種快速部署和建設防禦的模式可以在其他地區推廣。”另一位將領點頭表示讚同。


    參謀們迅速整理著相關的數據和報告,分析著每一個環節的得失。


    “從物資空投的精準度,到人員的快速反應,再到防禦設施的高效搭建,這次行動幾乎沒有出現大的失誤。”一名參謀說道。


    在各個軍事基地裏,士兵們也在熱烈地討論著這次戰術的成功。


    “聽說那個營地現在固若金湯,喪屍根本攻不進去。”


    “這意味著我們以後能更快地拯救更多的幸存者。”


    而在這個已經完成防禦升級的營地中,人們也深知自己所經曆的一切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成了榜樣,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們一樣獲得安全。”一位幸存者滿懷希望地說道。


    這個戰術的成功驗證,不僅為當下的生存帶來了保障,更點亮了未來戰勝喪屍、重建家園的希望之光。


    但是這個營地已經接近運輸機的航程極限,要想向更遠的地方複製這種戰術,要麽就得有航程更遠的運輸機,要麽就得想別的辦法。


    高層的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將領們麵對著地圖和數據,眉頭緊鎖。


    “現有的運輸機確實難以覆蓋更遠的區域,研發新的遠程運輸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一位將領憂慮地說道。


    “而且就算研發成功,維護和運營成本也會很高。”另一位將領補充道。


    有人提出:“或許我們可以建立中途補給站,讓運輸機能夠接力運輸物資和人員。”


    “但這需要在危險的地區建立據點,風險同樣不小。”反對的聲音響起。


    “利用直升機進行短距離運輸和支援怎麽樣?”


    “直升機的載重量有限,而且續航能力也是個問題。”


    討論陷入了僵局,大家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可行的方案。


    “要不試試利用鐵路或者公路進行物資運輸?雖然速度可能慢一些,但相對穩妥。”一個聲音打破了沉默。


    “但道路可能被破壞,而且容易受到喪屍的襲擊。”


    各種想法被提出,又被一一否決。然而,他們知道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因為在更遠的地方,還有無數的幸存者在等待著救援和希望。


    就在這個時候,科技城提供了針對這種場景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款還在驗證階段的電動傾轉翼飛行器。


    當這個消息傳來,原本陷入困境的會議室裏頓時湧起一陣興奮的騷動。


    “這簡直是雪中送炭!”一位將領忍不住拍案叫絕。


    相關的資料被迅速呈現在大屏幕上,眾人的目光緊緊聚焦。


    “大家看,這款飛行器結合了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和固定翼飛機的高速巡航能力,航程和載重都相當可觀。”科技城的代表通過視頻連線詳細介紹著。


    將領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如果能投入使用,那我們就可以突破運輸機航程的限製了。”


    “但它還在驗證階段,可靠性如何?”有人提出了擔憂。


    科技城代表迴應道:“雖然還未完全成熟,但我們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和測試,有信心在短期內解決剩餘的問題。”


    “那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全力支持科技城加快完善這款飛行器。”決策迅速做出。


    與此同時,關於電動傾轉翼飛行器的消息也在各個營地和基地中傳開,人們仿佛看到了拯救更多幸存者的曙光,心中重新燃起了強烈的期待。


    最重要的是這種飛機是電動的,種花家要塞可能是這個世界使用石油的獨一家,內燃機無法在其他地方補充燃料,飛出去就不可能飛迴來了。


    在得知這一關鍵信息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意味著我們之前依靠內燃機的運輸方式在很多地方都行不通了。”一位軍官麵色凝重地說道。


    “是啊,如果沒有電動飛機,我們的救援和防禦擴展計劃將受到極大的限製。”另一位附和道。


    大家開始更深入地思考這一局麵帶來的影響。


    “看來我們必須盡快推動電動飛機的驗證和量產,不能再依賴傳統的內燃機了。”


    “但電動飛機的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有人提出疑問:“那我們能不能在短期內找到其他可替代的能源解決方案?”


    眾人紛紛搖頭:“目前來看,可能性很小,電動是最可行的方向。”


    此時,壓力如同一座大山壓在了每個人的心頭。


    但他們也明白,這是必須要跨越的難關,隻有成功解決能源和運輸的問題,才能在這個喪屍肆虐的世界中拯救更多的生命,重建人類的家園。


    飛機的研製和完善工作已經被提到了最高優先級,同時配套的風能太陽能儲能集成充電係統也在緊鑼密鼓地研製著。


    在科技城的研發中心,科研人員們日夜奮戰,燈光徹夜通明。實驗室裏,各種儀器設備高速運轉,數據不斷刷新。


    “加快速度,我們必須搶在時間前麵!”項目負責人來迴穿梭於各個工作區域,大聲催促著。


    工程師們圍繞著飛機模型,專注地進行著調試和改進。每一個零件、每一條線路都被反複檢查和優化。


    而另一邊,負責儲能集成充電係統的團隊也毫不鬆懈。


    “確保風能和太陽能的高效轉化和存儲,這是飛機持續運行的關鍵!”專家們對著圖紙激烈地討論著方案。


    試驗場上,巨大的風力發電機葉片飛速旋轉,太陽能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技術人員緊張地記錄著各項測試數據,不斷調整著係統參數。


    整個研發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所有人都深知他們肩負的使命重大。


    每一次的突破都帶來一絲希望,每一次的挫折都激發更堅定的決心。


    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戰場上,他們正全力以赴,為了人類的未來而拚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屍潮來襲:我有府兵八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作常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作常新並收藏屍潮來襲:我有府兵八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