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客棧小二牽著馬車,手裏拿著一把新鮮的青草,正在喂馬。
薛蓮收拾好行囊,背上弓箭,下了樓,靠著門口的人聽著腳步聲望向她,清晨的微光帶著點朦朦朧朧的意味,她低頭一笑,快步跟上,阿迴衝著她招了招手,伴著新晨日光,再次出發了。
車轅上一邊坐著阿迴,一邊坐著昭明,孤青騎著馬在前麵,薛蓮和潮南坐在後麵,順著大路要一直往南去。
他們走到這裏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恰好前麵有人煙,便留潮南和昭明在村口看顧馬車,其餘幾人去借宿,可是村子裏的人看到外來者,眼神裏都流露著警惕的神色,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們交談,也不願意收留他們,最後他們無奈的離開村子,卻遇見了這個老人,他腰間挎著一把柴刀,身後拖著一捆枯枝,像隻耕地的老牛,艱難的往前走。
孤青好心幫了他一把,用自己的馬幫老人把柴拖到了家,老人便收留了他們,老人說叫他老柴就可以,村子裏的人都是這麽稱唿他的。
老柴居住在村子邊緣,家裏隻有一間屋子和一個房間,很是簡陋,老柴把房間分給他們一半,老柴唯一的房子裏供奉著一尊木雕神像,神像一雙腳看起來是鹿蹄,手上握著細細的竹竿,看起來這木雕的手法很是粗糙,但是也還是能猜出來,這是穀神,金流城外荒廢的神廟裏,隻剩半截的神像,一雙腳便是鹿蹄。
神像前的案上,沒有供奉瓜果,也沒有香燭,隻有一截新鮮的樹枝,老柴端了一杯水,手上沾了些水珠,灑在樹枝上,放下杯子,雙手合掌拜了一拜。
老柴做完這些,才燒起火,他在屋子中間圈了一塊地方,用磚石圍了一圈,當做是火灶,他煮了一鍋肉湯,算是招待他們,幾人就這幹糧和肉湯吃飽了,就這火堆,薛蓮問起那尊木像。
老人說:”那是穀神的神像,用來供奉祈福的。”
楊舒的遊記上寫著,在前往南方的路上,越是靠近南方海岸,家中供奉木雕穀神的人家便會多起來,他曾經追問過,可是他們都三緘其口,楊舒猜測他們便是澤林南國的遺民,這種方式也許是澤林南國特有的祭祀方式。
薛蓮問道:“您可是澤林南國的後代?”
老柴閉著眼睛坐在火堆邊,慢慢睜開眼,望向薛蓮,火光下薛蓮的麵容更顯溫和,烏黑的眼珠裏跳躍著火焰,老柴慢慢挺起身子,盯著眼前燃燒的光芒,道:“不是。”
薛蓮臉上浮現出一絲失望。
“但是收養我的人,據說是南國的遺民。”老柴手裏拿著一根鐵棍,撥著眼前的火堆,零星的火星落下來,說起他養父的事情。
老柴不是這個村子裏出生的孩子,他來自內陸,那一年城中饑荒,災民不斷的遷移,像蝗蟲一樣過境,看見任何能吃的東西都塞到嘴裏,熬得骨瘦如柴,他當時很小,實在無法跟著父母再流浪,於是在有一天晚上,他被拋下了,可是他卻不想死,獨自上了路,最後餓暈了,醒來時便就在這裏了。
撿到他的人就住在村子邊緣的地方,村子裏的人叫他老柴,他在山上的一小畝荒地上開墾了一塊地,種了些蔬果和穀子,偶爾還去山上設些陷阱,足以養活他們兩人,老柴便收養了他,認他做了兒子,村民叫他小柴。
小柴漸漸長大了,家裏有一尊木像,案上常年供奉著新鮮的樹枝,每天清晨傍晚,養父都會澆上一點水,等樹枝有了不新鮮的樣子,養父便會去折一枝新的迴來,供在神像麵前,養父告訴他,這是穀神的神像,他不是沒有見過神像的,可是神像不都是在神廟裏嘛,他以為是養父自己的習慣,畢竟在這樣偏遠的地方,哪裏會有閑錢興建廟宇。
漸漸的,他似乎感覺到,村民落在養父身上的眼神,帶著一些微妙的意味,他不明白,養父是個很善良的人,常常把自己地裏的蔬穀和山上摘來的野果救濟給村裏揭不開鍋的家戶,直到有一日,養父生了病,托他把家中多餘的食物送去給村中的一戶人家,村民看著他手裏的東西,眼睛是豔羨和一絲畏懼,送到之後他迴去的路過了一戶人家的田地,他站在田埂上站了許久,直到那戶人家的小孩拉了拉他的一角,問他,哥哥,你在看什麽?
他張了張嘴,正想說著什麽,那小孩的母親飛快的從屋子奔出來,把他抱走了,女人走時低聲說著,不是跟你說不要招惹這家人嘛,你怎麽不聽啊。
小孩不明所以的哭嚎起來,他邁步離開了村子裏,迴到家中,養父撐著病體,給神像案前的樹枝澆著水,看到他迴來,詢問了幾句,那天晚上他看著睡在一邊的養父,迴想著在村子裏看到的,那片田地的樣子,植株矮小,掛的果又小又青,和養父在山上開墾的那畝荒地,天壤之別,黑暗中,他望向平日裏養父供奉的神像,是因為這個名叫穀神的神像嘛,讓養父變得像是村民中畏懼又羨慕的樣子,他把這些話統統咽進肚子裏,養父是他的恩人,他不在乎他是什麽人,他閉上了眼睛。
在他慢慢長大的時候,養父逐漸的衰老,他的年紀大了,再也沒有力氣去侍弄的田地,他接過了養父的擔子,可是唯獨養父不允許的是,他私自祭祀穀神。
在最後那幾日,養父像是迴光返照一樣,一掃病容,帶他上了山,養父指著樹上的樹枝,折下一枝,遞給他,道:“我感覺到了,我的天命快到了,以後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代替我繼續供奉穀神大人。”
他接過那截樹枝捧在手裏,養父靠著那棵樹坐下,他挨在養父的身邊坐下,兩個人坐在一起,日光透過林葉的縫隙灑下來,養父輕輕的摸著他的腦袋。
薛蓮收拾好行囊,背上弓箭,下了樓,靠著門口的人聽著腳步聲望向她,清晨的微光帶著點朦朦朧朧的意味,她低頭一笑,快步跟上,阿迴衝著她招了招手,伴著新晨日光,再次出發了。
車轅上一邊坐著阿迴,一邊坐著昭明,孤青騎著馬在前麵,薛蓮和潮南坐在後麵,順著大路要一直往南去。
他們走到這裏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恰好前麵有人煙,便留潮南和昭明在村口看顧馬車,其餘幾人去借宿,可是村子裏的人看到外來者,眼神裏都流露著警惕的神色,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他們交談,也不願意收留他們,最後他們無奈的離開村子,卻遇見了這個老人,他腰間挎著一把柴刀,身後拖著一捆枯枝,像隻耕地的老牛,艱難的往前走。
孤青好心幫了他一把,用自己的馬幫老人把柴拖到了家,老人便收留了他們,老人說叫他老柴就可以,村子裏的人都是這麽稱唿他的。
老柴居住在村子邊緣,家裏隻有一間屋子和一個房間,很是簡陋,老柴把房間分給他們一半,老柴唯一的房子裏供奉著一尊木雕神像,神像一雙腳看起來是鹿蹄,手上握著細細的竹竿,看起來這木雕的手法很是粗糙,但是也還是能猜出來,這是穀神,金流城外荒廢的神廟裏,隻剩半截的神像,一雙腳便是鹿蹄。
神像前的案上,沒有供奉瓜果,也沒有香燭,隻有一截新鮮的樹枝,老柴端了一杯水,手上沾了些水珠,灑在樹枝上,放下杯子,雙手合掌拜了一拜。
老柴做完這些,才燒起火,他在屋子中間圈了一塊地方,用磚石圍了一圈,當做是火灶,他煮了一鍋肉湯,算是招待他們,幾人就這幹糧和肉湯吃飽了,就這火堆,薛蓮問起那尊木像。
老人說:”那是穀神的神像,用來供奉祈福的。”
楊舒的遊記上寫著,在前往南方的路上,越是靠近南方海岸,家中供奉木雕穀神的人家便會多起來,他曾經追問過,可是他們都三緘其口,楊舒猜測他們便是澤林南國的遺民,這種方式也許是澤林南國特有的祭祀方式。
薛蓮問道:“您可是澤林南國的後代?”
老柴閉著眼睛坐在火堆邊,慢慢睜開眼,望向薛蓮,火光下薛蓮的麵容更顯溫和,烏黑的眼珠裏跳躍著火焰,老柴慢慢挺起身子,盯著眼前燃燒的光芒,道:“不是。”
薛蓮臉上浮現出一絲失望。
“但是收養我的人,據說是南國的遺民。”老柴手裏拿著一根鐵棍,撥著眼前的火堆,零星的火星落下來,說起他養父的事情。
老柴不是這個村子裏出生的孩子,他來自內陸,那一年城中饑荒,災民不斷的遷移,像蝗蟲一樣過境,看見任何能吃的東西都塞到嘴裏,熬得骨瘦如柴,他當時很小,實在無法跟著父母再流浪,於是在有一天晚上,他被拋下了,可是他卻不想死,獨自上了路,最後餓暈了,醒來時便就在這裏了。
撿到他的人就住在村子邊緣的地方,村子裏的人叫他老柴,他在山上的一小畝荒地上開墾了一塊地,種了些蔬果和穀子,偶爾還去山上設些陷阱,足以養活他們兩人,老柴便收養了他,認他做了兒子,村民叫他小柴。
小柴漸漸長大了,家裏有一尊木像,案上常年供奉著新鮮的樹枝,每天清晨傍晚,養父都會澆上一點水,等樹枝有了不新鮮的樣子,養父便會去折一枝新的迴來,供在神像麵前,養父告訴他,這是穀神的神像,他不是沒有見過神像的,可是神像不都是在神廟裏嘛,他以為是養父自己的習慣,畢竟在這樣偏遠的地方,哪裏會有閑錢興建廟宇。
漸漸的,他似乎感覺到,村民落在養父身上的眼神,帶著一些微妙的意味,他不明白,養父是個很善良的人,常常把自己地裏的蔬穀和山上摘來的野果救濟給村裏揭不開鍋的家戶,直到有一日,養父生了病,托他把家中多餘的食物送去給村中的一戶人家,村民看著他手裏的東西,眼睛是豔羨和一絲畏懼,送到之後他迴去的路過了一戶人家的田地,他站在田埂上站了許久,直到那戶人家的小孩拉了拉他的一角,問他,哥哥,你在看什麽?
他張了張嘴,正想說著什麽,那小孩的母親飛快的從屋子奔出來,把他抱走了,女人走時低聲說著,不是跟你說不要招惹這家人嘛,你怎麽不聽啊。
小孩不明所以的哭嚎起來,他邁步離開了村子裏,迴到家中,養父撐著病體,給神像案前的樹枝澆著水,看到他迴來,詢問了幾句,那天晚上他看著睡在一邊的養父,迴想著在村子裏看到的,那片田地的樣子,植株矮小,掛的果又小又青,和養父在山上開墾的那畝荒地,天壤之別,黑暗中,他望向平日裏養父供奉的神像,是因為這個名叫穀神的神像嘛,讓養父變得像是村民中畏懼又羨慕的樣子,他把這些話統統咽進肚子裏,養父是他的恩人,他不在乎他是什麽人,他閉上了眼睛。
在他慢慢長大的時候,養父逐漸的衰老,他的年紀大了,再也沒有力氣去侍弄的田地,他接過了養父的擔子,可是唯獨養父不允許的是,他私自祭祀穀神。
在最後那幾日,養父像是迴光返照一樣,一掃病容,帶他上了山,養父指著樹上的樹枝,折下一枝,遞給他,道:“我感覺到了,我的天命快到了,以後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代替我繼續供奉穀神大人。”
他接過那截樹枝捧在手裏,養父靠著那棵樹坐下,他挨在養父的身邊坐下,兩個人坐在一起,日光透過林葉的縫隙灑下來,養父輕輕的摸著他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