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太後此言,那大臣立即請罪:“太後恕罪,臣不是那個意思,臣隻是認為關乎皇後一事,還是陛下出麵比較妥當,免得外麵的人猜測,覺得是太後與皇後產生了罅隙,太後意欲廢之,另立舒家女。畢竟,淑妃娘娘也誕下了皇子,外麵的人或多或少會想多的。”
太後冷笑道:“哀家看,不是外麵的人想多,是你想多了吧!”
那大臣尷尬地笑笑,雙手都快搖出殘影。
太後白他一眼,環顧眾人:“哀家雖然也是舒家女,與淑妃是親人,但哀家從未想過立淑妃為後。你們啊,無需想多,更不用想到舒家身上。”
太後煩得要命,就算她想立淑妃為後,但她親兒子不想啊!能給淑妃留個孩子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是這時候將淑妃立為皇後,她那兒子估計就要忌憚舒家,那真是把兒子和舒家的關係給徹底結成冰了。
此時,一個戶部的大臣出列道:“臣倒是覺得,陶妃娘娘秀外慧中,聰敏機智,又頗有才幹,名下又撫養著三位皇嗣,很得陛下寵愛,若論後位人選,陶妃娘娘倒十分合適。”
他的話一出,眾人就開始議論紛紛。
“陶妃年紀輕,家世也一般,還夠不上後位的資格。”
“就是,進宮時日短,也無親生的子嗣,不行不行。”
“做寵妃倒是合適,要做皇後的話……不行不行,容貌過於明豔,沒有母儀天下的氣度。”
太後聽他們八卦了一陣,才抬抬手,讓他們安靜:“好了,都閑的沒事幹,跑來幹預皇帝的後宮了!皇後終有一天是要廢的,隻是早晚的事,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朝政,你們迴去吧,該幹活的幹活,該辦事的辦事,別整日閑得慌,跑哀家麵前來嚼舌根。”
太後麵色不悅,眾人隻好告退下去。他們雖然沒有達到各自的目的,但是今日也不是全無收獲,至少知道了太後對皇後的態度,看來,王皇後是不得不廢了,而王伯爵府的氣數也到頭了。家族裏出了一個廢後,以後名聲也就不會像之前一樣那麽光鮮亮麗了。
等這群大臣告退之後,太後看著滿桌子的奏折,隻覺得頭疼,她揉揉額頭,疲憊道:“沒想到哀家晚年竟然還要來受這朝政之苦,真是勞碌命呐!”
秦公公給她斟了一杯茶,勸解道:“能者多勞,虧得太後為陛下守住這大周江山,等陛下醒了,太後便能少操心了。”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小太監匆匆來報,說是皇帝醒了!
太後大喜過望,連忙乘轎輦趕往長樂宮。
床榻上,賀臨璋半躺著,陶顏言正在給他喂白粥。
“陛下剛醒,還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先吃點清粥小菜養養胃,過兩日若是身體好了,臣妾再給陛下做滋補的。”
賀臨璋看著眼前憔悴的小妃子,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朕昏迷這幾日,辛苦你了!對了,孩子們還好嗎?他們燒退了沒有?玥兒她……這孩子可憐,辛苦你多陪伴她。”
陶顏言嗔他一眼:“三個寶寶病都好了,不過要說可憐,他們三個都是。”
小錦安自出生起就與親生母親分別,流落街頭成為小乞丐,可憐得讓人心痛;
大公主的生母溫氏快不行了,小小年紀沒了母親,陶顏言還想著這幾日就抽空帶她去看看溫氏;
二公主被皇後操縱,她自己偏偏又知曉真相,小小的人兒被迫自尋出路,以裝傻逃脫生母,來到陶顏言身邊。
皇嗣雖是投胎小能手,一出生就生在衣食無憂、權勢滔天的皇家,是人中龍鳳,貴不可言,可他們三小隻確確實實又都是惹人心疼的小可憐。
賀臨璋自然是知道陶顏言的意思,他沒有接話,也沒法接。
當年陰婕妤的娘家參與謀反,被滿門抄斬,小錦安自小就沒了母親。至於溫氏,賀臨璋也不是完全對她無情,但是溫氏所做之事是真的不能姑息,所以無法赦免。
因為想起了陰婕妤和溫氏的所有事,賀臨璋猛然發現,他的記憶恢複了!
沒想到被皇後這一刺激,生出了對皇後的厭惡,竟然解了之前失憶藥丸的毒。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又試著去想其他人,竟然都能無比清晰的記起,這才放了心。
他正想開口告訴陶顏言,就見陶顏言將喝完的粥碗放下,拿出帕子給他擦擦嘴,道:“陛下昏迷這幾日,臣妾真是擔心壞了,太後替陛下上朝處理朝政,很勞累;臣妾整日擔憂陛下,很心累。”
賀臨璋心疼地將她的手攥緊:“辛苦顏言了。”
陶顏言笑笑:“隻要陛下能好起來,就一切都值得。陛下是不知道,那日您在鳳儀宮暈倒,皇後不讓臣妾帶您走,臣妾當時可嚇壞了,幸好拿出您給我的令牌才號令得動那些侍衛,否則,陛下可能醒來也見不到臣妾了。”
賀臨璋眼神眯了眯,他是帝王,最善權術,自然知道那日若是不被陶妃強行帶走,恐怕皇後為了後位穩固,就會神不知鬼不覺讓自己醒不過來!
到時候皇後大權在握,對曾經與她有過爭執,知道她所作所為的陶妃來說,將是滅頂的災難!
“那一晚,你嚇壞了吧?賀臨璋輕輕將人摟進懷裏:“都是朕不好?一切因朕而起,等朕好些,再解決皇後的事。”
二人相擁,陶顏言連日來緊繃的心情總算舒緩了下來。
“璋兒,璋兒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陶顏言一聽到太後的聲音立馬逃出賀臨璋的懷抱,乖巧地站在一旁,耳尖通紅。
賀臨璋好笑地看她一眼,穩了穩心神,就見太後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兒臣讓母後擔憂了,母後這幾日辛苦了。”母子二人再度相見,賀臨璋感懷不盡。
太後欣慰道:“你醒來就好,醒來就好啊!對了,哀家已經把國公府降為伯爵府,也收繳了皇後的玉印和金冊,至於廢後一事,留著等你醒來再處置。”
太後冷笑道:“哀家看,不是外麵的人想多,是你想多了吧!”
那大臣尷尬地笑笑,雙手都快搖出殘影。
太後白他一眼,環顧眾人:“哀家雖然也是舒家女,與淑妃是親人,但哀家從未想過立淑妃為後。你們啊,無需想多,更不用想到舒家身上。”
太後煩得要命,就算她想立淑妃為後,但她親兒子不想啊!能給淑妃留個孩子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是這時候將淑妃立為皇後,她那兒子估計就要忌憚舒家,那真是把兒子和舒家的關係給徹底結成冰了。
此時,一個戶部的大臣出列道:“臣倒是覺得,陶妃娘娘秀外慧中,聰敏機智,又頗有才幹,名下又撫養著三位皇嗣,很得陛下寵愛,若論後位人選,陶妃娘娘倒十分合適。”
他的話一出,眾人就開始議論紛紛。
“陶妃年紀輕,家世也一般,還夠不上後位的資格。”
“就是,進宮時日短,也無親生的子嗣,不行不行。”
“做寵妃倒是合適,要做皇後的話……不行不行,容貌過於明豔,沒有母儀天下的氣度。”
太後聽他們八卦了一陣,才抬抬手,讓他們安靜:“好了,都閑的沒事幹,跑來幹預皇帝的後宮了!皇後終有一天是要廢的,隻是早晚的事,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朝政,你們迴去吧,該幹活的幹活,該辦事的辦事,別整日閑得慌,跑哀家麵前來嚼舌根。”
太後麵色不悅,眾人隻好告退下去。他們雖然沒有達到各自的目的,但是今日也不是全無收獲,至少知道了太後對皇後的態度,看來,王皇後是不得不廢了,而王伯爵府的氣數也到頭了。家族裏出了一個廢後,以後名聲也就不會像之前一樣那麽光鮮亮麗了。
等這群大臣告退之後,太後看著滿桌子的奏折,隻覺得頭疼,她揉揉額頭,疲憊道:“沒想到哀家晚年竟然還要來受這朝政之苦,真是勞碌命呐!”
秦公公給她斟了一杯茶,勸解道:“能者多勞,虧得太後為陛下守住這大周江山,等陛下醒了,太後便能少操心了。”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小太監匆匆來報,說是皇帝醒了!
太後大喜過望,連忙乘轎輦趕往長樂宮。
床榻上,賀臨璋半躺著,陶顏言正在給他喂白粥。
“陛下剛醒,還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先吃點清粥小菜養養胃,過兩日若是身體好了,臣妾再給陛下做滋補的。”
賀臨璋看著眼前憔悴的小妃子,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朕昏迷這幾日,辛苦你了!對了,孩子們還好嗎?他們燒退了沒有?玥兒她……這孩子可憐,辛苦你多陪伴她。”
陶顏言嗔他一眼:“三個寶寶病都好了,不過要說可憐,他們三個都是。”
小錦安自出生起就與親生母親分別,流落街頭成為小乞丐,可憐得讓人心痛;
大公主的生母溫氏快不行了,小小年紀沒了母親,陶顏言還想著這幾日就抽空帶她去看看溫氏;
二公主被皇後操縱,她自己偏偏又知曉真相,小小的人兒被迫自尋出路,以裝傻逃脫生母,來到陶顏言身邊。
皇嗣雖是投胎小能手,一出生就生在衣食無憂、權勢滔天的皇家,是人中龍鳳,貴不可言,可他們三小隻確確實實又都是惹人心疼的小可憐。
賀臨璋自然是知道陶顏言的意思,他沒有接話,也沒法接。
當年陰婕妤的娘家參與謀反,被滿門抄斬,小錦安自小就沒了母親。至於溫氏,賀臨璋也不是完全對她無情,但是溫氏所做之事是真的不能姑息,所以無法赦免。
因為想起了陰婕妤和溫氏的所有事,賀臨璋猛然發現,他的記憶恢複了!
沒想到被皇後這一刺激,生出了對皇後的厭惡,竟然解了之前失憶藥丸的毒。
不過他沒有說出來,而是又試著去想其他人,竟然都能無比清晰的記起,這才放了心。
他正想開口告訴陶顏言,就見陶顏言將喝完的粥碗放下,拿出帕子給他擦擦嘴,道:“陛下昏迷這幾日,臣妾真是擔心壞了,太後替陛下上朝處理朝政,很勞累;臣妾整日擔憂陛下,很心累。”
賀臨璋心疼地將她的手攥緊:“辛苦顏言了。”
陶顏言笑笑:“隻要陛下能好起來,就一切都值得。陛下是不知道,那日您在鳳儀宮暈倒,皇後不讓臣妾帶您走,臣妾當時可嚇壞了,幸好拿出您給我的令牌才號令得動那些侍衛,否則,陛下可能醒來也見不到臣妾了。”
賀臨璋眼神眯了眯,他是帝王,最善權術,自然知道那日若是不被陶妃強行帶走,恐怕皇後為了後位穩固,就會神不知鬼不覺讓自己醒不過來!
到時候皇後大權在握,對曾經與她有過爭執,知道她所作所為的陶妃來說,將是滅頂的災難!
“那一晚,你嚇壞了吧?賀臨璋輕輕將人摟進懷裏:“都是朕不好?一切因朕而起,等朕好些,再解決皇後的事。”
二人相擁,陶顏言連日來緊繃的心情總算舒緩了下來。
“璋兒,璋兒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陶顏言一聽到太後的聲音立馬逃出賀臨璋的懷抱,乖巧地站在一旁,耳尖通紅。
賀臨璋好笑地看她一眼,穩了穩心神,就見太後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兒臣讓母後擔憂了,母後這幾日辛苦了。”母子二人再度相見,賀臨璋感懷不盡。
太後欣慰道:“你醒來就好,醒來就好啊!對了,哀家已經把國公府降為伯爵府,也收繳了皇後的玉印和金冊,至於廢後一事,留著等你醒來再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