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後麵容憔悴,身形不穩,許太醫勸慰道:“娘娘還在月子中,切莫過於傷神。趙太醫已經為二公主施針,想來過一會兒便會醒了,隻不過公主發生這麽大的事,是不是得趕緊派人去稟報太後和陛下啊?”
皇後愣了愣,臉色白了白:“先去稟報太後吧,說的時候注意些,千萬別讓太後擔心,又出個什麽閃失。陛下還在上朝,要不……先去候著,等陛下下朝再迴稟,那時候玥兒應該已經醒了。”
兩個公公立即分頭出去報信。
幾位太醫都守在房裏,焦急等待著二公主轉醒。
長樂宮裏,陶顔言剛吃完早飯,就見常泰慌慌張張跑進來:“娘娘,二公主摔暈過去了!”
陶顔言一聽立即起身:“怎麽摔的?哪裏摔的?嚴不嚴重?”
常泰立馬把早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奴才今日送大公主和二皇子去蒙學,在裕華門沒等到二公主,兩位小主子不放心,就叫奴才去打聽打聽,沒想到就看太醫院的太醫們幾乎都朝著鳳儀宮去了。奴才就問了一嘴,劉太醫悄悄說,二公主摔暈過去,昏迷不醒,皇後六神無主,宣了所有太醫過去診治。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不過太醫已經進鳳儀宮怕是有小半個時辰了。”
陶顔言一想起那個外表軟萌,內裏豪邁的孩子,心就糾在一起:“快,我去看看。”
明月攔了攔:“娘娘,無鳳儀宮宣召,娘娘就這麽過去,恐怕不妥,萬一皇後多心,問娘娘為何會知道她宮中之事,又怎麽說?”
陶顔言想了想:“顧不得了,就說兩個孩子沒看見二公主,一定要我去看看情況,皇後愛信不信。”
她匆匆梳了個簡單的妝,便坐著轎輦去了鳳儀宮,快到的時候,剛好看見太後的儀仗過來,陶顔言順勢給太後請安,簡單說了一下是兩個孩子惦記二公主,便跟著太後進去了。
皇後一看陶妃跟在太後身後一起進來,眼神暗了暗。
想到一切發生的原因就是因陶妃而起,皇後心中怒意橫生,不過當著太後的麵,她也不好發作,隻是麵色很差地給太後請了安,就把二公主的情況說了下。
“太後,是臣妾疏忽,沒有照管好二公主,才讓她摔暈了,臣妾有罪。”
皇後擦著眼淚,身形不穩。
太後急忙到裏間去看,就見軟萌的孩子毫無生氣地躺在榻上,頭上紮著幾根銀針。
“許太醫,二公主情況究竟如何,你給哀家透個實話?”太後焦急萬分,皇帝子嗣本就不多,嫡出的乖孫女可千萬別有事啊!
許太醫便把先前幾個人的診斷都告知了太後。
太後聽聞之後,也無計可施,唯有等待孩子蘇醒再說。
“她身邊跟著伺候的人呢?摔倒的時候就沒人在身邊嗎?”太後是真的氣,好好一個孩子若是摔成智障,以後可怎麽辦喔!
皇後忙道:“二公主活潑好動,今日一早是偷跑來給臣妾道別,要去蒙學的。誰想到就在門口的台階上摔了,平日伺候的人晚了一步。太後,她們平時還算盡心,今日之事純屬意外,還望太後恕罪。”
“哼,什麽意外不意外,不盡心就是不盡心!傳哀家懿旨,伺候二公主的近身嬤嬤和婢女各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太後盛怒之下,那幾個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陶顔言勸說道:“太後,這些人都是從小跟著二公主的,若是都打傷了,等二公主醒來沒有親近的人伺候她,怕是不習慣,要不這頓打先記著,等二公主醒了再說?”
皇後其實也是這個想法,不過她在太後的怒氣之下,並不敢替他們求情。而且,若是嬤嬤和婢女能看牢二公主,二公主就不會偷跑過來聽見她跟方嬤嬤的談話,也就不會有現在這些糟心事,所以太後的懲罰在她看來,是正常的。
她沒想到陶妃竟然會為這些人求情,她忍不住看了陶妃兩眼。
陶顔言正滿臉憂心地看著一動不動的孩子,心裏難過得要命。這孩子每次都嬌嬌軟軟的叫自己“陶妃娘娘”,現在卻成了這副模樣,著實叫人揪心。
太後聽了陶妃的話,倒是沒有反駁,那就是默認先不打,記在賬上。
差不多半個時辰後,趙太醫上前輕手輕腳取下銀針,眾人都期待地看著那抹小小的身影。
“怎麽還沒醒啊?”陶顔言忍不住問。她真害怕孩子是摔傷頸椎、脊柱或者頭部,這個時代沒有那些先進的檢查儀器,根本看不見傷勢如何。
太後看了看一旁有些呆愣的皇後,又看了看一臉焦灼的陶妃:“皇帝那邊派人通知過沒有?孩子傷得這麽嚴重,快去稟報,請陛下早點退朝過來。”
皇後一聽,隻好又派了一個公公去請。
“醒了,醒了!”離得最近的趙太醫驚喜道:“二公主,你可還認識老夫啊?”
趙太醫時常來鳳儀宮給皇後請平安脈,與二公主很熟。
可二公主隻是呆呆地看著他,也不點頭,也不搖頭,更不說話。
許太醫上前道:“二公主,你看看這裏有幾根手指啊?”許太醫伸出兩根手指在二公主眼前晃了晃。
二公主看著他的手愣了一會兒,也沒反應。
太後在一旁焦急道:“怎麽迴事?難道摔傻了?”
她話音剛落,隻見二公主就直接坐了起來,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玥兒,玥兒你說句話,你看看母後,你還認識母後嗎?”皇後帶著忐忑的心上前問道。
二公主的眼神在她臉上停留了一會兒,突然大哭起來。
“哇……不要,不要……”
皇後嚇得退後半步,她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孩子該不會是要說出“不要下避子藥”幾個字吧!
皇後愣了愣,臉色白了白:“先去稟報太後吧,說的時候注意些,千萬別讓太後擔心,又出個什麽閃失。陛下還在上朝,要不……先去候著,等陛下下朝再迴稟,那時候玥兒應該已經醒了。”
兩個公公立即分頭出去報信。
幾位太醫都守在房裏,焦急等待著二公主轉醒。
長樂宮裏,陶顔言剛吃完早飯,就見常泰慌慌張張跑進來:“娘娘,二公主摔暈過去了!”
陶顔言一聽立即起身:“怎麽摔的?哪裏摔的?嚴不嚴重?”
常泰立馬把早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奴才今日送大公主和二皇子去蒙學,在裕華門沒等到二公主,兩位小主子不放心,就叫奴才去打聽打聽,沒想到就看太醫院的太醫們幾乎都朝著鳳儀宮去了。奴才就問了一嘴,劉太醫悄悄說,二公主摔暈過去,昏迷不醒,皇後六神無主,宣了所有太醫過去診治。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不過太醫已經進鳳儀宮怕是有小半個時辰了。”
陶顔言一想起那個外表軟萌,內裏豪邁的孩子,心就糾在一起:“快,我去看看。”
明月攔了攔:“娘娘,無鳳儀宮宣召,娘娘就這麽過去,恐怕不妥,萬一皇後多心,問娘娘為何會知道她宮中之事,又怎麽說?”
陶顔言想了想:“顧不得了,就說兩個孩子沒看見二公主,一定要我去看看情況,皇後愛信不信。”
她匆匆梳了個簡單的妝,便坐著轎輦去了鳳儀宮,快到的時候,剛好看見太後的儀仗過來,陶顔言順勢給太後請安,簡單說了一下是兩個孩子惦記二公主,便跟著太後進去了。
皇後一看陶妃跟在太後身後一起進來,眼神暗了暗。
想到一切發生的原因就是因陶妃而起,皇後心中怒意橫生,不過當著太後的麵,她也不好發作,隻是麵色很差地給太後請了安,就把二公主的情況說了下。
“太後,是臣妾疏忽,沒有照管好二公主,才讓她摔暈了,臣妾有罪。”
皇後擦著眼淚,身形不穩。
太後急忙到裏間去看,就見軟萌的孩子毫無生氣地躺在榻上,頭上紮著幾根銀針。
“許太醫,二公主情況究竟如何,你給哀家透個實話?”太後焦急萬分,皇帝子嗣本就不多,嫡出的乖孫女可千萬別有事啊!
許太醫便把先前幾個人的診斷都告知了太後。
太後聽聞之後,也無計可施,唯有等待孩子蘇醒再說。
“她身邊跟著伺候的人呢?摔倒的時候就沒人在身邊嗎?”太後是真的氣,好好一個孩子若是摔成智障,以後可怎麽辦喔!
皇後忙道:“二公主活潑好動,今日一早是偷跑來給臣妾道別,要去蒙學的。誰想到就在門口的台階上摔了,平日伺候的人晚了一步。太後,她們平時還算盡心,今日之事純屬意外,還望太後恕罪。”
“哼,什麽意外不意外,不盡心就是不盡心!傳哀家懿旨,伺候二公主的近身嬤嬤和婢女各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太後盛怒之下,那幾個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陶顔言勸說道:“太後,這些人都是從小跟著二公主的,若是都打傷了,等二公主醒來沒有親近的人伺候她,怕是不習慣,要不這頓打先記著,等二公主醒了再說?”
皇後其實也是這個想法,不過她在太後的怒氣之下,並不敢替他們求情。而且,若是嬤嬤和婢女能看牢二公主,二公主就不會偷跑過來聽見她跟方嬤嬤的談話,也就不會有現在這些糟心事,所以太後的懲罰在她看來,是正常的。
她沒想到陶妃竟然會為這些人求情,她忍不住看了陶妃兩眼。
陶顔言正滿臉憂心地看著一動不動的孩子,心裏難過得要命。這孩子每次都嬌嬌軟軟的叫自己“陶妃娘娘”,現在卻成了這副模樣,著實叫人揪心。
太後聽了陶妃的話,倒是沒有反駁,那就是默認先不打,記在賬上。
差不多半個時辰後,趙太醫上前輕手輕腳取下銀針,眾人都期待地看著那抹小小的身影。
“怎麽還沒醒啊?”陶顔言忍不住問。她真害怕孩子是摔傷頸椎、脊柱或者頭部,這個時代沒有那些先進的檢查儀器,根本看不見傷勢如何。
太後看了看一旁有些呆愣的皇後,又看了看一臉焦灼的陶妃:“皇帝那邊派人通知過沒有?孩子傷得這麽嚴重,快去稟報,請陛下早點退朝過來。”
皇後一聽,隻好又派了一個公公去請。
“醒了,醒了!”離得最近的趙太醫驚喜道:“二公主,你可還認識老夫啊?”
趙太醫時常來鳳儀宮給皇後請平安脈,與二公主很熟。
可二公主隻是呆呆地看著他,也不點頭,也不搖頭,更不說話。
許太醫上前道:“二公主,你看看這裏有幾根手指啊?”許太醫伸出兩根手指在二公主眼前晃了晃。
二公主看著他的手愣了一會兒,也沒反應。
太後在一旁焦急道:“怎麽迴事?難道摔傻了?”
她話音剛落,隻見二公主就直接坐了起來,把眾人都嚇了一跳。
“玥兒,玥兒你說句話,你看看母後,你還認識母後嗎?”皇後帶著忐忑的心上前問道。
二公主的眼神在她臉上停留了一會兒,突然大哭起來。
“哇……不要,不要……”
皇後嚇得退後半步,她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孩子該不會是要說出“不要下避子藥”幾個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