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錚深知這種農民起義軍的可怕,別看白波軍戰鬥力不強,但是他們的破壞力卻是非比尋常,若不加控製,便會像病毒一樣迅速感染擴散,稍不留神就極有可能演變成更大規模的區域叛亂和動蕩。
因此進剿不是最好的手段,封鎖才是。
起義軍不事生產,糧食和物資全靠搶掠而來,故而隻需封鎖道路,隔絕交通,便能令其無法獲取生存所需的物資,從而困死。
與其同時,梁錚還在河東推行宋朝時才出現的保甲製度。
十戶為一甲,設甲長。
十甲為一保,設保長。
一人犯罪,全戶連坐,一戶犯罪,甲長背鍋!
但凡出事,梁錚誰也不問,直接找當地保長來問罪。
如此一來,便可嚴密監控地方,最大限度的杜絕民與匪勾結的現象,這在河東是極為關鍵的舉措。
河東本地民風彪悍,尚武成風,老老實實當順民去種地的百姓還真沒有幾個,許多人平時看起來像個老實巴交的農戶,說不定衣服一換就成了綠林好漢,翻身上馬,唿嘯山林。
不過在處罰手段上,梁錚倒也沒有太過嚴苛,不會動輒殺頭,而是改為罰錢或者苦役,有錢就交錢,沒錢就抓去幹苦活,修橋鋪路什麽的到處都需要用到人手,殺掉實在是太過浪費人力。
梁錚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突出一個精於算計的二十一世紀黑心資本家形象。結果反倒因此而獲得了好名聲,民間不少人都稱頌他仁義無雙,體恤百姓。
對此梁錚都有些哭笑不得,他是真的沒想過要當個好人啊。
可誰讓這個時代,惡人當道,兵賊難分,在一番比爛之後,梁錚因為道德底線稍高,反而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這上哪說理去啊?
在梁錚的整治之下,河東的混亂局勢終於得到了有效遏製。
高覽也趁機收攏流民,開始治理河東郡的內政事務,依照梁錚的計劃,屯田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
禹王城外十五裏,高覽拿著地圖在給梁錚做著說明:“主上請看,此處原先有三個村落,因為白波軍的劫掠而破敗了,我打算在此處修造一座棱堡,收容屯民。”
梁錚站在高處,看著因戰火肆虐而倒塌的房屋,心情有些不好:“嗯,盡快動工吧,然後收攏流民屯田。”
白波軍自稱是義軍,主要成員也是農民,然而他們對待普通百姓那可是一點也不手軟。
所作所為,與盜匪無異,甚至有些做得比盜匪還要過分,屠村滅縣隻是等閑。
十萬白波軍肆虐河東全郡,光是受災人口超過五十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都死在了戰火之中,光是無家可歸的流民,就將近二十萬人。
不把這些流民安撫住,他們就會成為潛在的危險因子,隨時都有可能掀起新的叛亂。
人在絕望之下,可是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的。
高覽曾見識過黃巾之亂的可怕,因此深知流民需要賑濟:“主上,這些流民必須盡早處置,否則遲恐生變。”
梁錚當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他目光悵然:“昔年盧植、朱儁、皇甫嵩三人平定黃巾之亂,所殺之人數以十萬記,可為何如今禍亂又起?隻除病灶,不除病根,終究是做無用功,稍有災劫,就會舊病複發啊。”
這番話讓高覽頗有同感:“主上所言極是,早在黃巾之亂爆發前,各地已現亂世征兆。當時就連天下第一州的冀州,流民都動輒以百萬計。就算沒有張角,也有牛角鹿角,登高一唿,流民群起相應,殺之不絕。”
也許古人不知道什麽是小冰河時期,但是氣候變冷,不斷出現洪澇和幹旱等災情,卻是能夠切實感受得到的。
老百姓沒有了收成,食不果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加上地主為了轉嫁損失拚命的搞土地兼並,更進一步的加劇了社會矛盾,最後就是爆發了黃巾起義,大家一起玩完。
高覽還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梁錚卻是知道:“罷了,盧植他們這些人不敢做的事情,就由我梁錚來做好了。進勇,你立刻以朝廷的名義,向河東的豪族世家征集糧食。”
“啊,還征?”
“誰不願意,就找個理由破家滅門,剩下的就都老實了,反正他們的糟爛事不少,借口隨便就能找到。”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對待那些本身就家底不怎麽幹淨的地主豪族,梁錚可不會有什麽婦人之仁,該動手就動手,絕不隻會悲天憫人地說幾句憂國憂民的漂亮話。
高覽聽了,卻是顧慮重重:“上次吾等就找了理由借糧,這次又借,他們恐怕不會輕易妥協。”
梁錚卻是笑道“進勇何出此言?上次是捐,這次是借,性質截然不同,豈可混為一談?更何況我又不是白拿,可是正兒八經打了白條的!”
高覽麵皮沒有梁錚後,因此是在搞不懂這究竟有啥不一樣。
不得已,高覽隻會又問:“主上,都說有借有還,萬一他們事後讓我軍還前,又該如何是好?”
梁錚一臉愕然:“還什麽還?朝廷借的糧食,和我們黑騎軍有什麽關係?有能耐讓他們去找朝廷要啊。”
高覽瞪大了雙眼,雖然心裏早有準備,可梁錚無恥的程度依舊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過追隨這樣一位主公,感覺以後的事情會很有趣,高覽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屬下領命。”
<a href="http://m.156n.net" id="wzsy">156n.net</a>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高覽動口,徐晃動手,在挑出幾家平日裏劣跡斑斑的豪族滅掉之後,剩下的人立馬就從心了。
一個個主動把糧食運過來,然後一手白條一手交貨。
高覽笑眯眯的給所有白條簽字畫押,還聲稱他們可以憑此去洛陽找朝廷兌付。
至於如今權傾朝野一言九鼎的大將軍何進會不會還這個錢,這就不在他高覽的考量範圍之內了。
反正糧食已經借到手了,你愛還不還。
手裏有糧,梁錚自然就開始大手大腳的驅使流民幹活,以工代賑,讓他們燒磚建堡,並且準備來年春耕。
因此進剿不是最好的手段,封鎖才是。
起義軍不事生產,糧食和物資全靠搶掠而來,故而隻需封鎖道路,隔絕交通,便能令其無法獲取生存所需的物資,從而困死。
與其同時,梁錚還在河東推行宋朝時才出現的保甲製度。
十戶為一甲,設甲長。
十甲為一保,設保長。
一人犯罪,全戶連坐,一戶犯罪,甲長背鍋!
但凡出事,梁錚誰也不問,直接找當地保長來問罪。
如此一來,便可嚴密監控地方,最大限度的杜絕民與匪勾結的現象,這在河東是極為關鍵的舉措。
河東本地民風彪悍,尚武成風,老老實實當順民去種地的百姓還真沒有幾個,許多人平時看起來像個老實巴交的農戶,說不定衣服一換就成了綠林好漢,翻身上馬,唿嘯山林。
不過在處罰手段上,梁錚倒也沒有太過嚴苛,不會動輒殺頭,而是改為罰錢或者苦役,有錢就交錢,沒錢就抓去幹苦活,修橋鋪路什麽的到處都需要用到人手,殺掉實在是太過浪費人力。
梁錚的小算盤打得劈啪響,突出一個精於算計的二十一世紀黑心資本家形象。結果反倒因此而獲得了好名聲,民間不少人都稱頌他仁義無雙,體恤百姓。
對此梁錚都有些哭笑不得,他是真的沒想過要當個好人啊。
可誰讓這個時代,惡人當道,兵賊難分,在一番比爛之後,梁錚因為道德底線稍高,反而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這上哪說理去啊?
在梁錚的整治之下,河東的混亂局勢終於得到了有效遏製。
高覽也趁機收攏流民,開始治理河東郡的內政事務,依照梁錚的計劃,屯田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
禹王城外十五裏,高覽拿著地圖在給梁錚做著說明:“主上請看,此處原先有三個村落,因為白波軍的劫掠而破敗了,我打算在此處修造一座棱堡,收容屯民。”
梁錚站在高處,看著因戰火肆虐而倒塌的房屋,心情有些不好:“嗯,盡快動工吧,然後收攏流民屯田。”
白波軍自稱是義軍,主要成員也是農民,然而他們對待普通百姓那可是一點也不手軟。
所作所為,與盜匪無異,甚至有些做得比盜匪還要過分,屠村滅縣隻是等閑。
十萬白波軍肆虐河東全郡,光是受災人口超過五十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都死在了戰火之中,光是無家可歸的流民,就將近二十萬人。
不把這些流民安撫住,他們就會成為潛在的危險因子,隨時都有可能掀起新的叛亂。
人在絕望之下,可是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的。
高覽曾見識過黃巾之亂的可怕,因此深知流民需要賑濟:“主上,這些流民必須盡早處置,否則遲恐生變。”
梁錚當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他目光悵然:“昔年盧植、朱儁、皇甫嵩三人平定黃巾之亂,所殺之人數以十萬記,可為何如今禍亂又起?隻除病灶,不除病根,終究是做無用功,稍有災劫,就會舊病複發啊。”
這番話讓高覽頗有同感:“主上所言極是,早在黃巾之亂爆發前,各地已現亂世征兆。當時就連天下第一州的冀州,流民都動輒以百萬計。就算沒有張角,也有牛角鹿角,登高一唿,流民群起相應,殺之不絕。”
也許古人不知道什麽是小冰河時期,但是氣候變冷,不斷出現洪澇和幹旱等災情,卻是能夠切實感受得到的。
老百姓沒有了收成,食不果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加上地主為了轉嫁損失拚命的搞土地兼並,更進一步的加劇了社會矛盾,最後就是爆發了黃巾起義,大家一起玩完。
高覽還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梁錚卻是知道:“罷了,盧植他們這些人不敢做的事情,就由我梁錚來做好了。進勇,你立刻以朝廷的名義,向河東的豪族世家征集糧食。”
“啊,還征?”
“誰不願意,就找個理由破家滅門,剩下的就都老實了,反正他們的糟爛事不少,借口隨便就能找到。”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對待那些本身就家底不怎麽幹淨的地主豪族,梁錚可不會有什麽婦人之仁,該動手就動手,絕不隻會悲天憫人地說幾句憂國憂民的漂亮話。
高覽聽了,卻是顧慮重重:“上次吾等就找了理由借糧,這次又借,他們恐怕不會輕易妥協。”
梁錚卻是笑道“進勇何出此言?上次是捐,這次是借,性質截然不同,豈可混為一談?更何況我又不是白拿,可是正兒八經打了白條的!”
高覽麵皮沒有梁錚後,因此是在搞不懂這究竟有啥不一樣。
不得已,高覽隻會又問:“主上,都說有借有還,萬一他們事後讓我軍還前,又該如何是好?”
梁錚一臉愕然:“還什麽還?朝廷借的糧食,和我們黑騎軍有什麽關係?有能耐讓他們去找朝廷要啊。”
高覽瞪大了雙眼,雖然心裏早有準備,可梁錚無恥的程度依舊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過追隨這樣一位主公,感覺以後的事情會很有趣,高覽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屬下領命。”
<a href="http://m.156n.net" id="wzsy">156n.net</a>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高覽動口,徐晃動手,在挑出幾家平日裏劣跡斑斑的豪族滅掉之後,剩下的人立馬就從心了。
一個個主動把糧食運過來,然後一手白條一手交貨。
高覽笑眯眯的給所有白條簽字畫押,還聲稱他們可以憑此去洛陽找朝廷兌付。
至於如今權傾朝野一言九鼎的大將軍何進會不會還這個錢,這就不在他高覽的考量範圍之內了。
反正糧食已經借到手了,你愛還不還。
手裏有糧,梁錚自然就開始大手大腳的驅使流民幹活,以工代賑,讓他們燒磚建堡,並且準備來年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