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虎率軍來到江夏城外,卻見城門緊閉,城樓上軍旗無精打采地耷拉著,僅有寥寥幾個身影在晃動。


    秦虎心中起疑,令探子前去探查。


    不一會兒,探子迴報:“將軍,江夏兵力大多被抽調到武昌,如今城中隻剩一些老弱殘兵,且人心惶惶。”


    秦虎聞報,大喜過望,與趙大牛相視一笑。


    趙大牛咧著嘴道:“將軍,如此看來,這江夏城可是塊到嘴的肥肉,不費吹灰之力啊!”


    秦虎卻謹慎地搖頭:“雖看似輕鬆,亦不可掉以輕心。


    傳我命令,大軍緩緩靠近城門,謹防有詐。”


    大軍逐漸逼近,城樓上的老弱殘兵們見張獻忠的軍隊如潮水般湧來,個個麵露驚恐之色,手中的武器都拿不穩。


    秦虎見狀,驅馬向前幾步,高聲喊道:“城上守軍聽著!


    我乃張獻忠大帥麾下將領。如今左夢庚已死,武昌已破,你們若開城投降,可保性命無虞,大帥定會善待爾等。


    否則,休怪我等無情!”


    城樓上的一位老者顫抖著聲音迴應:“將軍,我們都是些老弱之人,無力抵抗。


    但江夏城乃朝廷之地,我們若投降,恐遭天下人唾棄。”


    秦虎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又喊道:“老丈,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今這天下大亂,朝廷已無力庇護你們。


    我家大帥雄才大略,若你們歸降,日後定能過上安穩日子。”


    老者與眾守軍低聲商議了幾句,隨後無奈地歎了口氣:“罷了,罷了。


    我們願降,隻望將軍信守承諾。”


    說罷,城門緩緩打開。秦虎率先入城,隻見城中街道冷冷清清,百姓們都躲在家中,不敢露麵。


    他一麵命士兵維持秩序,不得驚擾百姓,一麵派人接管城中各處要地。


    趙大牛則帶著一隊士兵,前往城中軍營及倉庫查看。


    不多時,趙大牛迴來稟報:“將軍,城中軍備物資匱乏,糧倉也幾近見底,看來所言不虛,大部分都被調往武昌了。”


    秦虎點頭,心中已有計較。他令士兵在城中張貼告示,安撫百姓,表明張獻忠大軍來意並非燒殺搶掠,隻要百姓安居樂業,遵守軍紀,便可保平安。


    隨後,秦虎又派遣小股部隊前往周邊鄉鎮,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招撫平定。


    在他的指揮下,江夏及周邊鄉鎮逐漸被納入張獻忠的勢力範圍。


    武昌城內,左家府邸如今已換了主人。


    張獻忠端坐於正堂之上,周身散發著誌得意滿的氣息。


    他身著華麗錦袍,腰間束著鑲嵌寶石的腰帶,眼神明亮而又透著一股威嚴。


    堂下,諸將分列兩旁,皆垂首低眉,以示恭敬。


    張獻忠掃視眾人,臉上笑意更濃,朗聲道:“諸位,如今這湖廣已盡入我手,四川、貴州亦在我之掌控。


    我之疆土廣袤,兵強馬壯,已然成一方雄主之大勢。


    自此,外敵來犯,亦有足夠之力抗衡,吾等大業,指日可待!”


    說罷,他站起身來,踱步於堂中,雙手背於身後。


    “想我自起兵以來,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幸得諸位不離不棄,奮勇殺敵,方有今日之局麵。”


    張獻忠轉身,目光在諸將臉上一一掠過,眼神中帶著幾分讚賞與期許。


    秦虎上前一步,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大帥英明神武,用兵如神,此乃吾等追隨大帥之福分。


    今雖已據湖廣等地,但天下尚未平定,末將願繼續為大帥衝鋒陷陣,開疆拓土!”


    趙大牛亦跟著喊道:“俺也一樣!


    隻要大帥一聲令下,俺這條命就賣給大帥了,定要讓那些還敢與大帥作對的人知道俺們的厲害!”


    張獻忠聽了,仰頭大笑:“好!好!


    有諸位如此忠心耿耿,何愁大業不成。”


    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望著窗外的武昌城景,心中思緒萬千。


    這座繁華的城池,如今是他邁向帝王霸業的重要基石。


    “不過,我等亦不可懈怠。”


    張獻忠微微皺眉,語氣變得嚴肅起來,“雖已占據多地,但根基尚需穩固。


    需得安撫百姓,廣納賢才,充實府庫,整軍經武。


    唯有如此,方能在這亂世之中長久立足,與各方勢力逐鹿天下。”


    諸將齊聲應道:“大帥所言極是,我等定當全力以赴!”


    此時徐以顯緩緩上前,神色恭敬而又凝重,輕聲說道:“大帥,如今我軍雖已占據大片土地,然兵力之分布與數額,相較橫掃天下之宏誌,尚顯不足。


    在下深思熟慮,以為可將先前精心訓練之士兵並入各軍之中。


    此批士兵,皆曆經嚴苛訓練,紀律嚴明,技藝亦有小成,若能充實各軍,必可使我軍戰力陡然提升。


    無論是應對官軍,還是他日對抗北方清軍之威脅,皆能更添勝算。


    且如此整合,可使軍中調度更為靈活,指揮亦更趨統一,利於大帥您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張獻忠端坐在堂中,聽著徐以顯的進言,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他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道:“先生所言兵力之事,本帥亦有考量。


    如今這天下局勢變幻莫測,各方勢力皆蠢蠢欲動。


    我軍雖坐擁湖廣、四川、貴州等地,然現有的 6 個小軍團作戰,在麵對接下來更為複雜險峻的戰爭時,恐難以應對自如。”


    他站起身來,背負雙手,在堂中踱步,步伐略顯沉重。


    “這軍隊編製與調遣,關乎我軍生死存亡,不容有半分差池。


    若隻是簡單將先前訓練的士兵並入各軍,其中協調磨合、軍餉糧草分配、指揮權的平衡等諸多問題,皆如亂麻般棘手。”


    張獻忠頓了頓,轉頭望向徐以顯,“先生此策雖有其可取之處,但本帥還需細細思量一番,務必要尋出一個最為周全、萬無一失之法,方可行動。


    待本帥權衡利弊,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定奪。”


    諸將見張獻忠如此慎重,皆不敢言語,堂內一片寂靜,唯能聽見張獻忠的踱步聲。


    許久之後,張獻忠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傳眾將官明日校場點兵,本帥要親自視察各軍團戰力與軍備狀況。


    唯有摸清底細,才能找出症結所在,對症下藥。”


    次日,陽光初照,校場上旗幟飄揚,張獻忠在眾將簇擁下登上點將台。


    各軍團依序排列,士兵們身姿挺拔,卻難掩訓練不足與軍備差異。


    張獻忠麵色冷峻,對各軍團長一一詢問:“你部有多少精壯士兵?


    所配兵器是否精良?平日裏如何操練陣法?”


    軍團長們如實稟報,有的底氣不足,有的含糊其辭。


    張獻忠麵色凝重地望著眾將,緩緩開口道:“諸位,本帥深知整編各軍絕非一蹴而就之事,操之過急恐生亂子。


    如今我們在外征戰已久,將士們皆疲憊不堪,且思鄉之情漸濃。


    本帥思量再三,以為是時候迴四川休整一番了。”


    說罷,張獻忠目光落在幾位得力將領身上,開始調兵遣將:“李定國、劉文秀、秦虎、趙大牛,你們四位勇將率領第一軍和第二軍駐守湖廣地區。


    此地乃戰略要衝,不容有失,務必密切留意各方動向,加固城防,安撫百姓。


    若遇敵軍來犯,當機立斷,予以痛擊。”


    幾位將領齊聲抱拳領命:“末將等定不負大帥所托,堅守湖廣,萬死不辭!”


    張獻忠微微點頭,又看向孫可望與章孟估:“孫可望、章孟估,你二人率第四軍前往貴州,與艾能奇、張大受合兵一處,共同駐守貴州。


    貴州地勢險要,資源豐富,亦是我軍根基所在,務必保其安穩,不得有誤。”


    “遵命,大帥!”


    孫可望與章孟估神色堅定地應道。


    最後,張獻忠目光轉向龔濟民、白文選、劉國能、王昌平:“你們率領第五軍和第六軍隨本帥返迴四川。


    四川乃我等大業之根本,此番迴去,既要讓將士們好好休整,養精蓄銳,亦要重新整軍練武,籌備糧草物資,為日後更大規模的征戰做足準備。”


    “末將等謹遵大帥號令!”眾將齊聲稱是。


    張獻忠掃視全場,高聲道:“此次分兵駐守與迴川休整,關係到我軍之興衰榮辱。


    諸位皆為本帥之股肱,望各司其職,同心協力。


    待本帥重返湖廣之日,便是我軍再展宏圖之時!”


    眾將得令後,紛紛開始籌備相關事宜。


    數日後,大軍依令而動,一部分向著貴州進發,一部分則隨張獻忠踏上返迴四川之路,隻留下李定國等將領在湖廣嚴陣以待,而這一番布局,猶如一盤大棋,在亂世之中悄然落子,其後續發展,無人能夠預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蘿卜小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蘿卜小衫並收藏重生明末,我是反賊張獻忠最新章節